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比爾.魯安和紅杉基金 摸啊摸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bce99401011zn6.html

繼續巴菲特演講經典案例探索之旅,第三個案例是巴菲特自己的合夥公司,有限合夥人的年復合收益率23.8%,不過時間段不同,巴菲特這段是1957-1969年,其他案例多是1965年以後的。

 

第四個案例是Bill Ruane比爾·魯安(1925,2005),全名是威廉·魯安William J. Ruane(Bill是暱稱),他是 Sequoia Fund(紅杉基金,不是做風投的紅杉資本)創始人之一,1970-1984年扣除費用後的年復合收益率是17.2%。

 

生涯

比尔.鲁安和红杉基金 

比爾·魯安出生於芝加哥,1945年畢業於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獲得電子工程學士學位,二戰中參加海軍。1947年,加入了GE公司,後來在哈佛商學院進一步學習,並拜讀了《證券分析》。(注一)1969年,發起成立了紅杉基金。

 

巴菲特在哥大演講時介紹比爾·魯安:「他覺得自己仍然需要多學習一些有關商業方面的知識,1951年到哥倫比亞大學選修了Graham的課程;我們就是在那時候認識的。」「當1969年我要結束Buffett Partnership時,我請他設立一個新的基金,來幫忙繼續管理我的夥伴們的資金,這就是Sequoia Fund的由來。這個基金並不是在一個很好的投資時機設立的,當時我正要抽離股市呢。接下來幾年,股市的調整給他的投資表現帶來的艱巨的挑戰。值得高興的是,我的夥伴們不但沒有離棄他,還不斷的增加投資額。結果,大家都得到了滿意的回報。」

 

證券市場週刊2011年6月曾經有篇文章,《比爾·盧恩 傳奇價值投資者是如何產生的》(注二),其文章來源翻譯自「William J. Ruane - The Making Of A Superinvestor」作者Brian Zen。文中的介紹有疑點,比如說「盧恩曾在哥倫比亞大學授課」,但是網上找不到這段經歷。

 

投資策略

 

在《Getting Started in Value Investing》一書中是這樣介紹比爾·魯安的投資策略:

 

1,最重要的指標是淨資產收益率ROE。

2,能夠自主提價的好公司。

3,公司需要的再投資資本不高,就可以賺取大量利潤。

4,在價格顯著低估時買入。

 

時間回到1999年,網絡泡沫破滅前夜,價值投資者們備受煎熬的年頭。我們來看看紅杉基金的持倉以及盈虧狀況,比爾·魯安當時是紅杉基金的主席。

圖一:1999年紅杉基金的持倉

比尔.鲁安和红杉基金

來源:注三

 

第一大重倉伯克希爾·哈撒韋佔到組合的29.9%,浮虧18%!第二大持股房地美佔到組合的15.8%,浮虧16.9%!第三大持股 PGR佔到組合的11.9%,浮虧47.8%!前10大重倉,有8只金融股!你可以設身處地的想想那個時候面臨多大的壓力。老派的價值投資者被肆意嘲笑, 巴倫週刊1999年末以《What's Wrong, Warren?》「沃倫,哪兒出毛病了?」一文向價值投資者開炮。

 

紐約時報1999年12月26日以《FUNDS WATCH; A Three-Decade Legend Loses Some Luster》「基金觀察;三十年的傳奇失去光澤」 總結紅杉基金痛苦的一年。(注四)

紅杉基金1999年收益率為-16.5%,而道瓊斯指數的收益率為27.3%。

 

再來看看紅杉基金的回應,在基金1999年年報中,發表了對投資者的信(注五):

我們的長期投資策略基於以下幾條核心原則:

1,我們買入具備利潤增長前景的高質量公司的普通股,並期待出眾的投資回報,而且這種回報是可持續的。

2,我們嘗試以低於其真實價值的價格買入這些公司。這樣做大大縮小了候選公司的範圍,因為偉大的公司,通常已經獲得市場認可。

3,如果發現滿足我們前2個條件的公司,我們會大量的買入。

4,我們希望長期持有這些投資,只要公司基本面和利潤前景良好。即使他們面臨短期的挑戰,或者他們的行業不受青睞,我們通常還會持有這些投資。

5,賣出原則:如果我們持有的公司估值水平超過其盈利前景時,我們將賣出部分或者全部持倉。

我們堅持這些原則30年,是行之有效的。

相反,我們發現極難分析那些迅速變化的科技公司的商業模式。而且普遍的,這些公司的交易價格高的離譜,其中隱含的是持續的完美的高增長和高利潤,與所有真實的經濟歷史形成強烈反差。對於我們來說,這是經不起檢驗的。

 

比爾·魯安繼而引用了本傑明·格雷厄姆對1929年市場的評論:「普通股完全獨立於它的價格的觀念是令人難以置信的荒唐。然而,所謂『新時代的理論』直接 導致了這個觀點。判斷市場價格應該基於公司價值的觀點被取代,『新時代』的標準是價值基於價格。因此,所有股價上升的限制消失了--不僅包括股票能接受的 售價,也包括它可能達到的售價......這種學說的結局是悲劇性的。」

 

在經歷了1999年的低迷後,紅杉基金在2000-2002年都大幅領先於標普500指數。直到2005年去世前,比爾·魯安都是紅杉基金的主席以及聯合管理人。

 

圖二:1999-2012紅杉基金的回報率,年復合回報率是自1970年以來的

比尔.鲁安和红杉基金 

 

圖三:案例三巴菲特合夥公司的收益率

 比尔.鲁安和红杉基金

 

圖四:紅杉基金1970-1984年的收益率

比尔.鲁安和红杉基金

注一:http://www.washingtonpost.com/wp-dyn/content/article/2005/10/05/AR2005100502298.html

注二:http://www.capitalweek.com.cn/article_10260_1.html

注三:http://www.thestreet.com/story/794494/market-for-bootleg-sequoia-shares-wanes-as-fund-slumps.html

注四:nytimes,「INVESTING: FUNDS WATCH; A Three-Decade Legend Loses Some Luster」, http://www.nytimes.com/1999/12/26/business/investing-funds-watch-a-three-decade-legend-loses-some-luster.html

注五:http://www.sequoiafund.com/Reports/Annual/Ann99.ht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97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