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地方競相刺激,誰來提供「糧草」?

http://www.infzm.com/content/80231

「這一次主要是以地方投資為主,他們什麼時候有錢開工,還是個未知數」。

一場新的「保增長」競賽,正在中國地方政府之間展開。據不完全統計,僅2012年7、8兩個月中,已公佈的地方投資計劃超過十萬億元。

在已公佈1-6月固定資產投資數據的28個主要城市中,增速超過全國增速(20.4%)的達到21個,其中貴陽高達57.9%,蘭州、海口超過40%,東部沿海的寧波、福州,亦在30%以上。

這些規模龐大的投資計劃,猶如一劑強心針,成為民眾眼中新版的投資救市行動。不同的是,這一次的大規模刺激力量來自地方。

地鐵售票機裡的秘密

實際上,缺錢,已經是各地政府的一個公開秘密。

廣電運通金融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就明顯地感覺到了這一點。它是中國最大的ATM機製造商,也是地鐵售票機生產商。據其軌道交通事業部的一位負責人透露,他們的地鐵售票機銷量,幾乎就是中國地方投資情況的晴雨表。

一條地鐵,從獲批,到最終採購售票機,中間的週期大約是5-6個月。2009年「4萬億」救市計劃出台後,各地地鐵修建計劃急速上馬,因為有中央資 金支持,開工速度都非常快,公司業績隨之迎來爆髮式增長。但是從2011年開始,情況卻發生了變化,雖然各地的地鐵修建計劃有增無減,但地鐵售票機的出貨 量卻開始急速下滑。

原因是,一些地方的資金跟不上,開工速度明顯降了下來。這位負責人發現,「越是內地,開工的速度越慢」,售票機的交貨期普遍都延長到了10個月左右。有的地方,地鐵獲批了一年多,甚至都沒動工,談好的單子,也沒辦法兌現。

據其透露,他們一般都會提前拿到各地的地鐵規劃方案,預判銷量。但是2012年的情況讓他們「看不到底」,他向南方週末記者坦言,雖然很多地方出台 的投資規劃都涉及地鐵項目,但是不是真的是利好還很難說,因為,「這一次主要是以地方投資為主,他們什麼時候有錢開工,還是個未知數」。

2012年以來,各地財政減收已成趨勢。在中國最富庶之地,北京、上海、浙江和廣東,上半年財政收入增幅均從2011年同期的20%-30%,下降到10%以內。

另一個往往佔到地方收入三分之一的資金來源——土地,也在漫長而嚴厲的調控中毫不景氣,大幅下滑。中國指數研究院統計顯示,2012年上半年,全國三百個城市土地出讓金總額較2011年同期下降38%。

廣東省省長在7月召開的上半年經濟形勢分析會上坦言,「經濟下行壓力之大超乎年初預期。」投資、消費和出口三駕馬車全部疲軟,「面臨的困難甚至比2009年國際金融危機全面爆發時還要大」。

直接結果是,廣東全省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僅增長8.6%,稅收收入僅增長4.3%,增幅同比回落18.8個百分點。增速均低於年度預期發展目標,也低於全國平均水平。

資料來源:公開媒體報導 (李伯根 製圖)

在內陸,GDP增速連續9年全國第一,人均GDP全國第一的鄂爾多斯,由於房地產市場崩潰、煤炭滯銷,經濟幾乎陷入停滯。

實際上,在上一輪4萬億計劃中,地方政府已經背上了沉重的負債。審計署公佈的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末,地方政府性債務餘額總計已經達到10.7 萬億元。其中,有78個市級和99個縣級政府負有償還責任債務的債務率高於100%。由於償債能力不足,部分地方政府只能通過舉借新債償還舊債,截至 2010年底,有22個市級政府和20個縣級政府的借新還舊率超過20%。

如此壓力之下,大規模的投資如何延續?

在一些供應商眼中,由於政府財政吃緊,他們原來爭著搶著要的政府項目,已經不是「香餑餑」了。

北京一位專做大理石生意的老闆告訴南方週末記者,兩年前,他承包了區政府一棟大樓的外牆裝修,但現在政府都入駐辦公了,幾千萬工程款還沒要回來。

畫餅充饑?

在上一輪四萬億資金來源中,中央所掏的部分不足當年GDP總量的5%,主要通過政府財政與銀行融資支撐資金來源;對比之下,地方版四萬億資金來源尚不明確,但刺激力度之高令人錯愕。

從2012年5月份開始,在湖南省建設設計院生產經營部工作的吳華就明顯地感覺到,市政(城市配套設施)這一塊的項目多了很多。上個月,他所在的設計院的項目可行性研究量達到了四十多份,而2011年只有十餘份。

但是,之前做得比較多的商品房住宅,卻是另一番景象。不但很多項目停掉了,甚至有些簽約的項目也被迫終止,業務量從原先佔總量的40%下降到10%不到。

7月25日,長沙市委、市政府對外發佈2012年重大推介項目195個,投資額達8292億元。然而,與龐大投資額形成反差的是,長沙2011年全年的地方財政總收入僅為688.11億元,不到這個投資額的十分之一。

長沙市政府和發改委相關網站信息顯示,上半年重點工程投資完成額僅為年度計劃的31%,重大商務項目累計投資額僅為年度計劃的21.78%。據不完全統計,截至6月底,重大項目2012年累計完成投資額僅56.04億元,不到8000億元的1/20。

