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銀監會:9年後尚福林回歸本行

http://www.capitalweek.com.cn/article_12616.html

【《證券市場週刊》記者 楊練 袁京力】放下證監會的令旗,尚福林重操舊業回歸銀行。不同的是,9年前他是農行行長,是運動員;如今他是銀監會主席,是教練員,是監管者。

證監會主席的位置是「火山口」,2002年12月29日低調入主證監會的尚福林或許沒想到,自己一幹就是9年,成為在任時間最長的證監會主席。

低調、內斂的尚福林有自己的「為官之道」。一開始,這位沒有「海歸」背景、也非名校畢業的監管者並不被看好。但末了,他被稱為「具有中國特色和政治智慧的監管者」。

初入證監會,軍人出身的尚福林顯示了雷厲風行的作風,「開弓沒有回頭箭」是尚福林在推進股改時的豪言壯語。而且,自股改後,改革動作頻出,一發不可收拾。

對尚福林在證監會工作的9年如何評價是個難題,有趣的是,從股指走勢看,尚福林到任和離任時上證指數均在2300點左右,似乎仍在原點徘徊,但其中 卻經歷了從998點到6100多點,又回到1600多點的過山車般驚豔走勢,儘管爭議和非議並起,但至少說明一點:尚福林在證監會的主席任職絕非「平庸、 平淡」所能描述的。

套用最簡單的功過論評價可概括為,這是資本市場基礎性制度改革的「黃金九年」,論功勞:國有股、法人股同股同權了,創業者可以創富了,投資者可以做空了;講非議:內幕交易時有發生、投資者文化改觀有限、新股大擴容被指超越了承受力。

資本市場由於牽涉主體較多,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作為監管者,推出一項重大改革,往往裹挾著指責和讚揚。在尚福林推動的諸多改革中,「股改」是受到參與各方最多認同、最少非議的一件事。

股權分置是中國資本市場特有的產物。在上世紀90年代初,當時社會上有國有股、法人股流通會導致私有化的擔心,並影響資本市場的退出。為了消除這種擔心,管理層不得不在政策上做出技術安排——股票上市時,約定國有股、法人股不流通。

時過境遷,這一制度安排越來越成為羈絆股市發展的最大制約:大股東與其他股東利益不一致,對維護股價不熱心;上市公司淪為大股東提款機等弊端不一而足。

在尚福林擔任主席之前,管理層曾出台了旨在解決這一問題的國有股減持試點方案,但最終引發了市場暴跌,不得不在2002年6月叫停,後續的改革壓力可想而知。

在防止非整體試錯的情況下,2005年4月29日,證監會宣佈啟動「股改」,約定了「統一組織、分散決策」的原則,並在「五一」長假後批准了四家公司進行試點。期間質疑聲音不斷,甚至出現了「十萬言書」。

在先期試點成功的情況下,「股改」聲勢浩蕩地展開,在實踐中形成了「10送3.5」、「10送3」的較好方案,困擾資本市場大股東與其他股東利益不一致的痼疾消除,為此後2006年啟動的大牛市埋下了伏筆。

「股改」只是第一步,它只理順了存量股票市場的定價體系,而以增量為代表的IPO市場的定價體系卻飽受詬病。

2004年底,證監會發審委副處長王小石因涉嫌發行腐敗被捕,並最終被判刑,此事引發了外界對發行制度的猛烈批判。此後,發行的陽光化、市場化一直是證監會努力的方向,尚福林表示,「陽光化是最好的消毒劑。」

新股發行制度的改革朝著市場化方向邁進。2009年6月,新股發行體制第一階段改革啟動,在詢價、優化網上發行機制及提示風向上進行了改革;此後的 2010年11月又啟動了第二次改革:完善報價申購和配售制度、充實網下詢價機構、增強定價信息、完善回報機制及中止發行機制等。按照尚福林的說法,「要 讓發行制度更加市場化。」

在過去的9年,也是多層次資本市場快速推進的時期。從2004年的中小板,至2009年的創業板,再至2010年的融資融券和股指期貨,均是在尚福林擔任主席期間推出。

此外,在商品期貨市場上,尚福林也批准了玉米、棉花等十多個大宗商品品種。

改革的大方向無疑是正確的,但步子邁得太快總會留下未曾踏足的空白。只有20多年歷史的中國資本市場,天生體質虛弱略顯稚嫩,基礎性制度的缺失不能 完全指望尚福林的改革「畢其功於一役」,某種程度而言,他只是一個改革的推動者,而不能成為政策的決定者。這注定尚福林的改革是一盤尚未下完的棋。

「沒有時間表。」這幾乎是嚴謹的尚福林每一次在基礎性制度改革上的習慣性用詞,國際板如此,新股發行的註冊制也如此。而最受市場關注的新股發行制度,仍有不少值得完善之處。按照尚福林的觀點,新股發行市場化的方向,應該是「讓市場的主體發揮作用,讓它們歸位盡責」。

但目前,發行環節的灰色鏈條不時浮現:上市公司包裝過度、保薦人頻頻失責、詢價機構胡亂報價、PE機構腐敗盛行……在創業板推出之後,國際板、新三 板以及債券市場,是資本市場未來亟待完成的任務,也是推進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此外,股市的投資文化淨化仍是前路漫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20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