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海天醬油與珠江橋衝刺IPO 調味品行業迎來上市潮

http://www.21cbh.com/HTML/2012-2-3/4ONDE4XzM5OTA4OA.html

調味品企業登陸資本市場的熱情持續發酵。證監會2月1日首次公佈了截至1月31日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申報企業的基本情況,海天、珠江橋兩大廣東調味品企業赫然出現在名單上,兩者均已在落實反饋意見進程中。而就在一個月前,加加食品成功登陸A股,成為醬油第一股。

謀劃數年一朝發力

證 監會公佈的信息顯示,海天選擇在上交所上市,珠江橋則選擇深交所。「早在2003年海天就有在證券報做廣告,這已是海天為上市鋪路的強烈信號,」廣州名道 營銷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資深調味品業營銷專家陳小龍告訴南都記者,作為全球產能最大的調味品企業,海天去年銷售額近70億。而外界能瞭解的海天上市進程 的是去年3月其官方網站發佈了「首次申請上市環保核查信息公開告示」,公告顯示海天擬申請A股上市,成功上市後募集資金投向「海天高明150萬噸醬油調味 品擴建項目」。

行業出口量最大的珠江橋也從數年前謀劃上市。其所屬的廣東省最大的外貿集團企業廣新外貿將珠江橋作為力推上市對象。

2008年珠江橋改制設立廣東珠江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為上市鋪路。為避免廣新集團旗下主營業務同樣是調味品的星湖科技與珠江橋同業競爭,2010年7月,星湖科技與珠江橋全體股東簽訂「珠江橋增資擴股協議」及《商標轉讓協議》,停止醬油、復合調味料的生產。

調味品正借助資本市場升級

海 天、珠江橋對資本市場的渴望並非個案,這種慾望背後有著深厚的行業競爭因素。「一方面調味品企業上市進程在加快,去年佳隆、梅花味精、加加食品先後上市, 另一方面中糧等巨頭介入加劇了行業競爭。一些大廠家甚至用低於市場價的促銷手段擠壓區域品牌,規模在5000萬至1億的廠家日子都不好過,」陳小龍認 為,2012年行業將迎來真正的洗牌。

在此背景下,借資本市場的力量升級已勢在必行。中國調味品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白燕表示,越來越多的大型調味品企業通過引入資本、股權融資、上市等多種方式募集發展資金,如已經上市的恆順、佳隆和正在籌備上市的眾多品牌企業,充分利用資本市場進行資本結構的升級。

「上市是調味品行業鐵定的發展趨勢,」陳小龍認為,要上市企業投入幾百萬甚至過千萬費用,所以很多企業雖然也渴望但並非都具備上市條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956

川酒調天下 原酒調味酒勾調是行業公開秘密?

http://www.21cbh.com/HTML/2012-7-10/yMNDE4XzQ3MTIyMQ.html

作為全國最大的產酒大省,四川孕育出了五糧液、瀘州老窖、劍南春等諸多讓消費者耳熟能詳的知名白酒品牌。然而,川酒的影響力卻遠不限於此。

「我 們的原酒除了10%左右的量用以自有品牌的生產外,90%供應山東、江蘇等多地的白酒生產企業。」6月26日,瀘州巴蜀液酒業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蒲遙告訴 南都記者。巴蜀酒業僅僅是四川原酒外售的「冰山一角」。瀘州市酒類產業管理局酒管科科長鄒同傑告訴南都記者,在瀘州2011年115萬千升的產量中,半數 用以生產品牌酒,而近半數以原酒的方式供應外省的其他白酒企業。

這也揭開了白酒行業過去一直秘而不宣的一個話題:或以原酒或以調味酒的方式購進四川原酒進行勾調已經是行業一個「公開的秘密」。而另一方面,一直隱身背後的這些原酒供應企業已經不甘於做「幕後英雄」,悄然將重心向打造自身品牌轉向。

原酒「外輸」基地

瀘 州市,地處四川東南部,位於長江和沱江交匯處,這個面積僅1.22萬平方公里、人口五百萬餘人的城市卻有著「酒城」的美名,其集中著200多家擁有生產許 可證的白酒生產企業,如果加上一些作坊式的企業,大大小小的企業超過400家。在產量上,瀘州佔據著川酒產量的1/3,切走全國白酒產量1/8的大蛋糕。

記 者從官方公佈的數字瞭解到,2011年瀘州白酒總產量達114萬千升,銷售收入突破467億元,利稅總額超115億元。這467億的銷售收入是如何實現 的?據鄒同傑介紹,「467億元的銷售收入80%來自品牌,其中瀘州老窖、郎酒、仙罈酒業三大品牌佔據瀘州白酒銷售收入的一半。」

「在這114萬千升的白酒中,過半數是以原酒形式賣給其他白酒企業。」鄒同傑告訴南都記者。那麼這超過50萬千升的原酒究竟都流到了哪裡?「包括口子窖、板城燒鍋、伊力特、山西汾酒、北京二鍋頭等眾多品牌都有從瀘州收購原酒。」鄒同傑表示。

而 在距離瀘州百餘公里的宜賓,其原酒產量同樣十分驚人。「目前宜賓有生產許可證的酒廠有117家,包括鄉鎮的小作坊,宜賓大大小小的酒廠多達284家。」宜 賓酒類食品產業促進局酒促科負責人周亮(化名)表示。在這個規模以上酒廠年產量高達48萬噸的產酒大市,原酒供應量巨大。「雖然幾乎沒有完全供應原酒的企 業,但包括高洲酒業、君子酒業等眾多企業都是既做原酒供應又做自己的品牌酒。」周亮表示,從宜賓採購原酒的企業遍佈全國,從湖北、江蘇到安徽、山東、新疆 的白酒企業都有。

一位資深的白酒業專家金田(化名)告訴南都記者,目前市場上除了四川和貴州等幾個擁有自身釀酒能力的品牌外,大多採用購 買原酒資源進行生產。「濃香型的原酒幾乎全部在四川,醬香型原酒基本在遵義或瀘州,清香型白酒的原酒則集中在山西汾陽,其中因為濃香型白酒的市場份額最 大,原酒最大的也是濃香型白酒。」據金田透露,四川的瀘州、邛來、宜賓、綿竹、大邑、崇州是主要產區。

公開與不公開的較勁

儘管目前白酒行業每年的原酒銷售量,難有確切的行業統計,但僅從瀘州、宜賓兩地已有數十萬噸的原酒供應可見一斑。然而一個頗為奇怪的現象是,目前並沒有哪家企業願意主動承認自己採購原酒的事實。

「原酒生產企業一般可以提供兩種合作方式,一種是直接幫客戶調好做成成品酒,客戶購買回去只需罐裝即可,可另一種則是只提供原酒,客戶購買回去後再根據自己的需要勾調。」蒲遙告訴南都記者。

至於這樣一種外購原酒行為,金田認為,白酒企業購買原酒,充分利用白酒產地資源配置的優勢是一個正常的商業行為。「一方面白酒企業可以借助外購原酒彌補自身產能不足的短板,另一方面,如果白酒企業的酒缺少某種風味,亦可以通過收購部分調味酒來解決。」

對於這種在業界看來「正常的商業行為」,卻鮮有白酒企業願意承認。

一位大型原酒供應企業的負責人坦承,江蘇某大知名酒企,上馬新產能項目,至少要兩年才能投產,且投產之後短時間內難以產出高質量的原酒。這也就意味著他們的名酒原酒的產能緊張局面一直未得到有效的緩解。

該江蘇的酒企儘管不願透露其在四川的具體採購量,但瀘州一家有給其供應原酒的生產企業的負責人表示,在瀘州的原酒採購量比較大,但他們不會僅和一家企業合作,主要是出於分散風險的考慮。該企業收購的原酒從幾萬元到幾十萬/噸的都有,主要與其產品系列相對應。

儘 管飽受質疑,但時至今日不少白酒企業並沒有透露更多有關外購原酒的信息。白酒生產企業的這種「不情願的態度」還著深厚的歷史原因。在上世紀80年代逐漸走 向集群效應的川酒原酒供應鏈條,隨著2002年國家稅收政策調整和行業政策的調整,受到了較大的衝擊。近千家原酒企業相繼破產,剛剛體現出集群效應的四川 原酒狀態低迷,繼續呈現出分散格局。雖然目前四川原酒的足跡遍佈全國多地,但由於受幾年前山東標王秦池酒、孔府家、孔府宴的事件影響,各地白酒商都不願意 對外界透露自己原酒的出處,四川原酒也不願意走到台前。

「這是白酒生產企業基於若這層神秘面紗被揭開,消費者會對企業產品的性價比產生質疑的擔憂。」金田表示。

四 川一位原酒企業的負責人透露,目前四川原酒的生產成本起碼在1.8萬元/噸,以濃香型原酒為例,原酒的價格,前段酒的價格最貴,可高達10萬元/噸,中段 酒的價格次之,約8萬元/噸,後段酒的價格從3萬-5萬元不等。如果按上述人士提供的數據來算,後段酒一斤原酒的價格最低可為15元。「濃香型原酒的度數 一般在7 0度以上。」按此原酒勾成成品酒之後,每斤成品酒原酒的成本價低於15元/斤。與市面上動輒百元甚至數百元的白酒產品相比,外購原酒的價格可謂「低廉」很 多。

雖然有著價格的優勢,但如果白酒市場存在大規模收購原酒的行為仍讓人有不少的擔憂。畢竟當年的標王秦池,就是因市場銷售擴張的步伐快 於自身產能的擴張,從而大量收購四川的散酒勾兌,原酒品質的下降、資金鏈的斷裂,間接導致其從盛轉衰。「如果依賴收購原酒,最大的風險在於產品質量保證有 難度。如果從多個酒廠收購原酒,難免存在原酒質量不一的情況。」金田表示,這關鍵看白酒企業對原酒質量把關的鬆緊,當年秦池的倒下就是因為把關不嚴,讓質 量出現嚴重問題致其品牌聲譽嚴重受損。

而在外售原酒時,這些原酒生產企業顯然也留了一手。原酒年產能高達10萬噸的高洲酒業的相關負責人也告訴南都記者,其對外售的都是新酒,老酒並不會賣。

而對於原酒生產企業而言,在業界先後曝出某些知名大型白酒企業大量外購原酒的消息之後,企業模棱兩可、躲躲掩掩的態度也讓其頗為不滿。「這讓消費者感覺四川的酒質量很差一樣。」宜賓一家原酒生產企業的內部人士表示。

而在周亮看來,購買四川原酒的企業不應該迴避反而應該大張旗鼓地進行宣傳,畢竟四川本身就是產好酒的地方,宣傳起來並不是壞事。

或者是基於外購原酒面紗終有一日被揭開,部分品牌酒生產企業已經試水在四川以入股投資的方式打通原酒供應的產業鏈條。「比如湖北的白雲邊、安徽的迎駕貢酒都有通過參股的形式與本地企業合作,一方面為自身供應原酒,一方面也做入股酒廠的品牌酒。」周亮表示。

鏈接:原酒價錢幾何?

四 川一位原酒企業的負責人透露,目前四川原酒的生產成本起碼在1.8萬元/噸,以濃香型原酒為例,原酒的價格,前段酒的價格最貴,可高達10萬元/噸,中段 酒的價格次之,約8萬元/噸,後段酒的價格從3萬-5萬元不等。如果按上述人士提供的數據來算,後段酒的原酒一斤的價格最低可為15元。「濃香型原酒的度 數一般在70度以上。」按此原酒勾成成品酒之後,每斤成品酒原酒成本明顯低於15元/斤。與市面上動輒百元甚至數百元的白酒產品相比,外購原酒的價格可謂 「低廉」很多。

相關報導

薄利,迫使原酒供應企業自建品牌

「如同買稀土要去內蒙古,四川在水土、土壤、氣候等方面的優勢決定了只有四川能生產出優質的濃香型白酒,這也就決定了只要做濃香型白酒不可避免地要到四川採購原酒。」金田表示。

「做 原酒利潤雖然微薄,但是做品牌資金投入大,還不一定能成功,運作風險也大。」高洲酒業相關負責人的一席話或許道出了這些原酒供應企業過去二三十年來一直安 於做「幕後英雄」的原因。一方面自己運作品牌動輒要以千萬甚至億元來計的廣告投放以及大量的市場運作資金,對原酒供應企業提出較高的資金要求,而另一方 面,賣原酒並不需要大量的廣告投放而且市場相對較為穩定。

這樣一種「保守」的心態也導致原酒生產企業發展出現一定侷限性。在瀘州市人民政 府官網公佈的白酒十二五規劃中,其坦承目前瀘州白酒產品結構存在失衡的狀況。「除老窖、郎酒、仙潭等少數幾家品牌企業外,其餘中小企業大多依靠貼牌或原酒 銷售,幾乎沒有成型的區域品牌。特別是原酒企業各自為陣,相互殺價的惡性競爭還較普遍。」

然而隨著行業大規模擴產閥門的打開,這直接觸動 了原酒生產企業尋求變革的決心。「企業規模擴張到一定程度,已經不能再依靠單純賣原酒。」上述負責人表示,近幾年高洲酒業一直有意加強自有品牌運作的力 度。「我們不缺技術和質量儲備,但我們缺的是市場人才和資金幫助我們加快自有品牌的運作。」

在瀘州的白酒十二五規劃中明確指出,要深入實 施中小企業成長工程,著力引導產品結構從散酒、原酒向品牌、名優酒轉變。十二五規劃預計:瀘州到2015年培養8-10家10億元以上的企業,培養5億元 以上的企業10-12家,而1億元以上的企業將達到25-30家。該十二五規劃為這數十家企業劃定了品牌酒佔比從20%到100%不等的規劃。其中,銷售 規模預計超過10億的企業中,醬酒產能排名全國第三位的仙潭集團、瀘州三溪酒類集團、瀘州龍泉窖酒業品牌酒的佔比要達到80%以上;而巴蜀液酒業的佔比要 提升到30%.

