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2013年商界圈里的“跨界”:宗慶後賣白酒 恒大賣水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105/57652.html

2013年是一個跨界年。電商就像一座圍城,2013年,有的人毅然決然地走了出去,有的人卻一個猛子紮了進來,還有的人就在城墻邊上跳來跳去,其中功成名就者不在少數。i黑馬分享一篇2013年電子商務行業的十大跨界人物,管窺未來行業的發展趨勢。繼褚時健的“褚橙”大火之後,聯想控股董事長柳傳誌也推出了獼猴桃品牌“柳桃”,柳傳誌認為,未來賣農產品應該像雷軍賣小米手機一樣。還有潘石屹為家鄉代言的“潘蘋果”,眾多大佬開始玩不一樣的生意和刺激了。宗慶後“食言”娃哈哈跨界賣白酒就在今年3月份,宗慶後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因為其不喝酒,酒喝多了傷害身體,因此白酒行業哪怕有機會也不會進入。然而幾個月後,宗慶後的態度卻發生了 大逆轉。娃哈哈集團11月在北京宣布進軍白酒業,斥資150億元投資茅臺鎮金醬酒業有限公司。受遏制“三公消費”的影響,高端白酒從2013年以來一直處 於下滑態勢,上市酒企三季報顯示,包括五糧液、洋河、水井坊在內的多家酒企紛紛出現利潤下滑。由此看來,娃哈哈目前進軍白酒業,頗有點“逆勢而上”的意 味。從白酒的產業周期上來看,現在確實是較低迷時期,在行業危機的情況下,外來企業進入這個行業才有更高的可能性成功。一些有實力的企業往往會在行業周期 弱的情況下進行抄底,這樣更具有競爭優勢。對娃哈哈這樣的大型企業來說會選擇逢低進入,逢高退出。IT教父柳傳誌賣水果聯想涉足農業並非心血來潮之舉。據了解,也是在2009年,聯想確定將農業作為今後發展的核心業務之一,2010年成立了農業投資事業部。柳傳誌曾披露 了聯想的農業投資路線圖:“先從水果起步,逐步進入肉類、雜糧等項目,最後是糧食,最終打造一個統一的食品品牌。”聯想控股高級副總裁、佳沃集團總裁陳紹 鵬表示,從聯想涉足農業開始,柳傳誌就表示“不急著掙錢,前3-5年是投入期,以後才慢慢有回報。因此,我們做農業的原則是不追求量和市場份額,而是從源 頭起做好產品,如果純粹做果販子的話,我們現在就可以賣上百種水果。“未來如果有好的水果項目,我們還會跟進。農業是聯想控股長期投資的項目,未來5年還將投資20億-30億元。”潘蘋果:潘石屹“賣房子式“賣蘋果臨近年底,在各種節日接踵而至之際,潘石屹不再嘮叨他的銀河SOHO,反而在銀河SOHO支起了長桌案,擺上各種顏色的“潘蘋果”。此“蘋果“非喬布斯的彼“蘋果”,而是吃的蘋果。正如潘石屹調侃道:“聽說我代言蘋果,他(任誌強)很嫉妒。他要代言小米,吃的那種小米。”“潘蘋 果”一斤售價約15元,以盒裝12粒“潘蘋果”大小衡量,一個大概賣到7元錢。顯然這些水果的售價是普通同類產品價格的數倍以上,這被業內解讀為潘石屹在用賣房子的方式賣蘋果。原因很簡單,眾多周知,潘石屹最擅長的就是提升利潤空 間,其如此幫家鄉人賣蘋果,可謂營銷大師的本色代言。然而能否被市場真正認可,是否能夠猶如“褚橙”一樣脫銷,能否走得更遠,這些尚有待觀察。陳光標:賣涼茶加入涼茶市場混戰繼開賣“好人”牌新鮮空氣之後,陳光標又賣起了“好人”牌涼茶。陳光標一再聲稱,自己的涼茶不做廣告,每賣出一罐涼茶將捐兩毛錢給慈善事業。應該說,賣涼茶 打“慈善”牌,也不是不可以。但對於消費者來說,購買涼茶,一看質量,二看價格。市場是無情的,如果不在產品質量和價格上下工夫,僅靠“慈善”恐怕難以俘 獲消費者的心。面對質疑,陳光標回應稱“虧本的話,能虧得起就虧,虧不起就關掉從頭再來”。而在整個2013年,陳光標不斷出招。先是印著“平頭胖男 人”商標的綠罐陳光標好人涼茶,擠進了紅罐涼茶的銷售大戰之列。下半年,又強勢參戰紅罐涼茶最大線上戰場――中糧我買網。然而未來能否得到市場認可,還有待觀望。銀行大佬董文標掘進金槍魚原本坐在窗明幾凈的高樓大廈中等著客戶貸款的民生銀行董文標,2013年開始發力發展金槍魚產業。用3年時間投入大約1000億元。民生銀行為什麽要進入這個領域?董文標給出的答案是:第一,它對經濟周期不太敏感,有市場,中國的海產品捕撈在全球占的比重是比較低的,原因是我們沒有好的船,只能在近海打 撈;第二,就是沒有競爭,我們做了調查以後發現,沒有幾家銀行去提供產業鏈的服務,沒有競爭我就能賺大錢;第三有前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的提高,當然要分開檔次,該吃豬肉的吃豬肉,該吃海產品的吃海產品,金槍魚最大能到800斤,一條金槍魚的最高賣價可以到1000萬元,所以叫高附加值產品。煙草大王褚時健賣橙子褚橙,原名雲冠橙,由於它由昔日“煙草大王”――紅塔集團原董事長褚時健種植而得名,被稱為“褚橙”,又叫“勵誌橙”。2013年銷售覆蓋長三角、珠三角,百度搜索褚橙,顯示650多萬條信息,被稱為褚橙效應。地產大佬許家印賣水2013年11月9日,中國男足在23年以來奪得收個亞洲冠軍。11月10日,趁著恒大足球奪亞冠之際,恒大集團順勢召開發布會正式推出自營品牌“恒大冰泉”,高調宣告將進軍高端礦泉水行業。恒大礦泉水集團董事長潘永卓透露,恒大的目標是打造千億礦泉水帝國。 相關公司: 數據來自 創業項目庫 作者:淩誌敏 | 編輯:ningyongwei | 責編: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7276

