ZKIZ Archives


互聯網電視要被“緊箍咒”

2014-01-13   NCW
 
 

 

181號文升級版即將出台,強化監管是核心詞;監管部門希望參照廣播電視的管

理辦法監管互聯網電視

◎ 本刊記者 覃敏 文qinmin.blog.caixin.com 剛剛過去的一年,有關互聯網電視的新品發佈超過了20場。

騰訊公司趕在2013年年終也出手了,聯合牌照運營方未來電視、創維推出了“微信電視” 。至此,阿里有彩虹盒子,百度有愛奇藝 TV 及盒子,互聯網三巨頭在電視領域布局初定。

按互聯網公司在過去一年跨界攪局之勢想象,被傳統家電廠商、電信運營商、廣電企業所 “瓜分”的互聯網電視行業,可能迎來一場宏大的發展。但熱鬧的背後危機暗藏。此時,很少有人知道,政策的口袋正在悄悄收緊,互聯網電視行業即將面臨嚴峻的監管考驗。

新政在醞釀

2013年12月中旬,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下稱新聞廣電總局)針對互聯網電視監管召開了討論會。一位參會人士對財新記者透露,在總局大樓的小辦公室里,十幾位來自網絡視頻、廣電主管部門的負責人坐在一起討論, “會議開了一個下午,主要精神是加強對互聯網電視的市場監管” 。而會議的背景是——高層覺得互聯網電視跑出了邊界。

一位廣電人士稱,現在互聯網電視市場太混亂了,什麼內容都在電視上跑,甚至可看到海外節目。181號文被市場繞過,幾近一紙空文。現在,新聞廣電總局正考慮出一個181號文升級版。

181號文是原廣電總局于2011年下發的 《持有互聯網電視牌照機構運營管理要求》的通知,將互聯網電視運營分為集成平台、內容服務平台兩個層面,集成平台負責節目集成和播控,內容服務平台負責節目內容審查、版權管理,以確保 “可管可控” ,形成一個與公共互聯網隔絕的“封閉互聯網” 。

截至目前,共有七家機構獲取集成播控牌照,十家機構獲取內容服務平台牌照。按181號文規定,互聯網電視的所有內容都應放在內容服務平台上,再由集成播控平台播出。但現在大部分互聯網電視終端都突破了這一規定,直播、網絡視頻、聚合類視頻全上去了,踩了 “封閉運營”的紅線。 “這令廣電部門不悅,必然要加強監管。 ”上述廣電人士稱。他介紹,2013年互聯網電視盒子出貨量大約1000萬台,與牌照方對接的不超過20%,超過800萬台盒子未經牌照方就直接生產發售;互聯網電視一體機出貨量約2600萬台,大部分都是廠商自己運營內容平台。而無論一體機還是盒子,大多採用安卓操作系統,用戶可以直接從網上下載各種應用。

181號文升級版將如何?“目前政策以什麼形式出台、何時出、怎麼出都還不確定。 ”一位新聞廣電總局中層幹部對財新記者回應稱。

一位接近監管層的人士則透露,新規重點監管的範圍是山寨盒子、涉及直播的聚合類網站以及互聯網電視終端與牌照方的對接,預計春節前後推出。

“以前廣電只負責對內容的監管,據說這次希望從軟件到硬件全方位管理,甚至不排除聯合其他部委共同執法, ”某視頻網站高管對財新記者透露,“廣電希望參照廣播電視的管理辦法對互聯網電視進行監管。 ”

鬆緊之爭

不少風聞監管強化消息的網絡視頻公司都很緊張,表示“管得太緊,不利於行業發展” ,主要爭議在於互聯網電視是互聯網與電視屏幕的結合,其監管到底是參照互聯網的尺度,還是依據廣播電視的標準?