「儘管目前我們出售的原酒佔比近90%,但是我們卻並不著急發力做品牌酒。」蒲遙表示,沒有好的原酒品質保障,不可能有好的產品質量,巴蜀液的思路是先做大原酒規模、做好質量儲備,再發力品牌就只是水到渠成的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049

快速消費品之調味品行業——尋找“三好”公司

來源: http://xueqiu.com/9769652619/26961423

前言:   我們都知道消費品行業是產生牛股的溫床,其中消費品行業又分快速消費品和耐用消費品,此前我曾說過:“快速消費品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使用頻率高消耗快的產品,大家耳熟能詳,相比較耐用消費品,快速重複的消費是快消品的優勢,而缺點在於由於行業進入門檻低、同質化嚴重,因此想要脫穎而出建立一個品牌非常難,尤其是成熟品類的快消品更難。所以想要找到快消品中的好生意,就是要找到具有快速消費品優點但同時又具有高門檻的細分行業。成功的快速消費品公司都有相似的成功路徑:1、塑品牌;2、強渠道;3、控新品。其中尤其渠道和品牌缺一不可(參考加多寶和王老吉的案例)”。   按照這個思路,本人曾寫了幾篇博文,但介紹的都是非傳統消快速費品:農藥行業諾普信、胰島素通化東寶。故今天一文,定位在傳統快速消費品的調味品行業里尋找“好生意、好公司、好價格”的三好公司。(下文中有大量借用華泰證券的研報,特此說明)。一、尋找快速消費品中的“好生意”   以下從優秀快消品的屬性、護城河、未來發展空間三個角度來尋找和證偽快速消費品中的“好生意”行業。1.優秀快消品的屬性:優秀快速消費品是必須同時具備消費的差異性(多品牌滿足不同消費者)和必需性。    從品牌的角度看,快速消費品中差異性越小,品種數越低的產品其凈利潤率低。比如生活用紙,油,豆漿、紅棗,白酒、牛奶都是差異性較小(產品差異性主要表現在品類種類的多少),而保健品,調味品,烘培食品,食用香精等產品滿足多樣化的需求,其利潤率就高。原因就是差異性越大意味著越多的多品牌,越可以滿足不同的消費者。   從消費者選擇的角度,快速消費品又可細分為必要消費品和可選消費品,顧名思義,可選消費品不是生活必須品,所以消費者在消費時會反複比較後再購買,導致行業競爭激烈。而相對的,必要消費品是消費者必需的產品,在連續重複的購買中容易建立品牌效應,漸漸形成寡頭品牌。   綜上,我找到了調味品行業,完全滿足這兩個條件,特別是那些擁有獨家秘方的公司(比如老幹媽,可惜沒有上市)。   擁有獨特口味的調味品公司既是必需消費品,同時調味品本來就是滿足的大眾的差異需求,不同的人的飲食習慣不同,國內調味品龍頭海天有超過200個品種,成熟國家的巨頭味好美等有超過500種產品。這個是任何一個食品子行業不具備的。調味品公司擁有足夠多的品牌和口味,滿足了消費者差異化的需求。最重要的是,在推廣美味的過程中他們慢慢建立了強大的品牌:調味品是理性消費(從選擇原因的角度看調味品的選擇中理性因素占比高,包括質量,性價比等理性因素。而飲料等包裝,味道,色彩等感性因素占比高),也是習慣性消費,所以具有很高的用戶粘度,慢慢的就能形成品牌效應,相比較大部只靠鋪貨增長的消費品,品牌效應體現了巨大的優勢。從一些公司的數據上看,這個分析能夠證偽——調味品行業的銷售費用增速低於營收增速,行業利潤水平不斷提高,品牌效應初現。2.護城河   在傳統的快速消費品中,飲料、休閑類、面食類、冷凍類食品即使通過美味建立了消費粘性,但最終很難形成堅實的品牌護城河,很容易被其他品牌取代,這個和產品的屬性有很大關系,飲料和休閑食品消耗的速度非常快,產品消費頻率非常高,廠商除了口味,更會在包裝,廣告噱頭上下功夫,同時產品更新周期很快,這些因素使得小企業容易進入市場。   但調味品行業則不同,產品消費頻率相比低的多,口味顯得更為重要,這也使得好的產品具有更強的競爭力,龍頭企業在不斷強化其在產品品牌方面的優勢,而小企業幾乎沒有翻身機會。因此這就決定了調味品龍頭公司的增速遠快於行業,從行業集中度不斷提高的趨勢就可以證明優秀的調味品公司的護城河是非常寬廣的。3.未來發展空間   從調味品過去10年的發展情況看,行業維持了持續的較快增長和較好的盈利能力。調味品行業的盈利能力主要來自於較高的利潤率(具備一定提價能力,其中醬油,醋,雞精等品種最近5年均提價幅度在8-10%左右),較穩定的消費量增速(最近5年年均消費增速在7-9%左右,波動較小)以及較快的周轉速度(行業流動資產周轉次數均值在3以上)。利潤率和周轉速度較高主要來源於調味品的工藝特點(可以用相對低廉的原料制成具有較高附加值的食品加工產品),消費增速較穩定主要原因是調味品在中國飲食習慣中的位臵以及在外就餐比例提高。而擁有品牌的龍頭企業具有更強的提價能力,使得其毛利率一般高於行業整體6-10個百分點。   從行業增長動力維度看:行業將穩定快速增長(3年內保持年均複合15%以上)調味品的品牌效用將繼續顯現,家庭消費對行業增長的主要貢獻體現在提價和產品結構升級(變相提價)上。   從行業的具體公司看:傳統調味品龍頭企業攻守兼備,具備長期投資價值。守指的是:調味品的消費剛性需求十足,受經濟影響較小(和GDP 相關系數在0.2-0.3之間,遠低於其他食品),相對於酒及其他消費品而言增長穩定性更高。攻的角度看,由於龍頭企業具備較強的提價能力,每次提價幅度都要超過原料上漲幅度使得其毛利率不斷走高,盈利能力處於不斷提升過程中。且行業集中度低(目前只有20%左右),遠低於其他消費品,行業目前處於分化中(龍頭加速,第二集團減速),在行業標準大幅修訂和更新的過程(2012-2014年時調味品強制標準全面修訂的密集期,過去10年未更新的標準將大幅提升)龍頭企業的增速在不斷超越行業整體增速。   目前調味品行業中A股標的較多:恒順醋業,加加食品,中炬高新,涪陵榨菜四家。後面還有海天味業和珠江橋2家,後面還有排隊待查的兩家複合調味品公司:四川天味(火鍋底料)和安記食品(五香粉)。未來1-2年內有望形成總數達到8家的僅次於乳制品和肉制品的第三大食品板塊,這其中既有彈性大的品種也有增長穩定的配置型品種。   結論:綜上所述,調味品行業無疑是一門好生意。二、調味品行業發展的邏輯和最佳介入時點。   國際比較表明:成熟調味品公司均呈現出單品類發展—多品類發展—資源優化整合發展的三段式發展路徑。第一階段:集中單品經營階段—完善體系,業績彈性偏小,市值表現尚可。   在這個階段傳統調味品企業會將自己的主打單品類從:研發創新—生產優化—渠道精耕三個遞進環節集中精力運作。基本都達到以下目標:1)產品走出區域,成為全國化產品;2)品牌基本深入人心;3)規模化優勢明顯,市占率領先。   通過這個階段的運作,這些企業都建立了渠道,品牌方面的相對優勢。為後面幾個階段的發展打下基礎。在這個過程中企業的收入水平增長較快,但費用水平也相對更高。因為涉及到一些渠道、推廣及研發投入。因此相對而言,毛利率和利潤率較其他兩個階段不高,而利潤增速不會特別高。這個階段對大部分公司而言,不是最佳的投資時點,但也不乏成長性特別優秀的公司值得關註。第二階段:多品類經營階段—量價齊升、業績彈性增大、市值表現最佳   在這個階段:調味品企業會在自己主打品牌繼續推進的基礎上,利用已經建立的渠道、品牌優勢推出第二以及第三品類的產品,做大收入,並在這個過程享受到前期增加費用帶來的紅利即:這個階段費用增加速度低於收入增加的速度,毛利率還因為產品結構優化和升級有所提高,這兩個因素使得整體凈利潤率是穩中走高的,而且收入也在穩定增長。此外負債水平也有提升,因為多品類經營涉及到並購行為,在高凈利潤率階段適當增加財務杠桿有利於增加企業利潤。在這個過程中這些龍頭公司都到達到了以下目標:1)品牌效應繼續提升。將原有的產品品牌升級為品質品牌。比如味好美或者味滋康都已經在這個階段確立為調味品的品質領先品牌,下面有很多具體的產品品牌,這個升級對於做強做大有很大的幫助。2)收入繼續增長。通過借助已有渠道迅速將主品類之外的第二或者第三品類推向市場,並擴大收入。利用不斷擴大的品牌影響對經銷商的效率提出高要求,也保證收入的增速。3)毛利率大幅提升。在這個過程中,企業還利用較強的品牌力量部分進行不同幅度提價並對傳統工藝和產品進行升級。這個過程使得毛利率有一定提升。   在這個階段發展過程中雖然都是多品類經營提高收入,但企業的實施路徑出現了較大的分化,有的采用是外延式並購的方式直接獲得新的品類(味好美的外延式並購思路,獲得了很多和番茄醬無關的調味品業務),有的是采用基於自身優勢發展一些相關品類(味滋康在醋的基礎上發展出了很多醋豆,納豆,保健醋等和醋相關的產品)。實現的方式並不重要,關鍵是都是殊途同歸,發掘出了新的增長點。第三階段:資源優化整合階段—增速趨降、市值穩定增長   在這個階段:經歷了單品類和相關多品類發展的階段之後,部分企業開始進入資源的優化整合階段,一般包括兩項內容,一種是走出食品領域,向上下遊擴展,二是通過在海外市場進行產品的分銷並輔以消費理念的輸入來賺取差額收益,將本國成熟的消費產品推送到新興國家,從而使得業務結構更加多元化,並獲得新的增長動力。在這個過程中,這些龍頭公司一般都達到以下目標:1)品牌成為全球品牌,影響力進一步提升。2)收入結構更加穩健,其中本土以外地區貢獻的收入一般都在30-50%,新興市場的增速快,產品毛利率較高。3)產品的定價能力更強,毛利率繼續提高。主要是公司在新興市場的比例提高後,在新興市場的定價和毛利率要高於本土市場。4) 剝離較並購更多,主要是為了提升ROE。在這個階段,將之前一些利潤率下滑的業務剝離,並動態保持較高的利潤水平和資產盈利能力。   這個階段因為雖然收入增速因為基數原因放緩,但ROE還是逐步提升的,且毛利率和凈利潤穩中有升,費用率繼續下降,業績增速在基數較大的背景下保持在一個中等水平。與較穩定的增速對應的是市值穩健增長,這個階段,這些公司的市值表現不如第二階段,因為這個階段大部分公司已經成了藍籌公司,只有少數還保持較高的成長性—來源於在持續並購或在市場集中度達到一定階段後大幅度的連續提價使得業績具備較好的成長性。我們現在看到的這些國際調味品公司都屬於這個狀態。   綜上,不難發現第二階段為業績增速最快,市值表現最好的最佳投資階段。在多品類經營階段,其在經營上做到了持續的量價齊升,並享受費用率下降,毛利率提升帶來的業績向上彈性快速變大。這個階段,利潤增速最快,估值向上提升,市值表現最佳,是調味品公司的最佳投資階段。    那麽要如何判斷公司具體進入了哪個階段?   分析國外成熟調味品公司的經歷不難總結出其規律:識別調味品公司所處階段,核心觀察變量是毛利率,業績彈性和負債率的可持續,趨勢性的變化。從第一階段向第二階段切換的拐點是毛利率和業績彈性的趨勢性,穩定的向上提升。判斷第二階段向第三階段的拐點—負債率大幅趨勢性上行,業績增速明顯趨緩。1.判斷第一階段向第二階段的拐點——通過趨勢性走高毛利率和凈利潤率來判斷(1)在從單品階段向多品種階段發展的過程中,第二、三品類占收入的比例不斷提高,達到近20-30%的比例,產品開始有目的的提價(渠道和品牌力的體現)。(2)在從單品階段向多品種階段發展的過程中,毛利率是持續,趨勢性向上的。這個趨勢是一個持續過程。且銷售增速不受太大影響,這個現象的背後是調味品公司市場影響力持續提升後,產品升級以及部分提價基本不影響銷量,是品牌力,渠道力不斷強化的體現。三個公司的毛利率拐點恰好也是其從第一階段向第二階段切換的銜接點。這可以作為一個非常明確地判斷第二階段的標準。(3)在單品階段向多品種階段發展的過程中,費用率趨勢性下降,整體凈利潤率趨勢性往上提升的,業績彈性明顯提升。這個現象的背後是高毛利新產品放量,並享受已有渠道的優勢逐步顯現。三個公司的業績彈性拐點恰好也是其從第一階段向第二階段切換的銜接點。這也可以作為一個非常明確地判斷第二階段的標準。這個指標可以和第一個進行互相映證。(4)在判斷公司從單品階段向多品種階段發展的過程中。還需要觀察的是業績增速是否有加速趨勢,這個也是保證我們能夠把握住大的公司經營拐點趨勢的關鍵。2.判斷第二階段向第三階段的拐點——負債率大幅趨勢性上行,業績增速明顯趨緩(1)在從多品類階段向資源優化整合階段發展的過程中,開始大量整合他國的相關產業。(2)在從多品類階段向資源優化整合階段發展的過程中,在收入增速下降的背景下,而毛利率指標和凈利潤率都是穩中有升,達到最高水平。這個特征可以作為判斷進入第三階段的趨勢特征。(3)此外進入到第三階段以後,資產負債率會趨勢性的大幅提升,主要保持較高凈利潤率的同時通過杠桿提升公司ROE。這個特征可以作為判斷進入第三階段的趨勢特征。這個指標可以和第一個進行互相映證。(4)在判斷公司從單品階段向多品種階段發展的過程中。還需要觀察的是業績增速是否較第二階段有較大的下滑,否則不能說進入到第三階段。三、國內具體公司分析   從國內調味品公司重點產品的人均消費潛力看,相對於成熟的消費類似國,傳統調味品行業中的醬腌制品、釀造調味品產業都還具備較大的消費潛力(較成熟的消費類似國消費量只有16%-20%) 的水平。其中食醋、榨菜的潛力最大。醬油也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這種消費潛力背後的因素可能是:1)傳統調味品對中國人的口味適應度更高;2)在經過長期的工藝提升和改造後傳統調味品的營養功能也被越來越多的意識到。從行業集中度潛力看,醋的潛力最大,榨菜其次,醬油也有空間。   對國內調味品行業標的投資階段判斷:中炬高新正處於彈性向上釋放的最佳狀態,恒順和涪陵具備一定彈性,海天則有望中期恢複彈性。1.