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港10年 愈依賴愈生厭

1 : GS(14)@2014-09-22 14:22:57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922/news/ec_gca1.htm



【明報專訊】香港走過SARS低潮,短短10年間卻見樓市破頂、零售暢旺,有人將功勞歸於內地自由行,有人不滿金舖藥房佔領大街小巷。本報委託港大民研調查中港關係10年變化,發現逾六成港人雖認同香港對內地依賴程度高,但七成人則指對內地人好感減少,即「愈依賴、愈討厭」。根據統計,去年「自由行」人數較10年前增加逾5倍,零售業界和學者皆認為,零售和旅遊業對內地客的依賴「絕對過大」,對港人日常生活造成衝擊,樓市影響住屋亦使中港矛盾升溫。


港大民研計劃接受本報委託,在今年8月底以電話隨機訪問了1015名操粵語的香港居民,發現有61%港人認同「比起10年前,香港與內地關係密切好多」,同時有62%港人認為「目前香港對中國的依賴程度高」。

六成人感港依賴中國 七成「好感減少」

即使中港兩地關係愈趨緊密,但未能拉近兩地人民鴻溝。調查同時顯示,71%人承認「香港人對內地人的好感減少」,只有約12%市民有增加好感。就「香港對內地貢獻」評分,以促進內地金融發展、與世界接軌、人才發展等3項,都有6.1至6.8分成績(最高10分),但對促進民主卻只有4.7的「不及格」分數。

統計處的多項數據證明香港在旅遊、零售、貿易和金融等行業愈來愈依賴內地,內地來港投資移民亦大增,並帶來逾400萬資金投資房地產,推高樓價。資料顯示,過去10年訪港內地旅客由1225萬大增至4070萬,佔總訪港旅客75%;其中個人遊消費更佔總零售銷貨額的22.2%,比例較10年前大增17.7百分點(見圖)。

「中港矛盾」緊張令兩地關係不易再談合作,中央政策組前首席顧問劉兆佳認為,「中港矛盾」屬全球情的其中一項事例,近年中國崛起太快,與其他國家及城市的人民尚有莫大文明差異,但其他人又無法再以傲視態度面對內地人,形成「心理不平衡」,自然引發衝突。他形容,上述差異亦變相令港人增加對「香港人」身分的認同,加上年輕一代民族情感較低、較接受西方價值觀,隔膜更甚。劉認為,現時的政治爭議非永久問題,重要是如何調整政策,令更多人能受惠於中港合作的成果,令人人得益。

內地客10年暴增 關焯照:須先改善一簽多行

經濟學者關焯照分析,內地企業在港總市值達14萬億、佔整體57%。他相信矛盾困境暫成定局,難以一時回落,但相信政府須先改善「一簽多行」等旅客政策,至少在生活層面上減低港人怨氣。但中港矛盾激化,不等同內地市場流走,認為內地經濟市場尚在發展、人民幣市場不能霎時開放,相信本港「十年八載仍好安全」,但必須發展多元化產業,維持本港競爭力。

零售管理協會主席麥瑞直言,內地客來港購物開支,高峰期佔零售總額達三四成,連同其他如飲食、交通等消費,確實對本港過去10年的經濟有莫大影響,業界對內地客的需求「絕對過大」。但每個年代都有一種旅客主導市場,以往表現較「低調、斯文」,不似現時的「拖篋」旅客,認同政府要有政策調整,改善現行矛盾狀。

明報記者 鄭穎瑩 錢瑋琪
2 : GS(14)@2014-09-22 14:23:10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922/news/ec_gca2.htm

【明報專訊】本報委託港大民研的調查又發現,受訪的18至29歲青年對內地人好感最差,近九成人稱認為「好感減少」,卻同時有逾六成人認同對「中國的依賴程度高」,相對50歲或以上人士組群有近兩成人認同「好感增加」,反映不同年齡層的意見有分野。