一位互聯網電視從業者認為,PC、手機、電視只是不同的播出渠道,對它們的管理應統一標準。 “你想象一下,同樣一撥人,白天在 PC、手機上可以看的內容,到了晚上卻不能在電視上看,這不是很可笑嗎?”但在華數傳媒互聯網業務部總經理卓越看來,現在的互聯網電視行業仍處於初期階段,確實存在181號文被誤讀,不少企業跨紅線,內容失控的現象。如果在行業初期階段不加緊管控和引導,容易造成整個行業野蠻生長,導致內容低價競爭、非法服務劣質競爭、用戶需求被盲目解讀過度競爭等現象大量出現。從這個角度,廣電部門“寧緊勿松”的監管態度可以理解。

樂視網政府事務部總經理劉淼認為,互聯網電視行業處在爆發的前夜,未來可能對許多傳統業務形成衝擊。在此關鍵時點,的確需要明確互聯網電視市場遊戲規則及參與各方的職責。

劉淼、卓越代表互聯網系和廣電系不同背景公司的利益,但他們共同的“敵人”是 “山寨盒子” 。這些盒子更為便宜,而且功能齊全,內容還不收費,但裡面有一些黃賭毒類的不健康內容。

在衆多互聯網電視從業者看來,現在牌照方承擔的監管責任很少, “從根本上說,牌照代表著利益” 。宏源證券分析師張澤京認為,廣電部門將牌照發給了七家“廣電系”的機構,但實際上不少牌照方將牌照擁有的權利“出租”給民營企業,或成立合資公司,或簽訂 合約聯合運營,不用付出什麼成本,依靠牌照就可獲得可觀收入。

“獨立運營集成播控平台,資金門檻較高,經過測算,覆蓋200萬試用用戶的投資額預計將達到10億元。同時,負責集成播控運營的機構還需要較好的研發能力、平台建設能力、版權資源以及用戶拓展能力。一些牌照方缺乏資金或某些資源,加上機制不夠靈活,於是便做甩手掌櫃,坐地收錢。 ”張澤京說。

華數被市場一致認為走得最快,卓越亦坦承,華數同時擁有手機電視、數字電視、互動電視、互聯網電視,很多資源可以重複利用,成本相對較低。但對互聯網公司或從未在新媒體屏上有所耕耘的企業,建立並運營集中播控平台確實存在一定門檻。

但華數也被詬病“賣牌照” 。廣電業內人士對財新記者說,不少廠商花錢買了華數的牌照,但內容平台並未與華數對接。譬如在華數與樂視的合作中,按照廣電總局的規定,應該是樂視的內容全部接入華數的內容平台,由華數統一運營。實際上樂視只是表面上接入了華數播控平台,其內容平台都是自己運營,等於 “原本樂視應該將內容搬進華數開的商店,但事實是樂視在華數的商店外並列開了自己的商店” 。

一位華數內部人士並不認同這一說法,認為華數對內容有播控審核權,可以不經過合作方同意下線違規的內容,實質上把握著 “可管可控”的底線。

一位互聯網電視廠商人士認為,監管的核心除了“可管可控” ,還應注重可利用” 。在國家鼓勵民營企業發展、鼓勵市場開放的大環境下, “應該試點民營企業運營內容服務平台” 。

像樂視這樣的互聯網電視廠商,顯然不會滿足于受華數牽制的合作。樂視是業界在內容側較為深耕的一家,在購買版權上耗費了30多億元,大量節目擁有獨家電視版權;在應用側,樂視商店已上線了3000多款音樂、遊戲、生活類服務應用。有了這些基礎,樂視自然希望互聯網電視領域更加開放。

多位互聯網人士也指出,有版權、有資金、有運營能力的民營企業,相關主管部門應給予更多的信任,准許其在接入播控平台的基礎上,獨立運營內容服務平台。況且,七家牌照方中,南方傳媒、央廣、CNTV都成立了合資公司來運營互聯網電視;未成立合資公司的牌照方大多也由民營企業自己運營內容平台,民企實質上已深深介入互聯網電視的內容運營, “牌照的象徵性意義大於實際作用” 。

“我們會站在用戶的角度,充分考慮市場的需求,開展多樣化的合作,但對於以用戶需求的名義提出超出政策底線的要求,我們也有自己的判斷力。 ”卓越說。在他看來,集成播控平台與內容平台的統一還是分開,取決于行政指令和市場規範的長遠考慮。基於一體機,兩者合一的效率最高;至於散裝和自有品牌的互聯網電視終端,要不要統一可以爭論。但是,最大的終端市場和最有前景的市場,集成播控平台與內容平台的統一是趨勢。

盡管開放和市場化的呼聲日益強烈,但在中國市場,意識形態問題仍是一條捉摸不透、難以逾越的“紅線” 。

在互聯網電視的蔚然大潮中,監管邊界和利益鏈條尚糾纏不清,不少互聯網公司譬如搜狐仍選擇了觀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931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