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世家:印度的洛克菲勒:安巴尼家族

http://www.xcf.cn/newfortune/texie/201302/t20130225_410974.htm
印度第一家族的創始人迪魯巴伊·安巴尼既沒有事先分配財產,也沒有安排交班,這為兩個兒子的爭產埋下了地雷。幸運的是,穆克什和安尼爾兩兄弟在分家後各自擴大其商業王國,並躋身全球富豪榜前列,這足以證明迪魯巴伊在後代培養上的過人能力。名門望族留給後代最重要的財富應該是人脈、經驗、能力和價值觀,而非金錢、股權、房產或古董。

  2010年,位於孟買市中心、估值10億美元的豪宅「安蒂拉」(Antilla)甫一落成,就被譽為全球最貴的私人豪宅。這棟建築有27層樓,173米高,能停160輛車,有獨立的電影院和健身中心,還僱傭了600名工作人員。他的主人是被稱為印度第一家族的安巴尼家族第二代掌門人—穆克什·安巴尼(Mukesh Ambani)。
  安巴尼家族被媒體稱為「印度的洛克菲勒」,其控制的公司收入一度佔到印度GDP的3%。2008年的《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安巴尼家族的兩位成員—穆克什·安巴尼和他的弟弟安尼爾·安巴尼(Anil Ambani)同時位列前十名,穆克什以430億美元的身家位居第五,而他的弟弟以420億美元排名第六。
  雖然安巴尼家族的財富傳承只經歷了一代,但家族繼任者擴張財富的速度讓世人歎為觀止,而這都得益於家族創始人迪魯巴伊·安巴尼(Dhirubhai Ambani)的苦心經營(附圖)。印度媒體把安巴尼家族的發展歷程分為迪魯巴伊時代和後迪魯巴伊時代。
迪魯巴伊時代:財富迅速積累


  1932年,迪魯巴伊出生於印度西部古吉拉特邦的小鎮丘瓦德(Chorwad)。他在也門首都亞丁(Aden)獲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在那裡,迪魯巴伊不僅通過自己的努力,從殼牌石油公司(Shell)的小職員榮升為經理,還偶然發現當地硬幣的銀含量價值高於其面值,隨後他決定把這些硬幣鑄成銀條賺取中間的差價。也門政府很快發現市面上的硬幣迅速減少,並派人調查此事,他們發現了迪魯巴伊的所為,並把他遣送回國。
  1958年,回國的迪魯巴伊和表兄用375美元在孟買創辦了信實商業公司(Reliance Trade Co Ltd),主要從事聚酯紗和香料的進出口貿易。迪魯巴伊努力和供應商建立良好關係,並說服他們把具有壟斷性質的香料賣給自己,他的公司通常能從這一生意中獲得300%的利潤。在迪魯巴伊的努力下,信實商業的生意有了很大的起色。
  1965年,他準備擴大公司規模,但表兄卻小心謹慎、安於現狀,他不得不與之和平分手。同年,印度政府發佈了利好尼龍生產企業的政策。迪魯巴伊認為這是非常好的商業機會,於是創辦了信實工業公司(Reliance Industries Limited),並創立了自己的品牌「Vimal」。迪魯巴伊認為,建立自己的品牌非常重要,他通過品牌營銷不斷擴大品牌的知名度,當時信實每年花在廣告上的費用多達120萬美元。1975年,信實工業公司的利潤增長高達700%。1977年,其公開上市,募集了180萬美元的資金。1979年,信實工業公司的年銷售額達到1.9億美元,成為印度最大的紡織品生產商。
  政商結合是大家族慣用的商業手段。印度人開玩笑地說,印度最大的政黨就是信實黨(Reliance Party of India)。迪魯巴伊通過不斷支持政客來為自己的商業帝國謀取利益。在印度大選中,他給予英迪拉·甘地(Indira Gandhi)資金上的支持。甘地上任以後,印度政府給予信實工業公司一系列的優惠,這家公司由此控制了全國紡紗業產能的50%。1980年,印度政府不僅同意了信實工業公司擴張的請求,還拒絕了其他企業的同類申請。
  1986年,正當迪魯巴伊準備繼續在印度商界大展拳腳的時候,由於身體過度疲勞,他住進了醫院。這時,迪魯巴伊開始著手考慮自己商業帝國的接班人,他決定召回遠在美國斯坦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就讀的大兒子穆克什和在賓夕法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就讀的二兒子安尼爾幫助自己打理公司。他仍然是公司的董事長,並任命穆克什和安尼爾為總經理和副總經理。從此,信實集團開啟了「三人主政」的時期。
  1988年,迪魯巴伊決定進入石油領域。由於穆克什大學期間學的是化工專業,迪魯巴伊讓穆克什負責這個項目。1991年第一次海灣戰爭之後,國際油價迅速增加,導致印度外匯儲備不足,影響了當時的印度經濟。在嚴峻的形勢下,印度提出了市場化、自由化、私有化、全球化的經濟開放政策,允許私營企業進入之前不能經營的領域,如銀行、金融、石油等行業。正是在這種有利的政策下,1991年,穆克什成立了信實煉油私營公司(Reliance Refineries Private Ltd)。兩年後,在安尼爾的策劃下,信實煉油私營公司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成為印度第一家進入國際資本市場的企業。隨後,在穆克什帶領下,信實煉油不斷擴大規模並進行技術革新,2002年,石油已成為信實工業的支柱產業之一。當然,安尼爾也不甘示弱,他將主要精力用於在印度開展固定電話和移動電話業務。
  在穆克什和安尼爾的協助下,安巴尼家族的產業逐步擴大。2002年,信實集團的收入達到150億美元,佔印度GDP的3%,佔印度年出口額的5%,貢獻的稅收佔全國稅收總額的10%,利潤佔印度所有私營企業當年總利潤的30%。