5 Mar 2016 - [業績公布] [香港八十前] [港企專門店] 堡獅龍國際(592)中期業績後賣舖套利

若想得到更多最新訊息,請Like已有超過10,800個Fans的「紅猴FACEBOOK」(按此),謝謝支持!

(註:「香港八十前」即市值在80億港元下的港資企業或主要業務在香港的企業)

堡獅龍國際(592)(公司網址)現價$0.495,現時市值約8.1億港元(「香港八十前」成員),
主要從事
品牌成衣零售、分銷及批發業務。2月24日公布至2015年12月中期業績,收入按年跌13%,毛利率跌3.1百分點,純利按年更大跌84%,源於中港零售市道不理想。前天收市後,集團公布以先沽後租回,以3.5億港元售出澳門舖位,淨現金流入為3.46億港元,相當於每股$0.211,若加上去年尾每股淨現金$0.208每股淨現金有$0.419,比公布時股價$0.38高。昨天開市大升至$0.485,收致$0.495,升30%。不過,集團表示將會以套現用作一般營運資金,但或因以往有多次派特別息紀錄,市場反應非常正面。

大家若有興趣對上市公司作業績財務分析DIY,並取得Microsoft Excel Templete,請參閱我的最新著作「港股A餐」,各大書局有售,或可到「超閱網」(按此)網購。

(按一下下圖可放大)




