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只有極少數獨角獸公司能夠成為指數型組織 一只花蛤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9b8db20102x3cy.html

只有極少數獨角獸公司能夠成為指數型組織

原創 2018-03-14 姚斌

個人微信公眾號:一只花蛤的價值投資

2018年3月11日   文/姚斌

關於獨角獸公司,我在去年曾寫過有關這方面的系列文章:《從企業文化審視何謂指數型組織,何謂偉大公司》、《反脆弱與指數型思維和線性思維》以及《高科技公司不被淘汰的命運:創新、企業家精神和指數型組織》。所謂的指數型組織,是指在運用了高速發展的技術的新型組織方法的幫助下,讓影響力(或產出)相比同行發生不成比例的大幅增長的組織(至少10 倍)。“指數型組織”來自《指數型組織》一本書的書名,其作者是美國奇點大學創始執行理事薩利姆·伊斯梅爾。在這本書中,伊斯梅爾歸納了指數型組織的11個強大屬性,並提出了建立指數型組織的12個關鍵步驟。指數型組織就是獨角獸公司,比如小米、海爾、滴滴和優步等。

所有的獨角獸公司都是指數型組織,因為這些企業都是短期內獲得巨大成長的企業。他們利用信息化技術,從零開始,極少的資源投入,在18個月到36個月之內,迅速做到估值10億甚至100億美元以上。獨角獸是艾琳· 李2013 年11 月在TechCrunch 國際創新峰會上提出的一個概念,代指那些估值超過10 億美元的創業公司,它統一概括了像airbnb(空中食宿)、uber(優步)和facebook(臉書)等令人驚奇的創業企業,因此這是一種企業的統稱。獨角獸是神話中虛構的生物,其形像馬,但長獨角,代表高貴、高傲和純潔之意。大部分獨角獸公司成立於2007年至2010年。到2015年至2016年,獨角獸得到大發展,這兩年被視為“獨角獸之年”。

識別真假獨角獸很重要,在資本視角下它至少必須具備三個特征:1、市場排名領先,以公司在市場上占據的地位衡量其價值和發展的潛力。2、企業團隊卓越,有好創意,商業模式合適,團隊持久、高效運作。3、擁有絕對的競爭優勢,不僅僅只有廣闊的市場空間,它可以將其他同類企業遠遠地甩在身後。一份資料顯示,截止2016年,加入獨角獸俱樂部的企業共有229家,其中估值達100億美元以上的有21家。中國有33家位列其中,主要分布在電子商務和互聯網金融行業中。從商業模式的特點及運營的基本邏輯層面考量,獨角獸公司有三個級別:

獨角獸1.0(即第一代獨角獸):以流量變現為主導,代表企業國內如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京東、網易和盛大等,國外如臉書、亞馬遜和谷歌等。它們通過電商平臺的運營、遊戲的推出和廣告的發布實現盈利。

獨角獸2.0(即第二代獨角獸):以運營驅動為主導,代表企業國內如美團、滴滴和58同城等,國外如優步、空中食宿等。它們大都擁有大規模的員工隊伍,以高效執行著稱,同時以雄厚的資金實力為支撐。與第一代獨角獸比,商業模式不具明顯優勢,需要投入大量資本,最終實現價值有限。

獨角獸3.0(即第三代獨角獸):以重構為主導,代表企業如特斯拉。它們能夠立足於行業基礎,在產品設計及研發方面進行顛覆性創新,同時推出智能硬件產品,具備更高的科技化和智能化,無需大規模資本支持,人力資源的需求不大,采用現代化操作體系,改變了傳統的架構模式,具有一定的孵化能力。

在全球範圍之內,獨角獸能夠達到10億美元估值的企業依然罕見。在空間上,Venture  Beat網站於2016年1月發布的獨角獸公司列表中,共有229家獨角獸公司。其中44%公司集中於加州。中美兩國獨角獸公司在列表中的占比超過了75%。全球其他地區,除英國和印度和有7家外,其余國家均不到5家。在時間上,從2014年開始全球獨角獸公司呈現爆發式增長。2014年新出現的獨角獸公司數量比之前所有年份的總和還要多。2015年也是中美獨角獸公司大規模爆發之年,被稱為“獨角獸狂歡”。2016年中美兩國獨角獸則大幅縮減,遠少於2014年,與2013年相當。大約50%的獨角獸公司是在成立6年後發展成為獨角獸的,而大約3/4的獨角獸公司是在成立九年內成長為獨角獸的。

在行業分布上,2012年,新增獨角獸企業多數集中於互聯網領域,如占比接近一半的電子商務,以及互聯網軟件和網絡安全等。2013年,互聯網軟件服務行業大爆發,占新增比接近1/3。2014年,獨角獸企業百花齊放。傳統的電子商務、互聯網軟件及服務領域占比均超過15%,醫療健康、移動軟件及服務等新出現的行業占比也超過5%,互聯網金融、大數據、共享經濟等擁有創新性商業模式的領域則繼續保持著強勁的發展態勢。2015年,傳統電子商務和互聯網軟件及服務領域重新崛起,新增獨角獸企業的占比分別達到25%和20%,互聯網金融和醫療健康行業繼續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擁有的獨角獸企業占比分別為16%和9%。

在估值上,一份研究資料顯示,中國獨角獸企業估值的平均值遠大於美國獨角獸企業,而中位數又遠小於美國獨角獸企業。在估值前十位的獨角獸企業中,美國占了5家,中國只有4家,且估值最高的也是美國的優步。優步2015年經過F輪融資後估值高達500億美元。2016年在沙特阿拉伯公共基金融資35億美元後,估值提升至625億美元,是全球估值最高的非上市公司。中國獨角獸企業的平均估值分別達到了美國及全球其他地區的1.5倍和2.2倍,但中國獨角獸企業估值的中位數卻僅為上述兩方的2/3和83%。如果將獨角獸企業按估值分為低、中、高三類,可以看出,屬於前兩類的中國獨角獸企業在絕對數目上是最少的,而估值超過100億美元的獨角獸企業數量卻遠超其他地區,與美國的差距也很小。同時從比例上看,由於中國獨角獸企業總數僅為美國的1/3多一點,因此高估值類獨角獸的占比要遠高於美國。

真正的獨角獸公司畢竟很少,但與獨角獸相關的“概念股”卻很多。因此對於投資者,識別真假獨角獸公司很重要。實際上,獨角獸代表的僅是企業目前的估值水平,並非意味著企業的未來就如花似錦。獨角獸公司的淘汰率極高,也有衰落的危險,很多獨角獸公司都倒在了成長的路上。比如,很多估值曾經達到10億美元的矽谷創業公司都遭遇重大的生存危機。從2003年到2015年間,估值達到10億美元級別的矽谷創業公司數量還不到40家,在過去十年間,每年誕生的獨角獸企業平均僅有4家,而僅有臉書的估值達到千億美元。再比如,絕大部分獨角獸公司都已經走過了B輪融資。從整體看,走過C輪的獨角獸公司數量與B輪的公司數量差別不大,但完成D輪的獨角獸公司數量卻大幅下降,這就是創投界盛傳的“C輪死”。又比如,一些獨角獸公司在上市後,比如眾安保險、閱文集團等,其股價相比上市之初均有了顯著下滑。最典型的是,雲通訊公司Twilio,這家獨角獸公司在2016年6月底上市。上市首日市值就翻倍,三個月後股價最高達到70.96美元。但此後股價一路暴跌,公司回購也無濟於事。很顯然,只有極少數獨角獸公司能夠憑借著強勁的核心業務成功突圍,從而實現指數級的增長,成為真正的指數型組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149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