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超級“小蜜”Viv要做Siri終結者 蘋果又坐不住了?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1228.html

如果你告訴Siri想訂餐或訂出租車,它就會把你導入到相關的App平臺,而基於Siri開發出來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助手Viv卻能直接幫你把事情都做了,就像一名隨時跟著你的超級“小蜜”。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獲悉,美國當地時間5月9日一早,Siri的創始人就已經發布了“Viv將取代Siri”的消息。根據當地媒體此前報道,Viv將於當地時間5月9日發布。值得一提的是,Viv實驗室的初期投資來自於李嘉誠維港投資的掌舵人周凱旋。

Siri之父達格·吉特勞斯如今又成了Viv公司的CEO

工作中的吉特勞斯

據悉,Viv被譽為目前功能最強大的智能助理,創始目的是打造一個能驅動所有產品和應用的“超級大腦”(The Global Brain),將其嵌入由互聯網連接的日常萬物。目前,Viv已經與送餐、打車等50多個互聯網服務平臺展開合作,開發人工智能植入,這樣就使Viv無所不能了。

威盛電子語音交互部門研發總監張國峰對本報記者表示:“Viv強大的地方並不在於它的技術有多牛,語音交互我們現在也都能實現。關鍵在於它背後整合了非常多的內容和服務,這些(商業)才是它真正想推的東西,‘超級大腦’只是一種宣傳。”

想做什麽告訴Viv就行

新一代人工智能助手Viv就如同Siri的兒子,用創始人的話來說就是:“Viv基本上是基於Siri開發的,但是功能更加強大。”而最大的不同就是它可以理解更為複雜的句子,且能判斷人的意誌,並依此自行執行任務。

舉個例子,你可以對Viv說:“請幫我訂一張往返舊金山與巴黎的最便宜的機票,6月2日出發,下周一返回。”Viv就會自動幫你搜索、預訂機票。

除了執行任務,Viv還能給出它的建議。比如,你可以問Viv:“我去哥哥家的路上想買一瓶便宜的葡萄酒來搭配千層面。”Viv就會告訴你應該去哪里買。當然,Viv最終要實現的是,即使你不告訴它你想做什麽,它也能通過揣測你的意圖知道你需要什麽。想象一下,當某人深夜兩點在吧臺前手腳不穩地對手機說“我喝醉了”,Viv便能立即聯系到這個人平時愛用的出租車公司,讓該公司派車到這里來,並指引司機把這個半昏半醒的人送回家。

Viv有一個特點與此前挑戰人類圍棋的AlphaGo相似,它也能夠自我學習。根據創始人達格·吉特勞斯(Dag Kittlaus)介紹,Viv能根據用戶個性偏好和近乎無限的網絡連接回答所有問題,執行一系列任務。

比如,你可以一口氣告訴Viv:“我要買某某電影院的哪個場次的電影票,另外預訂某某餐廳的晚餐。哦,還有,提醒我訂一束鮮花後天送給我媽媽。”Viv都能幫你實現。不僅如此,如果你要訂的電影票賣完了,Viv會自動向你推薦另一家有票的電影院,再不行就根據你的喜好推薦別的影片。要是你臨時有事去不了,Viv還會幫你打理退票事宜,最後把結果告訴你。

要實現如此強大的功能,單靠Viv實驗室的力量顯然是不夠的。目前,Viv已經與送餐平臺Grubhub、打車平臺Uber、鮮花公司FTD和智能家居平臺Ivee等50多個互聯網服務平臺展開合作,開發人工智能植入。

送餐公司 Grubhub 的負責人表示:“他願意在自己的產品里加入第三方提供的智能語音交互技術,因為現在消費者接觸商家的主要渠道是蘋果和谷歌的App Store,而Viv則提供了一條繞過App,直接通往消費者的道路。”

不過,技術派人士張國峰則有不同看法:“一切還要看它(Viv)的用戶體驗做得如何了。Google Now推出那麽多年,在全球的用戶仍然很少,就是因為用起來不自然。”

圖謀成為各種產品的大腦

2010年4月,蘋果用200萬美元買下了Siri公司,原來的Siri研發核心成員也跟隨項目去了蘋果。但後來Siri的團隊發現自己和蘋果的理念還是不能同存。次年,吉特勞斯就辭去了 iPhone App總監的職位,並在iPhone 4s發布會的第二天離開了公司,那也恰好是喬布斯去世的當天。

如今只能被稱為虛擬語音助理的蘋果 iPhone Siri

幾個月後,Siri的另一名創始人亞當·齊亞(Adam Cheyer)也離開了。他曾表示:“我確實覺得,如果喬布斯還活著,我可能還會留在蘋果。”

2012年秋天,吉特勞斯與克里斯·布里格姆(Chris Brigham)聯合成立了Viv公司。隨後,包括齊亞在內的三分之一的Siri原班人馬陸續從蘋果離職,跟著吉特勞斯一起開發Viv。