海天味業——“三好”公司不可多得,將成為食品板塊最佳標的①行業地位:公司作為全球最大的專業調味品生產和營銷企業,多年來一直致力於用現代科研技術對傳統釀造工藝的傳承和創新,建成了全球面積最大的玻璃曬池群和多條世界領先的全自動包裝生產線,從國外引進成套科研檢測設備,努力打造從“中國味”到“世界品牌”美味健康的調味品。海天味業是調味品行業中單寡頭公司,其目前規模相對伊利,雙匯等公司比較小,但具備了相匹敵的品牌力和更強的產品力,渠道力和更強的產品力。在調味品近2000億元的市場中,考慮到外資壓力很小,地方性公司難以突圍,因此海天的成長性空間大,可持續性強。②核心競爭力:(1)品牌優勢—產品溢價高   公司將品牌建設融入到業務發展的整個過程中,經過十多年品牌戰略以及一系列營銷戰略的實施,“海天”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大幅提高,海天產品也由區域性品牌發展成為全國性知名品牌。“海天”已成為我國調味品行業最知名的品牌,品牌優勢是公司競爭優勢的綜合體現。(2)渠道優勢—新產品放量容易,並購產品的放大效應明顯   公司產品的質量優勢和品牌優勢吸引了大量忠誠的消費者以及大批業內卓有實力的經銷商,經過數十年高品質調味品生產經營的積累,公司建立起1500多家經銷商、5000多家分銷商的銷售客戶網絡,公司的產品已遍布全國各大知名連鎖超市、各級農貿市場、城鄉便利店,銷售網絡的廣度和深度在業內處於絕對領先地位。公司在全國範圍內設有3 個營銷中心、16個銷售大區、55個銷售部、264個銷售組或銷售辦事處,配備了專業的業務團隊對區域內的經銷商進行指導和管理,協助經銷商與分銷商開拓本地的銷售渠道,與經銷商建立長期合作共贏的業務關系。但是海天目前的渠道滲透率還不到40%,作為行業的單寡頭,因此未來還將進一步拓展。(3)規模優勢—產品試錯成本低,協同效應強   公司調味品產銷量在國內遙遙領先。隨著高明海天150萬噸醬油擴建工程的投產,公司產能將進一步成倍擴大。規模優勢提高了公司的采購議價能力;大規模生產也便於采用自動化設備提升運營效率、降低單位成本;公司的規模優勢也使公司有實力加大在研發、營銷上的投入,且單位銷量分攤的費用較低;公司的規模優勢也使公司產品定價成為業內標桿,具有很強的市場影響力。(4)質量和技術優勢—食品安全風險很小,研發效率高   公司堅持運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以醬油的生產技術為例,公司在保留醬油傳統特色的基礎上對傳統工藝進行了全面的技術改造。近年來,經過改造後的醬油生產綜合了細胞融合技術、酶工程技術、膜超濾技術、微機監測與控制技術、風味檢測技術、超凈灌裝技術等多項具有國內和國際先進水平的高新技術。技術領先的優勢不僅造就了海天產品享譽全球的國際級高品質,也成為公司在質量、規模、品牌、營銷等方面占據優勢的源頭所在。③成長性:   預計未來公司2-3年內保持年均20-25%左右的收入增速,25-30%的業績增速是完全可能的,主要來自於以下3方面:(1)醬料業務空間巨大(量的因素)——3-4年內獲得3個以上5-10億元醬料單品   公司收入增長的一個重要來源是大舉搞定醬料市場,醬料的優勢在於噸價高,消費量大,因此比做醬油放量快,利用已有渠道做這個實現收入的速度很快。公司現在每年都能開發一個新的醬料品種,考慮到醬料有500-600億元的市場容量(大約有30個單品)。公司已經可以做到3年把一個細分醬料(黃豆醬)做到10億元的規模,且這個行業只有一個老幹媽,第三名的河南雙菇醬料公司比海天還小,因此海天利用其渠道和品牌優勢繼續整合此行業將繼續。靜態的計算,海天主要涉及的行業空間=目前醬油的500億元+醬料的500億元+150億元左右的蠔油市場=1150億元,對於只有73億元規模的海天而言,空間不言而喻。更不要說這些子行業的體量還在擴大。(2)提價空間巨大(價的因素)——非醬油類產品毛利率提升幅度在20%以上   現階段公司掌握著行業的價格中樞,其主打醬油,蠔油及調味醬等產品的毛利率非常低,低於同類產品中的後30-50%。特別是蠔油和醬料的毛利率遠低於李錦記和老幹媽等品種。公司目前采取的是控價保量措施,隨著消費升級及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基於海天強大的品牌效應和規模優勢,我們預期這些品種的毛利率提升空間還是非常大的,提價將帶來公司利潤水平的大幅提高。業績彈性隱藏在未來3-5年內提高行業價格中樞的過程中。(3)並購帶來的收入(量的因素)——渠道的10倍以上放大效應   公司沒有上市前,都是自有資金,無論是新品研發還是產品升級都非常謹慎,畢竟是自己的錢,但是上市後,融到的資金將會進入到行業整合的大潮中,海天極強的管理能力和渠道將保證協同效應快速顯現。並購一方面可以增加收入彈性,另外一方面收購的標的由於調味品的高盈利能力的特殊性(滿足差異性偏好,加工程度高,一般都在8-10個點凈利潤率),用現金收購一個8-10個點盈利能力的資產要好於存在銀行拿4-5 個點的利息收益。更不要說因為渠道放大帶來的協同效應。   從目前小公司的單品有效的終端和海天對比看都5%到10%之間,若海天收購一個小的優勢品牌,共享海天的渠道以後理論上,扣除一些外部因素後將會有5 到10 倍的以上放大效應。比如小康牛肉醬這個品類,其有效終端數量是海天的8%左右。④財務分析:   銷售收入近70億元,產品豐富,有3-4種銷量過5億的二線單品(除醬油外的蠔油,黃豆醬等占收入達到35%以上),同時應收賬款極少。毛利率穩步提升,目前已經達到和國外優秀調味品公司相似的較高水平,凈利潤維持在很高水平。負債水平卻很低。費用率也被壓在一個很低水平。⑤公司所處發展階段:   目前海天體量較大,業績彈性不足,已經有一定的第三階段特點,但負債水平很低。毛利率還有一定提升空間,又和第二階段比較相似。這種介於兩者之間的狀態,我們認為這是由於中國巨大地市場和高度分散的集中度決定的,海天目前這個階段短期內績彈性不高,主要是其凈利潤率很高,短期提升難度較大。但由於其渠道和新品研發(研發實力領先)等關鍵因素都非常優秀,也很有可能通過未來資源整合及產能本地化等措施來提升凈利潤率,另外通過產能(預計2015年產能達到210萬噸)逐步釋放提升行業集中度,也有望保持不錯的收入增長。如這兩個措施可以的同一時空內發生,那麽“戴維斯雙擊“效應也是完全可能的。即在較大體量下做到量價齊升。   結論:目前海天是最佳的配置型選擇(接近調味品公司第三階段投資模式),中長期看其也具備重回第二階段,展現業績彈性的能力,即作為龍頭企業在中國通過自身努力延長在第二階段停留的時間,為投資創造更大機會。PS.海天味業是本批IPO中的重點關註對象,另一家調味品公司珠江橋也簡單說一下:公司核心優勢在於產品品質超強和渠道創新比較有力。公司未來增長看點表現為業績和收入具備雙重彈性:業績彈性方面:由於其品牌較好(和李錦記定位一致),產品創新能力較強。從目前的收入結構看(國內業務毛利率高,增速快),預計其毛利率有較大提升空間,另外公司的複合調味品業務盈利能力強(該業務利潤率高—毛利率在45%以上,遠高於醬油),放量速度快(消費量大—消費金額是醬油的2-3 倍),是行業的未來的發展方向,具有一定超預期的可能。收入彈性方面:收入目前基數較小,利用上市資源(收購)和產品優勢(餐飲服務中的優勢)有望實現較快增長。   江橋目前規模較小,但具備了較強的品牌力和產品力,調味品業務帶來收入彈性,複合調味品業務帶來業績彈性有望全面放大珠江橋的差異化優勢。考慮到公司所在的調味品和複合調味品行業集中度低,品牌化趨勢剛剛開始。未來具有較好的成長性。2.中炬高新——處於最佳投資期,正處於彈性向上釋放的最佳狀態①核心競爭力:   1.公司渠道力較強,從單個經銷商規模看已經接近海天,遠高於加加。這種渠道力的原因在於:美味鮮是民營機制:采用的是靈活式管理。對銷售人員的激勵到位,大區經理收入和海天接近。對經銷商每年考核增速(15-20%)。具體主要表現在:(1)內部管理:更新了組織架構,梳理了崗位職責和工作流程,並完善了工作流程和各項制度。(2)品牌建設及市場推廣:重點做好了產品規劃與布局,加強了市場推廣的統籌性和科學性。(3)銷售管理:更加註重以數據分析來指導銷售,對經銷商的考核和評估更加科學嚴謹(4)團隊建設:完善了培訓、考核、激勵、晉升與退出等機制。   以上4點堅持了很多年,以上基礎框架的搭建為銷售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保證公司長期運作規範。在正確的方向上持續努力,縱然啟動晚,效果也不會差。   2.廚幫的品牌和恒順一樣都是入選人民大會堂的唯一品牌,公司的產品在消費者美譽度方面其實很高(推薦指數排第一),長期占據調味品各類排名前5名的位置。目前廚幫系列產品占比在60%,2009年該比例在35%左右,未來的思路是繼續擴大廚幫比例,廚幫的毛利率較美味鮮較高(5-7%)。從廚幫和美味鮮的比較看,廚幫是未來的方向。定位中高端的消費人群(噸價格目前在5000元左右。略高於海天及加加食品,但顯著低於李錦記),對於價格更加不敏感,可以預期隨著品牌化提高,廚幫自身提價幅度可能在未來也會加速。   公司主要推出的鮮味醬油未來2-3年將保持30%以上的增長,主要是替換老抽和味精,這將帶動公司持續增長。產能問題今年徹底解決:去年公司中山廠區項目已完成加上陽西投產5萬噸,今年總體產能達到55萬噸(銷售口徑),這個保證公司未來兩年收入25-30%增長的產能夠用,另外陽西項目到2018年建成,新增產能45萬噸,合計產能達到近90萬噸。其中複合調味品占到一半以上(此產品利潤率更高)。這將保證司未來3-5年產能問題都不會太大。②公司所處發展階段:   中炬高新處於我們前文提出的三段式投資路徑的第二階段中前期,處於量價齊升,凈利潤率逐步提高,業績彈性逐步釋放的狀態,目前處於調味品公司的最佳的投資周期。(1)經營特征:銷售收入從比較少到比較多(從10億元到20億元),產品非常豐富,有2種銷量過億的二線單品(除醬油外的雞粉+複合調味品收入合計在3億元,占總收入達到25%以上)。收入增長以在部分區域實現了渠道上浮和下沈並進來完成,銷量增速較行業快很多。(2)財務特征:毛利率快速提升,目前距離成熟公司還有較大差距,凈利潤也開始提升。產能也開始釋放。費用率穩中有降趨勢形成。(3)投資表現:在逐步擺脫前期的一些非主業問題後,市值開始加速提升。   從以上分析看出,目前中炬高新收入中等,目前是準全國化發展思路的中期,重點還是原有區域市場的擴大和渠道下沈,已經有第二階段特點,現已經進入到在收入的基數效應(基數變大以後增速會下降)和多品類裝入渠道驅動收入擴大但費用增加較少效應之間的最好的時間 比如在福建,廣西等區域通過原有經銷商提高帶貨量,這種收入提升快,費用投入少的模式就符合我們提到的第二階段的特征:在這一段中收入增速較快,但費用增加速度不如收入增速,企業毛利率還在走高,因此業績增速很快,業績彈性也很大 ,就是我們提到的第二階段的多品類經營階段。   此外,公司毛利率(其中中炬高新的美味鮮是中高端定位,提價可持續性較高)和凈利率(中炬高新2013年調味品收入有望做到20億元以上)較其他企業都有較大提升空間。3.恒順醋業、涪林榨菜——處於第一階段後期,品類特殊性有望彌補彈性不足。   我們認為、恒順和涪陵榨菜則處於第一階段後期,表現出來的的是單品經營做得比較大,品牌和渠道優勢已經建立,但目前第二第三品類的支持還不夠(一般認為第二三品類要占到整體收入的20%以上才可以認為有足夠支持,海天和美味鮮符合這個情況,相對於而言恒順的情況要好一點),表現出比較高的市銷率(恒順2012年市銷率在3.5倍,涪陵榨菜在5倍左右),因此短期內還無法充分享受到通過原有渠道加入走量的第二第三品類收入帶來的費用率被逐步下移的優勢。   但醋的特殊性以及恒順在業內的地位使得其毛利率提升空間較大,因此凈利潤基本可以穩中略升,但凈利潤提升幅度會和收入增速呈現一個相對此消彼長的過程,業績彈性也不會非常大。但相對於而言業績彈性要高於海天。榨菜目前收入較少,但渠道已經趨於細化和完善,產品提價空間巨大,因此未來凈利潤率還有提升空間,業績彈性也不小。目前恒順正在並持續做4件事(包含再融資的支持):以下只要有一個能做起來收入絕對不只是這麽的一點:(1)原有中高端健康類醋產品放入已有渠道:這個可以做到收入,利潤同向提升。公司有很多好產品在淘寶等賣的很好,但是沒有改造後拿到渠道里面去運作。和管理層思路有關。(2)對餐飲市場的開發是收入增長的主要來源:目前行業沒有領先者,國家已經大幅修訂行業標準,不少大企業以前不用品牌醋的已經開始主動和恒順合作,比如康師傅等,這些都是對行業政策環境變化的提前判斷。康師傅肯定不是最後一家,後面還會有更多的企業來和恒順合作。恒順有好的適合餐飲的產品,只是之前沒做而已,目前餐飲占收入比例僅為10%,而調味品行業的主要增長動力來自於餐飲發展。以前做的少的原因是產能不足(15萬噸不到),供應商超都不夠,現在產能問題已經解決,新廠房的設計產能可以到40-50萬噸。(3)消化非四大名醋區域的當地品牌:消化非四大名醋區域的當地品牌,實現產能扁平化,對於醋這樣噸價格不高的品類有好處。這個已經在齊齊哈爾,山西等地開始運作(目前在江西等地都有恒順的山西老陳醋銷售,情況良好)。而且目前食醋的行業出現了明顯的分化,第二等級企業的情況不好,這是外部的有利條件。目前公司已經在東北的一個新產能(2-3萬噸)做出收入來。(4)第二、第三品類做大收入:預計今年料酒收入增長40%以上,占總收入的比例接近8-10%,持續改變以往第二第三品類對主品類支持不足的問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7403

