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距離與情緒 Consilient_Lollapalooza
http://blog.frankyfan.com/2012/02/blog-post_13.html很多時會談到market view ”我睇升/跌”,甚實這些對話,如果沒有Time
Frame的界定,是沒有大意義的。一定是先跌後升或先升後跌。如果語言用得不好,便會影響我們的思維能力及決策。因為,我們必須清楚了解市場距離。熟習
了一種距離,便可以試不同的距離。更甚就是一心多月,處理multiple time frame。
不難研究出一些技術方法去處理multiple time frame的問題。簡單就是日線周線月線或小時線等方法就可以了。然而,這些招式必須心法的配合才可以運用得當。如果心態上的市場距離不變,招式套路便用不到勁了。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市場參與者不能沒有情緒,因為情緒是人之常情。重要的是要讓自己理解情緒的來源,以及怎樣影響我們的決策能力。我的經驗是,壓力多數源自招式與認知的不配所造成的。如果感到不對勁,最好審視自己的組合是否合乎自己的市場距離,比例是否適合。
最後,我們要小心我們接收資訊的觸角。因為資訊是死的,人是生的。眾說紛紜,各有道理,因為各人也在描述海上大小波浪的起起跌跌。真的懂股票的人,不是描述者,而是真正能在股市中獲利及享受的衝浪者。
近日看不少新聞股評的Time-frame都很短,要好好保護自己的距離神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