證券投資組合管理服務 (按此,再往網頁左下方) 
投資收費專欄「觀微知勢」(按此
2014年著作「港股A餐」(按此
Facebook專頁(按此)
港企專門店 (按此)
香港八十前 (按此)
上市公司財務分析摘要大公開 (按此)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7877

5.57萬每平拿下上海周浦新地塊 保利1年半後賣7萬才保本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5262.html

上海的土地市場再度引發市場哄搶。

5月18日上午,37家房企開啟搶地大戰,幾乎所有地產“豪門”都參與了今天的土地拍賣,最終,保利以54.5億元競得浦東新區周浦鎮西社區PDP0-1001單元A-03-11地塊,折合樓板價43607元/平方米,溢價率295.8%。如果扣除自持部分和保障房,實際樓面價為55707元/平方米。這意味著未來這個片區需賣到7萬/平方米才可保本。

第一財經獲取的名單顯示,參與搶地的37家房企為:奉賢建發、城開、旭輝、招商、正榮、格力、電建+金茂、陸家嘴、金輝、中鐵、融僑、融創、恒大、世茂、華發、華潤、首創、大名城、融信、信達、新城、保利、嘉寶、平安、中駿、禹州、富力、海爾、九龍倉、陽光城、三湘、葛洲壩、龍湖、合景泰富、萬科、中糧、廈門建發。

(拍賣土地實景圖)

目前,周浦新房最高不超過4.8萬/平方米,而周浦地區的房價均價為4萬元/平方米左右。

根據出讓文件公告顯示:該地塊為浦東新區周浦鎮西社區PDP0-1001單元A-03-11地塊,出讓面積為69433.1平方米,容積率1.8,起始價13.77億元。此外,建築限高50米,綠地率為不小於35%。

地塊規定住宅套數不低於1042套,內需配建5%的保障性住房,按規定無償移交給住房保障機構或者公共租賃住房運營機構,全裝修住宅面積應占總住宅面積的30%以上(不包含保障性住房等),保障性住房的全裝修住宅建築面積應占保障性住房建築面積的100%以上。此外,中小套型(90平方米以下)住宅建築面積不得低於該地塊住宅總建築面積60%。

同時,該土地的要求很高,本次拍賣地塊中僅80%面積為可售商品住宅,另5%面積做保障房用途、15%面積做須整體永久持有之收租公寓用途。地塊出讓條件上規定:“該幅地塊規定有15%的面積需要自持70年不能出售,5%的面積作為保障房無償移交給政府。”

上海中原市場研究中心資深研究經理龔敏表示,眾多房企追捧之下就形成了高地價,“此次競標房企達37家,其中不乏知名房企,由於市場普遍對一線城市看好使得房企追漲之心不改。”

但一味地看漲並不意味著市場風險就不存在,未來開盤約1.5年之後,因此保利高價購得的這部分地塊,是否可支撐這樣的房價並不得而知。

(保利地產公司圖)

隨著上海等核心城市土地供應的稀缺,房企也被迫提高價格拿地。該土地拍賣後,多家房企在一個討論群里提到,由於目前處於市場洗牌期,誰能堅持到最後誰勝利,因此高價拿地也是他們不得不面臨的選擇。

以拿到土地的保利地產為例,保利今年以來在一線城市只在廣州拿過一幅宅地,土地總價為4.56億元,而在上海則是2014年取得楊浦區平涼街道18街坊地塊之後便再也沒拿過地,所以對上海土地儲備的需求還是存在的。

同策咨詢研究部總監張宏偉認為,一線城市量價齊升,地王頻出也推動房價繼續上漲,當下半年及明年樓市進入調整期時,房價也會面臨下降風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7169