調味品 點拾Deepinsight

http://xueqiu.com/3915115654/27350091
最近和大家分享了一些話題的討論,謝謝很多朋友給予的支持和關心,也有朋友提出了一些內容上的建議,比如增加具體個股的分析。其實,正這是我們希望去做的:不斷努力與您一起進步。敬請期待。

今天和大家聊一個看起來不是那麼熱的行業:調味品。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中的醬、醋就是典型的調味品,它和互聯網一樣,我們大家幾乎每天都在使用它,但是在資本市場上,似乎遠遠沒有互聯網主題那麼性感。但我們覺得,2014年調味品也是一個非常值得重視的投資主題。恰逢國內醬油龍頭企業海天調味(603288)和料酒企業老恆和(02226.HK)即將分別登陸上海和香港交易所,兩家企業都獲得了投資者高度關注。尤其是老恆和,更是獲得了超過1000倍的認購!與剛剛上市就股價翻番的Magnum夜店(這家公司我們前面也給大家介紹過)同列香港今年前三大熱門新股。為什麼一個不起眼的料酒調味品能媲美性感無比的夜店呢?

確實,直觀上理解,以醬油、醋為代表的典型調味品是我們從小到大熟悉,或者說中國歷史上存在很久的傳統行業,並沒有互聯網那麼新鮮、革命和顛覆。這些行業大家已經每天都在吃,也不會出現像很多互聯網行業那樣的爆髮式增長,或者不像符合我們人性分析理論的黃賭毒性感行業,那調味品的投資價值在於哪裡呢?

首先,這是一個穩定增長的行業,可以說是穿越經濟週期的增長。2001年中國調味品行業收入只有200多億元,十年過後,2012年行業收入超過了2000億元。而且從來不會出現負增長,即使在08-09年的金融危機,行業增速都有20%左右。這就為龍頭企業的成長提供了良好的環境。

調味品的主要市場包括餐飲市場和家庭市場,都明顯受益於居民收入提高後的消費升級。比如,城市化帶動的餐飲消費增加(儘管高端受三公影響,但量小,對整體快速增長的中低端沒有影響)等等。再看一個數據,一線城市共有1700 萬家庭,家庭調味品年花費239 元,而四線/五線城市有5900 萬家庭,調味品年花費只有僅僅 125 元。而跟國外比,也可以看出中國調味品的發展空間,比如目前我國醬油人均消費量連日本的一半都還不到。

其次,市場份額將在品牌化和高端化的驅動下向龍頭企業集中。國外調味品行業前五大企業合計的市場份額都在20-40%之間,而中國還不到10%。隨著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重視,企業品牌的不斷建立,一些邊緣的小企業就會逐漸被淘汰。

第三,很重要的一點,是國內調味品還有巨大的產品創新和升級空間。這已經不是過去小孩打醬油的年代。可能你沒注意到,家裡用的醬油已經是5元左右一瓶的了,這相比以前1毛錢一瓶的時代增長了幾十倍。而且,還正在越來越高端的路上,不信你可以去超市看看,超過15元一瓶的高端醬油已經比比皆是了。在一些地方還有很便宜的袋裝醬油,未來這些都會逐步升級到更好的醬油,提高生活品質,而這花費的代價僅僅只需幾元錢。

但跟前幾年很多價格不斷提升的行業不同的是,消費者對調味品的價格敏感度是極低的。剛才我提到5元醬油的時候,可能很多朋友在超市買的時候根本就沒在意過它的價格。的確,因為購買頻次低,且價值量小,一個普通家庭現在一年調味品的消費可能才幾百元,佔收入比重極低,所以不會在乎它的價格,而是更注重是否好吃、安全。因此調味品在短時間內還不會像高端白酒一樣變成普通人消費不起的奢侈品。

談到產品創新,這又是調味品的一大亮點。以前我們就只知道一種醬油,但05年的時候生抽和老抽概念提出,消費者開始都知道生抽調味,老抽上色,因此您一般會一起同時買兩瓶醬油了。除了基本的調味品,最近出來了很多的各種新產品。如果我們去超市做一番草根調研,你就會發現:XO 醬、豉油、方便醬料包、雞汁、滷水汁、豆豉醬、豆瓣醬、辣椒醬 、速食湯包、風味調料、拌飯料、火鍋底料、番茄醬、甜麵醬……..用流行的話來說:簡直亮瞎了雙眼!

另外,我們想說的是,現在已經進入了80後、90後消費者為主導的時代,他們過去的成長環境和消費理念與過去主要在家做菜的60後、70後是完全不一樣的。比如這批年輕消費者都是跟隨互聯網一起長大的,所以有很強的網購習慣,就連調味品也不例外。看看一號店上的產品展示把。這裡還有數據可以證明:2013 年食品類網購金額增長率為59%,大於非食品的41%。而調味品網購金額增長率達125%!再有年輕人喜歡時尚,生活節奏快, 追求方便快捷,喜歡復合調味品,從而簡單就能達到美味效果,這些都是細分市場的增長亮點。

談了那麼多行業,最後讓我們看看企業究竟能表現出什麼樣的成長:海天調味,連續十幾年每年超過15%的增長,要知道這是極其罕見的。很多大牛股都做不到這一點老乾媽,大家再熟悉不過了,就靠辣椒醬單品銷售收入從1996 年1400 萬增長到2012年的33 億元  湖南壇壇香剁椒,銷售額從2002年的100萬增長到2012年的接近1個億十年十倍都不算啥,最牛的是老恆和,一款料酒從2010年的3000萬收入增長到2012的3個多億,三年十倍!(坦白說,我們都覺得這個數據有點誇張)

這些數據完全可以媲美夜店和互聯網了!

那麼,為什麼今年才開始調味品的投資大潮呢?因為過去市場上缺少好的標的。海天上市的意義在於,有了一個引領A股公司板塊的旗幟企業,地位正如伊利之於乳製品、茅台之於白酒、騰訊之於互聯網、格力之於家電一般。當然除了海天和老恆和以外,還有中炬高新、恆順醋業和加加食品都可以關注。希望您能從中獲得投資回報。

個人思考,僅供參考。希望與您交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169

小調味品成就高回報

http://www.xcf.cn/newfortune/cy/201409/t20140922_639797.htm
調味品行業的海天味業與老恆和釀造上市前都沒有機構投資者。海天味業是一個員工集體創富故事,不僅為曾經的國有股東帶來豐厚回報,還將約50位管理層及員工造就成億萬富翁。老恆和釀造的個人投資者何平以可轉換債方式投資260萬元,9年後市值超過4億元,回報約170倍。在眾信旅遊和金一文化等公司背後也可見到個人投資者的身影。儘管個人投資者的回報參差,但其在投資未上市公司方面仍有可為的空間。

  羅山山/文

 

  說起調味品,很多投資者不會太在意,如醬油、料酒這些只不過是做飯的配料,但這些廚房裡不起眼的小東西卻可以成就大生意。傳承已達四代的香港李錦記之外,2014年初上市的海天味業(603288)與老恆和釀造(02226.HK,簡稱老恆和)堪稱新的樣本。耐人尋味的是,這兩家公司上市前均未引入機構投資者,僅有員工和個人股東從其IPO中受益。其中因由何在?

  海天味業:員工股東的集體創富故事

  2014年初A股新上市的48家公司中,3家來自佛山(包括海天味業、新寶電器與歐普鋼網),顯示了當地的經濟活力。其中,海天味業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清代。其前身是佛山海天食品調味公司,屬於全民所有制企業,1995年股份制改革中,以1994年2月底的經營性資產3841萬元為基數,70%資產出讓給職工,成為企業職工股,剩餘30%為國家股。作為國內調味品尤其是醬油行業的龍頭,其2013年實現銷售收入84億元,淨利潤約16億元,主要產品包括醬油、調味醬和蚝油,約2/3銷售收入來自醬油。

  海天味業上市前沒有引入創投等機構投資者,2014年初A股上市的48家公司中,共有5家與其情況類似,包括友邦吊頂(002718,住宅裝修裝飾)、歐普鋼網(002711,第三方鋼鐵物流)、溢多利(300381,飼料用酶製劑)、匯金機電(300368,金融機具)、易事特(300376,UPS等功率電子裝置)。中國有規模的人民幣創投基金不少,還有眾多的國內和國際PE機構遍地找項目,怎麼就錯過了這6家公司,值得思考。其中或許有行業因素,如友邦吊頂、歐普鋼網所處的大行業不景氣,投資機構可能比較在意。

  海天味業沒有引入機構投資者,我估計是因為現金流良好,不大需要外部資金支持。仔細看海天味業招股說明書,會發現從2010年底到2013年中,其既無應收賬款,也無銀行借款。一家生意做到每年84億元、在全國有2100家經銷商的大公司,竟然都是先款後貨,不知多少消費品公司會羨慕。

  再看仔細一些,過去3年,其存貨周轉期略高於兩個月,應付賬款周轉期略低於一個月,流動資金周轉良好。如果再算上巨額的經銷商預付賬款(2013年底為約17億元),海天味業實際所需的流動資金竟然為負值。此外,根據2013年年報,其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超過19億元,購建固定資產等長期資產的現金資本開支約為10億元,自由現金流量超過9億元;2012年的自由現金流量更達到17億元。這是一家不缺錢的公司。

  儘管上市前沒有機構投資者,但國資還是從海天味業的大發展中得到很好的回報。1995年海天味業改制後,剩餘的30%國有資產約1152萬元由佛山市國有資產辦公室持有。後來這部分股權通過佛山國資委下屬的境外子公司興兆環球持有,直到2007年4月以10.44億元出售給海天味業。13年間(以1994年2月資產評估日計),如果不計股息的收入與投入,增值約90倍,年回報率接近42%(2001-2006年間,國資通過應收股利增資約5500萬元,2004年曾投入1500萬元與海天味業組建國內合資公司高明海天)。

  如果國資繼續持有30%的股份,以海天味業上市時的招股價51.25元/股計算,將是約109億元(2010年底職工股東曾集體增資約2.5億元);如果以近期市值計算,將接近148億元(扣除發行新股對應的市值約26億元)。成長性好的公司,真的是需要長期持有啊。

  由於引入員工持股,海天味業上市前有58位個人股東,其中包括共同控制人龐康、程雪等8人,他們也通過海天集團間接持股。合計來看,最大股東為董事長兼總裁龐康,持股約30.4%(上市前直接持股約10.66%,間接持股約19.75%);其次是程雪,持股約10%。

  以海天味業上市前股本7.11億股計算,龐先生持股約2.16億股,扣除上市時按比例發售的老股約1136萬股,其持股約2.05億股,佔上市後擴大股本的27.4%。由於海天味業2014年5月將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股份數量擴大一倍,龐康目前持股約4.1億股。以海天味業2014年6月13日收市約518億元市值(股價34.6元/股)計,其身家約為142億元。

  以海天味業2013年約16億元的利潤來說,即使不上市,僅靠分紅(海天味業2012和2013年合計派息接近20億元,按龐先生持股比例,稅前股息收入超過6億元),他就已經是億萬富豪了。再計及上市時出售老股套現約5.8億元,龐先生160億元左右的身家應無問題。按照2014年新財富500富人榜,他可以排到第51名,和比亞迪的投資人呂向陽、生命人壽的張峻等人並列。最普通不過的醬油,也可以做成大生意,成就社會,成就企業,成就團隊和自己。行行出狀元,真的是這樣啊。

  看看龐康先生的履歷,1982年26歲時加入海天味業的前身佛山市珠江醬油廠,歷任副廠長、副經理和總經理等職務,1995年改制時出資最多(50萬元)。50萬元20年間變成160億元(其後如2010年底曾以分紅增資約7500萬元),19年間增值超過3萬倍,相當於年回報率超過70%。深耕一家公司和一個行業超過30年,遠超過馬拉松的耐力。台塑王永慶先生曾經說過四個字「深耕,生根」,龐先生是很好的踐行例子。

  海天味業所成就的億萬富豪,並非只是幾位核心管理層。其58位個人股東中,上市時股權比例排在第50名左右的員工直接、間接持股合計也達到200萬股左右,按照招股價51.25元/股計算,價值已經過億元。也就是說,海天味業上市成就了大約50位億萬富豪,是個集體創富故事。此前這家公司也曾在2008年10月出資約20億元向超過800名員工回購股權,成就了數百個百萬富翁。

  老恆和釀造:簡單靈活的可轉債安排,成就9年170倍回報

  醬油行業可以成就企業和億萬富豪,料酒行業也可以,老恆和釀造就是一例。老恆和的發展與海天味業有很類似的地方(當然兩家企業目前規模尚不在一個檔次),其地處浙江湖州,歷史同樣可以追溯到清代,經過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公私合營與國有化改造後成為了國有企業,2000年經過改制,變成了職工持股會持股約97%,國有持股約3%。不過,或許是缺乏合適的企業領頭人,老恆和此後的發展遠不如海天味業,2005年6月,其由目前的大股東陳衛忠以約417萬元收購。

  借助陳衛忠本人在調味品行業其他業務的採購和營銷網絡,老恆和業務逐步上了軌道,並從2010年開始快速擴展:2010到2013年,其年銷售收入從不到4000萬元,成長到5.3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約144%;淨利潤也從2010年約600萬元,增長到2013年超過1.7億元,年複合增長率超過200%。其2013年收入中約74%來自料酒,其餘為醬油及醋等。根據Euromonitor的報告,從零售額和零售量來計算,2012年老恆和已經是中國最大的料酒商,屬於細分行業的領先企業。其2014年6月13日收市價約為5.7港元/股,市值接近30億港元。

  老恆和的IPO中,最值得關注的一點是朋友借款的安排。2005年陳衛忠收購老恆和時,無法全數拿出400萬元。根據招股說明書中的披露,他向朋友何平女士借款260萬元。有意思的是何女士並非做股權投資,錢還是算借款,不過可以轉換為公司約25.4%的股本(估計是以老恆和2014年底淨資產約1130萬元為基數,後調整為25.8%)。這個安排其實就是簡單的可轉債。何女士有眼光的地方就在於並不在意借款的利息回報(即使年利息20%,幾年下來也沒有多少),而用了可進可退的靈活安排,既可以要求對方還款,也可以在企業發展順利時將債轉股。雖然老恆和當時只是一個經營困難的小國企,陳先生只有三十出頭,甚至連400萬元也無法拿出來,不過,幾年之後誰知道又是什麼情況呢?烏雞可以變鳳凰,鯉魚也可以跳龍門啊!看行業、看企業、看人,都不能看得太死,需要留有餘地。

  何平的眼光和靈活安排得到了超額回報。根據老恆和招股書,上市時何平所擁有25.8%的股本合計約9683萬股,按照6月13日每股5.7元的收市價,市值約5.5億港元。2005年的260萬元,2014年變成了5.5億港元(約合人民幣4.4億元),9年時間約170倍回報,年收益率約77%,可以說是非常好的投資。這樣好的回報,即使機構投資者,又有多少可以做到呢?

