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天南致金石計劃投資人書 laoba1梁軍儒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5a73c90102dyji.html

1,投資是件有風險的事情,無論我們做怎樣的努力,都僅僅是增大勝算的概率,卻無法消除風險。
 
   2,這裡所言的風險簡言之,就是投資市值在一定時期低於本金,甚至存在永久性滅失的可能性。
 
   3,我認為投資的真正意義在於,支持優秀的企業為社會創造就業機會,為國家增加稅收,為大眾提供滿意的產品或服務,為投資者實現價值最大化。
 
   4,投資或許很簡單,但投資成功卻很難。
   投資成功是如此之難,放眼望去,好像沒有什麼行業有八千萬的參與者,沒有人沒有精彩的股票故事、沒有人打算進來虧錢、沒有人承認比別人笨,但最終沒有多少人解決問題。
 
   5,我們投資的終極目標是解決問題,即達至財務自由。我們希望能以自己能力使得每一個同行者都達到這一境界,但這需要天時、地利、人和多方面因素,有些事情由不得自己。
 
   6,在經歷同樣時間、同樣回報率的情況下,較大資金更能接近投資的目標,較小的資金需要更久的時間。更久之後,我無法確定是否還在。
 
   7,這裡所言的投資指資本二級市場,即通常所言的股市。對於農業投資、黃金白銀投資、期貨、外匯、能源、郵票、鑽石、翡翠、藝術品等等,我們不具備經驗優勢,我多年的經驗集中於二級市場,不做PE、VC,因為不擅長。
 
   8,我們過去的投資業績不能作為未來投資表現的保證。這是真的。
 
   9,我們唯一可以承諾的是,一如既往的勤奮工作,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並不斷學習新知識,秉承一貫的道德良知,繼續前行。你見不見我的面、聽不聽見我的聲,這些都沒有不同。
 
   10,計劃的目標是,經過週期性市場階段後,能戰勝大盤以及取得絕對盈利。過去的很多年我們的確做到了,但不保證該目標一定能實現。請各位一定要看清「經過週期」的前綴。
 
   11,我們對於「炒」股票毫無興趣。
我們的邏輯是:「炒」股票就是投機,投機就是賭博,人們從未見過靠賭博而上了福布斯的人。
 
   12,視股市如賭場卻還在裡面摻和的人本身就是賭徒,想通過賭博取得財務成功無異於緣木求魚。
 
   13,我們希望通過所投資企業的成長分享偉大企業的成長。但這需要時間,甚至這希望有落空的可能。
 
   14,價值與價格是如此密不可分。投資者關注價值多些,投機者關注價格多些。
 
   15,價格是得到價值和實現價值的出入口。
 
16,我自認為是個投資者,不是一個「炒」股者。目前之中國,「價值投資者」是個褒義詞,而投機者、「炒」股者是偏負面的詞。謝謝喜歡我的人們予以我「價值投資者」的稱呼,但是我本人對於外在標籤並無太多在意。
       儘管我對於巴菲特的景仰之情、感激之心時時禁不住地溢於言表,但我自己從來沒有說「我是一個價值投資者」。我所讀到的文字中,也沒有見到巴菲特說自己是個價值投資者,倒是見到他說「投資之前根本沒有必要加上價值」。我今天不以「價值投資者」自居,也省卻了那些莫名其妙喜歡「證偽」的無聊者的麻煩。
 
   17,投資是在正確方向上的忍耐。但是忍耐是難的,而是否正確事先也通常不能完全確定。
 
   18,我主導的投資風格為守正出奇型,之前也稱為價值成長型、收入成長型,意思一脈相承。大約是希望在物有所值的基礎上還能有所增長,如果全是「守正」可能平穩有餘而增長不足,皆為「出奇」可能過於冒進而風險太大。但是任何方法與體系,均有利弊共存,沒有完美的世界。
 
   19,投資對象的選擇,我們希望「好企業好價格」,即能以合適的價格獲得運營優秀的企業。我們喜歡的企業類型至少:一、盈利;二、可持續性盈利;三、可增長的持續性盈利。較為重視的指標有淨利率、ROE、PE、PEG等,以及管理者的品質。受騙和看走眼是常有的事。
 
   20,我們對於行業沒有特定的拘泥。相對於各種熱門的概念而言,我們更關注企業基本面的運營。我們通常不喜歡為別人的愚蠢熱情付出過於高昂的代價,儘管這樣有時會被他人譏為愚蠢。
 
   21,為了避免被愚蠢以及誤導他人,我們通常避免談論個股,所以人們看到我們的論斷之一有「理念重於個股」這一條目。
 
   22,過去多年的經驗表明,過多的談論個股、股市的短期表現、股評、推薦等等行為,對於投資目標的達成毫無益處,甚至背道而馳。
 
   23,在實際的操作中,我們通常採用持倉為主、集中投資的方式,根據市場變化不斷選擇性能價格比較優的對象。這種方式在具有優點的同時,面臨兩大風險。
 
   24,持倉通常表現為重倉或滿倉,這種行為源於現實中財務最為成功階層的啟發。在福布斯財富排行榜上通常只有一類人——優秀企業的持有者。觀察這個財務上最為成功的階層,會發現成功的企業家在面臨經濟困境時通常會選擇堅守,他們很少有「在經濟不好的時候先止損,等好了再說」之類的態度。
 
   25,成功的企業家大部分還有一個特點就是使用負債,即財務槓桿。故此我們在合適情況下,或許會採用財務槓桿,但毫無疑問,槓桿會增大投資風險。
 
   26,集中投資是達成投資目標的重要手段,否則僅以百分之一的資本即便抓住了上漲十倍的股票,也是於事無補。瞭解對象的集中投資較之不明就裡的分散投資,實際上更具安全性。
 