不靠自由行70後賣手造眼鏡月賺10萬

2016-06-09  NM

過往《壹盤生意》賺得多的商鋪,老闆們都「踢晒腳」,攝影師必定會影到人山人海。今次的眼鏡店「形品」,經營四年,現時月賺十萬,卻是門可羅雀,鋪頭全日做幾個客生意,空閒得很,四十五歲的夫婦檔老闆余文偉Andy與庾佩珊Kitty,大部分時間都是抹玻璃櫃、眼鏡片,間中聯絡客人。形品賣較有特色的手造眼鏡,其中最多的是日本品牌「金子眼鏡」,平均二千五百元一副。並非自由行最愛的Dior、Gucci,故自由行大減仍無損生意,「我哋九成係本地客,唔似大街幾十萬租,靠自由行的鋪頭,做本地客先長做長有。」悶聲發大財的兩人多次期望記者少提他們的盈利,「唔好講咁多我賺錢呀,業主睇到會加我租呀!」四年間慢慢累積熟客,才有今天的成績,「依家有四千幾個熟客,每年仲有大約一成五增長。」

Andy大學畢業便開始其視光師生涯,由第二年升上經理一職,隨後二十年中一直原地踏步。到八年前他遇上新老闆朱生,令他有機會自立門戶,「朱生俾機會我接觸鏡行、處理入貨,嗰時開始知道來貨價,公司點樣先賺到錢。」眼前升職依然無望,於是便與做推銷員的妻子拍住上,於旺角銀行中心開鋪,以為會一帆風順,「開鋪前我接觸開嘅代理都話會供貨俾我,結果大部分反口,其後知道我找到數先肯俾貨我。」一年後生意開始穩定,便被業主逼遷,選擇搬到現鋪,位處於香港的核心地帶旺角的外圍,在麥花臣球場斜對面,「選呢間鋪因為門口可以停車,又近黑布街,車主整車前後,可以停低入嚟睇。而且旁邊就係老牌客家菜泉章居,附近好少鋪頭,等位的食客有機會過來。」

轉型手造眼鏡

不過Andy大呼生意慘淡,因頭一年接連有大廈維修與重鋪地下水管工程。生意遲遲未上軌道,搬鋪後頭兩年,兩人沒有放過一天假,加上潮牌無特色,不用專程到形品購買,故此兩人決定改變定位專賣手造眼鏡。轉賣手造眼鏡除了有特色,盈利亦較為穩定,「大牌子每年出兩、三次新款,一出新款,舊款就唔值錢,我哋其實知大概賣到幾多,不過每個牌子最少要入七十幾副,所以好多時都要減價清貨,三四折咁平賣,賺頭蝕尾。」

手造矜貴月製二百

手造眼鏡很矜貴,因一位師傅每月製作不足二百副,不能以機器量產,因原料「賽璐珞」易燃,以機器量產的過程會有過熱引發火災的風險。而製成品的彈性與強度很高,而且製作後拋光。但這些高價商品有錢都未必買到,「佢哋唔想影響自己公司形象,所以唔係俾錢就買到。」幸運地,日本手造眼鏡品牌金子眼鏡,其高層路過形品,覺得鋪頭門面、視光師合乎要求,主動邀請形品購買。因有金子眼鏡認同,其他手造品牌如歐洲的Lindberg、Mykita就較易購入,「歐洲代理見我哋有金子眼鏡,我又應承會放佢嘅品牌喺最當眼位置,終於一間一間傾得成,慢慢將舊有的潮流品牌淘汰。」

入平實貨

做零售業最忌責貨,尤其這些幾千元貴價商品,「我哋入貨好小心,入錯咗就無錢入新貨啦。」為求貨如輪轉不責貨,Kitty入貨大多選擇黑色、啡色等可以返工、見客的顏色,「最緊要戴得舒服,平實唔好誇張。誇張款客人戴上去笑吓影張相就放低,好少有人買,尤其我哋嘅客人大部分係專業人士。」平實亦有其潮流,例如上年流行粗框眼鏡,今年流行幼框,他們會根據報章、雜誌的介紹,了解今季潮流。Kitty統計過每十款才有一款,需要半年至九個月才賣出。

