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謝金河:兩岸三地前五十大 台灣搶進八席 台塑集團的新榮耀

2011-5-19  TWM




從市值前五十大企業可以看出,台灣市值前八大企業都擠入兩岸三地前五十名的席次,而且,與王永慶先生有關的企業在八家中居然佔了五家,王雪紅領軍的宏達電是走出台塑集團,在資訊科技領域發光的台灣企業,台塑四寶則在石化產業成為兩岸三地的亮點企業。

每年由《今週刊》公佈的「兩岸三地一千大排行榜」,就像是一張體檢成績單,標示了兩岸三地企業不同的競爭力。論企業規模,大陸的石化、金融、移動電信等產 業總是名列前茅。而香港則因為眾多的中國企業赴港掛牌,讓香港股市格局不斷拉大;台灣則體現了小而美的特質,只有少數像台積電、鴻海這樣的「規模企業」, 可以躋身一千大前五十大企業行列。

亮點

台資企業表現優異,前五十大佔一六%從進入一千大榜內的企業來看,中港兩市的企業已囊括將近九成,台灣企業只佔其中一成,去年台灣的企業一○六家進榜,在 深滬股市掛牌的中國企業則有五七一家,在香港掛牌的有三二三家,而這三二三家企業至少有八成是來自中國大陸。所以,如果把中港兩地企業加起來,總家數達八 九四家,也就是一千大排行榜中,中港兩地企業佔八九.四%,台灣只有一○.六%。值得一提的是,台灣企業進榜家數,這三年有遞減現象,○八年有一二二家、 ○九年剩下一一一家,去年又少了五家。這顯示,台灣企業規模置身在兩岸三地中,市值成長遜於中國大陸的企業。

不過二○一一年有一個很大的特色,那就是躋身兩岸三地前五十大企業,台灣企業可說是大幅增加,一○年台灣能躋身前五十大企業,只有十四名的台積電、十八名 的鴻海、三十二名的台塑石化、四十二名的聯發科與四十三名的中華電信。也就是說在兩岸三地前五十大企業,台灣只搶到五席,比率只有一○%,這比起擠進一千 大企業的一一.一%還差一點,顯示台灣企業在中國國有企業林立中顯得相對渺小。

但是,今年這個情況改變了,台灣的企業在兩岸三地前五十大企業中搶到八席。也就是說,兩岸三地前五十大企業,台灣已佔了一六%,台灣企業排名往前挺進,王永慶旗下的相關五家企業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這其中,由王永慶女兒王雪紅領軍的宏達電,今年可說異軍突起。

宏達電在台灣今年光芒四射,股價漲到一三○○元,將市值撐大到一兆六三○億元,不但一舉超越了盤踞全台市值第二大的鴻海,最難能可貴的,是宏達電市值超越 了日本SONY、芬蘭NOKIA等超級大企業。在︽今週刊︾調查的﹁兩岸三地一千大排行榜﹂,鴻海排第二十六,宏達電二十七,其實兩者名次已經互換了。

鴻海過去一年來市值減少了一三.四六%,但是宏達電市值卻大增二二九%,宏達電的下一個目標,有可能超越香港首富李嘉誠旗下的長江實業。過去數年,長江實 業市值排名大約都在二十五名上下,表現十分穩健,若以四月二十九日的收盤價來看,長江實業收盤一二二.二港元,市值二八三○億港元,這一天換算成台幣的市 值是一兆四七一億元,已經輸給了宏達電,這可以看出宏達電攻城掠地的可怕。

進一步來比較宏達電與長江實業兩家市值相當的企業獲利,去年長江實業營收三二八.六三億港元,稅後淨利是二六四.七八億港元,將近新台幣一千億元,而宏達 電是三九五.一四億元,長江實業約多出宏達電一.五倍,兩者市值相當,代表市場給予宏達電的本益比比長江實業多了一.五倍。去年宏達電EPS達四十八.四 九元,今年EPS有倍增機會,股價也跟著扶搖直上,不過,宏達電股價、市值都飛躍成長,再往前走,恐怕必須面臨更劇烈的挑戰。