  當然,陳衛忠是更大的贏家。他2005年收購老恆和時自己出資157萬元,目前和配偶共同擁有55.6%股份(約2.78億股),市值約15.9億港元,9年時間增值約800倍,年回報約110%。

  老恆和上市前也沒有創投和PE等機構投資者,這一點值得探討。雖然陳先生用自己的資金和相關業務網絡支持老恆和的發展,扮演了資金提供者和增值服務提供者的角色,不過,老恆和過去幾年的發展中,確實是缺錢啊,例如其2012年底的現金只有約200萬元,主要依靠銀行貸款(2012年底有銀行貸款超過2億元)。

  為什麼為數眾多的創投和PE沒有對其投資呢?其一,可能是老恆和的業務基礎不算很紮實,過去3年擴張太快,經銷商隊伍也有待穩定(招股書中披露,其經銷商數目2012年底為427名,2013年8月底為214名,變化很大)。其上市後股價曾大幅波動(招股價為7.15港元,最高曾超過11港元,但3月25日公佈出色年度業績後股價反而大幅下跌),可能也反映了投資者的一些顧慮。

  其二,可能也和行業與地域不大引人注目有關係。相比較移動互聯網、電子商務等近年的熱門行業,調味品行業確實不大吸引眼球。湖州雖然歷史文化底蘊深厚,自然環境優美,但在投資方面似乎不屬於熱點地區。但好的投資不一定來自熱門行業和熱點地區,類似於禪宗所說的「不執於相」啊。

  個人參與Pre-IPO投資回報各異

  何平女士只是個人投資者參與公司上市前投資的其中一例。在今年A股新上市的48家公司中,還可以找到多起類似案例,例如孫戈投資金一文化(002721)、翁潔投資眾信旅遊(002707)。兩位個人投資者的角色不同,投資時段不同,回報也差別很大。

  金一文化招股書披露,財務投資者孫戈2008年2月投資5000萬元,佔公司約8%股份,約合2009年增資後的800萬註冊資本,作價為每1元註冊資本6.25元。2009年12月,其轉讓400萬元給新股東,作價每元註冊資本4元。2014年公司上市時,孫戈也出售老股約47萬股,招股價為10.55元/股,回收資金約500萬元。金一文化2014年5月30日停牌前收市價為23.2元/股,孫戈剩餘股份約353萬股,市值約8200萬元。如果把2009年底轉讓的400萬元註冊資本按當輪轉讓價格計算,其總回報合計約為1.02億元。2008年初5000萬元的投資,經過6年,只有略多過一倍的收益,年回報率不到13%(未計歷年可能的派息),不算好的投資。

  翁潔投資眾信旅遊的例子則不同。根據眾信旅遊招股書,翁潔2010年11月和九鼎一起參股,投資了400萬元。公司披露引入個人投資者的原因是翁潔長期從事旅遊行業,可以幫助公司發展。這就與孫戈在金一文化中的財務投資者角色有所不同。其入股價是以眾信旅遊2010年預計3000萬元利潤和10.7倍P/E為基數,400萬元持股約33.33萬股,每股作價約12元。以6月12日眾信旅遊股價約為90元/股計算,其持股市值約3000萬元,3年半時間賬面回報約7.5倍,年回報率約78%,相當可觀。

  孫戈投資金一文化6年回報平平,可能是因為入股的時間正值2008年初,是上一輪牛市的最高峰,出價或許太過進取。按照其投資5000萬元佔8%股份計算,入股前的公司估值已經高達5.75億元。要知道,金一文化是一家快速發展的公司,2010年淨利潤才約4546萬元(2010至2012年期間,年利潤複合增長率約31%)。如果2007年金一文化的淨利潤只有約2000萬元,孫戈給出的估值相對於參股上一年公司利潤的P/E已經接近30倍,後面賺錢的空間已經很有限。

  在金一文化其後於2009年12月和2010年4月進行的兩輪融資中,新股東的入股價都低於孫戈的入股價(分別是每股4元和3.95元)。無獨有偶,劉央的Atlantis在2007年7月投資我武生物的控股公司,可能也是因為趕在大牛市後期投資,出價過於進取,為後來的退出或回報不佳埋下了伏筆(詳見2014年6月號本欄文章《劉央何以錯失我武生物》)。可見即使是對於不錯的公司,也要慎選時段,不要為好公司付出太高的價錢。

  醬油和料酒,都是很平常的東西,就在我們每天生活中的廚房。個人的成長離不開生活,投資機會也離不開生活,就看我們能不能看得見。

  對於本文內容您有任何評論或欲查看其他資本圈精英評論,請下載並登錄「新財富酷魚」和我們互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399

老恒和(2226):被市場的致命自負低估太多的調味品龍頭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1496

本帖最後由 晗晨 於 2015-3-1 22:58 編輯

老恒和(2226):被市場的致命自負低估太多的調味品龍頭
作者:格隆匯 Joney


編者按:老恒和(2226)這個公司自上市以來即存在很多爭議,尤其是其偏高的毛利率。爭議的結果是公司股價大幅縮水。正如我們會員南海之夢今天文章里說的“股市最大的利空是漲得太多了,而最大的利好就是跌得過分了”。本文的思路基本秉承了這個邏輯:如果公司不是假公司,就算是為了沖上市而在財務數據有有一定灌水,那麽,這輪大跌,洗澡是不是也洗幹凈了?

格隆匯會員Joney 在一周前即已完成相關報告。受限於我們每周日推深度報告的慣例所限。但市場在上一周做出了相當反應,所以我們並不確知這個時點到底如何去評判公司價值。但我們基本認為會員把老恒和公司的解剖做得足夠細致和深入,所以就當一份純粹研究資料,推出給大家共饗。至於中短期股價會如何,我們不做評判,大家自己根據會員的分析和自己的研究去做把握。

老恒和2014年1月上市時曾經風光無限:IPO超額認購1044倍凍資高達943億港元,首日漲15.7%,股價最高升幅51%。但是3月末的高臺跳水讓大家大跌眼鏡,一時質疑滿天飛,之後雖然交出兩份合格業績單,但也乏人問津。

那麽到底市場在質疑些什麽?僅僅8倍市盈率的料酒龍頭為何乏人關註?機會和風險在哪里?

我們總結了下,市場不待見的問題無非就是三高:高增長,高毛利率,高存貨。

那麽三高到底高的有沒有道理,真的高得足以讓股價腰斬嗎?且待我們慢慢剖析。

問題一、高增長
公司2011年收入增長236%,2012年208%,2013年57%,2014年上半年35%,增速看似像高臺跳水——這是市場質疑的主要問題之一。

答案是什麽?其實主要基數和品類擴充的影響。

首先,2012年初之前,公司都計劃以之前包含調味品的主體中味釀造在A股上市,但是直到2012年末才最終決定售出中味,以調味料為主體老恒和在港股上市。所以在2010-2011的歷史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到大量的關聯交易,2011年批發給中味的銷售約45百萬人民幣,占總銷售的41%,從中味采購的成品及原料有46百萬人民幣,占總成本的72%,且還有13百萬人民幣借款給中味。

但是這一數字在2012年顯著下降,2012年批發給中味的銷售下降到5百萬人民幣,僅占總銷售的1.5%,從中衛采購成品及原料只有25百萬人民幣,占到總成本17%,到了2013年所有這些關聯銷售進貨及借款均已經清零該留在老恒和這塊的銷售和利潤才恢複,我們認為公司2013年才正式進入了可比銷售的階段。

其次就是主要經銷商的鋪貨,觀察發現2013年增長最快的品類不是料酒,而是醬油。公司年報中也有說明,第一大經銷商湖州愛山接過的是原來中味的銷售體系,2013年總體增長了約超過100%,但是料酒增長也就20%上下,主要是新產品醬油從無到有的鋪貨,類似情況在第二大經銷商上海榮進身上更為明顯。上海榮進從2012年年中才開始合作,榮進來頭不小,是替六月鮮打下上海江山的功臣,渠道實力雄厚,所以榮進接手後2013年醬油從無到有直接批發了約40百萬人民幣,料酒也從10百萬人人民幣提升到了10百萬人民幣,每個季度都能翻一翻。這樣江浙兩大經銷商的鋪貨光是醬油我們就預計在2013年多鋪了約80-90百萬人民幣的銷售,所以相應的醬油銷售也由2012年的13百萬人民幣躥升至1億人民幣。那後續力道如何,出去開始鋪貨的低基數效應,2014年上半年,醬油增速降到了49%,略快於同業30%的水平。

那麽實際的增速到底如何?料酒這個占公司銷售七成的商品到底能有多大的增速,2014年上半年的增速相信能很好的給出大家答案26%,其中中高端是增長主力,占比40%,增速60%以上。占比16%的醬油年增49%至人民幣4.7千萬元,而占比最小的醋類收入增長最快為197%。長期來看通過消費升級的趨勢,渠道生化以及加價機會,我們認為20%以上的銷售增長還是可期的

問題二、高毛利

公司2012,2013年毛利率分別為57%,59%,之前2010,2011分別為37%和42%,這其中的約一成的擴張很容易解釋,其實就是從原關聯方中味的利潤轉移回來,2011年批發給中味的銷售約45百萬人民幣占總銷售的41%,而2012年下降到5百萬人民幣,僅占總銷售的1.5%,2013年則完全沒有。

下一個問題是近60%的毛利率到底合不合理。

首先要說明的是,黃酒行業的毛利率本來就不低古月龍山的毛利率為什麽只有30%,主要是國企銷售通過子公司完成,海外的毛利率也有50%,此外第二大黃酒企業金楓酒業毛利率有50%。再者,公司成本計算方法用的是加權平均,原材料除了2011年大股東零對價捐贈的基酒外,用的都是原材料的歷史成本。

根據招股書公司2012年料酒毛利率約在61%,醬油在37%,醋在56%,其他在23%。拿料酒做例子,假設公司加價率2.5倍的話,零售價10元500毫升的料酒出廠價4元,里面是約7毛的米發酵而來的基酒和0.9元的包材。500毫升的料酒料酒需要新基酒約75%即約375克,大米糯米到黃酒的產出比約在1:2.5,那麽就是約7毛的米,其他就是可以忽略成本的水,大股東無償轉讓的陳年基酒和無價的時間。那麽多出2.4元的毛利就相當於60%的毛利水平,與公司報表基本符合。所以本質料酒行業就是用時間換利潤的行業

歷史數據來看,公司2014年上半年毛利率按年下降1.9百分點,公司解釋主要原因是包材價格上升,我們認為部分原因是略低毛利率的醋和醬油的銷售貢獻上升。2014年上半年醋和醬油共占銷售24%,2013年上半年之戰銷售18%。2012年醋的毛利率約在56%,醬油在37%,料酒在61%。符合趨勢。

問題三、高存貨
2014年上市半年公司公告已使用3.78億人民幣用於買米(2.4億人民幣)及擴產能(9.7千萬人民幣),公司2014年年中的存貨高達5億人民幣(增加1.7億人民幣),庫存天數增加214天至585天,現金周轉天數增加了227天(約0.6年)至587天(約1.6年)

存酒過程中賬面現金流一定會很難看。2014年上半年現金周轉天數進一步拉長至1.6年,經營現金流仍為負數。應收增加15天至67天,應付增加2天至65天,由於儲酒,庫存天數增加214天至585天,現金周轉天數增加了227天(約0.6年)至587天(約1.6年)。基酒存貨占現金,但是創造一至兩年後的市場這個相信等到明年看市場上的貨品鋪放情況,自然見分曉,問題是在此之前投資者能不能抓住機會在市場猶豫的時候下手

但是時間換增長。公司2013年底已經基酒存儲提高到6.3萬噸,2014年會發力儲備基酒,計劃2014年末進一步以高到七百萬壇,在二零一四年發酵季節末將其基酒庫存量提高至約169百萬升。公司判斷現在米價處於低期,2014年會發力儲備基酒,預計資本支出約人民幣七八個億。公司重申計劃在2014年年底將基酒儲量提升到1.69億升(七百萬壇),到2016年21萬噸基酒(一千萬壇),基本完成基酒儲備的安全量,之後就會投入更多資源深度分銷,發力銷售。

最後的問題是:公司到底值多少錢?