專攻日牌歐牌

平時每月各品牌都會入十幾副眼鏡,通常三月、八月、九月Andy都會暫停入貨,因為四月香港有眼鏡展,十月日本,十一月歐洲,他要儲備子彈掃新貨,「歐洲品牌Lindberg平均二千蚊,我入百五副,都要三十萬,而且佢哋無數期,要先找數,都幾大壓力。」而店鋪的現金流與貨物大概保持在一比二,眼鏡框保持約一百萬,現金流保持五十萬,以確保能夠隨時入貨。

熟客生意

兩位老闆都四字頭,做生意亦回歸基本步,靠親切感贏得熟客信任。首先是要打開話題,「我會等客人行咗一個圈先行過去介紹,其間同佢傾偈,有幾個話題好易中。有無養寵物,依區有邊間食肆好食,有無去旅行。通常都可以講落去,近排日圓跌番,邊間酒店好住之類。」Kitty之前做連卡佛的推銷員,認人成為她的職業技能,採訪期間,Kitty的確能說出每一個客人的名字,「我講得出佢個名,記得佢配過咩眼鏡,咁會有親切感。你剛才見到廿幾歲的阿森,做工程生意,佢配幾次都係圓框眼鏡,所以我問佢又配圓框呀?佢就知道我記得佢。」為此Kitty不請員工,決定夫妻檔一起開鋪。在成功的背後,他二人頭兩年都沒有放假,到今天也只每月放假一天。

開業資料(3/11)租金(兩按一上):$180,000裝修:$600,000入貨:$120,000儀器:$50,000總投資:$950,000

營業資料(5/16)營業額:$500,000 租金:$60,000 入貨:$200,000 人工(兩名老闆):$70,000雜費:$50,000 盈利:$120,000

撰文:孫樂祈攝影:關永浩攝錄:關永浩[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726

鵬起科技業績變臉牽出並購疑團,先買後賣原因何在?

鵬起科技(600614.SH)2014年的一起蹊蹺並購,正成為市場與監管層關註的焦點。

鵬起科技在2014年10月並購豐越環保100%。對賭期內,後者業績承諾期內達標,但在對賭期剛結束後的2017年業績立馬“大變臉”。2018年3月,上市公司宣布將豐越環保51%股權再回售給豐越環保原實際控制人。在交易對手存在履約風險的情況下,上市公司仍堅持向其出售資產,還約定了分期支付方式,同時延長為豐越環保提供的大額擔保。

在這場跨時三年多的資產騰挪中,交易合理性、標的業績和定價、交易對手履約能力等都疑點重重。於上市公司而言,這次並購更多的也只是紙面的業績數字。鵬起科技最初以18億元收購豐越環保,隨後增資2.4億元,總支出合計超過20億元。盡管在承諾期內實現了5個多億的業績,但豐越環保目前僅在2015年向上市公司發放過8000萬元股利;2016年宣布發放的1.3億元股利目前還未支付。

而面對監管的接連問詢,鵬起科技回複和解釋得越多,待解的謎團也更多。針對業績變臉,上市公司稱是因為豐越環保去年部分設施改造維修,長時間停產所導致。但面對這一回複,上證所在4月18日晚隨即發布二次問詢,追問停產事件此前未披露的原因、是否達到信披標準。

業績變臉牽出並購疑團

並購對賭協議結束後、標的資產出現業績變臉,這早已成為市場最為關註的風險隱患之一。鵬起科技在並購標的業績變臉的同時,選擇了轉讓控制權,但卻由此牽出一系列並購疑團。

2014年10月,鵬起科技完成收購豐越環保100%股權,交易對方曹亮發等就豐越環保2014、2015和2016年盈利1.22億元、1.8億元、2.2億元的業績承諾。根據上市公司歷年披露的盈利預測實現情況專項說明,豐越環保2014、2015和2016年實現的業績分別為1.26億元、1.93億和2.24億元,對應業績承諾完成率分別為104%、107%、102%。從數據上看,豐越環保不僅保持高速增長,更準確完成了對賭期內的業績承諾。