卡位

前十大市值都被中國大企業囊括台灣新進入前五十大排行榜的企業多了三個嬌客,那就是台塑、南亞、台化。這其中,南亞從去年的五十九名躍進到四十四名,台塑從去年七十六名進到四十五名,台化則從七十五名成為第四十九名,台塑四寶都在去年交出漂亮成績單。

其中,台塑去年營收二二五三億元,寫下歷史新高,淨利四五五.四六億元,EPS達七.四四元;南亞去年淨利四一七.一七億元,EPS也有五.二二元,南亞 去年有子公司南亞科虧損一五一億元、華亞科虧損一○六.六億元,但南亞依然交出了亮麗成績;表現最突出的是台化,去年台化營收寫下三八三七億元的歷史新 高,稅後淨利五二一.三二億元,EPS達八.三三元,這是台化七年來最好成績,台化的股價也最早寫下一一九元天價。

王永慶先生去世後,台塑四寶表現依舊亮眼,台塑石化去年也交出淨利四○九.二三億元的好成績,EPS達四.三元,若以四月二十九日台塑化的股價一○○.五元來計算,市值達九五七三.六億元,已超過中銀香港,台塑石化還可以挺進一席到第二十九名。

不過,台塑在四月二十九日贏回了台塑三寶龍頭地位,寫下一一七元高價,市值達七一六一.四五億元,不僅超越了南亞的六八九四億元,也打敗了市值排名四十二的中華電信,中華電信四月二十九日收盤九十一.一元,市值七○六七億元,台塑的躍升令人驚豔。

從市值前五十大企業也可以看出,台灣市值前八大企業都擠入兩岸三地前五十名的席次,而且,與王永慶有關的企業在八家中居然佔了五家,王雪紅領軍的宏達電是走出台塑集團,在資訊科技領域發光的台灣企業,台塑四寶則在石化產業成為兩岸三地的亮點企業。

這是台灣前八大市值企業在兩岸三地前五十大市值企業中「卡」到的位置,若是放大來看,前十大市值都被中國大企業囊括。其中,中國石油獨佔鼇頭,然後是工商 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人壽,前十大市值企業,中國的銀行、壽險佔了一半,然後是石化業,除了中國石油外,中國海洋石油第八、 中國石化第九,石化大廠佔了三席,剩下來是匯豐控股搶佔第四,去年第三的中國移動退居第五。

擠進前十大市值的企業須從二.八兆元市值起跳,台灣第一家市值一度逾二兆元的台積電當然構不上,這回台積電以一.八三七三兆元市值居第十三,比去年第十四名進步一席,排在台積電前面的中國神華是全中國最大的煤礦廠,中國平安是僅次於中國人壽的壽險公司。

在十一名到二十名的企業中,銀行仍佔多數,包括第十四名的渣打銀行、十六名的交通銀行、十八名的招商銀行,中國電信業除中國移動外,前三大之一的中國電信 集團排名第十五,中國聯通排名第二十,市值仍然超過一.四兆元。看到這裡,除了台積電之外,仍然沒有台灣企業。而在這個區間,最突出的「新企業」則是騰 訊,去年騰訊排名第二十,今年挺進到第十七名。

突出

馬化騰領導騰訊市值超越香港老牌企業馬化騰領導的騰訊已是中國最大的互聯網服務公司,有別於一般網路公司都選擇到美國那斯達克掛牌,騰訊一開始就選擇在香港上市,如今已成香港重量級的企業,初生之犢的騰訊,市值老早就超過香港老牌企業和記黃埔、新鴻基地產、長江實業。

以四月二十九日騰訊在香港收盤二二○.四五港元計,騰訊市值已達四○四九.六七億港元,將近台幣一.五兆元。騰訊把P╱E發揮到極大化,目前本益比達四十 二.一倍,已是兩岸三地本益比最高的公司之一。在香港掛牌的電子商務公司阿里巴巴,目前本益比也達四十.一三倍,不過市值六九六.○三億元,與騰訊相差甚 遠。中國的網路公司過去一年來表現最凌厲的,是有微博大放異彩的新浪,過去一年來,新浪股價在美,從三十二美元飆升到一四七.一二美元,表現不輸百度、騰 訊。

