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互聯網的南橘北枳

2013-02-18  NCW
 
 

 

□ 安替 文

你做的任何事情、說的任何話、寫的任何信息,都會被他人知道, 再也沒有任何秘密可言——我說的還不是目前令普通官員人人自危、連手錶都不敢戴的微博,而是本土科幻作家劉慈欣著名三部曲 《三體》 第二部 《黑暗森林》 中預設的場景: 外星 “三體人”通過高科技“智子”鎖定了地球的科技進展,監控了人類所有的行動、語言和信號,人類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內于敵人眼皮底下尋找出挽救地球命運的“面壁計劃” 。

科幻小說描寫的完全沒有

秘密的生活的確是不值得過的。

如果給愛人的炙熱情書、公司的投資方案,乃至國家的作戰方案,隨時會被公開在大庭廣衆之下,這種完全透明的地球其實和地獄沒什麼兩樣 :個人主義迅速消失,人性高度趨同並且惡化,任何組織都會很快解體。 “文革”中甚至夫妻、父子相互揭發,社會從此走向崩潰的惡行惡狀, 就是 “透明地獄”某個角度的迷你演示版。

保密,在本質上是對獲得的信息不對稱地位的維持。依照維持主體不同,個人、公司、國家的這一行為分別可以叫作“保護隱私” “保護商業機密”和“保守國家機密” 。可以說,在某種程度上,保密造就了個人、組織和國家的競爭性邊界,保護其內核(個性、公司核心競爭力、國家戰略)不會解體。

相比而言,國家的保密能力最強,而個人最弱。在民主社會中,個人隱私和商業機密會通過立法加強保護,同時允許媒體作為“第四權力”對代表公權力的政府擁有的秘密進行“合法泄露” ,以保持合理的制衡,避免政府濫用信息的不對稱地位而作惡。極權社會中情形則相反,個人隱私被極大侵犯,國家機密的定義則無限擴張,以實現國家對個人和社會的完全控制。

互聯網的出現,對這種傳統的保密結構產生了革命性的衝擊。遊戲在重新洗牌。2010 年11月, 維基解密(WikiLeaks)網站公佈了美國 220萬份外交文件,裡面包括數萬名政治立場迥異的各國學者、記者在美國使領館的交談記錄。中國讀者看到這些詳細記錄時,大概都覺得,這對美國外交系統的衝擊不亞于“9 · 11”事件。堂堂超級大國的外交系統內部討論,竟然被扒了個底朝天,那麼以後外交還有什麼秘密和戰略可言?

美國政府表現出的態度也

是如此,不但規定政府僱員不得訪問維基解密網站,還將曾與網站站主阿桑奇(Julian Paul Assange)聯繫過的人都列為重點追查目標。年輕的美國互聯網活動家斯沃茨(Aaron Swartz)近日自殺,也和 FBI 意圖逼迫他供出與阿桑奇的聯繫細節有關。

維基解密事件爆發一年半

後,王立軍叛逃美國駐成都領事館,之後的微博完美地演示了互聯網在中國是怎麼揭示政府官員秘密的。這樣的現象延續至今,幾乎每個星期,微博上都會有各路 “表哥” “房姐” “12 秒叔”登台亮相, 充分展現了2.0 時代瘋狂的網絡公開性。

但是,其實無論維基解密還是微博爆料,都沒有損傷美國或中國政府的核心利益;盡管,它們各自的應對機制有很大的不同。

美國人早就預料到“秘密

外交”這種前媒體社會的遊戲會最終結束,因此在上世紀60 年代便開始提倡“公開外交” 。

如果秘密最終無法保持,那麼退而求其次,由自己把握秘密公開的時機,也會在尚不適應公開性的國際社會獲得競爭利益。從奧巴馬政府開始, “公開外交”直接轉成了“網絡外交” ,除了對真正需要保密的核心信息加大保密力度,其他一切信息都實時在互聯網公開。

美國從政府、智庫、社會到個人,開始適應這種幾近完全公開的工作方式,讓整個美國社會都成為了美國外交的一部分,充分把國家信息軟實力發揮到最大程度。其他任何一個國家,在外交上如何能和這樣“全民皆外交官”的美國競爭?同時,也只有在主動過度公佈信息的情況下,真正的戰略才能通過“信息噪音”得以隱藏。

在中國,基於目前互聯網的管理特點,微博爆料指向的大都是部門領導和地方政府官員。歷史上第一次地方貪官無法刪除抨擊自己的帖子,這在某種程度上,反而放大了針對 地方政府的“反腐”運動的宣傳效果,加強了中央政府對地方的控制能力。微博成為中央級的輿論陣地,受到了黨和中央政府高度重視,甚至微博發生技術障礙臨時死機,都會接到政府官員的關切電話。

當微博發展成中央級媒體

之後,互聯網就南橘北枳,從阿拉伯的革命工具,演變成中國實施政治治理(Governance)的有機部分。

作者為專欄作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466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