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美國真正的可怕的地方在哪兒(三)?

曼克頓第八街和W40交差,就是New York Times Building的所在,叫得做紐約時報大樓,NY Times其實得番三兩層,Snapchat紐約總部在這裡,Donald Trump女婿Jared Kushner的公司也在這裡。

在美國,係唔係猶太人,睇個姓就知,「er」尾、「Berg」尾通常都係Jews,每年的《Forbes》雜誌所選出的美國的超級富豪,約有20-25%是猶太人。從更廣的範圍來看,在全世界最有錢的企業家當中,猶太人接近占了一半。

例如石油大王Rockefeller、索羅斯、Facebook小馬、Bernie Sanders等,這些站在財富金字塔尖的人都是猶太人的傑出代表。儘管猶太人僅占全世界總人口的0.3%,他們卻在世界經濟中擁有重要的話語權。

Jared Kushner 80後,今年35歲,美國第一駙馬,2015年,他被《Forbes》雜誌評選為40 under 4040歲以下最具影響力商業人物。這個披著美國總統侵侵家族,華麗外衣的猶太後裔,而當他脫掉這層華麗外衣後你才明白了什麼是貴族?

Jared的祖父母,是波蘭猶太大屠殺的倖存者,千辛萬苦逃到美國。命大福大死唔去,現在Kushner家族已是New Jersey的望族,當地的猶太學院和高中,都是以他的祖父母命名的。家族也是從房地產起家的,這點和德裔侵侵家族很相似。雖然侵侵家族在美國的媒體曝光率,遠超過Kushner家族,但其實後者的財富實力,只會有過之而無不及。這些成就與猶太民族特質高度相關。而作為猶太裔的Jared更是深知,猶太人富過300年,不僅有富二代,更常有富五代,富六代。

佢自己是四個兄弟姐妹裡的大佬,小時候其他同齡人週末去玩,他則會跟著父親去地盤;暑假其他小孩被送到夏令營,他則必須找份暑期工來幹。從小就出席各種生意場合,甚至和議員、外交官見面,他從小就開始體驗老豆的一切行事做法。

他老豆的老豆本來是個木匠,起初在新澤西做建築,英語只會一點點,賺了錢就自己蓋房子,到他1985年去世時,竟然建造了差不多4000間公寓了。與其祖父的穩實地主心態不同,Jared的父親,是個投機主義者,天不怕地不怕,利用貸款和杠杆經營,接手家族生意後不到十年,就讓庫家族成為了,東岸最大的房地產商,公司資產估值十億美元。

這樣家庭教育下的富三代,成績優秀,入哈佛,進紐約大學在法學院和商學院,分別獲得法學博士和MBA學位。在學生時代的他就開始子效父業,購入市區大樓改造為公寓出售,當時就獲利超過2000萬美金。

但就在他就讀紐約大學期間,他的父親卻鋃鐺入獄了,家族當時面臨著冚家鏟的危機。當時他弟弟也剛上哈佛,另兩個妹妹還小,23歲的Jared必須馬上接過家庭的重擔。面對父親、家族的身敗名裂,他的態度很直接:放低姿態,集中力量。

一夜之間,還是學生哥的Jared成為了家族的代言人。週一到週五邊返学,邊打理生意,每個週末還從紐約飛到阿拉巴馬,探訪坐監獄的父親。猶太人常說:不要認為你已擁有的東西都是理所當然。

逆境激發小宇宙,在短短幾年內,Kushner家族在Jared的經營下,實現了Steve Jobs式的東山再起。身為富三代,僅僅守住家業、是不可接受的,這完全不是猶太人的理念。Jewish認為:

1. 財富可通過節儉和儲蓄獲得,若想讓孩子真富足,父母必須做典範。
2. 從小培養孩子們的正確金錢觀,以獲得心靈滿足。
3. 靠讀經書理財,他們對財富的文化傳承,靠的是Talmud《塔木德經》。

4. 從孩子小時候就教導他們如何管理錢包,與如何看待財富的價值,這正是富裕病橫行全球時代的防疫抗體。

每個猶太家庭都有這樣一張財富教育時間表:

3歲:父母開始教他們辨認硬幣和紙幣
4歲:孩子要學會簡單的計算。
5歲:讓他們知道錢幣可以購買的東西、錢是怎樣來的
7歲:看懂價格的標籤,培養錢能換物」的觀念
8歲:教他們去打工賺錢,把錢儲存在銀行裡
9歲:孩子要能制定一周的支出計畫,購物時知道要比較價格
10歲:懂得每週省下一點錢,以備大筆開支之需
12歲:看穿廣告包裝的假像,設定並執行2周以上的開支計畫,懂得正確使用銀行業務的術語,例如什麽叫「Hedge

24歲那年,Jared剛接手家族事業大膽決策:離開Comfort Zone新澤西,把公司遷往紐約發展。於是就有了接下來的這些大刁:

2006年,25歲,他用約1000萬美元家族基金,買下老牌報業《New York Observer》媒體集團。後來特朗普投入總統大選,《紐約觀察家》也是表態支持的報紙之一。

同年底,集團花費18億美元,買下位於曼哈頓中城,41層高的第五大道666號辦公大樓(666 Fifth Avenue),創造了當時全美獨棟辦公大樓,成交價最高紀錄。

2007年,集團賣給AIG集團總價值19億美元的項目。
2008年,正式出任Kushner地產公司CEO一職。
2009年,與弟弟Joshua共同創建Thrive Capital,專注於媒體、網絡公司的風險投資,並成為Instagram的大股東。


2011年,集團成為在美國最活躍的Apartment買家,共購得超過1.1萬棟公寓。
2012年《New York Observer》在他的經營下,業績出現好轉,2013年時收入已經是當初買下時的2.5倍,外界開始稱他傳媒大亨。
2014年,Kushner地產完成了價值20多億美元的Deal
2015年,他被《Forbes》雜誌評選為4040歲以下最具影響力商業人物。


比你有背景、比你靚仔、還要比你努力,好好想想,23歲時你還在做什麽?發夢想買樓? (未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614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