   27,集中投資的風險在於投資對象貨不對板,控制這一風險的手段是勤奮工作,別無他法。
 
   28,持倉為主的風險在於遭遇系統性風險,例如在1998年的亞洲金融風暴、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都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對應這種系統性風險的手段是合適的人和合適的資金,而不是所謂的「止損」。
 
   29,在我的投資體系中,沒有通常而言的基於股價變動的所謂止損概念,因為無法認同為何10元物有所值的東西,跌到7元反而要賣掉。三個賣出的理由。
 
   30,賣出股票的三個原因:目標公司本身運營惡化、價格高估、有更好的選擇。如此表述首次出現在我的文章中是1997年,多年以來沒有改變。
 
   31,我們對於內幕消息、機構動向等毫無興趣。
 
   32,我們對於宏觀經濟也不太關心,因為我們認為在經濟大環境好的時候也有經營差勁的企業,在經濟形勢惡劣是也有沙漠之花在盛開。
 
   33,我們幾乎從不做上市公司實地調研,以後也不打算刻意做,原因開始是因為沒什麼錢,後來是發現沒什麼用。我的意思是這種方法對於我們沒什麼作用,至於為何基金公司喜歡花巨資調研,應該問他們。
 
  34,我們對於所謂主流機構的看法毫無興趣。前不久,被業內外人士問及「對於某個市場問題主流機構怎麼看?」我的答覆是:「很多年以來,絕大多數所謂主流機構從未跑贏大勢,我對他們的看法沒興趣知道。」
 
   35,從過去的經驗看,我應該屬於馬拉松型的選手,我們對於是否能在各種排行榜上出現毫無把握,我們也不打算成為風雲人物,風一陣、云一陣,然後消散為青煙。我們希望追求長久的存在。這點要求好像也不低。
 
   36,這個行業我已經存在二十年,我並不能保證二十年後仍然存在,雖然這是我的追求之一。
 
   37,在付出青春和資本的代價後,我們最終總結了十六字的工作原則以提高勝算的概率:「理念認同、資金合適、溝通順暢、配合默契。」
 
   38,通常而言的投資知識、經驗等等僅僅佔到投資成功因素的三分之一,很多投資之外的因素,例如堅韌、毅力、資金的性質、投資規劃、溝通的能力等等,這些看似與投資無關的因素,卻可能決定最終的投資命運。
 
   39,我主要的工作方法就是閱讀,感謝互聯網帶來的巨大便利。大量的閱讀可以進行橫向與縱向比較,以去蕪存菁、去偽存真,林肯曾言:「沒有誰能在所有的時間欺騙所有的人」。我認同。
 
   40,投資過程大體是蒐集、研究、判斷、執行、忍耐,再重複的過程。這個過程的重複再重複,很多時候我們需要在無聊、寂寞中,堅持不懈地前行。
 
   41,我不喜歡在日常討論太多投資本身的細節,因為多年的經驗證明這基本上是浪費時間,並對於目標的達成南轅北轍。
 
   42,我們不怕遇到不懂投資的人,我們最怕遇到半懂不懂卻總是有主意的人。
 
   43,我對於股市某日的漲跌並不在意,也沒有能力預測。對於熱衷於打聽「為何今天漲或跌」之類的問題,我在這裡事先給予答覆:「我不知道」。
 
   44,當今的股市,已經不缺股評家、預測家、股神等等,我們沒有興趣湊熱鬧,而且我們真的不知道。對於他們是怎麼知道的,我們也不知道。
 
   45,由於我在國外的經歷,我們目前的管理的投資涉及中國、香港、美國、加拿大市場,但投資對象均以中國業務公司為主。
 
   46,人們見到的投資往績,並非單純的A股投資表現,而是各個市場綜合年度表現。
   我們在2010年度標準收益率為25%,實際構成為國內投資部分略虧,國際部分盈利,兩相綜合後業績回報率為25%。
 
   47,對於一個家庭的投資安排,我們通常會根據情況安排為國際和國內不同市場,並每年度根據市場情況進行比重調整。
 
   48,一直以來基本上只管理個人與家庭財富,因為一個家庭總有一部分是具有長久目標的資金,這一點符合我們所要求的「資金合適」。
 
   49,由於能力、精力有限,我們多年以來僅僅侷限在親朋好友的範圍內,因為我認為達到理念認同等要求,三年時間算是快的。
 
   50,在做大還是做好之間,我選擇後者。
 
   51,我們無力也不打算改變他人,但可選擇做自己。
 
   52,對於社會上股評家、經濟學家的觀點,我們會兼容并包考量他們提及的事實根據,但基本上不會跟從他們的觀點,因為基本而言他們都不是投資上的成功者。
 
   53,我們對於追求成功的經驗總結之一是:向成功的人學習成功的經驗,向失敗的人汲取失敗的教訓;可以向成功的人問詢如何避免失敗,不應該向失敗的人問如何成功。
 
   54,總結過去,我們最大的擅長在於避免做自己不擅長的事情。
 
   55,有人問及參與的門檻,除了信託的要求之外,至少有一條,就是閱讀我所有的文字,然後寫一篇文字,讓我知道你是個合格的投資人,感動我就像我的文字感動你一樣。
 
   56,你們的投資成果是以承擔風險作為代價的,有收穫固然應該分享,有損失也需要擔當,我的成功或失敗也是你們做出的選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31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