在對賭期結束後的首年,按照並購之初的評估假設,豐越環保2017年凈利潤將應該達到2.5億元。然而,豐越環保2017年1-10月經審計凈利潤僅有1.15億元,是2016年凈利潤的一半左右。上市公司預計,豐越環保2017年凈利潤會環比出現大幅下滑,達不到前次評估時預計的金額。

由於已過業績承諾期,豐越環保業績下降不再觸發補償義務。但與業績下滑幾乎同時發生的,還有標的資產股權的再次轉讓。2018年3月,鵬起科技擬以12.33億元的對價,向深圳中亮實業轉讓豐越環保51%股權。而中亮實業的實際控制人正是豐越環保原實際控制人曹亮發。

四年不到,業績變臉且資產左右騰挪,交易合理性是市場和監管最為關註的問題。在交易方案發布之初,上證所在首次問詢函中重點關註兩次交易以及估值作價的合理性、剩余股權安排、交易對方的履約能力,尤其是針對本次交易合理性的追問中,業績為何變臉、為何以成本價轉讓等都被問及。

在4月18日鵬起科技的媒體說明會上,中證中小投資者服務中心(下稱“投服中心”)更直接發問,在高溢價收購豐越環保後,此次再以成本價出售給豐越環保原實控人是否涉嫌利益輸送,是否損害中小投資者利益?

鵬起科技在4月18日對上述問詢進行了回複,但前後邏輯卻相當牽強:強調標的優質且能夠持續盈利,但同時又認為以近乎成本價的對價轉出控制權“具有合理性”。背後真實意圖,令市場百思不得其解。

按照鵬起科技的回複,2017年豐越環保業績出現大幅下滑,是由於環保設施和生產設備的改造維修,造成部分車間仍然停產時間較長。但從收購後的情況來看,“豐越環保連續盈利並為其股東提供了合理分紅回報。預計豐越環保將繼續保持持續盈利能力。上市公司作為豐越環保重要股東,也會從中獲取相關回報。”

而根據投服中心的測算,2014年至2016年上市公司合並報表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約為7688.37萬元、4707.92萬元、9169.23萬元。若扣除同時期豐越環保為上市公司貢獻的利潤,這三年間,上市公司均為虧損。

就是這樣一筆“優質且具有持續盈利能力”的資產,鵬起科技稱,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張朋起及其一致行動人為實現在軍工領域的更深層次發展,擬出售豐越環保51%股權回籠部分資金,集中資源投入到資產負債率更低、盈利能力更強的軍工及相關業務板塊。

基於回籠資金的需求而轉讓股權,但交易作價卻極為“實惠”。尤其是跟2014年並購豐越環保時261%的評估增值率相比,此次交易作價較評估值的增值率僅有104%。鵬起科技對此表示,交易作價是合理的,是考慮2017年停產影響、長期經營效率和業績提升後的綜合評估結果。

但即便是產業轉型的說法,亦存在有待推敲的疑點。根據公開資料與公司相關人士回應,在2014年,上市公司收購豐越環保的同時剝離了原醫藥業務;而在2015年,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張朋起收購了洛陽鵬起100%股權後,實現了實際控制人的變更。2016年起,上市公司提出以軍工為主、環保為輔的戰略,2017年起加大軍工領域並購布局。盡管存在實際控制人變更和資產收購,但均未涉及借殼。

近幾年來,監管層對於規避借殼上市的行為全面從嚴監管。從交易環節來看,借殼需要同時觸發實際控制人變更、向收購人收購大體量資產兩個要素;為避免觸及借殼上市,部分上市公司選擇暫時將大體量資產留在體內。因而,收購人的資產置入時便難以觸及資產規模標準,待置入完成後再出售原有的大體量資產,從而規避借殼上市。

