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回顧中國股災成因 陳茂峰

1 : GS(14)@2015-07-28 18:20:41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728/news/ec_ecq1.htm
【明報專訊】一個月前發生的中國A股股災,既有其必然性,也有其偶然性。說是必然,是因為上證指數在一年時間升了1倍,創業板更升了兩倍,愈升愈急,市場有調整壓力。說是偶然,是這個調整的速度和幅度,都是前所未見,始料不及。



  

清理場外融資 觸發骨牌效應

今次A股股災,又是陷入了中國政策周期的窠臼:一放就亂、一亂就收、一收就死、一死就放。從2014年中開始的牛市,除了被稱為「政策牛」,還有一個稱謂叫「槓桿牛」,就是政府只管券商的場內融資,放任市場外的融資活動,大眾借錢炒股賺快錢,不亦樂乎。到形勢有點失控,便下重手治理,結果出事。

觸發今次股災,是因為證監會在6月12日提出要清理場外融資,發布了《關於加強證券公司資訊系統外部接入管理的通知》。證監會這道命令,場外融資的貸方便沒有辦法實時監視借方證券帳戶的情,於是就開始斬倉,先斬流通性較差、升幅較多的創業板神股(也叫妖股)。A股市場有漲停板、跌停板制度,神股跌停,貸方自然改斬別的股票,包括藍籌股。這就開啟了股票陸續跌停板的骨牌效應,形成股災:

場外融資斬倉→創業板多股跌停板→藍籌股跌停板→場內融資斬倉→更多股票跌停板→沒法沽售股票的投資者沽期指對→股票繼續跌停板→醒目者沽空期指賺錢,跌勢加快

多重槓桿 股票跌一成即爆倉

所謂場外融資,包括傘形信託、民間配資、P2P借貸,規模估計在1萬億至2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場外融資多是在今年發生,所投資股票以創業板上市公司為主。場外融資可以說是金融創新,突破傳統的貸款服務。場外融資很多是槓桿(場內的券商融資)的槓桿,甚至是槓桿(券商融資)再槓桿(傘形信託)三槓桿(民間配資),成為近10倍槓桿的投資,只要股票跌10%,所投資的本金就蒸發掉,血本無歸(大陸稱之為「爆倉」)。

場內融資其實是兩融,包括融資(香港俗稱「孖展」)和融券(借貨沽空)。大陸是在2010年3月開始容許券商從事融資融券業務,在6月15日股災前的兩融餘額是2.27萬億,佔上市公司流通市值4.9%,每天市場成交估計20%是融資資金。場內融資受證監會監管,額度未超越規定,信貸風險極低。6月12日的通知,不是針對場內融資,但殃及池魚。

6月15日開始的股災,政府初期沒有干預。市場跌了兩個星期,政府意識到事態嚴重,人民銀行在6月27日宣布,自6月28日起金融機構實施定向降準並降息0.25厘。但為時已晚,市場信心已失。政府入市干預,初期藥石亂投,對焦錯誤,不見成效。到7月9日改變入市方法,形勢馬上扭轉。(下期繼續)

御峰理財董事總經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185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