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一投資、躲不過風險也抓不住機遇,短期投機卻錯過收益等誤區,以及快速增長的財富管理需求,為商業銀行提供了市場機會。繼智能投顧摩羯智能之後,4月18日,招商銀行宣布正式推出金葵花資產配置指數。
招商銀行人士稱,截至目前,該行已積累600萬中高端客戶服務案例,並進行了100余萬客戶的資產配置實踐,產生了數千億兆的海量數據,並組織多名境內外專家歷時一年研發完成。根據不同的風險特征,該指數將客戶分為穩健型、平衡型、進取型三種類型,分別對應風險承受能力較低,風險承受能力適中,以及風險承受能力較高的客戶。
數據顯示,中國居民資產已由1978年的154億元,增長到2016年的140萬億元,38年間增長了9000余倍。但根據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住馬科路維茲的理論,股票投資中,影響投資收益的因素里,資產配置占到了91.5%,選擇具體股票、進場時機僅占4.8%、1.8%。
“實際上,擇股、擇時的效用並沒有那麽大。”招商人士稱,該系統通過對現金、固定收益、權益和另類等大類資產的投資量化分析,從全市場4000余款公募基金、1800余款黃金產品、上萬支理財產品中篩選優質產品,形成資產配置組合的加權價格指數。
實際上,最近一年來,資產配置服務已成為銀行、券商、等各類金融機構爭奪的重點。如平安證券,2016年就推出了客戶資產配置系統,整合大數據分析、量化金融模型、專家策略分析驗證等,對客戶資產配置作出合理的、個性化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