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轉戰澳門 尋商機
1 :
GS(14)@2014-12-15 11:16:50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1215/news/ec_ech1.htm
【明報專訊】香港近年對建築物活化及保育越益重視,吸引上市公司參與其中,變成商機。不過有參與其中的思城控股(8320)旗下則師樓負責人不諱言,要在香港成功活化建築物,面對對手既多阻力又大,涉及程序繁雜,致處處碰釘,要能夠如期完成活化計劃難度甚高,成本更因此搶高,並嚇怕有興趣參與活化建築的上市公司文化傳信(0343)及相關人士,索性轉到澳門荔枝碗去尋機會。
一向有參與建築活化的思城控股旗下梁黃顯建築師董事李仲明接受本報訪問時指,在香港要成功保育及活化建築,既不能夠將保育標準定得太高,亦不能夠要在待活化的建築內搞太多新用途,否則在現有官僚架構只顧按現行建築條例去活化項目,會處處碰釘。
難滿足不同持份者訴求
現時在港處理活化建築的部門,主要為發展局旗下文物保育專員辦事處,並且由該處委託非政府機構(NGO)接手執行,再委託保育顧問及則師樓落實。但是李仲明指,他們在處理保育項目時困難重重,面對持份者亦太多,難以滿足各方訴求。他以其處理保育灣仔石水渠街藍屋為例,便要面對原住客、政府各部門、NGO聖雅各福群會、居民組織、灣仔關注組甚至壓力團體多方要求。加上當初活化藍屋要求原汁原味保留原有木結構,同時要將原有公寓住宅增加用途,又要保留住戶,致按現成法規不易獲政府批出圖則,致原定2015年底完工的計劃延後至2016年。
另一方面,李仲明又指,他們尋求將藍屋活化時,考慮到將來在項目內搞活動需要,同時有見文化傳信及相關人士捐助圖書,他們曾借此契機和文傳及相關人士研究,冀借助文傳一方協力,在藍屋舉辦文化節目。
不過,接近文傳的消息人士說,文傳最終已因為藍屋項目遲遲未能順利推動而打退堂鼓。反而隨思成近年介入停業的長洲戲院活化計劃,擬考慮替項目增加餐飲、活動場地及文化元素,李氏不排除再有機會與文傳及相關人士合作。據本報從文傳方面的消息人士得知,該集團曾就活化長洲戲院進行研究,並且有基本構圖,當中包括建成免費戶外電影場地搞主題電影播放。
澳門探路 發展路環舊船廠
不過他形容,在香港搞活化建築困難重重,加上各政府部門各自為政,因此不斷碰釘緩步而行。相反澳門政府在推動活化方面效率較高,因此思城甚至文傳及相關人士在內的財團,最近已經轉戰澳門,到路環荔枝碗舊船廠遺址探路發展成新的主題文化活動場,期望快些成事。
明報記者 陳偉燊
2 :
GS(14)@2014-12-15 17:51:26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1215/news/ec_ech2.htm
【明報專訊】香港政府近年施政困難,只要商界提議新建設項目,便往往冠上「官商勾結」影響,或因行政措施僵化致不能成事,例如早年長建(1038)旗下青洲英坭提議發展廢料發電就曾相繼胎死腹中。反而香港周邊地區如橫琴、中山、澳門等地則推出一個一個新的旅遊項目「搶客」。梁黃顯建築師董事李仲明打了個比喻感嘆謂,若將港府用於活化項目的10億元款項,撥交澳門處理效率可能更高,隨時很快保育超過100個項目。他期望香港推動活化建築給予業界鼓勵,減少官僚及繁文縟節。
濠活化工程 只需與文化局洽商
他形容,澳門推動建築活化及保育「好有效率」,只要證明執行過程時保證安全,便可直接和負責保育政策的文化局官員洽商方案,毋須如香港般分散到建築、屋宇、消防等不同部門叩門及過關。澳門政府不單願意出資協助修繕物業,甚至容許願意將物業保育的業主給予地方加建作為鼓勵和補償,及將修葺後的物業繼續保留作私人用途。在復修如《醒世危言》作者兼清末官督商辦招商局總辦的鄭觀應殘破大宅,澳門政府更主動追溯原來建築面貌,按原有方式燒製構件復修物業。他感嘆道,香港表面在保育歷史文物出錢,但是比澳門猶有不如。
業界:望政府簡化繁文縟節
在外國方面,李仲明稱,政府很多時因應保育建築物只定下負重指標,容許在指定標準下進行適當改建及保育工程,毋須如香港般在圖則獲批後經常叫停施工及重新尋求官方批准。他期待有朝一日,業界能夠獲得鼓勵,政府簡化繁文縟節,不再嚇怕有心出力的商界及業主去保育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