同樣的疑問也存在於其他地方。

7月24日,貴州省政府網站披露《貴州省生態文化旅遊發展規劃》編制工作已取得中期成果。考察編制組歷時21天,篩選出總額約3萬億元的重點投資項目。但數據顯示,貴州省2011年財政收入僅為1330億元,不到投資規模的5%。

在已經公佈投資計劃的廣東、山西等地,幾乎每一個計劃,都是當地財政收入的數十倍甚至數百倍。

這讓本輪地方投資的有效性受到懷疑。廣發證券最新發佈的一份宏觀報告指出,2009年「4萬億」投資主要通過銀行信貸和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籌資,而目前的融資規模和GDP佔比已經遠低於2008年時,這意味著政府大規模投資效應將顯著低於上一次。

這一報告的撰寫者,廣發證券分析師陳果以貴州和長沙兩地的情況進行測算,結果顯示,在樂觀財政假設下,貴州的3萬億刺激計劃,將導致貴州的債務餘額 兩年內新增9000億(相當於1.8倍的GDP);而長沙的刺激計劃,將導致債務餘額兩年內上升2500億左右(相當於0.5倍的GDP)。

「即使不考慮地方債務存量,這樣的債務增量也是不可思議的。」陳果說。他得出的結論是,地方版的「四萬億」,可能只是「畫餅充饑」。

為了保證這些項目能落實,地方政府使出了渾身解數。

「以前也有監督,但沒有這麼嚴厲。」在山西省太原市紀委工作的張林發現,2012年以來,省裡對招商引資項目的落實抓得特別嚴格,甚至專門定為「項目落實年」。

他注意到,現在每個項目都有責任單位和分管領導,年底考核完不成的話,取消評優評先的資格,嚴重的話領導定點談話,再嚴重,就地免職。

民資的春天?

「如果新版『四萬億』繼續實施,地方政府要麼繼續借債,要麼通過招商引資,引入民間資本,否則,這些投資根本無法落實。」廣東社科院教授丁力告訴南方週末記者,路無非就是這兩條,但借債風險太大,中央政府也不一定會同意,「最重要的,可能還是後一條——吸收民營資本」。

在一些分析人士看來,政府的財政危機和保增長衝動,為民營資本創造了一個難得的機會。

早在2005年,國務院就頒佈了《國務院關於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即「非公經濟36條」,希望能破除阻礙民間投資發展的種種門檻。但幾年過去,門檻仍然高高,甚至引起了有關「國進民退」的疑問。

2012年3月,完善和修改「老36條」,再次被提上日程。截至7月上旬,根據國務院的要求,相關部委已經出台了二十多個「新36條」的實施細則, 鼓勵民間資本進入基礎產業和基礎設施領域,包括交通運輸、水利工程、電力、石油天然氣、電信建設以及土地整治和礦產資源勘探開發等。這被外界視為對民營資 本新的開放之舉。

危難時刻,政府比以往顯得更為熱情。

8月27日,弘毅投資2012全球年會在武漢開幕。湖北省政府高官幾乎悉數出席。當晚舉行的晚宴上,當地父母官公開表達了對投資的渴望,並熱情洋溢地宣稱「在湖北,企業家是老大」,而湖北下屬17市的主要官員們,則早早分坐在幾十張飯桌的每一桌,與同桌企業家捉對交談。

在煤炭大省山西,年初開始,省政府就掀起了招商引資總動員,並且準備做一件大事——舉辦首屆世界晉商大會。他們希望以此來吸引晉商回歸。

新聞發佈會是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山西父母官親自擔任大會主席。據組委會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負責人介紹,晉商大會最初確定的目標,是邀請1000個重量級客商,招商引資1萬億。這1000個VIP,分別指世界500強、民營企業500強的公司。

8月19日,開幕當天,來了1400多人,其中包括知名晉商——富士康的郭台銘、百度的李彥宏和海航的陳鋒等。不過,招商的結果,萬億的目標並未完成。

據這位負責人透露,原因在於,許多人對山西的投資環境有疑慮。

「以前山西的資本,幾乎全部流到了省外。開了這次會,即便沒有1萬億,能回去一半,也了不得了。」參加了此次晉商大會的昆明晉商商會會長常勝利告訴 南方週末記者,歷史上的晉商都非常懷念故土,他們這些在外地的山西人,其實非常想回去投資,但另一方面,在商言商,「回去也要看山西投資環境,有沒有回 報」。

他已經準備投資36個億,在朔州做旅遊地產。他所在的昆明晉商商會,有11家企業參加大會,但最終簽訂協議的,包括他在內只有3個。

「還是觀望的多」,常勝利告訴南方週末記者,雖然現在協議簽了,但實實在在的資金能不能投出去,還要看下一步的政策落實情況。

實際上,不只是在山西,就是在其它地方,這種擔憂同樣存在。

在浙江省浙商投資研究會工作17年、一直致力於為浙商和地方政府搭建投融資平台的蔡驊對此就有深切感受。他常年帶隊參加各地的招商會,久了就發現,這些會幾乎是千篇一律,「看上去項目很多,其實成熟的、可投的很少」,「與其說是參加招商會,不如說是來開捧場會」。

據他介紹,在內地,一些地方政府在介紹項目時,通常講的都是種種好處。「其實,講『關心支持』,不如講『我們依法辦事』;講『優惠政策一事一議』不如講『一視同仁』,但很多地方做不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89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