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醫療器材出口急升 港外貿奇葩 業者推疾病檢測用品 搶攻市場

1 : GS(14)@2017-05-19 05:20:47

【明報專訊】環球貿易增長近年一直陷於停滯,但醫療器材及用品卻成逆市奇葩。去年,香港的醫療器材及用品出口貨值達128億元,創下新高,按年上升8.1%。雖然內地市場佔香港醫療器材及用品出口的比重近年有些下降,但有業者認為,這只是內地組裝及內銷的替代效應。隨着內地逐步改革醫療採購制度,壓縮中間環節,相信會有助降低內銷的流通成本,促進良性競爭,對此審慎樂觀。

明報記者 薛偉傑

根據貿發局數據,過去幾年,香港醫療器材及用品出口貨值每年多有增長。2011、2012、2013年分別增長8.6%、2.6%、7.9%。2014年增長1.3%,達123億港元。雖然2015年按年跌3.9%,回落至118億港元,但香港貿易發展局展覽市場拓展總監溫少文在早前的記者會表示,香港的醫療器材及用品出口貨值去年回升8.1%,達到128億港元。

中美市場佔比此消彼長

香港醫療及保健器材行業協會主席陳令名教授表示,香港頭兩大的醫療器材及用品出口市場是內地和美國,兩者合計佔總出口貨值大約60%。若單從數字來看,香港的醫療器材及用品出口到內地的貨值,在2014年下跌了6.7%,在2015年更下跌了14.9%,2016年則回升4.3%。出口到美國的貨值,則每年都有可觀升幅,在2014年增長14.9%,2015年增長17.5%,2016年更大升29.5%。

簡單來說,內地和美國兩大出口市場比重,呈此消彼長趨勢。由2014年到2016年,內地佔香港的醫療器材及用品出口貨值的比重,由43.5%下降至37.2%;美國市場的比重,則由17.1%上升至25%。

不過,陳令名認為,這不意味內地市場正在萎縮。只是內地製造醫療器材及用品的技術和能力愈來愈強,一些以往在外國製造、經香港出口至內地的產品,近年都改為在內地組裝。所以,有關貨值由香港出口至內地的數據,變成了內銷數據而已。實際上,不少在內地設廠的港商,亦有從內銷市場中分到一杯羹。此外,中國藥監局近年容許第一類和第二類的醫療器材及用品,可以在省級進行審批,毋須像第三類醫療器材及用品般,一定要在北京申請審批,也方便港商開拓內銷市場。

可是,內地市場其中一個被廣為詬病的問題是中介經銷商和流通環節太多。陳令名表示,他曾經見過同一款醫療器械,內地醫院的採購價比香港高出1.5倍。雖然內地有進口稅和增值稅等,但主要原因還是中間的環節太多。

內地改革採購制度 望降流通成本

長期以來,內地的醫療衛生機構採購醫療器械、醫用耗材、檢驗試劑和藥品的流程,都被批評為「N票制」。即是由生產商或進口產品總代理到醫療衛生機構的過程中,會開出多張發票,甚至多達7、8張發票的都有,在流通環節中層層加價。當到達醫療衛生機構手中時,那些醫療器械、醫用耗材、檢驗試劑和藥品已經非常昂貴。這既浪費了公帑,亦間接令到市民要承受高昂的醫療費用。而且,也容易催生私底下的巨額回扣和貪腐行為。

據悉,近幾年,內地有一批省、市、縣試點陸續開始推行兩票制。即是在上述的採購流程中,只容許開出兩張發票,以大幅壓縮中間的環節和流通成本來降價。

[企業創富]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504&issue=2017051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346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