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旅遊籽】採訪辛酸無人知 免費遊世界≠筍工 

1 : GS(14)@2016-11-29 00:15:40

日以繼夜、夜以繼日地趕稿,對頌華(左)和Joanne來說是平常事。



【旅遊籽:浪迹遊蹤】剛畢業入行,得到一份夢寐以求的工作——旅遊記者。入行日子尚短,惟見到同事日以繼夜、夜以繼日地趕稿,旁人口中「不用花錢遊世界」的筍工,旅遊記者們似乎有口難言。初出茅廬,對工作充滿憧憬,好奇心驅使我「膽生毛」,相約兩位資深的旅遊作家,剖析這份令人羨慕的工作。



鄒頌華是著名旅遊指南《Lonely Planet》的特約作者,主要撰寫內地和台灣版。大學時主修法律,「讀法律是為家人,不做律師是為自己。」畢業後霸氣地環遊世界一年,回來就投入自由工作者行列,當起旅遊作家,一做就做了十年。和華人閱讀習慣不同,掀開《Lonely Planet》,裏面全部是字,估計起碼四、五萬字,加上英文不是母語,相信寫起來比中文難十倍。探幽索隱是頌華最喜愛的工作,亦是旅遊作家的吸引之處。相比台北,台灣中南部交通較為不便,有些地方連當地人都未曾到訪。頌華遊走當地,深入台中高山,發掘新的行山路線,豈料三星期後發生地震,路線被毀,更有登山隊隊員遇難,無法預計的天災,令她心有餘悸,「如果早三星期地震的話,死的可能是我。」她寫台南時,雖是八八風災後的幾年,但仍受災後影響深遠。目睹過滅村、塌山,路甚至爛得不能走,地貌基本上面目全非,地圖亦已沒用。風災的破壞力,遠超她的想像,眼前凋零的台南令她沮喪,「好震撼,一個如此美麗的地方被摧毀成這樣,令人好傷感。」簽證時限,她只有兩個月時間,在災區重新核對所有資料,她坦言,是最辛苦的時候。



頌華精通兩文三語,英文撰寫都難不到她。

這全都是頌華的作品。

頌華指書後的behind the scenes是精華所在,她最喜歡看其他旅遊作者一路上遇到的好人好事。


常出差 身體難負荷

資深旅遊記者卓文慧(Joanne)是另一位解答我好奇心的受訪者。在此資訊氾濫的年代,拍一條片、寫一篇網誌,就自居「旅遊達人」的人很多。Joanne入行16年,遊走過70個國家,住過千間酒店,但仍討厭被稱「達人」。她認為,世界分秒在變,無一處地方,她能完全了解。「跟住指南旅行,不是記者的工作,發掘新故事再採訪報道,才是記者的價值。」採訪、攝影、寫稿,一人分飾幾角。Joanne月初到日本參與瀨戶內海藝術季,展區分佈12個島嶼,她到訪了其中11個,每天走路超過2萬步,她深信,要發掘未被採訪過的故事,沒有捷徑,惟有靠自己一步一步尋找。我有點驚訝,實在很難想像弱質纖纖的Joanne,如何揹着沉重的攝影器材,走遍11個島嶼。出差和旅遊最大的不同,Joanne和頌華各有所指。首先,出差日子無彈性。Joanne指,要學懂看輕一些所謂的「特別日子」。家人和好朋友的生日、紅白二事,她都試過因出差而沒法出席,笑言身邊就快無晒朋友。有幾年,就連自己的生日都要在酒店「毒自」度過。第二,再討厭的地方,都避無可避。頌華最討厭內地巴士站,「我覺得是全世界最危險的地方。」人多車多廢氣多,扒手一樣多,停留一會都彷彿會被搶劫或車死。奈何巴士站是交通樞紐,很多轉乘資訊都在這裏找到,為了讀者硬着頭皮都要前往。



近年頌華專注編輯工作,多了時間留港,可以照顧貓貓。

頌華最討厭內地的巴士站,但班次時間表、目的地等自助旅遊所需的資料都在這裏找到。

香港的墳場是戶外的歷史博物館,頌華更舉辦導賞團帶人一同探秘。


2009年烏魯木齊騷亂,頌華見證武警在街上巡邏。

頌華對墳場情有獨鍾,會拍照紀念。攝於新疆


唔怕辛苦 從未想放棄

入行以來,頌華和Joanne長期處於「往機場的路上」,每年最多只有一半時間在港。早前有研究指,人在高空,會增加罹患牙周病、感冒、腳痹等的風險,所以搭飛機的次數頻密,身體能否承受,是其中一項大挑戰。為了出稿,出差的每一日,行程都排得密密麻麻。一下機便有密集的拍攝和採訪工作,由朝早8點到晚上10點,回酒店後又要立即趕稿,作息時間好不定時。問到Joanne有否試過通宵趕稿,她大呼「小兒科!最長試過一星期無間斷地趕稿。」頌華更指,「成個星期每日只睡2、3小時,趕到爆晒濕疹,至現在都沒改善。」「辛苦的事不少的,但我從來沒想過要放棄。」無夾定,但口吻一樣,聽到當下我都呆一呆。眾所周知,記者薪資微薄,財爺都講過傳媒是「蔗渣價錢做出燒鵝味道」,是甚麼原因令她們堅持,我好想知。「人的生活可以好簡單,我夠食夠住就夠。」Joanne說。「習慣了呢行的生態之後,甚至覺得我真的搵到筍工。」她視每次採訪,都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寫稿時最大的啟發是「書到遊時方恨少」,因為認識一個地方,要從多方面入手,有時甚至要從遠古歷史開始了解,讀書時期以為沒用的歷史科、中化科,在報道時都會大派用場。得着蓋過辛苦,是她們堅持的原因。接觸不同的地方和思想,「變得更包容」是她們最大的得着,因為很多事情已「見怪不怪」。其中一樣深刻體會,是頌華發現內地某些地區對男女關係的看法,比香港開放。「在中國西北或西南的小城鎮,當地沒有宗教的束縛,男生和男生是會手牽手外出,但他們未必是同性戀,只是純粹好朋友。反觀香港有太多約定俗成的規範,如果在銅鑼灣看到兩個男生牽手,大家便會大驚小怪。」今次與其說是訪問,不如看成是兩位「前輩」予我輩的一些忠告:每人心目中都有一個天秤,用來衡量所做的事值不值得。值得,就出盡力去做。工作固然辛苦,所以緊記要找一份笑着辛苦的工,共勉!



Joanne和土著合照。攝於斐濟

工作讓Joanne接觸不同的地方和思想。攝於印度

一次在克羅地亞採訪期間,Joanne有幸遇上總統,更與對方合照。


Joanne攝於智利帕塔哥尼亞。

一天的採訪工作完結,不代表可以休息,因為打稿的時間又到了。

出差行程密集,坐低「嘆咖啡」只是假象。攝於泰國


其他記者都出海釣魚,Joanne繼續沉醉在工作中。

Joanne深信,新景點新故事不會送上門,她愛慢步尋幽探秘,有次在瑞士街頭就發現了一部自拍攝影機,效果質素媲美古董相機。

記者平時要一人分飾幾角,即使出海着住救生衣或者騎駱駝都不忘要攝影。

記者:劉芷晞攝影:潘志恆、周芝瑩、徐振國(部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編輯:劉曉丹美術:楊永昌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1128/1984547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742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