香港的本地綜合企業市值大約都在台幣一兆到一.五兆元之間,排名最高的是和記黃埔排行第十九,新鴻基地產第二十四、長江實業二十五,跨中港的保險股也很重 要,除了中國人壽第十名,中國平安保險第十二名,進榜的還有中國太保排名第二十八,在宏達電之後,去年在香港掛牌的AIA(友邦保險)一舉拿下第二十三 名,市值達一兆一九八三億元,也是新上市的保誠集團,則挺進到第三十四名,市值逾九千億元,直追第三十三名的加拿大宏利人壽保險。

顯見保險族群是很龐大的,台灣最大的國泰金控則排在五十名以外,實力有待提升。

黑馬

富邦金大舉佈局中國頗被看好比較兩岸三地產業特質,台灣市值大企業,不外乎是電子、傳產及金融,大陸大企業則是金融、石化、公用事業,香港大企業則都有中資背景,要不然是生根很久的香港本地綜合企業。

而這其中,大陸很多台灣不熟悉的,例如,大陸的制酒業是很大的產業,像貴州茅台蟬聯股王多年,貴州茅台發佈首季營收人民幣四十二.二億元,成長三九%,淨 利達人民幣十八.八億元,成長四九%,EPS一季就有人民幣二元,好的業績當後盾,也讓貴州茅台市值逾台幣七千億元,躋身為兩岸三地第三十八大企業。

具份量的酒業股還有排名六十六的五糧液,去年五糧液股價一度從人民幣二十二.二元漲到四十一.四八元,市值也跟著大躍升,市值排名七十九的洋河股份,去年股票才上市,但上市後很快從人民幣八十七.六六元大漲到二八三.八元,一度成為中國新股王,市值也跟著大翻。

除了酒業股外,中國的稀土產業也具舉足輕重地位,去年股價從人民幣二十一.四六元漲到九十六.三元的包鋼稀土,市值躍升到一一一名,金鉬股份排名一○三,鹽湖鉀肥是中國最大化肥廠,市值排名八十九.攀鋼釩鈦市值排第九十七名,都是重量級產業。

還有關鍵材料的煤,除了中國神華外,西山煤電排名第九十四,中國的傳統產業都有舉足輕重的份量,像是最大市值的寶鋼兩岸三地排名第六十二,台灣中鋼排第七 十四,大陸最大水泥廠海螺水泥市值大躍升,已超過台幣六千五百億元,兩岸三地排名第五十,這對台灣台泥、亞泥有很大號召的作用。

台灣大市值的企業,除了挺進前五十大的前八名企業外,市值第九的國泰金控將遭到富邦金控的強力挑戰,目前富邦金控市值三五○七億元,國泰金有四八○三億元,雙方有一千三百億元的差距,以富邦金控在海西特區的佈局來看,台灣金控股黑馬應是富邦金。

另外,一度是市值前五名的聯發科,去年股價直直落,面臨大調整,○九年第三季,聯發科成長最巔峰期,EPS一季創下十.八九元新高,那一季稅後純益一一 七.九五億元,此後,聯發科獲利逐季滑落,今年首季稅後純益剩下三十三.○九億元,EPS只有三.○三元,聯發科市值一度跌到三四二一億元,落到富邦金控 之後,與台達電伯仲之間,這是產業大洗牌的效應。

去年一年,傳產龍頭如遠東新世紀、統一企業,甚至是統一超商,或是台泥、亞泥、台玻等產業龍頭市值都有向上翻揚之勢,反而電子代工業市值向下滑落,最具代表性的是遠東世紀市值超過友達、廣達、聯電、日月光,統一市值超過華碩。

撰文·謝金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990

《今周刊》發行人謝金河:投資熱情所在領域 人脈水到渠成


2013-06-24  TWM  
 

 