Viv創始人齊亞、吉特勞斯和布里格姆(左到右)

“我對Siri及它對世界所產生的影響非常驕傲,不過在許多方面它還可以做得更好。”齊亞從蘋果離職後接受采訪時表示,“我想要做一件能從根本上改變軟件開發方式的事情。”

Viv公司成立前,當時Siri的創始人吉特勞斯、齊亞和另一位後來Viv 的創始人布里格姆曾聚在一起討論,5年之後的世界將是什麽樣的。布里格姆想到做一個程序,用新的方式把Siri知道的那些東西整合起來。

他們想到了“基於雲的智能”,一個“全局性的大腦”的概念,而要讓這個語音助理變得無處不在,唯一的辦法是把它向第三方開放,讓每個人都能接入這個“大腦”,並使用它。

吉特勞斯並不認為Viv是個與智能硬件綁定在一起的產品,而是把它看作一種服務。他們希望從電視制造商到汽車公司再到App研發者,所有人都想要納入Viv的人工智能,就像當年PC廠商爭相以內置Intel微處理器為榮一樣。他們甚至希望Viv的圖標能像開機圖標、WiFi和藍牙一樣人人熟知。

讓人工智能無處不在

Viv實驗室的終極目標是讓人工智能無處不在,比如應用於電視、汽車,存在於所有可連接的智能設備中。據兩位創始人介紹,Viv可能不會像Siri那樣賣給蘋果一家公司。根據美國媒體報道,谷歌和臉書都對Viv表示出了濃厚興趣,並有意收購。

Viv實驗室在美國加州聖何塞的辦公室

世界著名雜誌《Wired》曾經引用著名人工智能專家、艾倫人工智能研究所負責人奧倫·埃奇奧尼(Orenz Etzioni)參觀Viv早期模型後的表述:“如果這個團隊能取得成功,這將是智能機器人的未來,將是一個數十億美元的產業。”

確實,不下載 App、不輸入文字、不撥打電話,甚至不按鍵盤,只用語音就能完成服務,一直是工程師追求的目標之一。美國的媒體評論稱,從某種程度上說,Viv的創始人屬於圖靈測試最堅定的擁護者,他們就是想要打造一款可以和人一樣正常聊天的機器。

吉特勞斯表示:“要實現這一點的技術屏障很小,只需要經過簡單的、有時才幾分鐘的‘訓練’,讓Viv理解所要處理的具體領域的專業術語即可。當Viv的知識增長時,理解力也會增長。”

Viv在設計根本上仍然是基於人工智能的三大原則:從外界獲取信息、通過分析獲取的信息掌握更多的信息、不斷從外界獲取新信息。Viv的這些信息都需要使用者給到它,用的人越多,它就會變得越聰明。通過知曉用戶是什麽樣的人,以及他們在接受什麽樣的服務,Viv可以在海量數據中進行篩選,找出連接和處理信息的新方式。

爭奪直抵消費者的接口

事實上,Viv並非唯一一家提供機器人語音智能服務的公司。臉書4月份的開發者大會上,紮克伯格也推出了一款聊天機器人,功能與Viv非常相似,也能夠幫助人們在網上訂餐、訂票、訂鮮花等;去年亞馬遜也推出了Alexa人工智能服務平臺,能夠遠程完成主人的命令。

科技調研公司Forrester的移動商務專家朱莉·艾斯卡(Julie Ask)表示:“在接下來的5年里,這種計算範式改革將把智能手機、智能家居、智能汽車等設備全部轉變為擁有語音交互能力的智能助理。”在下一代人工智能技術的軍備競賽中,無論是谷歌、亞馬遜或者臉書,它們都想讓智能產品成為連接消費者和商業服務的終極接口,做“比移動端、消費者、桌面和企業更大的事”。

對於為何會找到周凱旋投資Viv項目,兩位創始人表示,當時剛創辦Viv實驗室時,他們找到周凱旋,提出需要1000萬美元資金推動項目,周凱旋隨即很爽快地說:“我可以,你需要我馬上匯款嗎?”

事實上,維港投資也是Siri初期的投資者,此前還投資過臉書、被谷歌收購的DeepMind和被雅虎收購的軟件公司Summly。

海通國際證券環球投資策略董事潘鐵珊對本報記者表示:“世界經濟及技術不斷發展,勞動密集型的工業不再是未來經濟增長的主動力,發展引擎已經變為高科技產業,投資公司的目光早已轉向各種高科技公司。”

Siri在挪威語中是引領人類走向勝利的女神,Viv在拉丁語中意為“生命”。對於Viv的未來,所有人都不知道會如何,雖然公司與當年發布Siri後的表態一樣,不願意被收購,但最終還是在喬布斯家的爐火旁賣掉了Siri。所以,沒有什麽是談不成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607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