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環保領域的幾個新提法 分析師徐彪

來源: http://xueqiu.com/3940429450/34191409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結束後,我們第一時間提示了節能環保領域的投資機會,相關標的表現搶眼。接下來,最關鍵的任務是落實,需要政策跟蹤。

按照慣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結束後,需要落實會議精神,相關部委至少需要召開黨委會議來布置和落實。環保部的會議,尤其密集。短短兩天,召開了三次會議。

1、黨組擴大會議,傳達學習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

這就要求我們要切實增強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的主動性,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自覺性,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解決影響科學發展和損害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為重點,在路徑上,積極探索環境保護新路,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在發展階段上,從過去單純控制汙染因子為主轉向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導向;在工作重點上,以向汙染宣戰為重點,打好大氣、水、土壤、汙染防治三大戰役;在工作方法上,要從行政審批、政府主導轉向市場主導,更好地發揮規劃、環境標準的作用,把環境保護優化經濟發展的作用更加充分地發揮出來。在實際工作中,要強化環保硬約束,有效約束開發行為,從嚴從緊控制“兩高一資”、低水平重複建設和產能過剩項目,加快淘汰落後產能,完善汙染物排放標準和環境質量標準體系,推進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加快培育和發展環保市場,為推動經濟轉型升級作出貢獻。

點評:結合上文標黑部分的論述,大概率來說,一,明年在環保領域會有標桿工程出現,按照優先性分別是大氣、水和土壤;二,環保硬約束,做到有效約束開發行為,執法力度會大幅上升。

2、環境保護部常務會議

聽取《國家環境保護“十三五”規劃編制基本思路》、2015年部門預算有關情況、2015年四項主要汙染物減排目標設定情況的匯報,審議並原則通過部分建設項目環評審查意見。

會議聽取了《國家環境保護“十三五”規劃編制基本思路》匯報。會議認為,“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戰時期,全面深化改革、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攻堅時期,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關鍵時期,經濟社會發展邁向和進入新常態,環境保護面臨重大轉型,也是全面改善環境質量的重要機遇期。

點評:環境保護面臨重大轉型,如何理解?一個是執法標準,史上最嚴環保法即將實施,毋庸置疑。一個是執法力度,既然要做到全面改善環境質量,就必須進一步提高執法力度。如何才能大幅提高力度?很簡單,大力淘汰落後產能,在認定落後的過程中,給予環保部門越來越重話語權。

過去,環保產業持續發展,但各地政府GDP考核為先,環保產業與地方政府訴求天然沖突。經濟新常態下,習總書記提出要主動適應,意味著進一步弱化GDP考核力度。環保執法標準和力度提高不再是掛在嘴上的空話,而是實實在在的行動。


3、排汙權交易和總量減排工作會議

會議旨在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推進排汙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研究安排2015年減排工作和“十三五”減排規劃思路,部署了進一步推進排汙權交易試點和總量減排工作的總體要求和具體安排。

會議對下一步排汙權交易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細化完善初始排汙權核定,公平合理確定排汙權。試點地區要於2015年底前保質保量完成現有排汙單位排汙權的初次核定,環境保護部爭取結合“十三五”減排規劃的編制,制定電力、鋼鐵、水泥、平板玻璃、造紙、印染等重點行業排汙權初始核定技術指南。

    會議指出了下一步總量減排工作的重點。爭取年底出臺《排汙許可證管理暫行辦法》。開展排汙許可條例研究起草工作,爭取在條件成熟時盡快提交國務院法制辦。出臺建設項目總量指標管理辦法。管理辦法已經比較成熟,爭取今年內印發。

    繼續推進排汙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試點。實施重點區域重點行業大氣汙染限期治理。落實環保電價要求。推進燃煤機組超低排放改造。環境保護部正在制定示範項目驗收方案,各地要配合好價格部門,爭取電價補貼政策來推進這項工作,目前江蘇省已經實施了每度電1分錢的超低排放電價補貼,值得各地學習借鑒。

