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退市公司開啟回A競跑,創智、長油同日申請“複活”

兩家已經退市的公司,同一天提出重新上市申請。

6月4日,創智5、長油5兩只退市股,同一天發布公告稱,已向交易所提交了重新上市申請。在申請重新上市、恢複重新上市審核前,這兩家公司都已退市四五年之久。

財報數據顯示,創智5、長油5兩家公司最近三年的營收、扣非凈利潤等指標,已經符合重新上市要求。但退市後重新上市並非易事,更早申請重新上市的天創5,自2016年5月啟動此事後,重新上市迄今未能成行。2001年以來因經營虧損退市的公司中,至今未有重新上市的先例。

“主要還是企業本身的問題,被強制退市的那些公司,要想騰出一個幹凈的殼難度很大。”業內人士稱,退市股能否重新上市,關鍵在於企業自身。同時,為了避免鉆空子,重新上市制度要求較高,很多退市股即便有重新上市的意願,也難以滿足要求。

誰能拔得頭籌

盡管在同一天提出申請,但由於重新上市的“新老劃斷”制度安排,退市時間、申請重新上市時間均不同的創智5、長油5的回歸,也將面臨著不同的路徑。

所謂重新上市新老劃斷,是2014年10月滬、深交易出臺所新的《上市規則》時,給予此前已退市公司一定緩沖期,即2014年11月16日前已退市,並在2017年11月16日前申請重新上市的公司,仍按 2012年的《上市規則》申請重新上市。

創智5、長油5退市的時間,均在2014年版《上市規則》出臺之前。其中,創智5在2007年5月暫停上市,2013年2月終止上市,而長油5則在2013年5月14日被暫停上市,2014年6月5日退市。但在2016年6 月 30 日,創智5就向深交所提交了重新上市申請,因此其申請重新上市適用2012年版的《上市規則》。

根據深交所2012年的規定,申請重新上市的公司,扣除非經常損益後,最近兩年的凈利潤須累計超過2000萬元,最近一年期末凈資產為正、具備持續經營能力。

年報數據顯示,2015年~2017年,創智5營業收入74.69億元、77.18億元、71.26億元,凈利潤4.21億元、4.21億元、2.82億元,扣非凈利潤為3.16億元、3.95億元、1.25億元;同期凈資產非別為26.88億元、29.43億元、25.46億元,均符合重新上市要求。

長油5面臨的要求則高得多。根據上交所2014年出臺的有關規定,退市公司申請重新上市,要滿足扣非後最近三年凈利潤均為正數,且累計超過3000萬元,最近一年期末凈資產為正值;最急三年經營性現金流量凈額累計超過5000萬元,或營業收入累計超過3億元;最近三年財務報告均被出具標準審計報告,主營業務沒有發生重大變化,董事、高管、實控人未發生重大變化、變更等,且具備持續經營能力。

根據年報披露,2015年~2017年,長油5營業收入54.79億元、57.81億元、37.29億元,扣非凈利潤6.1億元、5.28億元、3.79億元,經營性現金流凈額為11.27億元、13.01億元、8.12億元,均超過監管要求。

長油5在6月4日的公告中稱,經過調整,其主營業務、控制權沒有發生變化、變更、經營管理層沒有發生重大變動,資產質量明顯提高,盈利能力和持續經營能力明顯增強,,具備了持續經營能力。

而創智5行動較早,申請重新上市的門檻略低,但面臨的形勢卻並不比長油5樂觀。盡管其營收、扣非凈利潤指標均符合要求,但經營、盈利能力持續性,卻存在一定懸念。合並現金流量表顯示,2016年、2017年,該公司收到的稅收返還為10.75億元、12.1億元,今年一季度為4.02億元,遠遠超過同期扣非凈利潤規模。

此外,兩家企業去年底營收、凈利潤均出現大幅下滑。其中,創智5去年營收、凈利潤同比下降7.67%、32.93%,扣非凈利潤則大降68.22%;而長油5同期營收同比下降35.49%,凈利潤、扣非凈利潤則同比下降26.65%、28.18%。

尚無成功案例

退市公司申請重新上市,並非一件易事。自從2001年啟動退市制度以來,幾乎還沒有公司實現重新上市。

根據Wind資訊統計數據,自2001年退市制度推出後, A股市場至今共計有97家公司退市,其中因重組過程中吸收合並、私有化而退市的公司42家,暫停上市後未披露定期報告等退市的共計7家。

