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倫敦奧運這筆賬

http://www.yicai.com/news/2012/07/1924204.html
敦奧運不會賺錢。

英國體育和奧運部長休·羅伯森(Hugh Robertson)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採訪時毫不諱言,非常乾脆地以一個「NO」回答了記者關於盈虧的問題。

但是他說,倫敦奧運的遺產價值難以估量,能夠在今後四年為英國帶來130億英鎊的經濟利益。與此同時,倫敦奧運守住了93億英鎊的預算底線,賽事準備工作也按時完成。

「倫敦奧運的預算最後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來自公共部門,這個部分包括了政府撥款62.48億英鎊,國家彩票慷慨支持21.75億英鎊,還有倫敦市 政府貢獻了8.75億英鎊,總共92.98億英鎊,現在還剩下4.76億英鎊用於應急;另一部分則是倫敦奧組委作為私營運作公司從國際和本土贊助商的贊 助、國際奧委會下放的轉播權收入以及奧運門票、紀念品出售等方面收攏來的資金,共21.1億英鎊。」這是在上週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倫敦奧運政府行政財務 主管大衛·戈德斯通(David Goldstone)確認的最後預算數字和組成。

「公共部門這部分錢是不能用來贏利的。而另外21億英鎊,只是通過籌資來運作奧運,目前看來也不太可能贏利。」羅伯森解釋道。

至於公共部門,也就是納稅人的那部分錢,最後究竟能夠拿回多少,還要看奧運結束後奧運資產出售及回報情況來定。「奧運資產」包括奧林匹克公園的土 地、各場館設施及體育設備的善後出售及處理,奧運村投資部分的出售回報等。2011年,奧運村以8.2億英鎊轉手售給了發展商,而媒體中心將作為倫敦奧運 遺產,在賽事結束之後轉型為「硅谷」概念的東倫敦高科技園區。

在媒體見面會上,羅伯森非常得意地甩出一串數字:花了6年時間建成了面積比海德公園還要大的2.5平方公里奧林匹克公園;在公園裡有7個嶄新的永久 性場館、2個臨時田徑賽場和30座新的橋樑和連接公園周圍區域的通道;65億英鎊投資在了公共交通上,而所有投入和投資中75%具有長期效益;賽事結束後 奧運村會誕生2800套住家公寓。

「我們在預算之內完成了所有的賽事準備。」羅伯森亮出一張張7年前雜草叢生的東倫敦照片,以證明這些年在那片荒廢已久的土地上變出的魔術。新的供電供水設施、新的商業區、新的車站,「臭名昭著」的東倫敦煥然一新。

事實上,記者早就注意到,無論在何種場合,只要問起倫敦奧運是賺還是賠,那些奧運執行人員和官員們總是選擇迴避,總是以「奧運遺產」來強調奧運所創造的財富價值。

日前,英國首相卡梅倫更是向全國人民信誓旦旦地說:「我期待因為本屆奧運會的成功舉辦,在將來的四年裡給我們帶來總共約130億英鎊的經濟效益。」 根據卡梅倫的奧運美夢,倫敦奧運期間和今後四年,會有450萬額外遊客到訪英國,會給英國帶來23億英鎊額外消費,英國各大公司額外銷售額可達10億英 鎊,另外英國引入的海外直接投資將超過60億英鎊,其他還有40億英鎊高價值項目收益機會、20億英鎊國際旅遊資源創造的價值等等。

其他還有舊區改造、就業拉動、綜合診所轉型為醫院、媒體中心變身高科技園區、新學校誕生等等,這些都是奧運會的遺產。只不過,它們不似直接經濟效應那樣「顯而易見」,平頭老百姓常常把這些看作精英們的哄騙罷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45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