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去年出口跌2% 美最大市場 佔18% 海關總署﹕密切關注特朗普政策
1 :
GS(14)@2017-01-14 11:52:51【明報專訊】中國海關總署昨日公布去年外貿數據,以人民幣計,全年出口按年下降2%,進口微升0.6%,全年貿易順差按年收窄9.1%至3.35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中美國繼續成為中國最大出口國,佔18.4%,但海關總署特別指出,中國是貿易保護主義最大受害者,未來要密切關注特朗普就任美國總統後實行的貿易政策,強調中美兩國應該是經濟互補、貿易互惠互利。
明報記者 陳子凌
縱觀去年全年,中國進出口按年減少0.9%,不過去年官方已沒有為外貿定下全年增長目標。從國家表現來看,美國繼續為中國最大出口國,佔出口總額18.4%,其次是歐盟的16.2%,香港及東盟則隨其後(詳見圖)。
海關:多國選舉 保護主義抬頭
但對於今年外貿形勢,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黃頌平昨日在記者會上明言,去年中國遭到27個國家地區發起的119宗貿易案,數量達到歷史高點。在經濟增長乏力下,實施貿易保護成為部分國家的重要手段,中國成為貿易保護主義的最大受害者。
黃頌平又表示,今年歐洲主要國家大選、美國新總統上任、韓國總統選舉等事件或加劇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抬頭趨勢。
他認為,中美兩國是世界兩個最大經濟體,經貿關係應該是經濟互補、貿易互惠互利,中國亦會密切關注特朗普上任後的對外貿易政策。
瑞穗:對美出口難完全轉移他國
瑞穗亞洲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認為,從特朗普組閣名單不乏對華強硬派,已突顯了日後中美貿易關係可能出現的緊張局面。他表示,多種商品如玩具、家具、紡織的主要出口市場都是美國;另一方面,中國對美國在技術進口以及融資上也有一定依賴,例如許多高科技產品的關鍵技術只有美國持有,再者,中國很難將對美國的出口量完全轉移到其他國家。
沈建光估計,一旦中美爆發貿易戰,短期內可能會令中國造成需求側的巨大衝擊,失業增加,也將加大人民幣貶值壓力;穩增長壓力加大令中央不得不進一步寬鬆,白白錯失改革良機。
中金:中美爆發貿易戰機率增
中金報告也表示,中美貿易戰的可能性正在上升,但從貿易結構看,中國對美國出口偏重消費品,美國對中國出口偏重科技產品,中美之間其實較難在不損傷本國利益下,通過貿易戰來遏制對方。前日,商務部已宣布將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乾玉米酒糟徵收反傾銷稅及反補貼關稅,在特朗普未上任前先來下馬威。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648&issue=2017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