而武漢科技大學證券金融研究所近期統計則顯示,A股市場啟動28年來,強制退市的公司共計54家,而絕大多數又集中於2001年至2007年,這八年間共有43家公司退市。此後的2013年到2018年,又有11家公司陸續被強制退市。

公開資料顯示,迄今為止,已經強制退市的公司,幾乎沒有實現重新上市的先例,連申請重新上市的公司也為數甚少。公開披露信息顯示,在此之前,退市後又申請重新上市申請的公司,有天創5、南洋5兩家,但至今仍無明確進展。

公開信息顯示,因籌劃重大事項,為 避免股票價格波動,天創5從2016年5月12日起停止轉讓。2016年8月,該公司披露稱,正與有關方面積極推進重新上市工作。6月4日,該公司稱,股票暫停轉讓期間,進一步推進重新上市,但尚存不確定性。

南洋5也披露過類似計劃。2017年11月17日,該公司公告稱,最近投資者來電咨詢重新上市籌備進展情況, 截止公告日,正與中介機構積極推進重新上市工作,鑒於該等事項無先例,且需向有關部門進行政策咨詢,因此重新上市實施、進展存在不確定性。此後,該公司未在披露具體進展。

那麽,退市公司重新上市,究竟難在何處?

“主要還是企業本身的問題,被強制退市的那些公司,要想騰出一個幹凈的殼,並且滿足上市要求,難度其實很大。”上海某券商資深投行人士稱,被強制退市的企業,普遍存在嚴重財務不良、經營長期虧損、內控存在缺陷、虛假信披等較為嚴重的問題,妥善處理這些問題已經不易,況且滿足重新上市的更高要求。

A股已經退市的公司中,連續三年虧損的占比近半。Wind資訊統計數據顯示,上述97家公司中,連續三年以上虧損而退市的48家,占比接近一半,加上暫停上市後未披露定期報告等情形的,合計達到55家,占比超過55%。

業內人士還認為,重新上市制度要求較高,主要指標的要求,幾乎等同於IPO。除了上述營業收入、扣非凈利潤、經營性現金流凈額等要求外,滬深交易所新的《上市規則》還要求,最近三年公司主營業務沒有發生重大變化,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沒有發生重大變化,實際控制人沒有發生變更。

“應該說重新上市的指標,還是很嚴格的,很多已經退市的公司,處理遺留的問題都很困難,更何況還要滿足重新上市的要求。”某券商投行人士說,除了部分企業,退市前本身經營就比較差,甚至主業空心化。較為嚴格的指標,也是為了避免一些企業鉆空子。

退市股春天來了?

兩家已經退市的公司,在同一天申請重新上市,純屬巧合還是另有原因?這是否意味著退市股的春天來了?

“企業覺得符合標準了,就可以自行申報,可能主要還是企業的自發行為。”上述上海券商投行人士稱,不能市場出現任何風吹草動,就歸結為出現了“政策信號”或監管松動,也談不上退市股的“春天”已經來臨,

該人士並認為,申請重新恢複上市,前提是企業經過整頓、回複,經營、管理、利潤等指標,必須滿足重新上市的條件,而重新上市的相關指標,並非唯一性的要求,只要部分滿足不了要求,重新上市就會存在障礙。

值得註意的是,6月5日雖有部分ST股大跌,但多只ST股出現大漲。截至6月5日收盤,*ST中絨報收於1.88元,漲幅5.03%,*ST新城也以4.53%的漲幅收盤。此外,*ST保千、*ST金嶺收盤時也上漲了1.68%、1.06%。

“退市公司也是股份制企業,達到條件後申請重新上市,也是正常現象,不讓上市也不合理。”前投行人士、上海師範大學副教授黃建中說,退市公司一般都有很多遺留問題,比如一些投資者在企業退市後,長期無法退出,滿足條件後重新上市,有利於解決一些合理的遺留問題,也是一件好事情。

黃建中還認為,退市企業重新上市,有利於形成“能上能下”的機制,但在此過程中,要註意嚴格審查,以防止出現新的問題。退市企業申請重新上市,雖然數量很少,但審核仍要慎重,一方面,退市企業重新上市,若經營再度出現惡化,不利於形成優勝劣汰的市場機制,另一方面,若退市企業較為容易的實現重新上市 ,有可能引發退市企業跟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36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