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轉載]平台 債券 匯率等---碎碎念6 slamnow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54e96a01013nyg.html
所以在2000年還有幾年來著,俄羅斯股市,可能也包括債市,走出了一個牛市。當然希臘跟俄羅斯的問題又不盡相同,具體問題還得具體分析,但歷史總能帶來一些經驗,讓人更從容。

 西方金融市場完全就是一個大平台,這可能是句廢話,但對於解釋一些東西很重要。這個平台一直也不完善,最開始裡面充滿了內幕交易,財報作假等,但後來大家覺得有點玩不下去了,或者為了今後能夠更好的玩下去,19世紀末如果沒記錯的話,自發組織了一個organization,成了我們今天都知道的CPA委員會。再到20世紀30年代,大政府到來,進一步促進了平台的完善,組建了SEC來監督市場。金融史的書稍微宏觀一些,主要描述各種危機的形成和後果,以及政府和投資者的反應,比如地產危機,銀行危機,石油危機,包括這次的次貸危機等。但就像老巴問的,為什麼股市,包括美國經濟,從最開始的那麼挫,到了後來的稱霸世界,並且他還覺得美國的好日子還會在後頭呢?這裡可以跳到比格斯的對沖基金史,講了各種在市場中混得好混得不好的投資人,當然也包括他自己在組建基金的親身體會,然後腦海裡浮現出來的還有擁有多個諾貝爾獎的長期資本管理公司,還有垃圾債大王,然後還有現在的blackrockblackstone等等等等,牛人挫人癲人痴人等等一系列的人,跟隨這個市場潮起潮落,有人賺到了很多的錢,多到很多很多輩子都用不完,有人沒賺到很多錢(當然是相對來說)但有巨大的影響力,有人什麼也沒撈著轉行幹別的去了,還有的人身敗名裂鋃鐺入獄。打個有點意思的比方,這些個體,就如同一個個app,而金融市場這個平台就像android或者iOS系統,各個app使出渾身解數,以讓自己在這個平台上變得牛逼,然後現實就是永遠是一小部分app牛逼,一大部分平庸,再一小部分變成無人問津的app。這樣講感覺有點殘酷,但這好是事實,不能否認。我感覺自己其實對於市場對於國家來說,也就是一個app,當然不同app對系統的影響不一樣,這是後話。這就又變得互通了,得平台者得天下,蘋果亞馬遜包括馬澤東的阿里巴巴這些平台公司牛逼,同時這幾百年來美國金融市場也變得非常牛逼,無論是從人才輸入還是資產規模來看。從小的方面看,比如現在的中國好聲音,高手真心很多,中國人口這麼多,唱歌的跳舞的數學的物理的等等專才,就等著有舞台給他們,讓他們唱戲。而讓他們有戲唱,收視率就肯定會高,電視台肯定能夠賺錢。大到國家,美國這個移民國家,它丫就是平台型的國家,世界各地的人,只要有一技之長,都有可能在這裡得到發揮。所以即使有這樣那樣的問題,這個國家還是世界上最不差的,即使不是最好的:)

接下來就牽涉到投資了,現在看東西,都會嘗試或者能夠聯想到投資,以後應該就是這個行業了,沒有其他事情能夠比這個更吸引自己。

 一,先判斷哪些是平台型的公司,或者如果更牛逼的能夠看出來哪些公司今後有可能成為平台型的公司。當然不一定只投平台型的公司才能賺錢,但賺錢的概率要大一些,同時這些公司更具備穿越週期的潛質。

 二,俄羅斯主權債務違約引發了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倒閉,這可能是小概率事件,數學模型裡面沒有考慮到這個,而且LTCM也太猛了,槓桿都是30倍的去用,換句話說,要麼就是他們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要麼就是對自己太自信,覺得能夠預計到的東西都incorporate到自己模型裡的,誰知來了俄羅斯這一出。所以,永遠做好黑天鵝的準備,推演到現在,假設突然明天希臘宣佈推出歐盟,情況大概怎麼演變呢?這個基本上可以從俄羅斯當時的情況得到參考。當時俄羅斯允許盧布在一定範圍內貶值,誰知這一鬆口,就是兌美元的狂瀉。這是國家經濟形勢的反應,但同時也有很大一部分是普通民眾對盧布的極度不信任。那麼這個時候盧布是可以空的,但因為一般市場都是反應過度,也就是說過低的盧布對俄羅斯的出口是非常有好處的,所以在2000年還有幾年來著,俄羅斯股市,可能也包括債市,走出了一個牛市。當然希臘跟俄羅斯的問題又不盡相同,具體問題還得具體分析,但歷史總能帶來一些經驗,讓人更從容。