兩成逾50歲者「好感增加」

今次調查針對18至29歲、30至49歲、50歲或以上等3個年齡層。若按年齡劃分調查結果,「30至49歲」群組中,69%人認為對「中國依賴程度高」為最多,其餘分別為「18至29歲」的62%,及「50歲或以上」的58%,意見相對平均。

再看港人對內地人的好感度變化,以「18至29歲」達88%人對「內地人好感減少」為最多,其次為「30至49歲」的79%,「50歲或以上」人士明顯回落至56%,18%人甚至增加好感。

中央政策組前首席顧問劉兆佳分析,本港年輕一代的民族情感低、不似老一輩有親戚於內地、較接受西方價值觀等,都令中港隔膜更甚。

面對內地的發展機遇,青協督導主任鄧良順指出,不少畢業港生都有意北上發展,卻不願長駐內地,通常只接受較短期的出差工作。港生不但會質疑內地的治安、秩序,亦擔心與內地人的文化有差異,他建議年輕人應採取開放態度,擴闊自身視野,否則優勢或很快被內地的「海歸派」年輕人所取代。
3 : GS(14)@2014-09-22 14:23:32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922/news/ec_gca3.htm



退休族黃遠輝:青年感矛盾 因內地人炒樓


2014年9月22日





【明報專訊】內地人湧港不但在零售業引發中港矛盾,亦因內地投資者紛紛來港買樓,助長本地樓市炒風。退休前是中國工商銀行(亞洲)副總經理、本港長遠房屋策略督導委員會成員的黃遠輝坦言,內地人炒高樓價,令年輕人沒能力上樓,是一個引發中港矛盾的主要因素。


黃遠輝認為,本港面對的問題,主要是樓價過高及租金過高,令生活受影響,「矛盾是介乎『有產』與『無產』之間的矛盾」,若有物業資產,資產會升值;若沒有資產,一直都無法買樓,被迫居住在環境不理想的地方,「樓價點解會上得這麼快,固然是2009年後的低位反彈,但平均樓價現在是高過1997年,需求在哪裏?新增的呢?是來自國內」。

理解為何青年公民抗命

他坦言,內地人買香港的樓,他們的投資方式不同香港人會放租,而是純放在這裏等它升值,亦不推出市場。對於年輕一代,是需要置業的人,「但這班人沒了希望,在高樓價下,如想不靠爸媽,是沒可能……是由有希望變絕望」。身為老一代,他理解年輕人追求民主,不滿中央推出一國兩制白皮書等看法,身邊朋友都沒有聽到很多人簽名反對佔中,「言下之意唔係支持佔中,但至低限度會同情,或可以理解為何有一些人在所有方法、選擇用完下,會用一些公民抗命方式,而那應是一個和平、理性(的方法),他們本身只是追求一種理想」。
4 : GS(14)@2014-09-22 14:23:49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922/news/ec_gca4.htm



80後創作人:去中國化生活 減內地影響


2014年9月22日





【明報專訊】一些不滿中港矛盾的港人選擇從生活中「去中國化」,希望藉以減少中共政權的「維穩費」。網絡漫畫「溫水劇場」作者白水(筆名),9月初曾創作一幅消極抗爭圖,內裏包括剪中銀卡、不入紅籌股、不飲國產啤酒等方案,心知此舉對政權影響近零,但至少可調整個人的意識形態,也感減少國內市場對自身的影響力。


剪中銀卡 不飲國產啤

本身為80後的白水直言,創作「從生活去中國化」的漫畫,源於9月初北京人大對政改落重閘,希望小市民都有方法消極抗爭,「既然說『中國的都會爆炸』,至少可減低對自身傷害」。他說自己無中國銀行戶口,亦無用內地社交平台、無買國產貨或品牌等,貫徹了漫畫提供的九大方案。

內地貪污 不同意青年北上

不過,現職玩具設計的白水始終要往返內地工作,避無可避,他稱不少製造工廠開始移遷至東南亞地區,加上內地生意文化及經濟結構存在隱憂,包括無合約精神、貪污等問題,不同意年輕一代北上發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566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