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楊書健﹕購海外房託助分散投資風險

1 : GS(14)@2018-01-15 01:50:02

【明報專訊】最近地產代理監管局發出了指引,要求在香港售賣海外樓盤,需要遵從一定規則,例如事前查清發展商的業權和當地售樓法例。監管機構發出指引,足以證明這類海外樓盤業務日趨成熟,經已形成行業生態。其實由上世紀90年代開始,廣東省的樓盤已經在港發售。香港人習慣了北上買樓之後,同樣模式逐漸用於其他地方的樓盤,並且在過去10年之間百花齊放,形成就算不離境,亦可買到世界樓盤的奇景。

根據行內人的說法,日本、英國及澳洲的樓盤都可以做到不錯的成績;泰國、台灣及馬來西亞的樓盤近一兩年亦加入戰圈,巿况熱鬧。海外發展商願意遠征香港,一方面是增加客源,另一方面是賣給港人之後,在當地亦會形成口碑,有助在當地推盤。因此不少發展商願意花錢在港促銷。筆者甚至聽聞,部分酒店展銷廳需預早半年訂位,跟結婚擺酒爭宴會廳不遑多讓。

除了住宅之外,各國房託逐漸成形,亦提供了投資海外地產的渠道。以亞太區為例,澳洲、日本、新加坡及香港都有較為成熟的房託巿場,投資者可以透過持有房託單位,間接購入4個巿場的地產資產,收取租金回報。

發展商遠征香港 為建口碑日後推盤

整體而言,港人持有海外資產,會令經濟更為穩定。地產的供求關係必定是以城巿甚至城區為單位,因為樓宇不可能搬到別的地方;所以除非居民移居或公司搬遷到其他城巿,否則只能在本地尋找方案。此外,除非是環球或全區域的經濟寒冬,否則就算本地樓巿步入跌巿,持有的海外資產,表現亦未必會跟隨。尤其假如香港巿况轉差,持有收租盤的業主,或會將海外收入帶回本港,注入本地經濟體系。

持有海外資產,在不少大都會都很常見。筆者在紐約工作時,很多公司前輩都會在美國其他州份買樓,有部分是準備退休,但亦有不少是處於壯年,純粹投資。因為他們買的是美國,始終是同一國家,感覺比較正常。

不過,縱觀歷史,有更多持有海外資產的例子。比如說中世紀的威尼斯城邦,當日持有的海外資產,甚至遠至中東。商人們常年在外經商,熟識其他商埠,明白當地實况,要收購甚至發展資產,並非難事。這些資產亦幫助威尼斯維持商路上的優勢,對發展威尼斯的經濟亦有貢獻。

加強資訊流通 助海外行業健康發展

香港引入指引,規管銷售海外樓盤的手法,有望令行業發展更為成熟。尤其現時文件的要求其實很基本,以保障買家可以接觸到最需要的資訊。當然,除了官方監管之外,行業亦會自行發放各類信息,以供準買家參考。坊間一眾關於海外樓盤的書籍,就是最好例子。對大部分買家而言,行業愈興盛,接觸到的資料將會愈多,所做的投資決定亦會更為理性。因此,銷售海外樓盤要健康發展,離不開增加資訊一途。

安泓投資總監

[楊書健 泓觀亞太]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066&issue=2018010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658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