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影響薪酬制訂計劃合約理論雙傑奪經濟學獎

1 : GS(14)@2016-10-11 08:11:42

■瑞典皇家科學院公佈諾貝爾經濟學獎得獎名單。路透社



【諾貝爾經濟學獎】學校和監獄應該公有還是私有?老師薪金應該固定還是與表現掛鈎?管理人員薪酬應有多少是花紅和認股權?這些問題都涉及合約設計。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由兩名在美國任教的經濟學家獲得,評審指兩人創建的合約理論新工具,對於理解現實生活中的合約與制度,以及合約設計中的潛在缺陷別具價值。



瑞典皇家科學院昨宣佈由英國出生的哈佛大學教授哈特(Oliver Hart),以及芬蘭的麻省理工學院教授霍爾姆斯特倫(Bengt Holmström)獲得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兩人將平分800萬瑞典克朗(717萬港元)獎金。評審指出,「現代經濟是由無數合約結合在一起」,包括股東與高級管理層、保險公司與車主、公共機構與供應商之間的關係。由於這些關係常會帶來利益衝突,合約必須有恰當設計,以確保各方採取互利的決定。而兩位得主創建一個全面的框架,分析合約設計眾多不同問題,如高層管理人員的績效薪酬、保險自付額和公共部門私有化等。


靠股價與薪酬掛鈎不公

股東為經理制訂薪酬架構,往往遇到的問題是想提供誘因讓經理努力工作,但又未能完全觀察到經理的工作,如何在風險和誘因取得平衡,這也是合約理論中一大基本問題。霍爾姆斯特倫1979年提出的「資訊內涵原則」(informativeness principle),指出最好的合約是將薪酬與所有反映表現績效的資訊掛鈎。舉例說,經理的表現雖影響公司股價,但股價亦受經濟大環境等其他因素影響,簡單將薪酬與股價掛鈎,往往是獎勵運氣多於實力;較好的掛鈎機制,是公司股價相對於同行業或同類公司的股價表現。他進一步指出,如果經理的工作績效越難觀察,薪酬就應少些跟表現掛鈎,高風險行業會傾向較多給固定薪酬,環境較穩定的公司則較多與表現掛鈎。他之後將這套分析用於更現實的情況,如以升職作獎勵和像教師那些涉及多方面表現的工作。


「剩餘權力論」緩締約爭議

哈特在1980年代中,則在「不完全合約」(incomplete contract)的分析做了大量工作。由於締約雙方不能預見合約履行期可能出現的各種狀況,出現這些狀況時由誰話事成合約關鍵。哈特的理論是分析如何分配這些合約未列明情況的控制權,即「剩餘權力」,可得出最優化結果,對於研究產權、金融合約、私有化、公司管治以至憲法都有用。美國賓夕凡尼亞州立大學經濟學家肖勒指出,兩位得主對企業制訂行政人員薪酬影響極大,「現代所有薪酬計劃都是依據他們的研究」。2008年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明(Paul Krugman)亦指兩人得獎實在實至名歸,稱自己得知結果後第一個反應是「他們不是早已得獎了嗎?」諾貝爾獎網站/美聯社其他諾貝爾獎公佈日期13/10周四 文學獎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011/1979725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151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