點評:燃煤機組超低排放改造是個極其彪悍的項目,今年剛開始在浙江和神華集團啟動“近零排放改造”試點。所謂近零排放,就是燃煤機組需要達到或者燃氣機組的排放水平。印象中這是第一次正式提出要推進此類改造,假設正常排放達標需要投入5億的話,近零排放則需要15億。投入巨大而且昂貴,假設僅僅是最富庶的三大城市圈推行超低排放改造,總投資額將達到1500億左右,分成3-5年實現的話,每年約300-500億!到目前為止,全國只有三家上市公司具備“近零排放改造”中最關鍵的濕法除塵技術:龍凈環保(14年試點企業)、菲達環保(14年試點企業)、國電清新。

今年APEC會議上,習總書記親自宣布了中美碳排放新協定。此次會議明確提出推進燃煤機組超低排放改造,恰好契合總書記關心的排放問題,也契合環保部黨委會議提出的工作重點順序:首先是大氣治理,然後到水,最後是土壤。


結論:環保產業,有望迎來春天!主動適應新常態,各地政府對經濟增速的關心下臺階,阻力變小。執法標準和執法力度雙提高,中央政府推動力提高。未來幾年,如果“一帶一路”戰略順利實施的話,修橋鋪路基礎設施建設只是第一步,隨後的產業轉移才是最關鍵步驟。產業外遷需要動力,一方面比較優勢喪失倒逼企業外遷至東北亞、東南亞和中亞,另一方面,環保標準提高會倒逼重汙染企業離開大陸。環保產業大發展的條件已經成熟,放在一路一帶的大格局下考慮問題,放在人民幣國際化的大格局下考慮問題,就能明白:地方保護主義的小算盤,只是小逆流而已。在大戰略的沖擊下,必將丟盔棄甲!

資本市場上,環保作為一級行業而言,經過長達四年的盤整後,必將迎來新的輝煌。因為,行業大邏輯拐點,就在眼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4119

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環保領域的幾個新提法

來源: http://www.guuzhang.com/portal.php?mod=view&aid=939

本帖最後由 股語者 於 2014-12-18 08:26 編輯

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環保領域的幾個新提法
作者:徐彪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結束後,我們第一時間提示了節能環保領域的投資機會,相關標的表現搶眼。接下來,最關鍵的任務是落實,需要政策跟蹤。

按照慣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結束後,需要落實會議精神,相關部委至少需要召開黨委會議來布置和落實。環保部的會議,尤其密集。短短兩天,召開了三次會議。

1、黨組擴大會議,傳達學習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

這就要求我們要切實增強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的主動性,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自覺性,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解決影響科學發展和損害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為重點,在路徑上,積極探索環境保護新路,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在發展階段上,從過去單純控制汙染因子為主轉向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導向;在工作重點上,以向汙染宣戰為重點,打好大氣、水、土壤、汙染防治三大戰役;在工作方法上,要從行政審批、政府主導轉向市場主導,更好地發揮規劃、環境標準的作用,把環境保護優化經濟發展的作用更加充分地發揮出來。在實際工作中,要強化環保硬約束,有效約束開發行為,從嚴從緊控制“兩高一資”、低水平重複建設和產能過剩項目,加快淘汰落後產能,完善汙染物排放標準和環境質量標準體系,推進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加快培育和發展環保市場,為推動經濟轉型升級作出貢獻

點評:結合上文標黑部分的論述,大概率來說,一,明年在環保領域會有標桿工程出現,按照優先性分別是大氣、水和土壤;二,環保硬約束,做到有效約束開發行為,執法力度會大幅上升。

