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這是一家股神華倫.巴菲特 (Warren Buffett)看了五十年,才決定投資的公司。而她,更讓巴菲特打破從不碰高科技股的魔咒。 這家公司,是今年滿一百歲的IBM。而她,是IBM明年一月一日將上任的女執行長羅曼堤(Virginia Rometty),這位全球科技業最具影響力的女性,自二○○五年起,她已連七年入選《財星》(Fortune)雜誌「商界最有權力的五十大女性」。 她,是百年首位女執行長讓股神變股東還直說:我早該買它 羅曼堤被選為IBM百年來第一位女執行長。從《時代》(Time)雜誌到美國《彭博商業週刊》(Bloomberg Businessweek),所有西方媒體一點都不訝異,因為她的功績,讓IBM自過去九年起,業績一路長紅,讓巴菲特在今年花了一百零七億美元,連續八 個月,持續加碼,成為持有IBM五.五%股權的最大股東之一,還忍不住說:「我五年前早該注意到它!」 IBM,這家我們印象中,很老的高科技公司,到底交出了怎樣漂亮的成績單? 一、自二○○二年開始,IBM連續三十五季,每季每股盈餘(EPS)都有兩位數成長,金融海嘯對它沒有任何影響。 二、市值逾二千一百億美元,僅次於蘋果。較金融海嘯前市值成長近五成。 三、這家公司近三年成績單,達陣率一○五%,二○一○年EPS逾十一美元後,最新目標是二○一五年要達二十美元。 羅曼堤,這個西北大學電子工程系畢業,系統工程師出身的經理人,在二○○八年時接受本刊專訪時,就已被媒體點名是接班的熱門人選,她平易近人,卻告訴我 們,她最愛的是潛水:「你必須專注在手邊的事情,因為只要出一點點錯就完了,就算五%的恐慌都不行……。」 潛水,帶給她冷靜。就如同今年十月,她參加《財星》雜誌最有權力女性高峰會時所傳達的成功之道:「Be first and be lonely(保持領先,忍受孤獨)」。 這個在第一中,享受孤獨的女人,到底做了什麼?《彭博商業週刊》認為,羅曼堤的上任代表的是,IBM未來將更重視的是成長的爆發性。她到底是如何把IBM 又帶往高峰? 畫面,轉到巴西觀光大城里約熱內盧(Rio de Janeiro)。 南半球的十一月,初夏炎熱的天氣,里約著名的沙灘擠滿了人潮,市中心,混合了古希臘和古歐洲風格的百年市立歌劇廳裡,IBM 「智慧城市」(smarter city)的論壇,聚集近五百位包含歐美市長級政要、學者、銀行家和創投業者在內人士。 當IBM現任董事長兼執行長彭明盛(Sam Palmisano),親自介紹現任全球銷售事業群資深副總裁的羅曼堤上場,全場爆出最熱烈掌聲,因這是她在新執行長職務發布後,首度在公眾場合發表演 說。 五十三歲,一頭俐落的金色短髮、身材高的羅曼堤,因為感冒,嗓音略微沙啞的她,仍充滿精力的告訴在場者,智慧城市的時代正來臨,隨著中大型城市數目激增, 城市需要用科技改善居住環境。根據國際市調機構IDC預估,智慧城市的商機,今年就有三百四十億美元,而且每年還會以一八%以上的速度增長。 羅曼堤說:「許多人對於建造一個城市有迷思,認為一開始就要有大型計畫,實際上並非如此,而是要了解你的企圖心、志向和使命。」台下的人,全都專心聆聽。 因為就是她,協助IBM把一個個抽象的概念落實,並且賺到了大錢。 她,主導最關鍵合併案親錄歡迎留言,助顧問業新血融入 畫面,回到二○○二年。這是IBM,轉型成為資訊服務商,最關鍵的一年。IBM希望可以提供給顧客更專業的意見,計畫花三十五億美元購併企業顧問公司適華 庫寶顧問公司(PwCC)。 這個由羅曼堤主導的購併案,是IBM史上最大合併案。IBM的想法是,賣硬體產品毛利低,客戶真正需要的是,可以提供諮詢服務,並且整合硬體與軟體產品, 且這樣的獲利更高且更穩健。 這個大方向或許是對的,但過去,力有未逮。因為,科技業與顧問業,根本是完全不同的腦袋。 台灣IBM工商事業群前總經理劉鏡清,當時參與整合,他的感受特別深刻,因為人腦瞧不起電腦,「剛開始(PwCC員工)顧問跑到科技公司覺得很丟臉 。」 適華庫寶賣價三十五億美元,員工人數三萬多人,相當於每個人值十一萬美元,這是個完全靠人腦提供諮詢的行業,若一旦員工不適應出走,就形同買到空殼。 但,羅曼堤讓這個購併案成功了!《時代》雜誌引述彭明盛的說法:「她完成了協議,並且,讓它能夠執行。」「她不屈不撓的工作而且征服了這些顧問。」 