 三,不同類型的危機耗時不一樣,同時恢復起來需要的時間也不一樣。1929年出來的危機到44年股指才回到29年的頂峰。我一直很好奇的一個問題是像現在的housing的價格,要什麼時候才開始整體性會緩慢回升,這個是不可知的。但我總覺得像這些前幾大的銀行,比如富國,摩根,美銀,現在佔的市場份額可能比危機之前更大了。當然可能不能再通過賣subprimedebt來增加收入了,但這些公司一定可以想到其他的辦法來增加自己的利潤,即使在監管在不斷加強的前提下。因為我們現在誰也不知道,下一輪的危機又是會由什麼引起的。但有一點很肯定,絕對是因為大家都想在某個領域大筆的賺錢,並有盈利鏈條。其實我是很看好這幾個銀行的,剩下來的佔有市場大份額的金融公司一定會比現在大,當然這是我自己的看法。

 四,因為當時美國政府利率管制,而美元又可以自由流動,造成了Eurodollar市場的大爆炸。稍微說明一下,就是美國政府限制了美國金融機構的利率,然後美國本土的一些投資機構設立了MMM,好像叫國際貨幣基金,具體不太記得了,反正大概就是把這些錢借給那些需要籌借美元的歐洲國家,而這些國家願意付更高的利率,當然應該還包括countryspread啥的。當然,這也還是與美元是最主要的標價和結算貨幣有關。推演到我們國家,不論是存款利率還是貸款利率,實際上都是被壓低了很多年。至於為什麼被壓低了這麼多,那問下當年做決策的人,至於壓低的後果,可以看看現在這些巨型國企和部分先富起來的官員…,財富轉移,就是這麼個事兒。扯遠了,話說在管制的利率下,這幾年銀行出了理財產品,實際上就是金融脫媒的意思,比較會算的儲戶們都買那些理財產品,有的還會把自己的錢放出去進行民間借貸。這裡要說一句,民間借貸整體來說,是促進了經濟發展的,而如果要判它違法,也是政府丫的給逼出來的,小企業借不到錢!現在利率市場化改革的呼聲很高,但真的能市場化嗎?我比較悲觀。因為只要民間資本不能大規模進入金融業,國有控股銀行還是要補貼一部分(雖然可能比以前少)給那些央企和地方政府兜底的企業。金融資源還是很難得到有效配置。

 五,想到管制。一直覺得以國人的聰明才智,一旦有機會,搞錢改善生活的慾望和能力,不會比猶太人差多少。幾千年一直給壓著,一些鬼心思全花在勾心鬥角爾虞我詐同根相煎了。基本上我的感覺就是,開放哪個行業,哪個行業的機會就會天大,這跟人逐利性息息相關。減稅說實話,還不如把一些一直收不上來的稅給名正言順的減掉。當然這樣稅務局的書記們得哭泣,因為那些沒交上來的稅,人家稅務局的書記們可都是雁過拔毛了的。但真要讓經濟好起來,怕還是要放鬆管制,比如民間資本進入金融市場,壟斷行業等。只要這些行業放鬆管制,再出來好些個民生招行中石油規模的企業都沒問題。所以站在投資者角度上看,哪個行業開始放開,或者說現在的什麼上市企業完成改制啥的,都可以多加留心,tenbagger說不定就在那裡。

 六,最後到匯率。理解匯率個人覺得不能脫離該貨幣在本國市場上的價值。換句話說,本國通脹率會影響匯率,同時對方國的通脹率也會對匯率有影響。這應該是常識。但一國或一區域的通用貨幣基本上應該和此地經濟競爭力高度正相關。如果歐元一直存在而且假設沒有國家離開歐元區的話,長期來看應該是一直貶值的,當然中間可能有反覆,但長期趨勢為此,不爭論不辯論。有趣的是,如果希臘等國家推出歐元區,歐元會怎麼走呢?我個人的推斷是,歐元先瀑布下跌,因為投資者對整個歐元區的信心暴跌。但如果真的那些PIGS國家等退出歐元區了,歐元長期來看就會要升值了。與朋友聊天,基本上達成一個共識,就是美國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充滿智慧的先父們共同構造了一個全世界最不差的制度,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它可以在全世界範圍內找可以變得更好國家和地區來對他們的經濟和政治制度進行改良。這是官方語言,換成平常的話就是,thelucky bastard has the privilege to rob all the other countries whenneeded. 高明之處是,看上去感覺都是私人或企業的行為,但在私產受永久保護的國家,個體的強大不就是這個國家的強大嗎?又扯遠了。美元因為是避險資金,現在全世界也沒有其他更好的,所以美元的趨勢應該是短期上升,但長期還是要下降的,因為畢竟fed印了那麼多那麼多的錢…日元是個奇怪的貨幣,同時也是國際通行的幣種之一,因為其常年利率極低,基本上被大家用來作為借入的貨幣來longshort其他國家或地區的貨幣,所以他家貨幣需求量還算比較大,幣值也還相對堅挺。當然,匯率交易是一個對timing要求很強的行為,說什麼長期來看,一定會降,基本上跟沒講差不多,因為大槓桿下,隨便反常一動,都可能已經被平倉了。但有一個reference在,總好過茫然無措吧,況且對錯可以在交易的時候進行判斷調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28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