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關於後臺產品,你需要知道的4個原則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711/164066.shtml

關於後臺產品,你需要知道的4個原則
枯葉 枯葉

關於後臺產品,你需要知道的4個原則

後臺設計的四項基礎原則。

來源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ID:woshipm)

作者 | 枯葉

大家都說後臺產品難做、要求高,這是有原因的。而且這個原因會超出我們的認知,一起來看看吧。

什麽是後臺產品

後臺產品也被我們稱為後臺管理系統、內部管理系統。

簡單而言,是給企業員工開發的辦公性質產品,同時也是對用戶使用的App,Web等產品的一個伴生產品。

我們還可以將後臺產品按照使用對象分成兩種

其一是自己使用的產品,實際上,任何一個產品都需要一個後臺,包括我們的C端產品。

另一種是客戶性質的產品,多見於B端產品。

我們會認為後臺產品很難,本質原因是因為做後臺產品的人很多 ,我們常常將後臺產品交給新人來設計,用來練手,也用來學習。

後臺產品的特殊性質,讓我們可以將其交給新人練手,這個特殊性質在於他的用戶身份——因為這是一款自己人使用的產品,我們能對其具備最強的包容心,即便他的體驗不那麽友好,他存在許多問題,我們也可以通過人為的方式來協調解決。

後臺管理系統的用戶大部分都是運營同學使用,產品同學偶爾使用,而後臺系統最終坑的也是這兩個崗位的同學——這種坑最終會被轉化成崗位之間的矛盾。

然而在實際項目中,我們往往會將後臺系統設計的非常簡單,最大限度的節省開發資源。同時也是為了節省產品經理的精力耗損,我們會將該系統的設計任務交給新人完成。

原因在於:後臺系統設計的好壞對於用戶而言,損失較少,幾乎可以不計;這是一個做好了沒有人稱贊,做差了,也沒人責罰的產品。

在這樣的環境下,後臺系統的複雜度也會被誇大,畢竟是我們做的第一款產品,畢竟接觸後臺產品的朋友要遠遠的多過面向用戶的產品。

實際上,確實存在極為複雜的後臺產品,複雜度遠遠超過了面向用戶的產品,尤其是牽扯到算法層面的後臺產品,不是專業後臺產品經理幾乎無法駕馭——這樣的後臺產品是極為少數,極為特殊的。

面向用戶的產品,也存在極為複雜的邏輯,我們不能因此就斷定面向用戶的產品比後臺產品難,也不能盲目的斷定後臺產品比面向用戶的產品複雜,這兩類產品都具備難度等級。

現在的環境,對於產品而言,更多的是應用創新階段。高複雜度的產品,其實很少人能接觸到,實在不足以讓我們斷言後臺更複雜,幾乎80%以上的後臺產品都是很簡單的。

這就好比三人成虎,人們都在說後臺複雜,我們也就先入為主的認為後臺更難,深入一點,到底哪里難了呢?卻很難說出一二。

如果你是一位2年經驗以內的產品,而這時,你又需要設計一款後臺產品,無需緊張,按需設計就可以了。

你所接到的任務本身是存在風險規避因素的,這話可能不中聽,但我們很難將極為複雜的任務交給經驗尚且不足的你,這無疑將會放大我們的風險,而這種風險是我們原本可以避免的。

如果你是一位產品新人,你也正在接觸後臺,那就潛心去研究吧。

我特別樂意將後臺任務交給新人,因為他更加的固定,後臺產品的變化很少,是有跡可循的,他不像面向用戶的產品,有很多變術,而每一個變術都藏著天使與惡魔,將會給我們造成實實在在的傷害。

當然,最重要的,任然是這個觀點:企業和我們的上級在做任務分配時,必然會考慮風險因素,考慮失敗或者犯錯的成本是否在我們可接受的範圍。因此,無需有太大的心理壓力及負擔。

後臺設計的原則

多數後臺都會遵守以下四個原則,實際上這是後臺的基礎設計原則。我將其定義為可視化原則、數據源原則、控制性原則以及內部設置原則。

其中,最重要的是前三個原則。

可視化原則

典型的可視化原則便是後臺產品里的數據統計部分,我們可以將其理解成一種暴露信息的機制。

產品在運營過程中,必然會產生若幹信息,但這些信息往往是我們看不見的,或者每一次的查看都需要研發進行支持的,為了方便我們的查看,就將這部分內容在後臺里展示出來。

可視化原則的典型特征是只允許查看,各種維度的查看,但本身不具備更多的操作性質。

想想看,在我們接觸到的後臺產品里,都有哪些功能是屬於可視化原則的。

數據統計部分、數據明細部分、用戶列表、內容列表幾乎都是屬於可視化原則的。

這部分功能的設計方法,只需要我們去考慮哪些信息是我們需要看的,又以何種維度進行查看就可以了。

我們上線一款活動,便需要在後臺查看該活動的一些信息。諸如報名人數、實際參與人數、甚至於時長;當然,我們還可以把參與人員的地理分布統計出來,還有性別分別、年齡分布。

