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王弼:樓奴狂言 令人生厭

1 : GS(14)@2017-04-04 08:26:55

【明報專訊】香港樓市屢創新高繼續出現在各大報章頭條,這情况不單令業主和無殼蝸牛分成兩派,有樓特別是多過一層樓的業主,不少樂見樓市繼續向上,並趁機向人炫耀自己的眼光多好,多有先見之明。在單單以資產估值衡量成功的原始社會,這情况難免令一些無殼蝸牛不舒服。說到底,早年沒有把握機會入市的無殼蝸牛,現在眼見身旁不怎麼本事的人,早年因為被迫婚、生意失敗、或其他原因被動地入了市,現在還要耀武揚威,為之氣結,不難理解。

說無殼蝸牛和業主是兩路人馬,其實不妥,因為對大部分無殼蝸牛來說,他們期待樓價大跌,只不過是希望再來一次入市機會,他們的最終目的,都是希望(以最低的代價)當「樓奴」。說開樓奴,作為一個在政府體制以外讀過書的財演,王弼突然技癢,希望為樓奴一詞定義,並分析這麼多人希望當樓奴,並以此為榮,究竟有何深遠意義。

最近,有著名基金經理以買細單位跟做鹹魚和樓奴有什麼分別為題,評論目前樓市估值過高,高追的結果是樓價一旦下跌,上了車的人就會一生被困在樓債之中,成為樓奴。這名基金經理,我跟他有數面之緣,是行內公認有料之人,家住山頂,吃一餐飯隨時是普通人家一個月供樓的支出。他指出樓市有泡沫,絕對不是因為自己沒有樓,妒忌有樓的人,而是善意的提醒,因為我們都記得,1997至2003年,多少人因為看錯樓市燒炭,希望悲劇不要重演。

全民族齊炒房 響大警號

在全城瘋狂看好樓市下唱反調,這種善意的提醒,沒有市場,聽不入耳,不難理解。但難以理解的,是市場上有一類人,身家不怎麼豐厚,從個人文字水平大概可以歸類為在事業發展非常普通的人,只不過是早幾年膽粗粗買了幾層「窮人恩物」細價樓,沒有任何公開評論樓市往績的支持,現在便扮起樓市專家來,狠批這名基金經理。如果是批評基金經理的論點,倒也無妨,但劈頭一句,就是說基金經理個個跑輸樓市。很多基金跑輸樓市是事實,但有一些基金,包括上述人士沒有資格投資的一類,回報一定好過買納米樓。說個個基金跑輸樓市,或投資股票的表現一定差過樓市,顯然是一派胡言。我的重點不是要為唱淡樓市的人辯護,而是要指出社會上一些不過是住在幾百呎鞋盒的無名小輩,每當他們聽見看淡樓市的分析,那種囂張狂傲、潑婦罵街的反擊,有識之士實在不應對這種人客氣。

有人可能會說,何必跟這一類人一般見識呢?而且,反擊窮人,政治不正確。我認同,我們不應歧視身家、文化水平、社會地位不及自己的人,但這不代表窮人和沒見識的人就有權胡言亂語,特別是精神貧窮的人,凡事單以數字衡量成敗的人,有識之士應予以痛斥。因為他們的歪理,如果容許在社會發酵,對下一代會有很壞的影響。

例如,網上愈來愈多人提出,創業是敗家,買樓是興家,並奚落賣樓創業失敗的人,以踐踏別人來抬高自己,先撇開這沒品的表現不談,現在大陸和香港,全民族把儲蓄放到房地產,絕對是大警號。

只顧炒房致富 創新輸給西方

對中國歷史有一些研究的人應該知道,宋代提倡貿易,不鼓勵官員百姓囤地,人民把儲蓄投資到工商業上,是故宋代科技發展為歷代最高。現代西方,除了個別大城市,炒房的風氣亦遠不及中港熾熱,社會把精力資本放在創新,解釋了最頂尖的科技為何都在西方被發明(那些抄襲別人然後改良一點的科技,不能說是創新)。所謂樓奴,除了形容早前所說,高價買入納米樓後遇樓價大跌,墮入供樓萬劫不復的情况外,更深層的意義,是全民族追逐樓價上升的紙上富貴,新一代的思想被炒房致富奴化,最終在創新上完全輸給西方。

在美國矽谷,有無數創業失敗的例子,但美國人不會笑這些人敗家,只會說他們很勇敢,做了許多人不敢做的事,有真心鼓勵創新的文化思維,而不是流於口號,我認為這是美國人才輩出的理由。中港兩地人口裏說支持創新,暗地(甚至公然)卻恥笑創業人士,此風若再長,未來仍是掌握在哪個國家手裏,顯然易見。

■最新一集「投資.王道」

香港奧國經濟學院院長王弼會在每周主持的《明報》財經節目「投資.王道」,以專業投資者角度分析經濟和股市市况,欲收看最新一集內容,可登入:link.mingpao.com/50467.htm

香港奧國經濟學院院長 fb.com/buytillsuspension

[王弼 投資王道]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950&issue=2017040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896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