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2013-5-1 工作記錄 Romney 濟南實習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ad4e2650101kfew.html
 

跑步三千米,讀書做題。

   寫一點點自己的小想法,以下純粹是自己的一個思維試驗。並不成熟,隨手一寫,如有錯漏,煩請見諒。

                               屌絲逆襲的三種可能

      一個屌絲公司,如果想要逆襲,應該怎樣做呢?這裡討論的逆襲是:一個沒關係沒背景的公司,如何保持高的ROE。

     我們知道,ROE=資產周轉率*槓桿率*淨利潤率

     那麼如果一個屌絲公司想要逆襲,也只能從這三個方面做文章。

      第一種辦法是做高淨利潤率,但是做高淨利潤率又談何容易,高淨利潤率的獲得只有兩種可能,一種是做出來別人做不出來的產品。另一種就是壟斷了,比如上次看到的國旅免稅店。這兩種,都是屌絲很難做到的。

第一條路,需要你是喬布斯那樣的天才,這個不是努力就可以做到的。第二條麼,如果有關係有背景,就不是屌絲了。另外,即使你做出來了高淨利潤率的產品,那麼很快就可以吸引來競爭對手。高淨利潤率的創新,未必那麼難複製,你的競爭對手可以通過挖人等種種手段,複製你的技術,這樣,這種高利潤率未必可以持久。所以第一條路不適合屌絲。

     第二種辦法是做高周轉率,高富帥對於毛利率低的生意素來不感興趣,他們想要的是快錢。所以毛利率低的生意是屌絲的天然主場,這賺的是辛苦錢。但是薄利多銷,毛利率低的生意,如果周轉率上去了,ROE怕也是不會低。上次看到的棟樑新材,做的是那樣低毛利率的生意,ROE竟然還能做到10%。不能不讓人感嘆屌絲的生命力了。而且這樣生意的好處是,高富帥不願進去。一旦屌絲成了氣候,規模上去了,就有了規模經濟。其他屌絲想擠進去,怕也是不容易了。這種打法主要的競爭對手是別的屌絲,關鍵在於走量,規模一上去,基本上勝負就分了。當年的白色家電,其邏輯貌似也是如此吧,一群屌絲聚在一起廝殺,活下來的那幾個,周轉上去了,然後日後的日子就好過了。而且也很難有新的競爭者能夠進去和他們競爭。規模和成本上的優勢,是需要時間來積累的。

    第三種辦法是做高槓桿率,高槓桿率是危險的舉動,我想不出來沒關係沒背景的屌絲,能夠長時間維持高槓桿率而不失敗的理由。除非他的周轉率極高,其負債主要是通過佔款而得。這樣還可能可持續的維持。但是說到底,其根子還是在高周轉率上面。

     所以對於普通人,高毛利率的生意是難於持續的,太多的競爭對手和你搶生意,而普通人可能很難維繫住這種競爭優勢。對於屌絲而言,做毛利率低、高富帥不願意做的生意,可能還能殺出一條血路。

    felix之前評論巴菲特盛讚的B夫人,說地毯這個生意原本是沒有護城河的,但是B夫人就是憑藉自己的勤奮,赤手空拳挖了一條護城河。這裡頭的關鍵在於B夫人的價格低,把毛利率壓得低低的,這樣對手沒法競爭,自己的周轉上去了後。就能夠和供貨商有更好的議價能力,這樣成本能進一步控制,價格又能繼續壓低。如此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而對手很難複製他的成功。高富帥是看不上低毛利率的生意的。而屌絲則很難和已經成了氣候的B夫人競爭。

     解放初期有過口號,到最艱苦的地方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為人民服務。當時覺得這口號真傻。

    現在想來,這口號還是有幾分道理的,對於屌絲來說,做艱苦而別人不願意做的生意,可能還有做大出頭的可能。而做老百姓最需要的產品,為人民服務,則更容易把量做上去。

     現在很多人高呼要轉型,要抓住價值鏈微笑曲線的兩端,要做高淨利潤率的生意。我覺得這種想法很自然,很對。輕鬆又賺錢的生意誰都想做,我也喜歡這種生意。但是不幸的是,高富帥也喜歡這樣的生意,他們也想做。如前所述,我們很難拼關係拼過高富帥,也很難一直保持創新和技術上的優勢。

      一種更加適合屌絲的玩法是壓價,把這門生意變成低毛利率的屌絲生意,讓高富帥自覺走人,這樣屌絲就能通過做大銷售,做高周轉率,來獲得規模優勢,進而建立自己的護城河。

     當年的華為,就是一個逆襲屌絲的典範,聽一個同學說,在華為進入交換機市場之前,一台機器貌似要20萬,一個配件2萬。華為進去後,機器直接降到2萬,配件只要一千不到了。。。,拚命壓價的結果是,摩托羅拉直接被擠走了。雖然華為的技術依然不如摩托羅拉,但是便宜,一下子把周轉量做上去,規模做上去。依然可以逆襲。

     對於那些在低毛利市場中建立競爭優勢的公司,我充滿了敬意,那是一個屌絲對另一個屌絲發自內心的認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23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