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創維系分拆上市融資受阻

http://www.eeo.com.cn/2013/0918/249967.shtml

經濟觀察報 記者 吳僑發 創維數碼(00751.HK)分拆上市正在提速。其機頂盒業務正與華潤錦華(000810.SZ)達成共識。創維集團新聞發言人李從想接受經濟觀察報採訪時表示,「我們優先確保機頂盒業務上市。」一旦機頂盒業務分拆上市後,創維將有更多精力推動液晶模組業務的上市。

如今,創維要打通全產業鏈,並讓自己在產業鏈上的佈局,從液晶模組到彩電,再到機頂盒。家電行業分析人士張書樂稱,「能夠使創維的相關產業跳出自己的電視生產,而服務於更大的市場群體。這是一種大而全的模式。」

產業鏈的佈局,當然需要資金支持。不過,創維的融資卻存在難題。迫於證監會的政策調整,華潤錦華對於本次重組方案進行調整,取消了配套融資。而創維光顯的融資計劃也出現難題,由於港股資本市場並不活躍,現在不是上市的最佳窗口期。

張書樂指出,創維的相關產業還太弱小,而且並不具備科技門檻和核心競爭力,如果不能通過上市聚集資金,提升研發,快速改變其技術實力的單薄,則反而會拖累整個創維品牌。

提速

華潤錦華就重大資產重組達成共識。9月5日,華潤錦華公告稱,國資委已審核通過華潤紡織將所持的4800萬股轉讓予深圳創維-RGB電子有限公司。如今,該重組方案尚需證監會核准。

如上述重組得以實施,華潤錦華將由RGB電子控股58.52%,RGB電子將成功借殼上市。「機頂盒借殼華潤錦華,目前的進度,前期各方面都比較順利,但是時間不太好把握。」近期,創維數碼CEO楊東文在年報解讀會上透露。

RGB電子的主營業務是機頂盒業務,最近一年,機頂盒業務營收39億港元,同比增長19.4%。楊東文表示,創維數碼的機頂盒業務,在國內市場份額12.7%,排名第一,主要競爭對手有思科、九洲、長虹、同洲等。而海外市場份額排名第四。

不過,創維數碼對此業績並不滿意。近期年報顯示,創維數碼總收入378億港幣。而創維提出重要戰略目標,2015年營收做到500億元人民幣。如今,距離目標尚有兩年多,創維每年增長率需要超過10%。

機頂盒業務營收佔比10.3%,自然被賦予重任。創維數碼為此提出,核心產業彩電做強,相關產業做大。機頂盒業務正是相關產業之一,而如何推動機頂盒業務的發展,李從想稱,「機頂盒業務上市之後明顯是增加了融資平台,對企業的發展提供了資金支持。」

如今,機頂盒業務正逐步走向OTT化,加上智能電視的衝擊,創維迫切需要更為強勁的投資來提升其機頂盒業務的綜合實力,特別是研發方面的實力。在張書樂看來,「創維機頂盒借殼上市,在於它是創維的第二大業務,讓這一部分優質資源得到獨立發展,可以更有利於創維的戰略佈局。」

當然,機頂盒業務分拆上市並非孤例。如今,創維光顯準備在香港分拆上市,其液晶模組最近一年營收5.35億港元。李從想表示,分拆將為創維光顯提供獨立集資平台,從而讓其能籌集未來擴展業務所需資金,而無須依賴創維數碼。

張書樂表示,「液晶模組在創維旗下,如不單列,其必然被創維品牌所影響,不利於和其他電視機廠商展開深層次合作。」創維數碼年報顯示,液晶模組營業收入佔比僅有1.4%。

創維如此急於分拆上市的背後,「其關鍵就在於機頂盒業務、液晶模組分拆上市後,能夠形成獨立於創維電視的核心競爭力,以開拓出創維的藍海市場。」張書樂指出。

屆時,創維繫旗下將擁有三家上市公司。與之對應的是,「這三家公司將從過去的部門配合變成公司協作,從過去圍繞創維彩電這一核心業務服務,變為圍繞創維眾多產品服務。」張書樂稱。

眼下,創維光顯的分拆上市卻被推遲。「同時推動兩個上市公司,壓力比較大,任務比較繁重。」李從想稱,機頂盒業務在國內上市,液晶模組業務在香港上市。「我們優先確保機頂盒業務這一塊,機頂盒業務在國內借殼上市更加容易些。」

一旦機頂盒業務成功借殼上市之後,創維將有更多精力推動液晶模組在香港分拆上市。「隨著液晶模組業務的發展,更加適應香港上市公司要求。」李從想告訴記者。

受阻

無論是機頂盒業務借殼上市,還是液晶模組分拆上市,創維的目的都非常明確,即拓展出新的融資平台。「為了實現企業未來的戰略,需要更多的融資平台。」楊東文稱。

楊東文曾對經濟觀察報記者稱,機頂盒這塊要看市場的情況決定會不會融資,按照我們的市盈率倍數,按照當時的股票市場來決定。液晶模組這一塊,我們打算IPO就融資。

眼下,創維繫的融資出現難題。根據證監會2013年2月5日發佈的《配套募集資金方案調整是否構成原重組方案的重大調整》解答中的規定,取消配套融資不構成重組方案的重大調整。

華潤錦華公告稱,本次重組的預案包括配套融資。因市場環境發生變化,華潤錦華審議通過了《關於調整公司重大資產出售、置換及發行股份購買資產暨關聯交易方案的議案》,對本次重組方案進行調整,取消了配套融資。

當然,創維光顯的融資計劃也出現難題。李從想曾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現在的資本市場並不活躍,現在不是上市的最佳窗口期。實際上,液晶模組的業績規模偏小,並非科技含量和資金門檻較高的業務,很難受到資本市場的重視。

迫於融資難題,創維悄然調整融資策略。

引人注意的是,創維在9月9日宣佈對公司董事進行調整。梁子正辭任執行董事、首席財務官及公司秘書,將於12月1日生效。陳蕙姬調任為執行董事,將於9月9日生效。林成財獲委任為財務總監和公司秘書,分別將於9月9日和12月1日生效。

從創維提供的人事變動成員簡歷來看,陳蕙姬曾為天然乳品(00462.HK)主席及執行董事。於2007年11月以前,陳蕙姬是華富國際副董事總經理,其在金融服務業擁有接近20年經驗。而林成財於企業融資、銀行及會計方面累積逾15年經驗。

創維的人事調整,被業界看做是創維加強公司融資的重要信號。李從想稱,「人事調整和融資活動的加強有沒有相關聯繫,我不能確定,但公司今後一定會在資本層面加強。」

坐言起行,9月5日,創維出資10億元成立創維集團財務有限公司。創維公告稱,主要是為了加強集團的資金集中管理,提高集團資金的使用效率及優化資源配置的效率。在李從想看來,「我們的財務公司主要還是支撐自身產業發展,對產業發展提供資金支持,有利於我們的戰略和產業佈局,把相關產業做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57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