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好戲派台(4):寫實與浪漫的精神分裂《掃毒》(含大量劇透) 笨發 t

http://notcomment.com/wp/?p=11459

導演的角色是甚麼?是「說故事的人」,可以透過畫面,透過情節,透過演員去說故事。

而陳木勝於《掃毒》中本來要說的,是三個警察的兄弟情(所以才有主題曲誓要入刀山),以及警察對執法上的堅持(導演受discovery channel 講哥倫比亞毒犯所啟發)兩大主線。

三大港片男星劉青雲、古天樂及筆者至愛張家輝的出色發揮,的確令人感受到男人間的情義,筆者也曾代入泰國懸崖二揀一的情節中,幻想自己是劉青雲,所做的選擇及理由應該會是差不多,為了有家室的兄弟能活下去,作出最理性而又最殘酷的選擇。

一切都很合理,直至張家輝死不去回來,整套片的格調便全變了,由寫實格調變成了浪漫唯美鬥型鬥chok。

舉例,睇功夫片,你會期望大家都係打拳頭交黎解決,如果打打下主角唔夠抽,唔係走去練功而係走去買支鎗出黎掃射,便會把整套片搞垮。

《掃毒》便是跌入這種為了型(想向英雄本色致敬)而令前半部的寫實質感消失殆盡的尷尬局面。

如果要描寫張因為自覺被出賣而由正入邪,價值觀大變為了生存不惜幫八面佛販毒殺人,那在天台一幕便應讓他真的狠心毁去古的妻女,讓古一生內疚,其後得到見八面佛真人的機會,再殺埋佢取而代之成為終極boss,再由古/劉把佢拉人封艇,那便貫徹了主線(兄弟矛盾+ 執法公義)的思想。

陳木勝是一個浪漫派(經典作天若有情),同時處理警匪動作片出色(衝鋒隊怒火街頭,男兒本色),然而若不狠下心解決劇本前後矛盾主線突然消失的問題,電影上的成就是追不上風格接近的林超賢(証人,激戰)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656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