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行今日宣派末期息至除息日相差三個多月,從現在起可以候低買來等收息,如果在這期間其股價於買入之後升逾0.17元就在市場上賣掉,當作在市場上收利息,賣掉之後如果跌下來再回補,仍然可以買回來收息,如此這般,也許能變相多收幾次利息。」當時我給朋友分析,並訂下了賺取股息的策略。
結果,我於四月十九日以3.48元幫朋友買了農行,豈料相隔六天之後其股價升至3.63元,我於是建議朋友賣掉,因為只持有六天就賺了0.15元,相當於收取了扣除利息稅之後約一年的股息,當日買來收息的目的已達,何況若以此計算,息率非常可觀,於是就於四月二十六日以3.63元賣掉。
六月十四日,農行又跌到了3.6元以下,我建議朋友回補,理由是距離除息日已經漸近,不可能要求農行跌回3.5元之下,於是於3.56元回補。
七月四日除息前夕,農行又升回3.7元以上,我再次建議朋友賣掉:「如果能夠於3.75元賣掉的話,等於收了0.19元的股息,又省回了一成的利息稅,何況近期除息的股份十居八九除息之後就下跌,博『財息兼收』不容易。」結果我幫朋友於3.76元賣掉。
果然,農行除息價為3.515元,可是除息之後暫時跌至低見3.44元,要是回補的話又有劃算了。只是,我叫朋友暫時不補了,除非市價跌至3.35元左右才考慮,理由是現在買來要收取明年的股息要等一年,所以不必急於回補,如果3.35元買入以朋友於3.76元賣掉計算,其實已經等於變相收取了兩年的股息了! 日後待其股價升逾0.17元又可以當成在市場上收股息而賣掉,萬一繼續跌下去就當成一年定期存款好了,反正以3.35元買入的話息率也有5.8厘(未計利息稅),遠勝於存款在銀行。
此一策略運用得好的話,持有農行一年豈止收取一次息呢?朋友由四月十九日至七月四日約兩個半月就變相收了兩次股息,共收了0.36元的股息,而且省回了利息稅,以昨天收市價的3.45元計算,息率已違10.4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