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PPI升越CPI 通脹勢升溫 分析﹕反映經濟好轉
1 :
GS(14)@2016-12-10 12:42:09【明報專訊】國家統計局昨日公布11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及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均勝預期。其中CPI按年上升2.3%,優於預期的2.2%,PPI更按年急增3.3%,不單遠超市場估計的2.3%,更是2011年10月來最大升幅,而且是5年以來PPI增幅首度高於CPI增幅,預示經濟企穩回暖,但同時也帶來明年通脹升溫的可能,或令人行政策會從減息轉向加息。
明報記者 陳子凌
據統計局數據,CPI增幅擴大主要受蔬菜價格推動,比去年增幅增加2.8個百分點,其次是汽柴油價格按年增幅亦分別擴大2.3個百分點和3.4個百分點;水電燃料價格也有所上漲。PPI方面,受大宗商品價格上升影響,煤炭開採、黑色金屬、有色金屬、石油加工等多個製造業價格因此按年大升,成為推動PPI創新高的主力。
大宗商品價格推升PPI
海通報告表示,在商品漲價疊加春節因素之下,內地短期通脹將有上行壓力,不過考慮到美國12月加息,上月中國外儲跌幅擴大,人民幣貶值壓力未消,再考慮到樓價高企,資產泡沫仍大,相信貨幣仍將保持偏緊狀態。
另一方面,由於PPI時隔5年後升幅再超越CPI,雖然證明了上游產業在供給側改革推動之下見起色,部分產能開始恢復,但作為上游通脹指數,PPI升幅高於CPI也預示了通脹可能在不久將來重燃。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亦表示,最近一段時間的確注意到CPI中非食品價格出現上漲趨勢。特別是服務價格升幅明顯,預料PPI可能會通過房租和成品油價格這兩個住和行的因素,傳導至CPI上,PPI這一波上漲趨勢可能會持續到明年首季,之後升幅會縮小。
券商﹕PPI未見頂 1月恐破4%
九州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更以「通脹歸來」去形容今次數據,而且認為內地大宗商品價格升幅並未充分反映在PPI之中,所以PPI未來兩個月將繼續上行,估計1月份PPI大機會突破4%,加深通脹壓力。
澳新經濟師﹕進新通脹周期
鄧海清還表示,如果人行主要參考通脹因素,經濟能夠確認已企穩,那麼在通脹出現上升趨勢的話,人行或要考慮適度加息。澳新首席大中華區經濟學家楊宇霆亦稱,數據顯示中國已進入新的通脹周期,人行下一步政策行動應該是加息而非減息。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985&issue=2016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