首先我們要撇清的問題是:公司是不是真的,產品有沒有在全國市場賣。我們走訪湖州,上海,深圳、香港等地,上架情況還是相對令人滿意的——這是一個真真實實存在的行業龍頭公司。大家可以就近自己檢查。

湖州大潤發

上海大潤發

深圳東門華潤萬家


其次取決於你認為純釀料酒醬油高增長是否為大勢所趨

我們先來看看料酒醬油及醋市場的容量。調味料酒40億批發額左右,但是估計有80%的黃酒(市場容量約400-500億批發額)被作為調味品使用,這樣計算廣義廚用酒的市場容量在300-350億,公司長期遠景是占這個市場的10%,及30億的批發銷售,目前僅僅1/5。相應醬油市場容量預估600億左右,醋的市場容量在100億左右,公司也能在高端市場分到一杯羹。

再者公司在一直在進取地擴張渠道和發展新品。從近期的通告可以看出公司如上市時所說不斷在開拓新市場新渠道,2014年12月進入香港市場,1月華東直銷渠道中驛超級及120個服務站點的打開,京東商城,順豐嘿客開賣,2月拓展至太原,紅燒香菇老抽醬油及零添加特技鮮上鮮醬油的在華東區域的上架值得一提的是公司今年開始在香港的惠康超市也可以找到,目前特價49.5港元750毫升的廚用花雕,相對45港元500毫升的會稽山還是很有競爭力的,相對其他品牌價格也在中位數,身在香港的朋友們可以親自體驗下純釀的料酒與普通料酒的差別。

香港惠康已有售老恒和產品

最後我們來看看估值: 10倍都不到估值,75%之巨的H-A折價

老恒和現在對應2015年9倍市盈率,A股的海天34倍,中炬36倍,港股食品飲料下遊品牌的平均市盈率也有25倍左右

我們先來看看食品飲料板塊H-A的比較,下表可以看出料酒,調味品在市盈率上的H-A折價高達70-80%,市凈率折價也有40-70%,橫向對比乳業下遊H-A折價僅40%,豬肉H-A折價60%,農業H-A折價25%,酒類還有溢價

是港股上市公司質地不好嗎?我們對比每股收益增長,凈資產收益率及股息率,均互有輸贏。那到底是什麽原因?我們認為平均市值可以解釋大部分的原因,除了包含中國食品及華潤特殊原因的酒類,其他基本都是市值H-A折價越高,估值H-A折價越大。隱含的就是板塊關註度缺乏,那就是老恒和吃的虧

我們再來對比一下港股食品飲料細分板塊的估值差異,可以看到調味品10倍都不到的市盈率,明顯是往上遊10倍的農業豬肉靠,而非下遊15倍的餐飲,25倍的品牌上靠。這對於老恒和一個百年品牌且有巨大增長潛力的公司是否公平,相信大家一目了然。


綜上,公司光是吃估值重估的紅利,股價就應該可以輕松翻倍,何況2016年上市儲酒大規模鋪貨的動能在前,而現在券商預估的2016年銷售增長僅為15%,估高了有效稅率利潤增長僅為2.4%!實際我們預計公司2016年發力銷售20%銷售利潤增長大概率可期,就是說2016年的3億人民幣凈利潤,0.58元每股收益。

如果市盈率以A股的海天、中炬高薪打對折的話,也可以有14倍,PEG也就在0.7,那麽市值站上50億港幣,股價站上10港幣是可待的。如果市場轉好給予增長股能有1倍PEG的話,那股價沖向15港幣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中短期而言,8元港幣或許可以是個可以期待的數字。為什麽?

一來,公司在2014年8月曾以每份0.1港元發行1億份非上市認股權證,12月內可以一份一股,轉換價每股8港元轉換為公司股票

二來,9月曾經有投資者想以每股8港元收購第二大股東王建新及何平持有的18.67%的股票(公告過)。兩者的定價都恰好在8元,這應該不是巧合

三來,當然是估值水平,8元港幣相當於13倍的2015年市盈率,這樣隱含的H-A折價還有60%之多,也比上市價7.15港幣元僅高了12%,比歷史最高價還低了15%

最後,催化劑在哪?

個人覺得,未來公司將會發一次財報,價值重估一次;上一個產品,增長加速一次。等到2016年產品在有華人的地方發力鋪開的時候,就是收獲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3894

不只有老干妈,小调味料公司的造富故事

http://www.xcf.cn/newfortune/fmgs/201506/t20150605_750490.htm

2015年有四位新上榜便直接进入了新财富500富人榜前100位的黑马,包括海天味业的庞康。作为中国最大调味品公司的海天味业在A股上市,却受到海外投资者的热烈追捧,成为沪港通开通以来最受益的公司之一。

  海天味业2014年财报显示,截至2014年12月31日,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成为了该公司第一大流通股东。香港中央结算公司为港交所全资附 属公司,投资者股份集中存放在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该公司是香港投资者参与沪股通的名义持有人。而海天味业并未在香港上市,也就是说,通过沪港通购买海 天味业的境外个人或机构投资者,以高认购总和成为海天味业第一流通股东,而海天味业成为沪股通买卖标的始于2014年12月15日。截至2014年12月 31日,短短15天内,境外资本就成为海天味业第一大流通股股东,其受追捧程度之热烈可见一斑。海外投资者直接助推了海天味业当家人庞康的财富数字增长, 成就这一黑马。


  说起调味品,很多投资者不会太在意,如酱油、料酒这些只不过是做饭的配料,但这些厨房里不起眼的小东西却可以成就大生意。传承已达四代的香港李 锦记之外,2014年初上市的海天味业(603288)与老恒和酿造(02226.HK,简称老恒和)堪称新的样本。耐人寻味的是,这两家公司上市前均未 引入机构投资者,仅有员工和个人股东从其IPO中受益。其中因由何在?


  海天味业:员工股东的集体创富故事


  2014年初A股新上市的48家公司中,3家来自佛山(包括海天味业、新宝电器与欧普钢网),显示了当地的经济活力。其中,海天味业的历史可以 追溯到清代。其前身是佛山海天食品调味公司,属于全民所有制企业,1995年股份制改革中,以1994年2月底的经营性资产3841万元为基数,70%资 产出让给职工,成为企业职工股,剩余30%为国家股。作为国内调味品尤其是酱油行业的龙头,其2013年实现销售收入84亿元,净利润约16亿元,主要产 品包括酱油、调味酱和蚝油,约2/3销售收入来自酱油。


  海天味业上市前没有引入创投等机构投资者,2014年初A股上市的48家公司中,共有5家与其情况类似,包括友邦吊顶(002718,住宅装修 装饰)、欧普钢网(002711,第三方钢铁物流)、溢多利(300381,饲料用酶制剂)、汇金机电(300368,金融机具)、易事特 (300376,UPS等功率电子装置)。中国有规模的人民币创投基金不少,还有众多的国内和国际PE机构遍地找项目,怎么就错过了这6家公司,值得思 考。其中或许有行业因素,如友邦吊顶、欧普钢网所处的大行业不景气,投资机构可能比较在意。


  海天味业没有引入机构投资者,我估计是因为现金流良好,不大需要外部资金支持。仔细看海天味业招股说明书,会发现从2010年底到2013年 中,其既无应收账款,也无银行借款。一家生意做到每年84亿元、在全国有2100家经销商的大公司,竟然都是先款后货,不知多少消费品公司会羡慕。


  再看仔细一些,过去3年,其存货周转期略高于两个月,应付账款周转期略低于一个月,流动资金周转良好。如果再算上巨额的经销商预付账款 (2013年底为约17亿元),海天味业实际所需的流动资金竟然为负值。此外,根据2013年年报,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超过19亿元,购建固定 资产等长期资产的现金资本开支约为10亿元,自由现金流量超过9亿元;2012年的自由现金流量更达到17亿元。这是一家不缺钱的公司。


  尽管上市前没有机构投资者,但国资还是从海天味业的大发展中得到很好的回报。1995年海天味业改制后,剩余的30%国有资产约1152万元由 佛山市国有资产办公室持有。后来这部分股权通过佛山国资委下属的境外子公司兴兆环球持有,直到2007年4月以10.44亿元出售给海天味业。13年间 (以1994年2月资产评估日计),如果不计股息的收入与投入,增值约90倍,年回报率接近42%(2001-2006年间,国资通过应收股利增资约 5500万元,2004年曾投入1500万元与海天味业组建国内合资公司高明海天)。


  如果国资继续持有30%的股份,以海天味业上市时的招股价51.25元/股计算,将是约109亿元(2010年底职工股东曾集体增资约2.5亿元);如果以近期市值计算,将接近148亿元(扣除发行新股对应的市值约26亿元)。成长性好的公司,真的是需要长期持有啊。


  由于引入员工持股,海天味业上市前有58位个人股东,其中包括共同控制人庞康、程雪等8人,他们也通过海天集团间接持股。合计来看,最大股东为董事长兼总裁庞康,持股约30.4%(上市前直接持股约10.66%,间接持股约19.75%);其次是程雪,持股约10%。


  以海天味业上市前股本7.11亿股计算,庞先生持股约2.16亿股,扣除上市时按比例发售的老股约1136万股,其持股约2.05亿股,占上市后扩大股本的27.4%。由于海天味业2014年5月将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股份数量扩大一倍,庞康目前持股约4.1亿股。


  海天味业2014年财报显示,截至2014年12月31日,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成为了该公司第一大流通股东。香港中央结算公司为港交所全资附 属公司,投资者股份集中存放在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该公司是香港投资者参与沪股通的名义持有人。而海天味业并未在香港上市,也就是说,通过沪港通购买海 天味业的境外个人或机构投资者,以高认购总和成为海天味业第一流通股东,而海天味业成为沪股通买卖标的始于2014年12月15日。截至2014年12月 31日,短短15天内,境外资本就成为海天味业第一大流通股股东,其受追捧程度之热烈可见一斑。


  海外投资者直接助推了海天味业当家人庞康的财富数字增长,2015年,庞康首次进入“新财富500富人榜”,即以160亿元身家杀入前100 名,位列第71名,成为一匹黑马。最普通不过的酱油,也可以做成大生意,成就社会,成就企业,成就团队和自己。行行出状元,真的是这样啊。


  看看庞康先生的履历,1982年26岁时加入海天味业的前身佛山市珠江酱油厂,历任副厂长、副经理和总经理等职务,1995年改制时出资最多 (50万元)。50万元20年间变成160亿元(其后如2010年底曾以分红增资约7500万元),19年间增值超过3万倍,相当于年回报率超过70%。 深耕一家公司和一个行业超过30年,远超过马拉松的耐力。台塑王永庆先生曾经说过四个字“深耕,生根”,庞先生是很好的践行例子。


  海天味业所成就的亿万富豪,并非只是几位核心管理层。其58位个人股东中,上市时股权比例排在第50名左右的员工直接、间接持股合计也达到 200万股左右,按照招股价51.25元/股计算,价值已经过亿元。也就是说,海天味业上市成就了大约50位亿万富豪,是个集体创富故事。此前这家公司也 曾在2008年10月出资约20亿元向超过800名员工回购股权,成就了数百个百万富翁。


  老恒和酿造:简单灵活的可转债安排,成就9年170倍回报


  酱油行业可以成就企业和亿万富豪,料酒行业也可以,老恒和酿造就是一例。老恒和的发展与海天味业有很类似的地方(当然两家企业目前规模尚不在一 个档次),其地处浙江湖州,历史同样可以追溯到清代,经过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公私合营与国有化改造后成为了国有企业,2000年经过改制,变成了职工持 股会持股约97%,国有持股约3%。不过,或许是缺乏合适的企业领头人,老恒和此后的发展远不如海天味业,2005年6月,其由目前的大股东陈卫忠以约 417万元收购。


  借助陈卫忠本人在调味品行业其他业务的采购和营销网络,老恒和业务逐步上了轨道,并从2010年开始快速扩展:2010到2013年,其年销售 收入从不到4000万元,成长到5.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144%;净利润也从2010年约600万元,增长到2013年超过1.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 超过200%。其2013年收入中约74%来自料酒,其余为酱油及醋等。根据Euromonitor的报告,从零售额和零售量来计算,2012年老恒和已 经是中国最大的料酒商,属于细分行业的领先企业。其2014年6月13日收市价约为5.7港元/股,市值接近30亿港元。


  老恒和的IPO中,最值得关注的一点是朋友借款的安排。2005年陈卫忠收购老恒和时,无法全数拿出400万元。根据招股说明书中的披露,他向 朋友何平女士借款260万元。有意思的是何女士并非做股权投资,钱还是算借款,不过可以转换为公司约25.4%的股本(估计是以老恒和2014年底净资产 约1130万元为基数,后调整为25.8%)。这个安排其实就是简单的可转债。何女士有眼光的地方就在于并不在意借款的利息回报(即使年利息20%,几年 下来也没有多少),而用了可进可退的灵活安排,既可以要求对方还款,也可以在企业发展顺利时将债转股。虽然老恒和当时只是一个经营困难的小国企,陈先生只 有三十出头,甚至连400万元也无法拿出来,不过,几年之后谁知道又是什么情况呢?乌鸡可以变凤凰,鲤鱼也可以跳龙门啊!看行业、看企业、看人,都不能看 得太死,需要留有余地。


  何平的眼光和灵活安排得到了超额回报。根据老恒和招股书,上市时何平所拥有25.8%的股本合计约9683万股,按照6月13日每股5.7元的 收市价,市值约5.5亿港元。2005年的260万元,2014年变成了5.5亿港元(约合人民币4.4亿元),9年时间约170倍回报,年收益率约 77%,可以说是非常好的投资。这样好的回报,即使机构投资者,又有多少可以做到呢?


