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專題籽】開page撐全港小店 六人組頭炮帶遊石硤尾

1 : GS(14)@2017-05-13 01:56:47

六名90後於4月在面書成立「我們的獨家邨」。



【專題籽:胚芽故事】提起石硤尾,你大概只會想到平日前往九龍塘或旺角等港鐵站時,匆匆而過的綠色車站,這亦是面書專頁「我們的獨家邨」六個90後創辦人──周子俊、何一清、吳家宜、李衍頤、黃鴻興及許寶瓔對石硤尾的印象。他們在一次緬甸旅遊認識,大家都愛港式小店,閒聊時有感小店陸續消失,於是自發搜集小店與故事,自製全港小店地圖,以石硤尾為第一個試點,並計劃辦導賞團,吸引更多人回到社區。



聽到「獨家邨」此名,不期然想起謝安琪首飲歌:「我相信自求多福,只想販賣與眾不同⋯⋯」起名靈感真的來自這句歌詞,周子俊解釋:「『只想販賣與眾不同』,小店有獨家的人情味和特色,有別於冷冰冰的連鎖式餐廳和企業,所以把計劃稱為獨家邨。」全港小店數目那麼多,家住新界的他們多番討論後,選了石硤尾作為第一個試區,何一清笑說:「九龍塘站永遠很多人上車,太子落一半人,到旺角幾乎空車,但其實中間有個叫石硤尾站。」對被遺忘地區的好奇,令他們走入石硤尾,原來這裏有很多不同時期落成的屋邨,整個社區小店林立,深深吸引了他們。


公餘日日落區 與店主打牙骹

自4月起,六人便開始遊走石硤尾區,食肆、電器舖、新式咖啡店都不放過,李衍頤說:「我哋嘗試接觸不同類型小店,想多元化啲。落區行兩至三個禮拜,差不多日日放工都來接觸不同的街坊。」別以為打牙骹好易,其實頭頭碰着壁,許寶瓔說:「我哋又唔係學生,就咁入去佢哋以為我哋係記者攞料,會好抗拒。到解釋完,又問我哋做乜花時間搞呢啲嘢,覺得我哋好無謂。」後來持續落區,感情就慢慢建立起來,有店主甚至被他們的恒心打動,決定支持,「有啲開始理解同認同我哋嘅理念,仲話『我做埋導賞介紹』!嗰一下都幾感動。」吹水間了解每間小店背後的故事,記錄下來。例如白田購物中心的漫畫舖,已經不再受年輕一代歡迎,老闆娘蝕到連最低工資都無,吳家宜慨嘆:「佢每日都仲用兩個鐘開舖搬漫畫,兩個鐘關舖又搬漫畫,都係因為呢間舖令佢識咗好多街坊,希望自己繼續做落去服務想睇漫畫嘅人。」又如「均香餅家」店主,為老街坊提供優質無豬油的麵包,有心,卻難找到接班人,「試過好辛苦先請到人做一年,但最後都太辛苦而辭職。屋企得阿女一個,又怕佢太辛苦,到?家都未搵到人接手,惟有等退休就摺埋。」這些看似毫不起眼的小故事分享,正正是小店的切身困境,亦是他們逐漸與店主建立交流和關係的成果。然而世代交替,老邨也一樣,邨裏亦有由年輕人開的概念性店舖,例如讓人任坐的「Quite Quiet」,以「公共空間」為主題,裏面有舊玩具、足球機、羽毛球,可以是工作,也是聊天空間,賣的精品或盆栽都是自由定價,收錢木箱上還標誌了六個字,黃鴻興說:「上面寫咗『人類信任裝置』,放幾錢都得。就算當店主關門,亦會任由錢箱放喺門外,好有趣,其實小店可以有好多種,而石硤尾正正係咁多元化。」


「小店消失先嚟一窩蜂打卡」

最後他們選了九間店舖,5月中將辦免費導賞團,帶人遊走石硤尾了解社區故事。雖然無錢收又吃力,但許寶瓔說:「例如和辦館老闆娘傾偈,佢會同我哋講覺得我哋做嘅事好有意義,嗰一刻就會發現原來一直以來做嘅超出了所想。」他們直言不是甚麼大事令他們行動,反而是日常人對小店的態度促使專頁誕生,「喺小店消失時,傳媒先報道,大眾一窩蜂去朝聖和打卡。其實喺小店倒閉之前,我哋可以用行動支持,或多點留意了解佢哋嘅困難與處境,令小店有更大嘅空間生存。」從他們自發的熱心和堅持,身體力行證明,要改變社會生態和消費模式,並非依賴小部份人做很偉大的事,而是大部份人做渺小的事。目前他們還在實驗階段,暫未選定下個社區,有興趣的不妨留意他們公佈。



導賞團會帶大家遊走石硤尾,包括賣中式點心的舊式食肆「食德好」。

電器舖老闆張先生起初很抗拒他們,現在與六人打成一片,還不時分享石硤尾舊照片。

「Quite Quiet」是新式小店之一,所賣的是「公共空間」概念,客人可以在此與店主閒聊,又或自由活動,令他們印象深刻。


舊式餅家「均香」為老街坊提供又平又優質的無豬油麵包。

5月中會舉辦免費導賞團,以石硤尾作為首個試點,帶人遊走社區了解小店故事。

石硤尾導賞團日期:5月27日(兩團)時間:下午3時至5時及晚上7時至9時



facebook:我們的獨家邨記者:鍾藹寧攝影:蕭志南、林栢鈞編輯:英穎欣美術:黃創泰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512/2001823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264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