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媒体人到运营一家设计师B2C网站,赵径文虽然感觉自己上错了车,但他要尽量开下去。 |
做了十年媒体人后,赵径文终于还是决定要做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2006年,他辞掉了《明报周刊》的职务,创办了一个视觉工作室。然而,这并不是赵径文理想中的创业。2008年春节过后,他开始筹划第二次创业。这一次,赵径文选择电子商务。 赵径文在电子商务方面没有任何的经验,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无知者无畏”。但是十年的媒体经历使他结识了很多跟创意和设计打交道的朋友。2005年,《城市画报》刚开始搞创意市集的活动,聚集了一批有想法的年轻人,这些人看到自己的设计变成了产品,并且被人喜欢,颇为自豪,其中的一些人逐渐把手工制作变成了自己的职业。创意市集最后成为了一个固定的活动,但毕竟受到场地和时间的限制,“总会有落幕的时候”,而电子商务的好处就显而易见。 同时,2008年,电子商务网站批量涌现。赵径文当时的团队在讨论时也有过犹豫:是做大众化的,标准化的衣服或者鞋子还是做刚刚兴起的设计师品牌的创意产品。虽然赵径文自己是一个波鞋控,但“卖鞋”毕竟不是他的兴趣所在。他所设想的不单只是做生意,最好还能做点能影响到设计师,影响到产品的事情,“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小生意”赵径文这么总结。 2008年11月,揣着天使投资人的200多万元资金和自己的积蓄,赵径文和团队推出了哇噻网─一个专注于设计师创意产品的电子商务网站。网站负责从拍照,上架,填单,发货的全部流程,设计师们提供产品。 凭借着圈内的良好关系,哇噻网刚上线就有近40个原创品牌。有别于大多数B2C网站,哇噻网销售的产品都是原创,虽然创意无限,但品牌辨识度相对较低,赵径文在推广网站的同时还需要兼顾“创意设计”以及“设计师品牌”概念的推广。 电子商务网站通常喜欢做的关键词和互联网广告,因为缺乏资金,哇噻网很少涉及。线下的互动活动才是赵径文擅长的领域。2008年10月,网站预热阶段,赵径文从摩登天空音乐节拿到了200多平米的场地,通过跟乐迷的互动小游戏,使网站一上线就获得了几万名注册用户。2008年年底,哇噻网又成为几家平面媒体年终随刊礼物的供应商,之后,一些杂志也会推荐哇噻网上好玩的原创设计。2009年,哇噻网还在北京CBD地区的各大写字楼里送出了近八万盆带有哇噻网Logo的绿植,只要植物不死,哇噻网的Logo就会一直出现在办公室里。 以前,赵径文要考虑的事情远没有现在那么多。“两件事情最重要,选题会和交稿。”这个还有点文艺的媒体人甚至会把选题会的地点定在香山的雕刻时光咖啡馆。但是现在,他需要面对更多琐碎的细节,类似于地税发票,增值税发票,劳动保障条例这些他之前不用费心的事情。基本上,从创业到现在,赵径文每天都要工作到凌晨2点,并且没有双休日,“如果不是兴趣也无法坚持到现在。” 2009年底,哇噻网正式运营一年后,赵径文和他的团队开始反思运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甚至是运营方向的问题。在他看来,最理想的模式应该是在拿到投资的头半年,甚至是更长的一段时间里,专心做好产品研发,也就是做出一系列以“哇噻网”为统一品牌的原创、手工产品,等形成一定规模以后,再开通网站,以B2C电子商务的模式进行运营。 “其实电子商务一点都不轻。”赵径文现在会这么说,在他看来电子商务可能只是少了店面展示和装修。但是多了客服,填单,发货。尤其是售后,还会牵扯到更多的问题。2009年12月,在设想新推广方案的哇噻网与《城市画报》合作,在北京三里屯Village开了第一家iMART创意市集实体店,店里的所有创意产品都可以在哇噻网上找得到。赵径文深信原创设计的生命力在于创意,好创意可以通线下的实体店得到展示。“与其十几万元投线上的广告还不如开店来的实在。” 但是开店远没有想象的这么简单,实际上,2010年上半年,赵径文一直在开店关店中折腾着。赵径文最初的想法还比较激进,“当时心态就不对,也没有考虑是不是租金过高了,或者是店面过小了这样的因素。”最紧张的一个月,赵径文甚至连员工工资都差点拿不出来。好在,他最后承认了扩张过快,并且关掉了一些店面,公司的经营又重新回到正轨上来。 两年多的经营过程,赵径文最先考虑的是如何生存的问题。他可能开始就坐在了一列错误的列车上,但是他并没有打算下车。为了能长久的经营下去,赵径文很重视控制手上资金。在和团购网站的谈判过程中,他会计算每件货是能挣2毛钱,5毛钱还是8毛钱。“两年花了200万元,还算是比较省的。” 社区化是电子商务的一个趋势,其实刚刚推出的时候,哇噻网就有类似的SNS社区功能。但最后由于技术问题上线半年之后被迫拿掉了。“底层的架构是一个开源软件,两边信息的对接有问题。”更多的原因是赵径文希望能有一个更为复杂的社区类的应用出现在网站中,他希望做C2C的转型。 这个想法出现在创业之前,随着品牌的增多,现在的管理团队变得力不从心。“20个品牌与2000个品牌来和你确认库存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供应链的管理,产品和品牌的选择都会有更多要考虑的东西。”赵径文说。国外也有相类似的网站hesty。他在做编辑的时候就对其有所关注,这是一个做C2C手工创意产品的网站,加入了更多的社区和小组的内容。买家直接能和设计师对话,告诉他们对于产品的看法。线下,也会有类似的“如何做一只小布熊”的小组活动。 赵径文当时认为在国内的环境下做C2C网站机会不大,但是尝试了B2C之后,他发现设计品牌还是应该走社区化的路线。“这是有感情和故事的产品”,社区化的营销和推广可能更加适合。同时,因为哇噻网主营创意产品,这些产品大多数采用手工作坊式生产模式,产量和库存数量没有办法实时显示。一个顾客下了订单,要经过仓库的确认才能知道是否有货,这对于用户体验是非常糟糕的,做C2C就不需要考虑这个问题。 虽然利润会变薄,但是赵径文能更多的把心思花在如何做统一的推广上,“像是举办沙龙,活动,设计师可以利用他们的影响力,也可以利用网站的渠道。” 联系编辑:[url=mailto:[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ur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