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方舟評論】警惕地方產業政策成為計劃經濟變種

http://www.infzm.com/content/82316

曾經熱浪滾滾的光伏產業在2012年掉進了冰窟窿。國外投資機構美心集團最近發佈的一份研究報告稱,在中國最大的10家太陽能公司的資產負債表上,債務累計達到175億美元,表明整個行業已接近破產邊緣。而中國光伏產業的兩個標竿企業,江西賽維和無錫尚德,近半年來圍繞它們的關鍵詞就是該不該破產和如何破產。

賽維的資產負債率在2012年7月末就已高達88%,而無錫尚德在美國的股價,已經不足高峰期的百分之一。按說這樣的企業走向破產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但對當地地方政府而言,這兩家企業似乎已經「大到不能倒」,正盡力為它們兜底。以賽維為例,其所在地新余市政府在為它墊付了5億元的金融機構貸款後,進一步為其提供了2300萬美元的股權融資。坊間都在熱議賽維和無錫尚德的國有化問題。

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目標確立已經20年之後,光伏產業這幾年卻廣泛上演著這樣的故事:各地為了追求GDP,打著扶植自主創新、新能源、環保新興產業的旗號,紛紛進軍光伏產業。地方政府以產業政策為名,給光伏企業資金、土地、稅收等多方面的扶植,甚至在環保方面大開綠燈。中國的光伏產業迅速繁榮,短短幾年間,產能佔到全球一半以上。

當中國六百多個城市把光伏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多晶硅爐遍地開花時,這個行業的命運已不難預測。中國2011年的光伏組件總產能達30GW,而全球裝機量預計只有20GW。多晶硅的市場價格已從最高點的475美元跌到30美元左右。國際大環境的變化,成了壓垮整個行業的最後一根稻草。

各地在付出了巨大的財政和環境代價後,收穫了短時間的GDP回報,還有創新產業、新能源等時髦詞彙,但最終留下的是一堆壞賬。

這一切都讓人感覺恍若隔世,我們可能必須反思:曾經被我們拋棄的計劃經濟搞法是否又在打著地方產業政策的幌子捲土重來?

政府認為某個產業有前途而出手催肥,這本身就有矛盾之處,分寸極難掌握。一個真正有前途的行業,無需政府介入,也能在市場上實現繁榮。如果一個行業的前景本身是存疑的,政府強行催肥也很難將其做大,還極易導致該領域的過度投資。

地方政府出台產業政策,並直接參與當地的經濟活動,有可能弊大於利。首先,政府官員的長處是做政治決定,而非經濟決定。政績的需求,難免妨礙他們作出最符合市場實際的選擇。

另外,在當下地方財政決策民主化科學化程度還不夠的情況下,政府直接參與企業活動,缺乏財政上的約束力。這不但容易導致盲目投資,也易滋生腐敗。

如果地方政府把某個行業或者企業作為當地的新興產業、支柱產業、戰略性產業來進行扶植,往往讓一些基本規則甚至法律為其讓道,破壞當地公平競爭的環境。為了做大某個企業,不惜用權力去掃除競爭。在賽維公司總部所在地新余,當地發展經濟的重點工作都是圍繞賽維來展開,賽維在近幾年的貸款滿足率一直是100%。

作為後發達地區,日本、韓國、台灣等都曾動用政府的力量去扶植某個產業,但很少陷入類似中國光伏產業這樣的困境。他們的做法是,更多地出台普適性的行業政策,而非由地方政府直接出手支持本地企業。在實施過程中,他們也注意不妨礙經濟規律,不破壞公平競爭。還是那句老話:市場經濟下,政府是裁判員,而不是運動員。此刻,我們有必要重溫這條原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17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