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商業地產頻現「挖角大戰」

http://www.21cbh.com/HTML/2011-9-15/yNMDcyXzM2NDgyNg.html

在住宅開發商感受痛苦的時候,萬達集團商業地產研究部副總經理楊澤軒說,他正感受著商業地產走向泡沫,尤其是商業地產人才稀缺的泡沫。「一個剛畢業 的小孩進入萬達後一個月拿兩千,去年年底拿到六千,但今年獵頭找到他,他開出了70萬年薪的高價,最後講到60萬,這就是我目前的感受。」而近期,業內關 於幾位知名地產商的商業地產高管的動向傳言,再次掀起了新一波人才大戰的高潮。

據本報記者獲悉,現任萬達集團商業管理公司總經理王壽慶即將出任恆大地產商管公司董事長。9月13日,王壽慶接聽本報記者的電話後表示「正在開會,不便說話」,但並未否認跳槽的消息。

同日,本報記者從世茂集團有關人士處得到證實,原龍湖集團營銷副總蔡雪梅已於近日赴任世茂睿智營銷公司副總經理。在他們的背後,還有更多商業地產領域的業內人士「轉換門庭」。商業地產高薪挖角的故事正在不停上演。

商業地產商的痛苦

「大家都在愁商業地產的人。」楊澤軒稱,已明顯感覺商業地產火熱到有點泡沫,「聽說商業地產總經理已經炒到年薪200萬」。

據萬達集團內部人士透露,很多公司商業運營部門的資深人士,成了其他商業地產企業爭奪的對象。「萬達商業運營部門的人員,是獵頭公司的重點對象。」

本報記者曾接觸過諸多從萬達出來、現已成為其他地產公司商業地產領域重要負責人的「萬達商業人才」。例如,現世茂股份旗下負責招商業務的商管公司總經理賈濤,2008年是北京石景山萬達廣場的總經理,如今已經是世茂股份商業地產的高層。

陽光新業地產副總裁楊寧介紹,短期大量激增的商業地產相較於人才儲備、零售業發展等現狀情況存在極大的不匹配,這必將出現商業地產人才惡性競爭的狀況。

據一位獵頭介紹,目前萬科、龍湖這兩家公司對商業地產人才的需求量尤其大。而一般商業地產人才的來源為萬達和凱德置地,被挖走的員工基本上可實現3-5倍薪酬增長。而該獵頭所在公司,受商業地產火熱影響,這方面的業務量比去年至少增長一倍。

煙台寶龍體育置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夏建兵認為,大量商業地產企業沒有耐性去自己培養運營人才,行業也沒有形成人才培養機制。那些通過挖角滿足自身的人才需求的企業模式難以支持眼下中國商業地產迅速膨脹的人才需求。而整個商業地產的最大風險和發展瓶頸,也在於此。

夏透露,寶龍集團準備與上海同濟大學合作辦班培養商業地產運營人才。這方面,萬達旗下的萬達學院成為目前國內少有的企業自辦培養商業地產人才的機構。

人才大戰背後的商業地產泡沫

商 業地產人才大戰的背後,是商業地產的投資高潮。它包括三種:原先以住宅地產為主的開發商加碼商業地產(如天津城投集團近期涉足商業地產,一出手即40億元 投資銀河國際購物中心),大量投資者攜資本大舉進軍商業地產,再就是商業地產領域的開發商擴大投資。一時間,商業地產運營人才一人難求。

「轉 型中新業務人才的缺乏,是困擾當下轉型開發商的又一大難題,而且這不是僅憑招幾個人,就能解決的。需要組建一個團隊。」楊寧告訴記者,企業轉投商業地產 後,需要組建自己的招商團隊、運營團隊。而一般來說,一支商業管理團隊的組建、磨合、成熟,需要2-3年的時間。楊寧告訴記者,「我們花了5年時間,現在 旗下的兩家商業管理公司也只能算是初具規模。」但現在的投資節奏,很難讓這些商業地產新軍花時間和精力去培養自己的團隊,挖角成為大部分企業的選擇。

上 海雖然出台了商業地產房貸收緊的警示性政策,但在住宅市場長時間低迷的背景下,上海商用物業成交仍然相當活躍。漢宇地產市場研究部報告顯示,8月份全市新 建辦公物業成交22.6萬平米,成交量環比增長47%,同比增長高達117%。「大宗收購成為8月辦公樓成交量驟然走高的主要原因。」漢宇地產分析師認 為,住宅市場的多輪調控已經成為上海辦公樓市場回暖的重要契機。預計未來以投資需求為主導的商業地產將繼續走強。

夏建兵表示,目前國內商業地產已呈現局部過剩的局面,尤其是商業綜合體項目,在不少地方氾濫。青島市的城陽區,只有幾十萬人口,已經批建了十多個綜合體項目。「這樣的建設規模,必然要迎來淘汰整合的階段。」夏建兵直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68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