私人顧問公司Honestly Now創辦人Tereza Nemessanyi在Women 2.0網站上,寫出她當時在適華庫寶的親身經歷:「宣布合併那天早上,我們很多人都非常遲疑,到底一個高科技公司要怎樣管理一個服務公司?但,當我打開電 話答錄機,裡面傳出:『Hello,我是Ginni Rometty(編按:熟悉羅曼堤的都喚她Ginni)……』大約兩分鐘的時間,她歡迎我們進入IBM家族,告訴我們,我們有多特別,我們可以維持現有最 好的文化……。我們所有人放下電話後,大家在辦公室裡對看,然後說:『哇,你聽到了沒……那女人給我們留下了超棒的語音留言!』」 「她能畫出大的藍圖,但又能執行細節,」美國專業科技網站InformationWeek說。羅曼堤連顧問們被合併的不安心態都顧慮到。因此,當彭明盛曾 要求顧問出差住宿改到平價的假日飯店(Holiday Inns),以貫徹IBM削減成本的文化。她堅決反對此提案。她很清楚,她要留住這樁合併案最關鍵的資產──人才。 她,讓IT員工換服務腦袋會寫程式,還得搞懂客戶要什麼 這個購併案的成立,成為日後推動IBM成長的火車頭。台灣IBM全球企業諮詢服務事業群總經理兼合夥人曾江華回憶,早期IBM雖說想做資訊服務,但只懂 IT語言,客戶說會計傳票在系統裡要怎樣處理,他們就把程式寫出來,但客戶真正要的其實是要能從傳票看到庫存能見度、優化生產計畫。 購併適華庫寶後的IBM,終於完全聽懂了消費者的話,這個成績單,讓羅曼堤在二○○五年升任顧問事業群副總裁,她一上任,她的部門連兩年的獲利大幅成長逾 四成,也讓外界開始注意到這位有潛力的接班人。 但,IBM不會甘於現狀,就如同羅曼堤的職涯一樣。 「你會快速要求自己在組織裡,冒險衝撞限制。因為人都偏愛維持現狀,前進需要動力。」羅曼堤說。 她,還要做智慧城市生意創造新需求,思科、西門子都跟進 當全球企業因為經濟環境成長停滯,支出更為保守時。IBM選擇去創造新的需求──去做城市的生意,尤其是正快速崛起的新興國家。 城市的生意,概念太抽象,很多華爾街分析師都聽不懂,「讓投資人跟上你也是個挑戰,」彭明盛接受《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訪問時說。 要做這塊生意,除了要有資訊分析力,還要有各種領域的專業知識。以IBM協助里約設立的應變中心為例,為了防洪,包括每平方英里範圍的天氣預測,電力網、 交通監控、建築和水文系統的資訊都要一手掌握,暴雨來襲,應變中心第一時間就能知道,哪一條路口淹水、電力有沒有受影響、要用什麼替代道路,如果有傷患要 送到哪間醫院。 從○八年開始,IBM默默往此新方向邁進,去年此業務已貢獻IBM三十億美元營收,現在思科(Cisco)和西門子(Siemens)等大廠都跟進。 我們在巴西的現場,看到IBM新舊執行長聚集,這是今年IBM辦智慧城市論壇的第五站,他們已經去了上海與柏林。有趣的是,每一個活動,都比IBM今年在 紐約度過百年生日的紀念活動還盛大。 原因很簡單:「別愛過去的自己,」這是彭明盛,在論壇最後送給大家的結語。他們,只想看未來。 「如果你不持續改造(reinvent)自己,你會失去商機……,許多IBM的員工(一九九三年時)就在IBM,所以我們記得非常清晰(瀕死經驗)」 IBM全球企業轉型事業處資深副總裁桑福德(Linda Sanford)點出了IBM拚命要走在前頭的原因。當時的羅曼堤,也是IBM的老員工,她在IBM工作至今有三十年。 但做先鋒,怎麼確定自己是對的?畢竟,一意孤行與領先群倫,只是一線之隔! 遇到這種時候,羅曼堤會對自己說,「要肯定我相信的理念。」如果,一個策略的形成,都經過數據的檢視和IBM內部無數辯論,還有對顧客的洞察,那麼,即使 外界不了解,即使難度非常高,即使要完全脫胎換骨,都不該猶豫。 「無論你做什麼,唯有心態能讓你出類拔萃,意思是你必須設定較高目標,有企圖心 。」這是羅曼堤先前接受本刊專訪時所說。當我們抱怨不景氣對自身的影響時。我們或許也可以想一想,我們,對當「第一」的決心到底有多深。 【延伸閱讀】三次轉型,讓大象學會跳舞——IBM轉型大事紀 第一次 '02年 發動最大收購案,購併適華庫寶顧問公司;把硬碟業務賣給日立 第二次 '04年 PC部門賣給聯想'06年 出售印表機業務,退出低毛利的硬體業務 第三次 '08年 提出「智慧地球(註)」策略,專注新興市場、雲端運算和商業分析市場2011年 市值超越微軟,僅次於蘋果,是全美市值第二大的科技公司註:智慧城市為旗下項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