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金融資產超常規膨脹
1 :
GS(14)@2018-10-28 11:49:02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8711&issue=20181028
【明報專訊】內地首次公布金融企業國有資產的專項報告,2017年國有金融企業資產總額241.0萬億元(人民幣.下同),負債總額217.3萬億元,資產負債率90.2%。
無論負債總額還是負債率,金融類國有企業都高於非金融類國有企業。2017年全國非金融類國有企業資產總額183.5萬億元,負債總額118.5萬億元,資產負債率64.6%。
無論企業數量,還是就業人數,金融企業都遠不及實體經濟,但資產總額卻遠遠領先後者,為內地經濟「脫實入虛」再填註腳。
內地經濟「脫實入虛」
據財政部統計測算,2013至2017年全國金融企業集團國有資產年均增長16.1%。這一速度遠高於同期GDP、人均收入、非金融類國企資產的增速。
運行良好的金融可以成就實體經濟,但糟糕的金融只會吹大泡沫。在實體經濟沒有發生實質突破前,內地許多市場的價值都在極短的時間內翻番,房地產、虛擬貨幣、共用經濟、資管產品輪流炒作。
近年來,為了擺脫困境,中央一直督促各地去產能、降槓桿(主要是指實體經濟),清理殭屍企業。但金融類國有企業負債率明顯偏高。金融企業資產超常規膨脹,借助的工具是高槓桿。2013年末,內地M2餘額110.65萬億元;2017年末,M2餘額167.68萬億元。中國央行超越美聯儲,成長為全球第一大央行,每年新增貨幣供應佔全球一半。
央行貨幣超發埋下通脹隱患的同時,也造就了一個又一個的金融巨無霸。國有金融企業也是受益者。
大型國有商業銀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大都已在A股上市,而且都是各自領域的領頭羊,其中不乏A股股指的成分股。
人行貨幣超發 超逾美聯儲
A股波動,國有金融上市公司的市值也隨之漲跌。今年A股委靡不振,國務院副總理劉鶴以及人行、證監會、銀保監會高層近日紛紛出面為股市打氣,宣布一系列「輸血」措施。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10月20日召開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第十次專題會議,繼續督促解決中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融資難題。
恐慌的A股暫時趨穩。10月25日,上證指數收報2603.8點。但今年第一個交易日(1月2日),上證指數收報3340多點。10個多月的時間裏,僅上海股市的市值就已縮水5.6萬億元。
與此同時,內地的金融企業還要面臨政策調整:壓縮高風險的金融業務,打擊野蠻擴張,遏制金融亂象,由此導致新的資產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