2、環境保護部常務會議
聽取《國家環境保護“十三五”規劃編制基本思路》、2015年部門預算有關情況、2015年四項主要汙染物減排目標設定情況的匯報,審議並原則通過部分建設項目環評審查意見。‍
會議聽取了《國家環境保護“十三五”規劃編制基本思路》匯報。會議認為,“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戰時期,全面深化改革、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攻堅時期,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關鍵時期,經濟社會發展邁向和進入新常態,環境保護面臨重大轉型,也是全面改善環境質量的重要機遇期

點評:環境保護面臨重大轉型,如何理解?一個是執法標準,史上最嚴環保法即將實施,毋庸置疑。一個是執法力度,既然要做到全面改善環境質量,就必須進一步提高執法力度。如何才能大幅提高力度?很簡單,大力淘汰落後產能,在認定落後的過程中,給予環保部門越來越重話語權。

‍過去,環保產業持續發展,但各地政府GDP考核為先,環保產業與地方政府訴求天然沖突。經濟新常態下,習總書記提出要主動適應,意味著進一步弱化GDP考核力度。環保執法標準和力度提高不再是掛在嘴上的空話,而是實實在在的行動。

3、排汙權交易和總量減排工作會議
會議旨在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推進排汙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研究安排2015年減排工作和“十三五”減排規劃思路,部署了進一步推進排汙權交易試點和總量減排工作的總體要求和具體安排。‍

會議對下一步排汙權交易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細化完善初始排汙權核定,公平合理確定排汙權。試點地區要於2015年底前保質保量完成現有排汙單位排汙權的初次核定,環境保護部爭取結合“十三五”減排規劃的編制,制定電力、鋼鐵、水泥、平板玻璃、造紙、印染等重點行業排汙權初始核定技術指南。‍

會議指出了下一步總量減排工作的重點。爭取年底出臺《排汙許可證管理暫行辦法》。開展排汙許可條例研究起草工作,爭取在條件成熟時盡快提交國務院法制辦。出臺建設項目總量指標管理辦法。管理辦法已經比較成熟,爭取今年內印發。

繼續推進排汙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試點。實施重點區域重點行業大氣汙染限期治理。落實環保電價要求。推進燃煤機組超低排放改造。環境保護部正在制定示範項目驗收方案,各地要配合好價格部門,爭取電價補貼政策來推進這項工作,目前江蘇省已經實施了每度電1分錢的超低排放電價補貼,值得各地學習借鑒

點評:燃煤機組超低排放改造是個極其彪悍的項目,今年剛開始在浙江和神華集團啟動“近零排放改造”試點。所謂近零排放,就是燃煤機組需要達到或者燃氣機組的排放水平。印象中這是第一次正式提出要推進此類改造,假設正常排放達標需要投入5億的話,近零排放則需要15億。投入巨大而且昂貴,假設僅僅是最富庶的三大城市圈推行超低排放改造,總投資額將達到1500億左右,分成3-5年實現的話,每年約300-500億!到目前為止,全國只有三家上市公司具備“近零排放改造”中最關鍵的濕法除塵技術:龍凈環保(14年試點企業)、菲達環保(14年試點企業)、國電清新

今年APEC會議上,習總書記親自宣布了中美碳排放新協定。此次會議明確提出推進燃煤機組超低排放改造,恰好契合總書記關心的排放問題,也契合環保部黨委會議提出的工作重點順序:首先是大氣治理,然後到水,最後是土壤。

結論:環保產業,有望迎來春天!主動適應新常態,各地政府對經濟增速的關心下臺階,阻力變小。執法標準和執法力度雙提高,中央政府推動力提高。未來幾年,如果“一帶一路”戰略順利實施的話,修橋鋪路基礎設施建設只是第一步,隨後的產業轉移才是最關鍵步驟。產業外遷需要動力,一方面比較優勢喪失倒逼企業外遷至東北亞、東南亞和中亞,另一方面,環保標準提高會倒逼重汙染企業離開大陸。環保產業大發展的條件已經成熟,放在一路一帶的大格局下考慮問題,放在人民幣國際化的大格局下考慮問題,就能明白:地方保護主義的小算盤,只是小逆流而已。在大戰略的沖擊下,必將丟盔棄甲!

