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國良:港資產管理業逆風見機遇
1 :
GS(14)@2016-10-17 08:00:31【明報專訊】由於上市公司林林總總,從事基金投資界別時常有機會接觸不同行業,為了可以深入瞭解相關行業的特性、行業盛衰週期和各種行業經營特色,投資業同仁都會投入不少研究資源作出行業分析。
北水南下 先註冊機構有領先優勢
筆者從事基金投資多年,發現一個頗有趣的現象:投資同仁在做投資研究時,很關心上市公司的經營情况,老是追問管理層可有什麼策略,可以令公司的成本減低,如何提高盈利,如何在整體的產品線上加入更多高毛利的產品等。但當他們面對自己公司的經營運作時,這份客觀而商業為本的分析能力彷彿就變得模糊。
在市場上,分析資產管理行業特性的研究,主要會指出行業幾大特質。首先,資產管理行業是一個行業集中度低的行業。以全球資產管理行業來看,龍頭的公司亦只佔7.5%(以資產管理規模計算),另外,由於產品的同質性強,產品的價格成為公司相互間競爭的一個常用手段,再加上近10年,低收費的ETF不斷搶佔市場份額,整體行業盈利能力因而亦承受了一定的壓力,因此,市場對這個金融子行業的前景並沒有太高期望。
如上述,雖然全球資產管理行業在吹逆風,但筆者對香港資產管理行業卻有比較樂觀的看法。大家在股票市場已感受過北水南下的威力,在資金配置方面,大陸的投資者中應會有不少人是願意以基金形式作為其海外資產的一部分。而且這趨勢,在更多合資格公司在基金互認的框架下北上宣傳後,將會有更大的效果,並可以持續而非短暫的現象。另外,由於要符合基金互認框架銷售的基金需要在香港已註冊滿一年,因此,為此早有準備的基金有着不可忽視的先發優勢,因為在好一段時間,競爭對手並不能在同一通道上進行銷售,形成寡頭壟斷。
規模效應 盈利可大幅增長
基金公司另一行業特色是規模彈性,當銷售成功而促成資產管理規模上升時,在成本沒有同步上升的情况下,盈利的增幅會比資產管理規模的升幅高,這是驅動盈利增幅和估值的最好時機,股價的表現亦會特別優於大市。而且,在基金行業中,顧客投資經歷和感受十分重要,因此,如果首輪的北上產品有明顯的口碑,這些領頭公司的優勢將可持續。
安保投資亞洲區股票投資主管
[何國良 基金看世界]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360&issue=2016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