  後迪魯巴伊時代:家族的分裂
  家族傳承一直是困擾很多大家族的問題。為了財富傳承,迪魯巴伊從小就注意栽培自己的兩個兒子。他非常注重兒子的教育,在常規學習以外,還專門聘請了傳授常識的家庭教師來陪伴和教導他們,以便孩子們能全面發展。穆克什在一次訪談中說,他的成長主要受益於四個方面:學業、家庭教師教授他們的常識、父親對於創建信實集團的激情,還有父親對家庭的深入關懷。
  迪魯巴伊允許孩子在他設定的範圍內做任何想做的事情並自由地成長,穆克什覺得這對自己的成長非常重要,因為當前進的道路只剩下自己的時候,你才能發現自己真正的潛力。雖然穆克什覺得這樣的教育方式很管用,但他承認做起來很難,比如他自己就對家族第三代管得過多。
迪魯巴伊還經常與孩子們分享創業的激情,在他的熏陶下,他的兩個兒子十幾歲就開始在公司鍛鍊了,這為他們的事業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在對孩子們進行學業和事業上的教育以外,迪魯巴伊會堅持把每個週日留給家庭,和孩子們一起分享學業和事業以外的樂趣,比如說在森林中漫步或者在小溪中洗一個澡。
  2002年迪魯巴伊去世,但他沒有像很多美國家族創始人一樣為子女建立了信託,也沒有為子女分配自己的財產,這為安巴尼家族日後的分裂埋下了伏筆。穆克什是長子,他覺得自己理應繼承父親的全部事業,而安尼爾卻不甘心當哥哥的助手,兄弟倆就此產生了分歧。最終,三年的豪門恩怨隨著一紙協議的簽訂畫上了句號。
  2005年,在母親科姬娜的調解下,穆克什和安尼爾最終敲定分家協議。根據協議,穆克什得到信實總資產的30%,負責信實工業公司、收購而來的印度石化公司(IPCL)和信實工業基礎設施公司(Reliance Industrial Infrastructure Ltd);弟弟安尼爾同樣得到30%的資產,負責信實能源公司(Reliance Energy Ltd)、信實電信公司(Reliance Communications Ltd)、信實資本(Reliance Capital Ltd)和信實天然資源公司(Reliance Natural Resources Ltd)。科姬娜只保留了30%的信實股份,其餘的10%在迪魯巴伊的女兒之間平分。
  協議還規定,兄弟兩人10年之內不得在同一行業競爭,同時二人均有權使用公司的商標和品牌;另外,安尼爾的公司需要重新取名並重新上市,但新上市公司的名稱中可以加入「信實」字樣,從而擴大信實的品牌影響力。迪魯巴伊可能萬萬想不到,自己離世後,當年一手創立的信實集團會一分為二。
  這場豪門恩怨也牽動著很多印度股民的神經。信實擁有印度25%的股民,豪門恩怨的落幕也給印度股民吃了一顆定心丸。協議達成的第二天,印度股市大漲,信實旗下的公司也有不同程度的漲幅。很多印度人預測,安巴尼家族會就此走向沒落,然而事實卻恰恰相反。2007年,分家兩年以後,信實旗下公司的市值從原來的1萬億盧比上升到了4.3萬億盧比,穆克什和安尼爾分別帶領自己的公司走向成功。