上證所在一次問詢函中就發現了該問題,並追問再度轉讓豐越環保股權是否與前述一系列交易構成一攬子交易,是否存在規避重組上市的情況。在回複問詢函時,鵬起科技予以否認,認為是交易各方基於實際需求、通過商業談判達成的一系列交易。

交易對手履約能力存疑

資產騰挪背後的真實意圖尚未得知,但相比之下,誰是獲益者則更為清晰。

通過並購資產,上市公司得以剝離原有主業,並在豐越環保的業績貢獻下實現扭虧;標的資產原股東獲得交易對價,亦不需要為對賭期外業績下滑承擔補償義務,而目前還以近乎收購成本價出讓豐越環保控股權。正是面對如此“兩全其美”的交易,交易所和投服中心反複發問,針對信披程序、交易方履約能力等問題,要求上市公司排查是否存在侵害中小投資者權益的行為。

鵬起科技在4月18日回複問詢函時,將豐越環保2017年業績大幅下滑的原因歸結為部分設備設施改造維修而造成的長時間停產。但豐越環保作為上市公司的主要子公司,導致其業績大幅下降的停產事件此前卻未曾披露。當晚,上證所隨即下發二次問詢函,要求上市公司補充披露相關停產事項的具體情況,並要求其明確是否達到信息披露標準,是否履行相應信息披露義務。

同時,上證所根據前次收購標的資產的承諾,要求上市公司補充披露說明前次減值測試的具體情況;尤其是結合豐越環保2017年業績情況,說明是否存在未履行的股份補償義務、信息披露義務人是否履行了相應的信息義務。

除此之外,交易方履約風險也是成為當前的焦點問題。

本次交易采取了分期支付的方式。豐越環保51%股權的最終轉讓價款為12.33億元,全部以現金支付。在股權轉讓協議生效日後的次日,交易對方中亮實業向上市公司支付股權轉讓價款的51%,剩余49%的交易對價在2018年12月31日前付清。根據上市公司在媒體說明會上的回複,中亮實業將主要以銀行貸款,以及與其他投資者合作的股權債權融資形式來支付對價。

資料顯示,中亮實業實際控制人曹亮發目前持有上市公司8.18%的股份,即1.43億股。目前,曹亮發尚未質押的上市公司股份為2868萬股,按照上市公司股票停牌前收盤價 10.16元/股計算,市值約為 2.91億元。

值得註意的是,鵬起科技目前存在對豐越環保合計15億元的債務擔保,該筆擔保本應在2018年4月到期,但上市公司在本次交易中擬延長擔保期至2019年3月31日。延長對已出售資產提供擔保,公司在回複中解釋稱,豐越環保屬於資金密集型企業、上市公司目前仍持有豐越環保 49%股權,對已出售資產延長擔保具有合理性。但這一說法,並沒有獲得監管層的認同。

公司在4月18日晚披露,上市公司與曹亮發及其配偶在4月17日已簽訂合約,針對上市公司提供擔保的豐越環保債務進行全額反擔保。除了上述未質押的上市公司股票外,尚未過戶的51%豐越環保股權也被視為反擔保的主要資產。

需要註意的是,上述兩筆資產相關性較高,且都具有一定風險。未質押的上市公司股權同時承擔對價支付和反擔保的需求,但實際上並不可兩處兼得。獲得豐越環保51%股權的前提,是以完成股權轉讓和支付對價為前提;若質押上市公司股票融資而支付對價,則反擔保能力削弱。此外,上市公司與交易所也都提及,以豐越環保股權進行反擔保,也只有在豐越環保經營情況不惡化的情況下才具有一定的反擔保能力等。

在二次問詢函中,上證所特別強調,鑒於上市公司和中介機構明確表示交易對方履約能力存在不確定性,上市公司需說明依然選擇曹亮發作為交易對手方的原因及合理性;尤其還追問道,上市公司僅出售豐越環保51%的股權是否正是因為曹亮發償付能力所限。針對曹亮發當前的反擔保能力,上證所還要求上市公司說明,為標的資產提供15億元擔保是否損害上市公司和投資者利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2675

