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虧錢的決定 誰來拍板?


2011-6-6  TCW

管理相對論》專欄改版重新登場!改版後更重視知識創新,特邀湯明哲、李吉仁、黃崇興等三位策略與管理學名師親自捉刀,聚焦東西管理學、家族學、人才學、老闆學、績效學與社會責任學等華人企業最切身的六大領域,量身打造議題,期待每一場對談都是最精彩的一堂EMBA課。

第一堂課,就從本土最大的超市通路業者全聯社董事長的「老闆學」開場,究竟,老闆與部屬之間的權利義務,靠什麼決定?

台灣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李吉仁(以下簡稱李):過去我們看到許多事業成功的老闆,都屬於權威英明的類型,尤其是高科技事業,老闆不僅管得很細,對組織紀律的要求也很高。

權威型老闆也有不少優點,如:事權統一、不會令出多門,一旦拍板、屬下只須確保執行力到位,只要老闆夠英明,屬下也樂得不必承擔風險。但是,久而久之,權威型老闆會發現決策權力不易下授,屬下若非因此缺乏能力、便是沒意願承擔責任。

你的領導風格被員工形容像土地公一樣(笑),你怎樣定位老闆在事業中應該扮演的角色?

全聯社董事長林敏雄(以下簡稱林):做頭家(台語,老闆)最重要的,是要把企業顧好,把員工都顧好。組織一個很強的團隊,大家共同來經營。

以前有個同行跟我很要好,他每一樣行業都衝來衝去,有時他講,尾牙辦了一百多桌,關係企業有多大。我說,你衝這麼快,像手去抓一把沙起來,沙在流,你沒有辦法止住啊!因為沒有培養人,就一直衝過去,真的是很危險。結果後來還是倒了。

頭家何時該強勢?

李:你跨足零售、建築與金融等不同領域。不同的事業,你的領導風格是否有所不同?

林:當然不一樣。建築業我已經做了三十年,唯一沒授權就是土地開發,可是八○%的成敗決定在這點。

零售這行業,開始這些幹部都是我自己帶的,當時我還有一個弟弟(編按:林敏雄胞弟蔡慶祥是全聯社前總經理,○五年病逝),他給我打下基礎。

我看他執行得不錯,我來開會時都沒有講話,他有時覺得我比較不關心,就跟我太太講說,「你尪(先生)不是遲到就是早退,來這裡開會又在度辜(台語,打瞌睡)。」我跟他說,「你是總經理,我坐在旁邊是給你背書,我沒有講話就是表示你很好……。」

我弟弟帶了一陣子,大概已經有二百五十家分店,已經具規模,剛好(損益)可以平的時候,他離開了。我弟弟不在,我看這些團隊都已經成熟了,就趕快授權出去。

當然某些時候,例如 購併,他們經營團隊認為對方營運差,又怎麼樣……,那時候我會比較強勢,就是我決定了。但是其他的業務,他們都可以自己掌握。 其實,我覺得(經營事業)大方向還是最要緊。

李:老闆如何掌握大方向?

林:我從建築跨入零售通路,摸索了一年才完全領悟,規模沒大到某一個程度,競爭力會越來越小。

當時我們廠商的東西放在架上(毛利率)才一○%,怎麼可能活下去?房租、薪水、還有人員的費用,哇……。

李:一般量販店(毛利率)起碼要一六%到一八%,不是嗎?

林:可是我必須要經營。為什麼當時這個全聯合作社能活?啊(嘆一口氣),整間看起來黑黑臭臭,怎麼還有人想去買?因為就是俗(台語,便宜)啊。所以我有個觀念,你就是要做最俗的,如果能提升自己,(留客)不二法門啦!

其實是誤打誤撞。全聯社本來是中華民國合作社聯合社(經營),我算年輕一輩會員,當時三位大老來找我說,給你(年輕的)來做好嗎?我們(當初)敢經營,現在相信你也可以經營得起來;我直覺想說,三位大老加起來二百五十歲耶,我經營也要可以。

當時報紙亂寫,說我去接瀕臨倒閉的全聯合作社。其實,當時量販店跟超市沒有進來很多,全聯社的公積金大概有二、三十億,定存利率是七%,它只是節節敗退,沒賺錢而已,還是可以啊。

獲利和規模孰重?

李:你做建築的經驗,有多少帶到零售業來?

林:做建築,一塊地三億、五億元都買不到,大出大入,所以我看零售行業,不去看擴一個點要多少錢,比較不會急於(求)近利。

其實,當初被我合併的同行,在執行方面比我清楚太多了。可是他們都是看眼前怎麼賺錢;那我不是,我想的是,只要規模到某一個程度,廠商自然會挺你! 當我不夠大的時候, (某家供應商)談判代表跟我說,「你的業績只有我們水龍頭滴下來一滴水,」後來我查一查,我們已經有他一八%(銷售額),我就把他找來說,「我這滴水如果 沒有滴下來,你這總經理如果坐得住,我就輸你。」

他在台灣,我以前占他一八%,現在三○%。他最在意我的「銷貨付款」(編按:供應商供貨上架,但等到商品出售後,通路商才付款。等於通路商與供應商共同承擔存貨與現金流風險)。全世界只有我這一間,我跟他說絕不改。所以做到大了,連世界級的企業都對你很好啦!

