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孟青:亂世中的真正價值
1 :
GS(14)@2017-01-09 08:06:14【明報專訊】新年願望?以往身體健康、世界和平的祝願,等同指定動作,但時間改變了一切,人愈老,愈要身體健康,世界愈不和平,就愈想世界更和平。近期不少人對筆者給今年恒指4萬點目標而嘖嘖稱奇,其實10年前已有城中高人看4萬點,自覺不是第一人,但現在被視為「奇珍異品」,也許因為市場主流大戶口水佬不約而同按牌面定目標傾向保守。
然則,假如股市一如靠估定生死,美國作為次按爆煲源頭,美股不應創新高;英國脫歐觸發大大隻黑天鵝,富時指數創新高難道又是幻覺?愈墮落、愈快樂,當最安全資產債券可以淪為最高風險資產,房地產泡沫脫離現實,除了股票,氾濫的銀紙還可以鑽到哪裏?
看看2016年的國際大事回顧吧,政局劇變、恐襲不斷、潛在不穩的社會動盪,已由第三世界國家,蔓延至已發展大國。老實說,如果我們並非活在太平盛世,世界愈來愈不和平的話,說什麼股市上落、當炒主題股,其實已沒有太大意義。
恒指看4萬點非亂猜
逢「7」必屬巨變之年?2007年是推向次按爆煲至終極爆發點的一年,1997年香港變天,1987年是股災年,1977年是經過石油危機後的變局之年,1967年內地正值文革,1957年大躍進,1947年國共內戰,1937年日本侵華並發動七七廬溝橋事變……總之,撇除「7」字之迷信,2017年幾乎肯定是大局巨變的一年,時事局勢比每日股市走勢來得更為重要。
復蘇還是迴光反照 不得而知
已故哈佛大學經濟學者John Kenneth Galbraith在1977年的著作《The Age of Uncertainty》,被拍成13集專輯在英國BBC等多個電視台播放。40年後的今日,如果當年是「The Age of Uncertainty(不確定的年代)」,現在說成為Hyper-Uncertainty(超級不確定)也不足為過。美國在新領導班子下,會有什麼大搞作?經濟是一如所料的獲得提振,抑或是迴光反照,步向更壞的邊緣?如果通脹預期升溫,釀成的是滯脹又如何?全球化備受質疑之後,下一步會怎樣?
《經濟學人》專欄有一句很貼切的形容:「In 1942 Joseph Schumpeter warned that capitalism might not survive. A surge of populism means it is once more in danger. 」熊彼德一早就已預言,資本主義會走向自我破壞,近年全球民粹抬頭,對七、八十年代起建立的全球自由主義敲響警鐘,很大程度上是熊氏預言的實現。《經濟學人》明言,2017年該專欄有需要換上一個較樂觀的寫手執筆。
強人政治年代重臨
如果幾十年來的所謂資本主義是標誌着市場主導的思維,新變化下已經開始走到由政府主導的資本主義;當政府主導再次冒起,某程度上是強人政治的重臨。2008年的金融危機,將積累多年、陋習已成的問題推向一朝大爆發,其時的市場失誤,竟用堅持假手於市場的方法解決,結果鑄成大錯。大堆銀紙經市場滲透,無數貪婪、不公、銀紙有時比原子彈更為可怕。
如果簡單高舉一些如搞基建、減稅等財政政策,就以為可以解決當今政經困局的話,似乎是流於太過天真。人人不滿現狀,經網絡世界相傳,耳濡目染之下,更糟的後果也許仍未浮現。普世價值是什麼?民主、自由?其實更核心是一顆愛心,如果人人願意拿出愛心,互相關懷、包容,或者經過時間的洗禮,會令一切變得更美好。
著名獨立股評人
[胡孟青 青出於婪]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593&issue=2017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