遵循可視化原則常見的功能,包括我們的多維度篩選、排序、導出、數據明細、餅狀圖、柱形圖、折線圖等等。這些功能都符合可視化設計原則,用最合適的方法,提高我們查看信息的效率。

數據源原則

幾乎所有的後臺系統都會扮演著數據源的角色。

我們要在面向用戶的產品里投放一個活動、放一個新的banner圖、推薦一篇文章、推薦一個專題,都需要有一個錄入信息的地方。而在後臺里,符合數據源原則的部分便承擔了這部分內容。

數據源原則的典型特征在於新增。除了常規的查看的能力,數據源部分必然包含新增功能,我們可以斷言,不具備新增功能的後臺,便不符合數據源原則。

這表示該產品幾乎不具備可運營能力,運營同學也無法通過後臺對產品的內容,風向,活躍度進行幹預。

以微信公眾號的後臺管理系統而言,我們新增的圖文素材,新建的推送任務便是屬於數據源設計原則的功能,可以將既定的信息主動的插入到面向用戶的產品里。

這部分功能的設計主要是與面向用戶的產品進行搭配,是一種配合形式的設計,後者需要預留支撐空間才行,諸如預留banner位,預留推薦標簽,預留PGC的內容規則。

簡單而言,數據源原則便是要求我們後臺要具備“生產新內容”的能力。產品運營過程中,要具備能夠生成新的主題,新的活動,新的通知能力。

他是與面向用戶的產品進行配合而存在的一種後臺設計原則。

版本更新通知,也是屬於數據源原則的功能設計。

當我們更新了一個新版本時,需要通知用戶更新;此時,我們就需要新建一個版本通知。

在該模塊里,填寫通知的內容,通常都是對新版本的簡單介紹,在設定好通知對象,諸如1.x版本及之前的版本;我們還可以設置通知的形式,比如是強制性升級還是可取消的升級通知。

數據源原則的功能,難點在於參數的選擇——我們要盡可能多的讓運營同學在新建內容時,有更多的參數可以選擇填寫,這樣才能滿足他的靈活性, 畢竟這部分能力是官方向用戶發出聲音的能力。

來看看公眾號新建一篇圖文素材包含了那些參數:

7

8

9

可以試想一下,假如公眾號能允許我們在新建圖文素材時,增加小遊戲的引用,公眾號的玩法就會發生截然不同的變化,當然這需要面向用戶的產品做出許多的支撐才行。

控制性原則

控制性原則是指後臺操作人員能夠對用戶的部分信息進行修改。

是一種保護機制也是一種應急機制,當用戶發出了不好的內容時,我們能夠有所作為,而不是只能看著。

在保護內容生態的同時,當用戶執行了某些不可逆操作時,我們也需要有應急能力,來為用戶修改某些信息。

在一些小的產品里,甚至能夠直接修改用戶的賬戶或金幣余額,尤其是一些遊戲產品,這是為了更方面的打造“托”或者“特權賬戶”。

典型的控制性原則體現在黑名單、內容屏蔽、內容修改這三個功能。

同樣是以微信公眾號為例,我們可以在公眾號後臺設置黑名單,那這部分用戶將不能再向公眾號發信息,也不能發留言了。我們還可以將已經發布的文章刪除掉,這樣,這篇文章就無法再被查看了。

控制性原則的設計理念,在於保護和應急機制

通常來講,這兩種機制的功能包含屏蔽、黑名單、刪除、修改,我們需要識別出面向用戶的產品里,哪些內容是需要被保護的,哪些內容是需要建立應急機制的。

盡管,控制性的功能是不常使用的功能。

實際上,我們並不希望這些功能被使用,但這些功能是必須存在的,當我們需要使用這些功能時,就表示出現了異常的狀況。此時,這些功能就變得非常的需要了。

內部設置原則

如果說,可視化原則的設計對象是我們看不見的信息,數據源原則的設計對象是新建內容,控制性原則的設計對象是用戶及用戶生產的內容,那麽內部設置原則的設計對象則是後臺系統本身。

最常見的內部設置原則是我們的權限系統,他與面向用戶的產品毫無關系。這部分功能的設計對象僅僅是明確操作者的權限範圍,同類型的功能還包括操作記錄等。

當然,後臺的賬號系統也是屬於內部設置原則。

後臺的賬號是無法被申請,被註冊的,這部分賬號的來源往往是管理員賬號生成的。一方面在設計系統時存在一個固定的超級管理員賬號,通常是admin賬號,這個賬號可以生成其他的子賬號,並為之賦予不同的權限。

企業郵箱是典型的案例,當我們入職一家較為成熟的企業時,都會按照我們的姓名或者工號生成一個獨立的企業郵箱賬號。

內部設置原則更多的是服務於後臺產品本身的功能,他和用戶,和我們面向用戶的產品沒有任何關系。

結尾

真正複雜的後臺系統非常稀少,在我們接觸後臺系統時,不需要太過緊張,也不需要太過恐慌,可以參照以上四個原則進行設計。

這四個原則是後臺設計的基礎原則,複雜的後臺系統也同樣是建立在對基礎的升級或者變化應用上,並不是全新的。

後臺 產品 用戶 管理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443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