80後賣樓賺百萬等跌市

1 : GS(14)@2016-12-04 17:22:17

【本報訊】樓市前景不明朗,有業主持貨夠三年,即額外印花稅(SSD)鬆綁,先行獲利離場,再將所得利潤租樓住,等樓價跌再買回。中原馬斯力表示,天水圍嘉湖山莊樂湖居11座低層E室兩房戶,448方呎,原叫價390萬元,放盤僅五日便以387.5萬元易手,呎價8,649元。賣家是一對80後年輕夫婦,2013年11月僅以260萬元買入單位,因看淡後市,加上賣樓又有可觀利潤,短短三年就賺百萬,趁最近「夠期」即沽貨,賬面勁賺127.5萬元。據指賣樓後計劃在同屋苑租住兩房單位,月租約1萬元,即今次賣樓所得利潤,夠租樓最少10年。美聯樊志聰稱,青衣盈翠半島3A座高層A及B室兩伙相連戶,共1,527方呎,獲一組用家分別以1,200萬及1,050萬元買入。_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204/1985428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8164

80後賣紅酒起家 轉戰工廈套現三億

1 : GS(14)@2017-08-06 18:40:14

■樂風集團葵興項目Loft Axis II將工廈拆細成多間工作室。



【周末專題】10年前,兩位80後本地大學生每人拿10萬元北上賣紅酒,賺到第一桶金後,回流香港搞化妝樓,食正樓市黃金期,200萬元滾到上千萬元。7年前被政府辣招搞到無啖好食,最後拉攏朋友創辦集團,招兵買馬轉戰工廈,千萬資金滾到變億元。



■周佩賢(左)及梁智基(右)曾翻新多個物業出售,後因政府推出辣招而轉戰工廈。 伍嘉亮攝

4年翻新40物業

80後的梁智基Sherman(樂風集團董事總經理)和周佩賢Carol(樂風集團創辦人)是中學同學,大學畢業後創業,Sherman稱:「由細到大都覺得唔應該打工!」因緣際會2004年北上賣紅酒,「食正佢哋興紅酒潮流,10萬變15萬,15萬變廿幾萬,兩年做幾轉,滾到近200萬元。」但他們不習慣內地生活及工作文化,如傾生意要先乾兩杯烈酒。2006年回流香港搞舊樓「化妝」,讀土木工程出身的Carol憶述當時睇咗好多樓,「睇咗個幾月,日日睇十層八層,總共睇200個單位,先買第一間物業。」物業為銅鑼灣舊樓,買入價逾160萬元,翻新後近3個月沽出賺約40萬元。4年間先後翻新40個物業,普遍持貨半年至9個月出售,200萬元滾到上2,000萬元。好景不常,2010年政府出辣招,住宅無得炒,Sherman嘆:「暫停,睇清楚究竟政府想點,發現住宅好明顯係冇得玩……2012年confirm住宅肯定冇得做!你見政府取態,無論正路、唔正路嘅方法打擊,無謂爭持。」近兩年無做化妝樓,經紀介紹他們買工廈單位,「經紀掟親啲(工廈)盤,唔係1萬呎就9,000呎……香港邊間公司、邊啲行業仲需要1萬呎嘅地方呢!我哋驚客源呀……」見拆細工廈單位有市場,適逢志同道合朋友,引入策略性投資者成立樂風集團搞工廈拆場。第一個工廈拆場位於葵涌,以約1,000萬元買入5,000呎單位,分間8伙,每個售約200萬元,近3個月沽清,套現約1,600萬元。Carol稱:「開頭參照發展商銷售手法,搵經紀、定價單。我哋認為做任何一樣嘢,就喺市場搵個最優質嘅人嚟參考,邊個?新地。」過去5年已銷售11個工廈拆場,套現3.2億元。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806/2011293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983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