  穆克什與安尼爾:
  商業帝國的持續擴張
  分家以後,穆克什的商業帝國得到進一步發展。他控制的信實工業公司,起初的主營業務為能源和化工,2005年,穆克什提出擴大加曼納加爾煉油廠的計劃。2007年,他與美國石油公司雪佛龍(Chevron)達成合作。2009年,加曼納加爾煉油廠的擴建使得印度石化公司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綜合煉油企業,日生產量達到124萬桶原油。
  穆克什不僅在石油領域擴張,他還拓展了新的商業領域。鑑於印度零售市場有巨大的發展空間,2006年,他創立了信實零售公司(Reliance Retail),進軍零售業。當時匯豐銀行的全球研究報告顯示,2006年,印度零售業的產值為3000億美元,到2012年將升至5500億美元。2008年,信實零售和英國瑪莎公司(Marks & Spencer)合組瑪莎信實印度公司(Marks & Spencer Reliance Limited),瑪莎和信實零售分別持股51%和49%。信實零售選擇和瑪莎合作的重要原因,是看中其在零售行業的管理經驗和品牌影響力。信實零售在跟著名零售公司合作的同時,也加快了自有品牌的發展速度。截至2012年,它已在印度85個城市開設上千家店面。
  這些商業上的成就給穆克什帶來了眾多榮譽。2011年,他成功進入美國最大商業銀行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的董事會,成為首位非美國籍董事。2012年,哈佛大學根據股票回報率對印度全部CEO的表現進行排名,穆克什排在第三位,2002到2012年間,他為股東創造的收益率高達745%。根據《福布斯》雜誌的統計,截至2012年,穆克什的財富達到210億美元,為印度首富。他的信實工業公司2012年收入為666.8億美元,僱員23166人,在「世界500強」中排名第99位。
  安尼爾的表現也絲毫不遜色於他的哥哥。他另起爐灶,將分得的資產組合成立了信實-安尼爾·迪魯巴伊·安巴尼集團。2005年,安尼爾以8260萬美元收購了寶萊塢電影公司Adlabs Films,收購之前的2004年,其利潤是444萬盧比,到2008年已增至4.59億盧比,對其收入增長貢獻最大的是影院放映業務。
  2007年,安尼爾看好印度農村電信市場的巨大潛力,他控制的信實電信公司投資25億美元開建農村基礎電信設施,為達到這一目標,信實電信同年和中國的華為簽署了價值2億美元的採購合同。農村的網絡覆蓋為信實電信帶來了更多的業務,同時,安尼爾不斷擴大信實資本的業務領域,目前,信實資本經營包括資產管理、保險、私募股權投資等金融業務,其淨資產從2005年的1438億盧比上升到2011年的10910億盧比。
2012年,安尼爾決定和中國房地產開發商萬達集團合作,涉足房地產領域。據報導,信實和萬達將組建一個合資公司,建設綜合性鄉鎮項目,主要投資於商用樓宇、酒店、公寓、零售空間,項目總計佔地約2000萬平方英呎,投入為10億-15億美元。
  同樣持續擴張自己商業版圖的安尼爾,雖然財富數額不及兄長,但根據《福布斯》的統計,截至2012年,安尼爾的財富亦達60億美元,排在印度富豪榜的13位。他控制的信實-安尼爾·迪魯巴伊·安巴尼集團2012年收入為154億美元,僱員12萬人。

  安巴尼家族的過人之處
  安巴尼家族從發家至今雖然僅經歷兩代人,但充滿了傳奇色彩。在各國家族傳承史上,分家後又將家族王國不斷擴大的例子並不多見,安巴尼家族的案例堪稱經典。而這一家族傳承中的一切皆因老迪魯巴伊而起。
  從缺憾的角度看,老迪魯巴伊複製了亞太地區很多富豪的失誤,既沒有為子女建立信託,也沒有事先分配自己的財產,甚至沒有安排交班,這為兄弟之爭埋下了地雷。幸運的是關鍵時刻,孩子母親挺身而出化解矛盾。由此可見,有兩個要素對維持家族安定至關重要:權威人物和明確的分配方式。
  從幸運的角度看,分家後兩兄弟能各自擴大其王國,足以證明老迪魯巴伊在後代培養上的過人能力。老迪魯巴伊在培養兒子時用盡時間和心力,這是大多數成功企業家很難做到的。從這個案例可以看出,名門望族留給後代最重要的財富,應該是人脈、經驗、能力和價值觀,而非金錢、股權、房產或古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17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