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包裝債務 增銀行風險
1 :
GS(14)@2017-04-17 07:05:38【明報專訊】從輝山危機到山東民企連環爆煲,當地政府均試圖挽救企業,不過,拖延債務將增加相關銀行的壞帳風險,而用重組、資產證券化等手段解決問題,可能只是包裝並延遲問題浮面。
支柱企業出事 政府介入阻資金鏈斷裂
以銅加工等為主業的山東民企天信集團上月陷入債務泥沼,旗下7間公司破產,負債總額163億元(人民幣·下同),建行(0939)、工行(1398)、中行(3988)、農行(1288)均為債權人。隨後,以鋁業為主業的山東民企齊星集團資金鏈斷裂,銀行債務逾70億元,涉及36家金融機構,另有社會融資40億元。當地民企西王集團則由於為齊星提供債務擔保受到牽連;本港上市的西王特鋼(1266)公告亦稱,為齊星擔保29億元。與此同時,山東民企、中國第二大民營鋁材生產商中國宏橋(1378)被沽空機構狙擊,隨後因延後公布年度業績而停牌至今,大股東張士平也是魏橋紡織(2698)主要股東,張士平向政府部門發信指沽空事件如處理不當,將危及山東濱州市的紡織及鋁電合共2000多間企業,涉及2000億元企業貸款。
齊星財困 涉36機構共70億債
普華永道中國銀行業主管合伙人梁國威表示,政府希望銀行予時間讓企業恢復,透過延期還款、重組、公司合營(PPP),資產證券化(ABS)來解決問題。現在的情况跟2010年、2011年政府融資平台情况相似,銀監會和政府的工作作風是待問題累積到一定階段,便讓它曝光,但不會出現急劇倒閉。他相信銀監會嚴查的主要目標是摸底,政府不會允許資金鏈斷裂的骨牌效應出現。
此次出事的企業都是當地支柱企業,員工逾萬人,市場人士相信政府不會坐視不理。輝山乳業(6863)爆煲後,遼寧省政府介入,要求輝山之債權銀行承諾「不抽貸、不壓貸、不起訴」。而齊星事件後,山東當地政府也組織債權人會議,擬定公約,在齊星集團重組方案出爐前,各成員銀行不得擅自退出或減少授信份額。張士平則去信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最終工信部得悉有關事情。據聞,工信部副部長徐樂江赴魏橋等山東企業調研。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593&issue=2017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