我做三年了,差不多三天就新開一間。台灣市場,可以開到八百家。

賠本賣,怎麼打平?

李:這幾年全聯社的店數成長非常快速。但在台灣這麼密集的地方,你怎麼確保每家店都可賺錢?規模加大難道是唯一勝利配方嗎?

林:我東西一定要比量販店、超商他們便宜。二○○六年,我決定要做生鮮,人家(超市競爭對手)已有兩、三百家了,我就要比他們便宜二○%,那這穩賠的啊。你說這個決策要叫經理人做,他們怎麼敢做?

李:那你們怎麼打平?

林:賠錢呀,可是我們乾貨是賺錢的,我這邊賠不要緊,我目的是要追求品牌。

李:你就是要變成市場上最低價的指標?

林:對啦,現在我的品牌實力慢慢上來了。但就是說,賠錢,經理人誰敢做決策?連大主管都卻步。(所以)我說兒子來,他剛好在做小專員,我說生鮮你去管。大 家當時頭抱著燒(台語,意即棘手而頭痛),沒有後台(系統),也沒有經驗,我想說,就先做吧,反正人家打不死你。可是現在做三年了,後勤改善了,電腦 POS系統改善了,……前端也完善了。

李:你既然做出品牌知名度,價格不調整嗎?還是你在盤算,如果我活不下去,別人也活不下去,我就可接收……?

林:我競爭的都是國際大財團,你說我要以大吃小,是辦不到的,我的理念就是要把品牌建立起來。

教授你想想看,量販店也好、超市也好,他們在鄉下幾乎沒有(據點)。他們的邏輯都只想城市人多、開店才能賺,其實在鄉下,如果配送得到,房租便宜、請人也好請。

李:你這點跟沃爾瑪(Wal-Mart)很像,它當初也是這樣的展店邏輯。

林:外商沒有看到鄉下這個機會。(但)他現在感覺到了。像是沃爾瑪亞洲區總裁,那些阿兜仔(台語,外國人)一行二十幾個人都來看我,台灣還有我們這個成功個案,我覺得很好呀!

李:就企業經營來講,你現在哪個生意較好賺?

林:建設比較好賺錢。

李:雖然零售賺得不比建設多,在你的事業中, 你最喜歡哪個?

林:我覺得這個(零售通路),做起來很有成就感(大笑)。

李:我猜也是這個答案(笑)。能解釋原因嗎?

林:第一個,現在台灣的量販店、超商都是外國人(或含有外資),我的對手也有一千多億美元的集團。做零售品牌,我是有一種不服輸的心情,「你們是大財團,但我就算沒賺錢,也要把你擋住。」

就是說好運啦,當這些量販店把一流的人才往大陸調,說實在,我天時地利都對了。

建設這幾年真的是機會財,但是建設賺錢,它能支撐我大膽去做,沒有這個後盾,你還是打不贏外商。

做全聯社,創造一個品牌,比我計較今年要賺三億,明年要賺五億,看長一點不是更值得?而且這個團隊跟我很有革命感情,我個人認為,讚啦!

【延伸閱讀】全聯社品牌成功方程式

鄉村包圍都市,店數4年增300家

說明:經濟規模是一把雙面刃,一方面,通路商有大的採購量可幫助面對供應商時,獲得談判力;然而另一方面,一旦銷售價格與成本控管處理得不好,反而可能造成虧損,變成店開得越多,虧損越多的局面。

全聯社要做同業最低價標竿,同時衝店數,毛利率比同業低,照理說,面臨的兩難更具挑戰。然而,全聯社採3種策略,做低價品牌成功方程式:

低價:定期與競爭通路比價,目標(平均單價)比別人便宜10%到20%,做低價標竿。低利:淨利率2%, 但擴點速度4年增加300家,以經濟規模取得採購談判力。以賺錢的乾貨補貼生鮮虧損。低風險:採銷後付款,與供應商分擔進銷存成本。

管理精華:老闆,通常都有豐富的事業經營經驗,加上透過高層社交網絡的學習,自然也就容易複製己身所相信的根本經營邏輯(dominant logic,如成本導向、速度至上、規模效應等),以簡化決策複雜度,降低資訊不足產生的不確定性。許多老闆潛在裡認為這種根本經營邏輯雖不至於「放諸四 海皆準」,但絕對是「一通百通」。因此,老闆對於他認為熟悉的事務,很難不下「指導棋」,也較難接受屬下提出的「異見」。

觀察林董事長從營建跨業到零售通路的歷程,一方面他花時間進入新事業的場域,歸納出民生用品的零售「只要售價能壓低,必然有市場」、「售價要能低,店數規 模一定要夠」的核心經營邏輯,迥異於其過去在營建業的勝利方程式,但另一方面,他在管理上複製過去經驗(自己擔負買地養地的決策),將短期虧損換取長期獲 利的規模導向與深口袋(deep pocket)策略,由自己拍板決斷;同時,信賴既有團隊的執行,讓原本的二軍產生一軍的戰力。這種學習後複製的經營態度,應該是全聯社能夠異軍突起的硬 道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51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