資本市場上,環保作為一級行業而言,經過長達四年的盤整後,必將迎來新的輝煌。因為,行業大邏輯拐點,就在眼前。(華泰策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4136

國研中心專家:可關註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新提法

2016年長江經濟帶金融發展論壇近日在武漢召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部長趙昌文表示,中國經濟轉型將是一場持久戰,轉型的目標是建立創新導向型經濟結構。

趙昌文認為,改革開放37年來,我國經濟經歷了四次調整周期,從2012年第四季度開始進入本輪調整期。中國經濟運行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呈L型走勢,而且這個L型是一個階段,不是一兩年能過去的。

“L型經濟運行走勢是等不來的。”趙昌文指出,近三年來,中央政策思路的演進,從2013年提出的“三期疊加”,到2014年的“新常態”,以及2015年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都說明了中央已認識到新常態並非無為而治,要維持中高速的經濟增長,必須打一場經濟轉型的持久戰,“下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可關註新的提法。”

作為新常態下增長戰略的持久戰,趙昌文認為,這是與經濟“崩潰論”和“反轉論”相對立的觀點。持久戰並不是指經濟形勢長期不好甚至一直走下坡路;相反,它意味著中國經濟前景向好並不會陷入“長期停滯”。但是,在通往美好前景的道路上,需要克服諸多困難和問題,未來一段時期甚至可能會出現較大波動。

從實踐層面來看,新常態下增長戰略的持久戰不是持之以恒,更不是“等”、“熬”、“忍”,靜待經濟自動向好,而是包含了一整套克服當前困難爭取經濟長期向好的戰略技術安排。比如堅持增速階段論,以短期換長期;打好殲滅戰,徹底治理經濟汙染;維持體制可改革性,釋放後發優勢;塑造有效政府,依靠有為幹部,在全球視野下堅持持久戰。

為何是一場持久戰?趙昌文認為,中國是一個革新性發展中大國,具有較強後發優勢和體制可改革性等核心優勢,中國經濟不會崩潰,不會陷入日本式L型增長或“長期停滯”,也不會陷入拉美式“中等收入陷阱”。相反,中國經濟會在未來十年左右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邁入高收入經濟體行列。

與此同時,當前經濟生態欠佳,存在債務病(杠桿率持續攀升)、泡沫病(房地產價格快速上漲)、利潤病(產能嚴重過剩以及大量僵屍企業存在)等經濟汙染,也存在著幹部不作為等政治汙染,制約了經濟的“循環流轉”,中國經濟不會在短期內實現反轉。

趙昌文認為,經濟轉型的目標是建立創新導向型經濟結構,這需要滿足三個條件:需要有創新導向型的社會報酬結構、保持較強的企業縱向流動性、建立市場友好型國有經濟或使國有資本具有“親市場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1454

財政部首席智囊反駁:“死亡稅率”的提法並無科學依據

4月6日,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在《人民日報》發表5000字長文——《論中國特色的積極財政政策》,認為需要破除我國當前積極財政政策三個認識誤區,比如“繼續實施積極財政政策會導致風險失控,甚至發生財政危機”、“死亡稅率”以及“我國當前的減稅措施不是真減稅,積極財政政策不是‘真積極’。”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是隸屬於財政部的智囊機構。

“假減稅”“死亡稅率”說法片面無依據

此前有學者提出我國宏觀稅負對企業來說過高,甚至對某些企業來說意味著死亡,可以稱為“死亡稅率”。

劉尚希在上述文章中稱,最近,有學者提出“死亡稅率”,引起了輿論的廣泛關註。與此相聯系的是,有人認為我國當前的減稅措施不是真減稅,積極財政政策不是“真積極”。這種認識是片面的。