  当然,陈卫忠是更大的赢家。他2005年收购老恒和时自己出资157万元,目前和配偶共同拥有55.6%股份(约2.78亿股),市值约15.9亿港元,9年时间增值约800倍,年回报约110%。


  老恒和上市前也没有创投和PE等机构投资者,这一点值得探讨。虽然陈先生用自己的资金和相关业务网络支持老恒和的发展,扮演了资金提供者和增值 服务提供者的角色,不过,老恒和过去几年的发展中,确实是缺钱啊,例如其2012年底的现金只有约200万元,主要依靠银行贷款(2012年底有银行贷款 超过2亿元)。


  为什么为数众多的创投和PE没有对其投资呢?其一,可能是老恒和的业务基础不算很扎实,过去3年扩张太快,经销商队伍也有待稳定(招股书中披 露,其经销商数目2012年底为427名,2013年8月底为214名,变化很大)。其上市后股价曾大幅波动(招股价为7.15港元,最高曾超过11港 元,但3月25日公布出色年度业绩后股价反而大幅下跌),可能也反映了投资者的一些顾虑。


  其二,可能也和行业与地域不大引人注目有关系。相比较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等近年的热门行业,调味品行业确实不大吸引眼球。湖州虽然历史文化底 蕴深厚,自然环境优美,但在投资方面似乎不属于热点地区。但好的投资不一定来自热门行业和热点地区,类似于禅宗所说的“不执于相”啊。


  个人参与Pre-IPO投资回报各异


  何平女士只是个人投资者参与公司上市前投资的其中一例。在今年A股新上市的48家公司中,还可以找到多起类似案例,例如孙戈投资金一文化(002721)、翁洁投资众信旅游(002707)。两位个人投资者的角色不同,投资时段不同,回报也差别很大。


  金一文化招股书披露,财务投资者孙戈2008年2月投资5000万元,占公司约8%股份,约合2009年增资后的800万注册资本,作价为每1 元注册资本6.25元。2009年12月,其转让400万元给新股东,作价每元注册资本4元。2014年公司上市时,孙戈也出售老股约47万股,招股价为 10.55元/股,回收资金约500万元。金一文化2014年5月30日停牌前收市价为23.2元/股,孙戈剩余股份约353万股,市值约8200万元。 如果把2009年底转让的400万元注册资本按当轮转让价格计算,其总回报合计约为1.02亿元。2008年初5000万元的投资,经过6年,只有略多过 一倍的收益,年回报率不到13%(未计历年可能的派息),不算好的投资。


  翁洁投资众信旅游的例子则不同。根据众信旅游招股书,翁洁2010年11月和九鼎一起参股,投资了400万元。公司披露引入个人投资者的原因是 翁洁长期从事旅游行业,可以帮助公司发展。这就与孙戈在金一文化中的财务投资者角色有所不同。其入股价是以众信旅游2010年预计3000万元利润和 10.7倍P/E为基数,400万元持股约33.33万股,每股作价约12元。以6月12日众信旅游股价约为90元/股计算,其持股市值约3000万 元,3年半时间账面回报约7.5倍,年回报率约78%,相当可观。


  孙戈投资金一文化6年回报平平,可能是因为入股的时间正值2008年初,是上一轮牛市的最高峰,出价或许太过进取。按照其投资5000万元占 8%股份计算,入股前的公司估值已经高达5.75亿元。要知道,金一文化是一家快速发展的公司,2010年净利润才约4546万元(2010至2012年 期间,年利润复合增长率约31%)。如果2007年金一文化的净利润只有约2000万元,孙戈给出的估值相对于参股上一年公司利润的P/E已经接近30 倍,后面赚钱的空间已经很有限。


  在金一文化其后于2009年12月和2010年4月进行的两轮融资中,新股东的入股价都低于孙戈的入股价(分别是每股4元和3.95元)。无独 有偶,刘央的Atlantis在2007年7月投资我武生物的控股公司,可能也是因为赶在大牛市后期投资,出价过于进取,为后来的退出或回报不佳埋下了伏 笔(详见2014年6月号本栏文章《刘央何以错失我武生物》)。可见即使是对于不错的公司,也要慎选时段,不要为好公司付出太高的价钱。


  酱油和料酒,都是很平常的东西,就在我们每天生活中的厨房。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生活,投资机会也离不开生活,就看我们能不能看得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4849

日食品龍頭味之素,多角化創獲利新高 它玩透微生物 從調味料跨足IC

2016-03-21  TCW

以生產食品增味劑聞名的味之素,有個秘密研究室,主掌研發胺基酸,做為拓展全球市場秘密武器,其內部主管甚至把這些微生物,看得比生命重要。

位於東京都與神奈川縣交界的多摩川河畔,味之素集團的川崎事業所內,有一個研究所,在其相當隱密的地方,有一個被內部高層稱為「微生物殿堂」的設施。這裡保存了一萬三千株以上、可以合成各武各樣胺基酸的微生物。這是民間企業中堪稱最大規模的保管庫。

「前輩們從自然界取得微生物後,只留下最優秀的菌種,現在存活在這裡的都是超級菁英。我死了不足惜,這些孩子們如果死了那可不得了!」味之素胺基酸科學事業本部理事馬渡一德笑著說。

為了保護這些微生物不受天然災害侵襲,這裡的管理相當嚴謹。每天被用來做研究的「現役」菌種,都被鎖在維持攝氏八度的五樓研究室裡。

為什麼味之素要如此重視這些微生物?因為當該公司積極拓展全球市場之際,這些就是獨一無二的競爭力來源。掌管味之素研發大計的常務董事木村毅驕傲的說:「就連世界第一大食品集團雀巢,也沒有這樣的技術。」

味之素靠著調味料成為家喻戶曉的企業,一九〇八年東京帝國大學博士池田菊苗發現海帶的鮮味來源是麩胺酸,接著由創辦人鈐木三郎助以工業化方式大量生產調味料,這就是味之素創立的起源。

一般消費者最熟悉的是和風高湯粉「烹大師」、Vovo濃湯等,但現在該公司的事業範圍將不再局限於超市的產品架。

做營養品,助攻奧運選手

從今年夏天即將在巴西里約熱內盧登場的奧運就可看出端倪。今年焦點之一,就是日本選手能否繼上一屆在倫敦奧運中,奪得參賽以來最多獎牌後,再創佳績。而握有成敗關鍵的,或許就是味之素的胺基酸營養補給品「aminoVTTAT」。

amino VTTAT是味之素獨家配方的多種胺基酸粉末,在體能訓練後服用,能快速修復受損肌肉.四年前味之素就為日本奧運選手提供了特別配方的amino VITAT,稱為「倫敦特別版」,當時有多位日本選手服用,是幫助他們表現更出色的幕後推手。這個倫敦特別版在奧運結束後,順勢商品化,成為amino VITAL DOLD 」,上市初期一度供不應求。

做醫療,開發癌症篩檢

胺基酸素有生命泉源之稱,善用此特性,味之素開始跨足醫療業,其一就是用於預防日本國人死因排名第一的癌症。早期發現癌症是最重要的,現在該公司的新技術就是為了提高癌症早期發現的可能性。

這是一個被稱為「胺基酸指數」的技術,只要五毫升的血液就可測出胺基酸濃度,進而分析出罹癌風險,尤其對難以早期發現的胰臟癌預防最為有效,因此廣受醫界矚目。三井紀念醫院醫師山門實非常期待的說:「在影像上很容易被怱略的微小癌細胞也能清楚發現,的確能成為預防癌症的一大利器。」目前也已應用於代謝症候群的預防,以及銀髮族的營養調理等方面。

做電腦CPU關鍵零件

另外,全世界年出貨量高達二億八千萬台的個人電腦市場中,味之素也已悄悄占有一席之地。電腦的心臟CPU(中央處理器),目前大部分都採用了胺基酸技術所開發出來的絕緣薄膜,品片的進化關鍵就在於絕緣薄膜的薄度與穩定性,而這正是味之素最擅長的技術。在如此多樣化產品的挹注之下,味之素的業績十分亮眼。二〇一五年合併屏財報顯示,營收較前一年成長二五.五%,達一兆二千六百三十億日圓(約合新台幣三千七百億元);預估營業利益可望較前一年增加一五.四%,創八百六十億日圓(約合新台幣二百五十一億元)的史上最高紀錄。集團市值在二月初一度達一兆七千億日圓,為日本國內食品業龍頭。

引領日本食品市場的同時,味之素也在亞洲、南美及非洲等新興市場一步一腳印經營了數十年,現在銷售區域已超過一百三十個國家,海外營收比重超過五成。

即使如此,味之素的經營層對自家企業的現況,卻抱持著警戒心。現任社長西井孝明表示:「與全球前十大食品大廠相比,無論在收益性、企業價值、甚至經營思維等各方面,味之素都還相差甚遠。」

例如,味之素事業規模只有雀巢集團的十分之一,不僅難以望其項背,甚至還有被狠甩在後之虞。在收益性方面,歐美公司營業淨利率大多是二位數起跳,味之素卻還徘徊在個位數,穩定度也不夠。

靠購併、結盟滲透北美印度

為了躋身全球前十大食品廠之列,該公司近六年來進行了脫胎換骨的改革。

挹注味之素二〇一五年度營收成長二五.五%的關鍵之一,就是二〇一四年以八百四億日圓(約合新台幣二百四十五億元)收購的北美冷凍食品業者WindsorQuality(現為Ajnomoto Windsor) 。西井孝明以「太棒了!」來形容這次的購併案。因為,為了攻占北美市場,味之素已經戰得筋疲力盡,唯有以金錢換取時間。

購併後的整合過程相當順利,在Windsor所擁有的亞洲食品系列通路上,味之素的冷凍煎餃也開始出貨。透過生產技術的交流,更提升了獲利能力。預計今年九月開始在Windsor的工廠裡,將開始生產炒飯等冷凍米飯食品。

除了購併,另一個努力重心就是異業結盟。二〇一四年味之素為了在印度和奈及利亞發展速食麵事業,特地與東洋水產合作,透過成立合資公司,積極推動迎合當地市場的人氣商品,而非主推自己的調味料商品。

在印度和奈及利亞,速食麵已經是非常大眾化的商品,印度有雀巢獨占鼇頭,奈及利亞也有來自印尼的Indofood雄霸一方,但味之素並未堅持打品牌戰,而是以消費者最能接受的速食麵切入市場,只希望能提高成長率。

味之素開拓海外市場,不僅要迎戰跨國企業如雀巢等大廠,還得與當地企業搶食商機,唯有持續發展具有競爭力的商品、提供足以支撐事業發展的人才,才能繼續成長。

(Nikkei Busincss(c)2016 NikkeiBusiness Publications,Inc.)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0162

林依輪的辣醬品牌“飯爺”宣布獲8300萬融資 主攻調味品市場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818/158224.shtml

林依輪的辣醬品牌“飯爺”宣布獲8300萬融資 主攻調味品市場
i黑馬 i黑馬

林依輪的辣醬品牌“飯爺”宣布獲8300萬融資  主攻調味品市場

此輪融資將用於鋪設傳統渠道、擴大線下銷售,招募及引進更多產業人士的加入。

i黑馬 8月18日消息 今日,林依輪創辦的辣醬品牌“飯爺”宣布完成新一輪8300萬元融資,領投方來自HCapital,跟投方為四川泰和集團、合肥燕莊食用油有限責任公司、上海青虹古義投資管理中心、上海場景派投資中心和個人投資者王恩傑、張華。

飯爺創始人林依輪表示:“飯爺從辣椒醬起步,未來將延伸到更多差異化、精品化調味品的大品類市場。”此輪融資將用於鋪設傳統渠道、擴大線下銷售,招募及引進更多產業人士的加入。

2016年4月,“飯爺”曾宣布獲得數千萬人民幣A輪融資。投資方為匯源集團,朱新禮女兒朱聖琴親自操刀這一項目。另一位投資方芳晟投資,合夥人於明芳之前曾是百麗集團核心成員。而參與飯爺天使投資和A輪投資的機構包括策源創投、真格基金、芳晟基金、匯源集團,以及個人投資者韓仰、林依輪等。

據飯爺官方披露,飯爺於今年5月11日正式上線,兩天時間賣出了3萬瓶辣醬,兩個月時間線上銷售已過千萬。

林依輪作為演藝明星,自2005年在中央電視臺以美食節目主持人的身份出現以來,已出版多本美食書籍,並於去年與優酷合作了美食節目《創食計》。林依輪現任世界中餐聯合會理事,曾是兩屆法國廚皇會五星金鉆獎得主。

林依輪 飯爺 融資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1016

調味品江湖30年簡史:這個低調市場為何會湧現千億市值巨頭?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714/164143.shtml

調味品江湖30年簡史:這個低調市場為何會湧現千億市值巨頭?
新消費內參 新消費內參

調味品江湖30年簡史:這個低調市場為何會湧現千億市值巨頭?

如果要尋找到一個全世界對吃最有研究的國度,我想中國一定是其中一個。

來源 | 新消費內參(ID:cychuangye)

作者 | 龍貓君

【新消費導讀】

如果要尋找到一個全世界對吃最有研究的國度,我想中國一定是其中一個。

我們既不必去從繁冗複雜的數據中去尋找數據,也不需要從統計學概率上分析中國人有多喜歡吃,我們只是光看看一些傳統的民諺就能理解吃之於中國人的意義。

比如丟了工作不叫丟工作,叫炒魷魚。比如有一份穩定的工作不叫工作,叫鐵飯碗。

中國的食物講究五味調和,除了食材本身的味道之外,各種重要的調味品也是其中的關鍵要素。

所以,今天龍貓君就來跟大家聊聊這個與吃有著息息相關的行業,這個看起來都是小產品,但卻是實實在在的大行業的行業。

這個行業中蘊藏著許多消費品行業的投資者曾經未能看到的一些大機會。

 中國調味品行業是如何分類的?

