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橘子水晶CEO吳海:對企業家和員工的期權忠告!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0175.html

【i黑馬導讀】期權絕對是創業企業最好的激勵制度之一,但是要做好確實不容易,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橘子水晶酒店集團CEO吳海的經驗之談。

來源:BiaNews

作者:吳海

對於員工:

1)option是值錢的,只要企業的基本面及發展良好,你opiton最後值的錢可能比你多少年的工資加起來多得多。

一個例子可以讓你記憶深刻:我在攜程當時是資深副總,按照梁建章的說法,我當時的option數量和現在的ceo范敏股票差不多(他是股票,我是option),後來因為我和老季的溝通問題,我鬥氣離開了公司,準備考哈佛或者沃頓商學院,同期我同學要做同行業的事,我借給了他錢。攜程比較仗義,告訴我可以保留option,讓我過去簽個字,我想自己等於變相投了有競爭的行業,拿了這個東西不合適,另外當時新浪才1美金多一股,為了幾百萬讓人指著後脊樑骨罵我沾便宜沒意思,所以沒要。最後結果你們都知道,這些股票值上億人民幣,如果我不走,我會接著有很多option,那值多少就更不好說了。

這個故事最慘的結局是:不是因為我沒賺著上億人民幣的錢,而是我的讀哈佛、沃頓夢想的永遠破滅,GMAT的分數考得太低,都沒有申請任何一家商學院。最傻逼的是在考試之前,好像是NewYoukUniversity的商學院還是誰大概排名20名左右的一家校長跟我吃飯,他想讓我去讀他們的學校,我居然說他們排名太低,不去他們學校。夢想的破滅比賭博輸了錢更可怕,這都是後話了。

2)可以說即使在上市公司99.99%的員工並不完全理解期權,公司有責任和員工溝通,並且有責任把公司基本的估值或者是股份基本情況告訴員工,避免出現像優酷那種拿著10幾萬股期權覺得挺好,攜程的少就覺得不好的情況。

3)一般來說傳統行業與互聯網行業上市之後比起來市值會差很多,所以在傳統行業別指望一下就賺平價的幾十倍。但是互聯網行業風險太大,很多公司賣掉後,option一分錢不值,而像橘子酒店這樣有穩定收入的傳統行業,在市場理智的情況下無論如何都會賺錢,只是賺錢多少的問題。

對於創業者、企業主

1)Option並不是免費的,不是簡單的你拿出股票放在了option的池子裡,稀釋了你的股份,其實它還會造成option到了行權時間時企業財務費用的增加,雖然別人可能沒有行權,但是你必須計算每個階段到期option的財務費用。

一般計算是這樣的,對於上市公司,你假設到期的option都會行權,企業實際是需要花錢來買股票給員工的,企業花的錢是(市場股票價格–行權價格–這部分費用造成的稅收抵減),所以會影響企業盈利。

當然,你也別害怕,因為每一家都會有這種問題,只是這個會造成PEratio的變化,如果你注意上市公司報表,裡面都會有這個數字,並且還有一個因為outstanding股票增多,他們會列出每股攤薄後的收益(diluted)

所以,發放期權是要事先想好期權的池子是多大,10%?15%,20?另外,行業不同池子也不一樣,資源需求不一樣池子也不一樣,這個由公司根據自己的規則來定。

另外,對於離職員工的期權是否流回到期權池子,要看當時董事會關於期權規定的決議,不是想當然的就留回去,定這個規矩的時候自己要注意一下,別讓這些沒有留回去,要不然又要開董事會改股東決議。

2)不要做口販子,說好了給人option早點給,因為早晚你會給(我知道大部分是因為忙或者覺得不著急),你何必留個口販子的稱號;最主要的另外一個原因是,等你下次有時間的時候可能公司的fairvalue已經上來了,你想各個低價也比較困難。

3)市場上包括VC、pe等投資人對option的理解大多是二把刀。其實並不是你相像的瞎定option的行權價,請參照我上面的說明;

後記:我寫這個東西的目的是想顯示自己好像挺牛逼的啥都懂,其實我是萬金油,啥都不精,所以說錯的地方請別見怪。玩笑歸玩笑,這些東西還是有用的,給員工和企業主一個參考。

對了,我第一次拿option的時間時1996年,當然最後肯定是underwater,老闆因股票欺詐還被FBI抓起來判了20年。什麼是underwater不知道?查查前面的連載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40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