他表示,我國近年來實施了一系列減稅措施,特別是2016年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全年降低企業稅負5700多億元,這是實實在在的“真金白銀”的減稅。為了支持減稅降費,各級政府堅持過緊日子,逐年壓縮一般性支出。但是具體到每個企業,受投資周期、資本構成、盈利能力及其自身經營狀況等因素的影響,獲得感肯定有差異。

“如果我國真有所謂的‘死亡稅率’,那為何每天新增企業數達到1.5萬戶,數不勝數的企業實現了轉型升級、創新發展,我國經濟增速仍在世界名列前茅?所以,‘死亡稅率’的提法並無科學依據。”劉尚希在文中寫道。

今年我國繼續實施積極財政政策,其中一大體現就是繼續實施大規模減稅。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全國兩會答記者問時表示,“力爭今年減稅降費能夠達到萬億元人民幣”。

部分降費政策已經落地。比如,4月1日起,城市公用事業附加和新型墻體材料專項基金取消,41項中央設立的行政事業性收費也已取消。

劉尚希表示,給企業減稅降費,是我國實施積極財政政策的重要措施。需要強調的是,減稅降費是為了減輕企業負擔、提高企業活力,並不是為了維持“僵屍企業”。企業優勝劣汰本來就是市場經濟的法則。

劉尚希

財政赤字絕非大肆擴張

我國已經連續多年實施積極財政政策,財政赤字逐步擴大。

2016年,我國年初預算安排全國財政赤字2.18萬億元,其中中央財政赤字1.4萬億元,地方財政赤字7800億元。

劉尚希在文中稱,考慮到地方各級政府的隱性債務等,有人認為我國目前的實際赤字率和負債率已經很高,2017年繼續實施積極財政政策會導致風險失控。實際上,從2017年國家預算安排來看,財政赤字率保持3%的水平不變,財政赤字規模2.38萬億元,這一規模是適度的,絕非大肆擴張。

他表示,在債務方面,2016年末,我國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債務余額約為27.33萬億元,按照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16年GDP初步核算數計算,負債率約為36.7%。即使考慮或有負債,綜合估計我國政府負債率約為40%。這在世界上屬於較低水平,而且也在我們的承受範圍之內。

“雖然地方的債務水平較高、還債壓力不輕,一些地方甚至出現了社保基金支付困難、財政壓力較大的問題,但這屬於短期和局部困難,談不上發生地方財政危機。”劉尚希稱。

另外,從資產看,地方債務形成了大量優質資產,雖然在財務上不是都能變現的資產,但對促進地方經濟發展有實實在在的作用,今天的債務將換來明天的增長,加上大量可變現的國有資產資源,足以應對可能出現的任何風險。

劉尚希表示,當然,這並不意味著不需要強化風險管理。加強地方債務管理,提高債務支出績效,本來就是當前實施積極財政政策的內容之一。

積極財政政策不搞“大水漫灌”式強刺激

劉尚希稱,很多人談到當前我國的積極財政政策,往往將其放在凱恩斯理論的分析框架下,將積極財政政策作為需求管理的一個工具來看待。這是一個嚴重的誤解。

他認為,當前我國實施的積極財政政策顯然不是凱恩斯理論分析框架中的那種政策,而是一種涉及經濟、社會乃至整個國家治理的多維度的財政政策,可稱之為“結構性的政策”。

當前我國面臨的突出矛盾是結構性問題。

劉尚希認為,實施的積極財政政策,著力點在於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解決結構性失衡問題。與貨幣政策相比,財政政策調結構的功能更強大。我國的積極財政政策從關註總量性問題轉向更加關註解決結構性問題,所以堅決不搞“大水漫灌”式強刺激。

他表示,結構性問題必須用結構性辦法來解決,應通過財政收支結構的優化拓展財政政策空間。正是基於這種思路,2017年,我國積極財政政策將保持3%的赤字率,在減稅降費的同時,中央和地方財政通過合理安排預算、盤活存量資金,確保重點支出強度不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444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