在講調味品行業的定義和分類之前,我們先來看看調味品行業的歷史。

中國人使用調味品的歷史可以往上追溯到數千年前,與現在如此紛繁複雜的調味品種類相比較,過去最重要的是兩種調味料。

一種是醬油,一種是醋,我們分別來看看這兩種產品的歷史。

中國人的食物講究的是五味的調和,酸甜苦辣鹹既被用來形容五種味道,也被用來形容中國人命運的狀態。

而醋作為酸的味道的主要的來源之一,在中國調味品歷史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歷史典籍中,並沒有醋這個產物的具體發明過程的記載,但是在編外歷史的傳說中,醋的發明者屬於我們知道的大名鼎鼎的釀酒始組杜康的兒子黑塔發明的(為什麽有個這麽奇怪的名字)。

據說杜康發明酒以後,他的兒子黑塔在作坊里提水、搬缸什麽都做,慢慢在這個過程中學會了釀酒的技術。

在這個過程中,有著良好節約意識的黑塔覺得釀酒過程中的酒糟丟掉實在太可惜,就存放起來在缸里浸泡。

到了二十一日的酉時,一開缸,一股從來沒有聞過的香氣撲鼻而來。在濃郁的香味誘惑下,黑塔嘗了一口,酸甜兼備,味道很美,便貯藏著作為“調味漿”。

這種調味漿叫什麽名字呢?黑塔把二十一日加“酉”字來命名這種調料叫“醋”。

這當然只是傳說了,事實上我國,是世界上谷物釀醋最早的國家,早在公元前8世紀就已有了醋的文字記載。春秋戰國時期,已有專門釀醋的作坊。

到漢代時,醋開始普遍生產。南北朝時,食醋的產量和銷量都已很大,其時的名著《齊民要術》曾系統地總結了我國勞動人民從上古到北魏時期的制醋經驗和成就。

書中共收載了22種制醋方法,這也是我國現存史料中,對糧食釀造醋的最早記載。

到了近代以來,又逐漸形成了很多具有地域特色的醋的品類。比如被稱之為北方醋系的山西老陳醋、以及城市在南方但是釀造工藝被歸為北方醋的鎮江醋、四川保寧醋、北京龍門醋、天津獨流醋等。

這中間不得不提一個重要的城市,鎮江。就像吃小龍蝦就不得提起盱眙和潛江一樣,從南京這個六朝帝都出發,大概乘坐20分鐘高鐵就能到達鎮江。

1.webp (1)

這個被三國演義中孫權稱之為“天下第一江山”的城市除了因為金山寺和劉備招親出名,最重要的是一個著名的以醋而聞名於中國的城市,城市中的鎮江醋文化博物館,龍貓君曾經漫步其中,感受過鎮江這個城市的醋文化。

說完了醋,我們再來看看醬油。醬油作為調味品中同樣舉足輕重的調味品,其產生的歷程與另外一種調味品醬有著很大的關系。

根據公開資料,醬油是一種在中國有著數千年釀造歷史的調料。醬油是一種用豆、麥、麩皮釀造的液體調味品,是根據醬演變而來的,最早期是用鮮肉腌制而成的產物。

很顯然,我國勞動人民早期是沒辦法使用肉這樣稀缺的物質來釀造醬油的,所以在充分發揮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之後,我們發明了通過大豆這種更加大眾且廉價的方式來制造醬油,從此以後醬油的使用才開始了普及。

說完了調味品中比較重要的兩個兄弟以後,我們現在開始正式而隆重的講一講到底什麽是調味品行業。

在官方解釋中,所謂調味品行業是指在飲食、烹飪和食品加工中廣泛應用的,用於調和滋味、氣味並且有去腥、除膻、增香、增鮮等作用的產品。

根據中國調味品協會數據顯示,我國每年調味品營業額約占食品工業額的百分之10左右,是典型的小產品、大市場。

最近10年,我國調味品每年平均增長幅度超過了15%,行業總產值超過1400億,總產量超過1000萬噸。

這麽大的市場中,要林林總總細分成許多垂直的領域,總體而言,根據不同的分類方式,調味品有著完全不同的分類。

首先我們按終端產品的品類來進行分類:

醬油是其中的第一大品類。總體而言醬油可以分為釀造醬油、配置醬油、魚露蝦油。

這里需要重點說說釀造醬油,按照釀造技術的不同又可以細分為高鹽稀態發酵醬油和低鹽固態發酵醬油。

這里重點給大家解釋下什麽叫高鹽稀態發酵醬油。所謂的高鹽稀態發酵醬油是指以大豆或者脫脂大豆、小麥為原料,以較高濃度(一般為18.5%-20.5%)的大量鹽水(總原料的2-2.5倍),以流動狀態醬醪經過3-6月低溫發酵制作的醬油。

而低鹽固態發酵醬油是以脫脂大豆以及麩皮、小麥粉為原料,經蒸制、制曲,並采用較低濃度鹽(大約為6-8%)固態發酵方法高溫發酵而成的醬油。這種醬油發酵溫度較高,制作周期比較短,1個月內可以制作出成品。

51.webp

通過上面的簡單的對比,前一種發酵方法時間更長,從醬油品質上要遠比後一種略高。

同樣,作為調味品中重要品類的食醋分為釀造食醋和配制食醋,而釀造食醋又可以分為固態發酵食醋和液態食醋。這些醋按照品類細分又可以分為麩醋、香醋、陳醋、熏醋。

接下來說到第三個類別,那就是我們幾乎同樣每天都會接觸到的醬。這些醬料也依然可以被分為兩種,一種是釀造醬,一種是配置醬,這里面的分類有點複雜,龍貓君拆開來講。

首先是釀造醬會被分為三大類,依然是面醬、豆豉、豆醬。

然後配置醬主要有三大類,分別是黃豆醬、蠶豆醬、雜豆醬。而黃豆醬又被細分為大醬、黃醬、豆瓣醬。

接下來要說的一個大類就是腐乳了。也就是我們經常俗稱的風味臭豆腐,臭豆腐按照分類則可以分為青、紅、白、醬四大類別腐乳。

腐乳這個類別說完之後,我們需要來說說中國人偏愛的雞精。我們把這一類型的調味品統統稱呼為複合調味品。

這個領域就有很多讓大家耳熟能詳的品牌了,比如大名鼎鼎的太太樂雞精,複合調味品主要是有三大類:固態、業態、半固態。

接下來就是料酒這個品類。依然是分為兩大類,就是釀造型料酒(黃酒、清酒、葡萄酒型料酒)和配置料酒了。

最後說說香辛料和鮮味劑這兩個類別。香辛料非常容易理解,主要大類就是胡椒和幹辣椒。

而鮮味劑則是以味精為主要代表。當然除了上面的分類方法,行業里也還會一般采用如下分類的方法:

按照味覺系統進行細分可以分為:鹹味、甜味、鮮味、酸味、辛辣味

按照成品形狀可以分為醬品類、醬油類、汁水類、味粉類、固體類

按照風味還可以分為:川式、廣式、西式。

總之,中國調味品市場種類比較多,且分類方式比較多樣。

調味品行業的關鍵要素是什麽?

想真正的了解一個行業,除了理解市場的來龍去脈,更重要的是需要是理解這個行業的最核心,最需要關註的要素點在哪里,下面龍貓君就為大家一條條梳理調味品行業的關鍵要素點。

要點1   為什麽調味品行業是一個好行業?

所有想要開始關註,並且想要進入到一個行業的人,首先縈繞在腦海的一個問題是,這個行業是一個好行業,是一個值得投資的行業嗎?我到底該怎麽判斷這個行業呢?

你學會的第一種方法,當然是看行業增長速度,這幾乎是人人都會的手法。

所以從數據對比看,調味品行業是一個好行業嗎?

我們先來看一組數據,然後再看看這個行業里行業龍頭數據的對比,通過兩組數據的對比,或許我們就可以得到一些結論了。

首先來看增長,最近10年,我國調味品行業每年平均增長幅度超過了15%,行業總產值超過1500億。從增長與市場規模來看,是一個不斷上升的行業。

尤其是遭遇到新一代消費者的消費升級的大潮流,從大市場來看沒有問題。

接下來看這個行業里的龍頭,著名的海天味業。

目前在A股市值1047。36億2013年、2014年、2015年公司的營收同比增長分別為18.84%16.85%、15.05%,凈利增長為33.03%、30.12%、20.06%。可以說實現了高速增長。

通過傳統的數據指標,我們可以發現這個行業是一個依然在快速增長的市場,行業里已經出現了巨無霸龍頭企業。

再從第二個角度來談談這為什麽會是一個好行業。

一個好行業除了要滿足高速度的增長,另外重要的一點是盡量少受到周期性影響。

消費品由於大多數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所以跟經濟水平,經濟周期都有很大關聯性,比如汽車、珠寶等大宗型消費品會受到經濟周期影響。

但是調味品不會,一方面是因為調味品屬於占據居民可支配收入中較少的一部分,另外一方面在於調味品在消費行為中屬於剛性需求,所以對於周期性影響非常小。

甚至跟季節變化也沒有關系,地域限制性上也比較小,所以調味品行業是一個高度的對周期性不敏感的行業。

這樣可以保證,一個調味品的品牌不會受到太多外部環境的影響,一旦穩固了特定的市場後,除非遭遇到食品安全這樣的黑天鵝事件,營收規模不會遭遇突然下降。

最後是這個行業屬於一個高利潤行業。為什麽幾塊錢調味品可以做到這麽高利潤,龍貓君認為這是由於這個行業特性決定的。

與一般的日化類消費品需要投入大量資金體量打廣告不同,調味品行業由於很大一部分銷售收入來源於特殊渠道,也就是餐飲渠道。

這一渠道受到廣告影響比較小,所以從渠道費用來看會比一般消費品所需要的渠道費用少很多。

要點2 與產業上下遊的關系

由於調味品行業是一個依靠於農副食產品行業進行深度加工的行業,從產業的上下遊關系來看,其上遊屬於農業產業,而下遊屬於餐飲,食品加工業以及商超等流通產業。

上遊方向來看,最大的影響,由於農產品受到供需關系影響比較大,所以農產品價格上遊對調味品影響很大,如果農產品價格上漲,會直接影響到這個產業的價格。

而接下來下遊對調味品這個產業影響更大,比如作為直接銷售通道的餐飲影響更大,如果餐飲業有規模增長,則調味品行業也會隨之上漲。

我們最終從這個強關聯中發現了一個規律,就是餐飲與調味品行業的強關聯性,屬於正相關性。

要點3  為什麽這是一個高壁壘行業?

大家肯定在目前的認知中,會認為這個行業是一個低壁壘行業,如果進入到這個行業會比較難建立起行業壁壘,然而事實正好相反。

這個行業是一個壁壘非常高的行業,而且最重要的是一個重資產行業。

在這里先簡單說說一個消費品行業的三個階段,我們以調味品行業為例子。

一般而言,消費品行業第一步的起步階段,都是單品牌策略,切入市場的初期,由於資本體量比較小,抓住一款爆品占據用戶心智,在單品類里成為第一名,甚至形成心智壟斷非常重要。

這個策略在調味品行業非常明顯,甚至有的企業直接依靠一個產品就長盛不衰能夠賣好多年。

我們看看王守義13香,一款低價產品能賣到10億以上規模,也是一個奇跡,而且從不多元化,堅持在一個單品賣到極致,同樣的例子是老幹媽,也是一個爆品賣很久。

53.webp

堅持單品的好處龍貓君在前面很多文章都講過,就是可以形成心智壁壘和規模壁壘,在原材料采購上會有非常大的優勢。

當然會有很多企業接下來進入到第二階段,就是利用品牌紅利和渠道優勢,快速圍繞著同類型品類開發更多SKU占據貨架。

這個階段,由於品牌勢能強大,利用這個階段,品牌開始收割品牌紅利,表現為持續大量的賺錢,在品牌價值曲線上居於巔峰狀態。

54.webp

最後一般品牌會自然進入到第三階段,就是進入到資源整合階段,這個階段的特點就是通過投資並購來延長自己的價值鏈。

這個時候會出現兩種思路,就是垂直一體化和縱向一體化。

所有的消費品基本會經歷這三個周期,那麽調味品行業的企業目前基本處於第二個階段,也就是品牌處於巔峰狀態。

這個階段,進入到這個行業最大的壁壘有幾個:

資本壁壘。調味品行業絕對屬於重資產行業,無論是廠房的投入建設還是後期的品牌與推廣都要重金支持,一般的小型創業者進入的機會並不會有太多。

技術壁壘。醬油、醋行業釀造技術以及發酵技術都是比較複雜的產業,並沒有想象中那麽容易。

渠道壁壘。這個行業是一個絕對對渠道依賴非常強的行業,在分銷上目前依賴電商銷售比重比較小。

大家主要是依賴於餐飲渠道和大分銷模式進行銷售,所以搭建起這樣的渠道需要非常長的時間差。

  這個領域的機會有哪些?

前面兩部分簡單介紹了一些這個行業的競爭優勢與壁壘,最後我們聊聊這個行業的一些消費升級下的新機會以及這個領域的隱形冠軍。

調味品行業作為一個高競爭、高壁壘行業,巨頭林立,里面的大部分玩家都已經有著幾十年的歷史,輕易洞穿他們的市場並不容易,但是這里面還是有一些資本層面的機會:

區域龍頭的整合機會是歷史性的機遇。雖然這個市場有海天這樣的千億級別的巨頭,但是在四川等區域市場,存在著非常多的區域性的整合機會。

而且這一些品牌資產價值處於被低估狀態,現在從投資邏輯而言具備大量的投資機會。

高端醬油和高端調味品市場還處於藍海周期。這個市場是公認未來最具有增長潛力的市場。雖然有六月鮮以及部分日本品牌醬油在這個市場,但是依然還是很缺乏高端品牌,尤其是隨著新一代消費者的崛起,對調味品個性化需求更加強烈。

基於特定人群的品牌調味品。調味品除了調味,更重要的其實是營養價值,兒童、老年人對營養品的價值需求點是有不同差異的。

基於兒童和老年人的特定產品依然不夠細分,所以從這個維度去思考,這個領域還存在著比較大的開發空間。

渠道下沈的投資機會。中國品牌調味品向農村廣闊的市場滲透不夠,這中間還有著巨大的投資機會。

某些品類中還有湧現產品品牌的機會。比如在幹辣椒和辣椒醬領域其實存在著新的更新換代產品升級機會。

雖然近些年來湧現了類似飯爺這樣的產品品牌,但是依然不夠,這個市場也是一個很久沒出現新爆品的市場機會,而調味品領域其實有這樣的新機會。

某些特定餐飲品類提供調味品產品的機會。比如為火鍋、西餐等特定產品開發新的品牌也會存在機會。

總之,圍繞著這些需求進行投資和尋找標的,這個領域還是有很大投資機會的。

最後留下一個互動話題,你做飯經常會用哪些調味品品牌呢?你知道有哪些區域性地方特色的調味品品牌呢?

調味品 消費品行業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453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