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吾鄉吾民】垃圾包圍農村

http://www.infzm.com/content/68256

這次過年回老家,感受最強烈的現象之一,是垃圾污染。

老家地處大別山深處,取名「理畈村」。家的四周,是鬱鬱蔥蔥的大山,門前則是穿村而過的一條小河。據說,清初就有人定居於此。從大山深處流來的泉水清澈見底,我的童年,基本上是在摸魚捉蝦、游泳戲水中度過。

那時,村民們也不打井。每天一大早,各家的男人們挑著水桶,就在河中取水。晨霧一過,婦女們就提著衣服,在河邊洗曬。

大概在七八年前,喜歡打魚的鄰居抱怨,河裡的魚開始越來越少了;過了兩年,鄉親們就不再在河裡取水,轉而挖井;再過了兩年,井水也沒人吃了,村裡架起了水管,直接從小河的源頭取水。

這樣的變化,皆源於污染。而這種污染,幾乎與村裡的經濟發展同步。

碧水良田成垃圾場

在大革命時期,老家是鄂東南蘇區後方所在地,交通閉塞,貧窮落後,差不多處於刀耕火種的農耕時代——鄉親們吃的是自己種的大米和蔬菜,吃剩下的,餵豬;人畜糞便則是天然的有機肥,生態平衡,幾乎沒有什麼破壞。

直到我出生後的1985年,村裡才修通了第一條通往鄉政府的土路。幾年之後,村裡通上了電。工業文明第一次照亮了這個大山深處的村莊。

也就是從那時開始,有人外出務工,以後逐年增多,他們一部分在北京、西安做理石生意(因老家盛產理石);一部分在廣東、浙江等沿海地區打工,至2009年,全村在外務工人數高達千餘人。

外出的人們帶回了財富,也帶回了新的文明。這其中,變化最大的是,最近五年,幾乎每家每戶都蓋起了鋼筋水泥結構的二、三層洋房。

在泥磚瓦屋時代,為了方便積肥,村民的廁所基本和豬舍連在一起。換成洋房後,廁所移到了室內,增加了排污排水管道。難題由此出現——由於村裡並沒有統一規劃,各家的污水便到處亂排。有的排到附近的田裡,有的則直接排到了河中。

原來用的泥磚,拆掉之後打碎,又變成了泥土,在原來的地基上稍做平整,又是一塊耕地。而現在換成了鋼筋水泥,敲不爛,打不碎,村裡也出現了城裡才有的建築垃圾。

富起來的鄉親們也開始消費工業品,化肥、農藥、吃完就扔的罐頭、各種包裝精美的食品以及橡膠、電池、玻璃等各種化工產品都無一例外地進入了村莊。一 些原有的優良傳統,也在遞增的財富面前瓦解。比如,原來誰家有紅白喜事要辦酒席,用的都是族人從家中帶來的、自己吃飯的碗筷。現在主家都不麻煩別人,直接 就買了一次性的塑料碗筷,吃完就扔。

問題隨之而來。城市垃圾起碼會有轉運處理,而農村垃圾卻無人顧及。鄉親們有的倒在屋角,有的倒在田埂上,有的則乾脆倒入門前的小河裡。

小河由清轉黑,往日的盈盈碧水,如今卻成了不忍目睹的垃圾場。而肥沃的耕田,有的也泛起了陣陣惡臭。已經搬到城裡居住的父母也忍不住哀嘆:好好的一個村,就這麼毀了。

垃圾場的城鄉之戰

這樣的景象,並非只在老家出現。周邊村也是如此。春節前,我在大理洱海邊,一個名叫「文筆」的漁村採訪,看到的情形甚至比老家還嚴重。這裡的人們家 裡都沒有廁所,村裡建了幾個公共衛生間——那真是我見過最臭、最難以插腳的衛生間——門口是蒼蠅橫飛的小山一樣的垃圾堆,裡面則是沒有入池的一堆堆排泄 物。污水從各家排出,在村中的小路中粘結成一團團黑色的膠狀物。這些未經處理的垃圾,有的甚至直接入了洱海。

眾所周知的是,在城市,垃圾增長速度堪與GDP比肩,2007年,上海市生活垃圾相當於5個金茂大廈的體積。三年前,把北京市的生活垃圾堆起來,相當於一個景山的體積。而今當然更甚。

在農村,這一速度同樣驚人,衛生部調查顯示,目前農村每天每人產生的生活垃圾量為0.86公斤,全國農村每年的生活垃圾量接近3億噸,而這還不算那些由城市轉移到農村的垃圾——統計數據顯示,至少85%的城市垃圾,也被掩埋在了鄉村。

在我老家就是如此。離我們村幾十公里外,有一個名為涼亭嶺的垃圾場,是老家所在縣城唯一的垃圾場,使用至今已經有二十多年,如今的垃圾場內已形成一座十多米高的垃圾山,僅「山頂」的面積就有一個足球場大小。

2010年8月,附近的村民懷疑垃圾場污染了環境,導致該村癌症患者人數增加(該村約2600人,從1994年至今,共有37名村民死於癌症),堵 封垃圾場二十餘天。導致縣城每日上百噸的垃圾無法及時清運,縣城差點成為「臭城」(在其他地方,由此導致的衝突同樣屢見不鮮)。

值得注意的是,過去農村垃圾主要是一些易腐爛的菜葉瓜皮,現在卻成了塑料袋、廢電池、農膜、農藥瓶、工業廢品、腐敗植物等的混合體,特別是由於大量 使用塑料,導致垃圾中不可降解物所佔比例迅速增加,使得農村垃圾在日漸向「毒害化」發展。如果不加以遏制,由此導致的結果將是災難性的——那些有毒垃圾一 點一滴滲入土地,滲入溪流,不僅損害農村人的健康,也將污染城裡人喝的水、吃的菜,最終將無人能夠倖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93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