撰文‧施禔盈

人脈重不重要?重要。所以坊間有很多專書討論人脈學,當「人脈存摺」達到一定的飽滿度,確實,當你面對困難或需要幫助時,會有很多隻手伸出來拉你一把。只是,人脈這本存摺該怎麼存?靠金錢嗎?《今周刊》發行人、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強調,人脈,是「水到渠成」的結果。

「如果我今天剛踏出校園,一心想要請副總統吳敦義吃飯,可能嗎?所以,建立人脈的方法是『按部就班』,花錢,恐怕達不到目的。」謝金河解釋,只要能夠釋放更多的熱情,結交更多的朋友,在人生每個階段都用相同的態度與朋友博感情,這樣的人脈基礎才會扎實、也才會水漲船高。

分享好文 不花錢也能拓人脈更重要的是,人脈不需要刻意強求,而是與別人互動時,能多一點關心、多一點幫助,人緣自然相對好。「在這種情況下,你還需要擔心人脈無法往外蔓延嗎?」謝金河有感而發地表示。

金錢確實可以買到很多東西,但金錢買不到人脈,最終還是回歸個性上是否存在「熱情」的因子,「只要同儕都能感受到你的熱力,就能輕而易舉地儲藏人脈,所以,與其花錢,倒不如回頭想想,如何讓自己成為受歡迎的人。」謝金河舉例說,有很多智慧寶藏存在字裡行間,今天你閱讀雜誌,看到一篇好文章,不妨提醒朋友也去讀這篇文章,或者影印給朋友看,這就是一種關心與關係的建立。

「這種建立人脈的方式不用花錢,事實上,有很多方式可達到經營人脈的效果,如果硬是把花錢與人脈連結在一起,太過物質化。」謝金河對於用五萬元薪水拓展人脈的看法,提出不同的思惟。

那麼,五萬元月薪該如何發揮最大的效益?謝金河提到,人一定要累積,一方面是知識的累積、一方面是金錢的累積,「如果沒有積蓄,時時都是個月光族,這樣一來,永遠都會在茫茫大海中載浮載沉,這是很可怕的事情。」對於金錢的累積,謝金河認為,不管收入多少,都一定要養成儲蓄的習慣。

「如果可以的話,結婚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謝金河認真地表示,一個人過日子,通常錢會不知不覺花掉,但結婚後,有了家庭的牽絆,就有努力的原動力,太太也會幫忙把錢看好,「很多時候,金錢的累積是從這裡開始,因為這是奮鬥的起點。」充實知識 打通理財任督二脈儲蓄之外,便是知識的累積。謝金河提出,如果他領五萬元月薪,他一定會把大部分的錢都用在充實知識上,「訂報紙、買雜誌、買書,這些都是最起碼要做的事情。像我一開始不懂股票,就把所有有關技術分析、基本面的書全部讀一遍。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知識累積的過程,廣度與深度要並存,對社會的關注,包括對政治、對經濟、對很多層面的事物都要有熱情。」回顧過去的歷程,謝金河曾經因為沒做功課、也就是尚未充實知識前,就先進場買股票,結果嘗到慘賠的下場。

之後,他撰寫研究所畢業論文時,決定寫「台灣證券發展史」,於是跑去圖書館把《經濟日報》調閱出來,從台灣股市開市的民國五十一年開始看,再看較晚創立的《工商時報》,當這兩份報紙全部看完後,他等於打通任督二脈,不僅嫻熟台灣證券發展史,投資功力也因此大增。

「為什麼知識很重要?投資就是得靠知識的力量,而不是道聽途說,用心與不用心,最後的差距會大到讓人吃驚。」謝金河對於知識的力量深信不疑,他舉例,民國七○年代,台灣房地產的價格相對低,當時如果有一些積蓄付頭期款,先靠薪水繳貸款,把房子買下來,然後把房子抵押貸款換出一桶金,拿去投資股票,「窮人絕對可以翻身。」因此,每天閱讀雜誌、報紙,所讀到的知識都是轉化為創造財富的契機,這是最實在、也最有效益的投資,「所以我覺得與其花錢請人吃飯或應酬,不如蹲點馬步把基礎功夫打好,這樣你可以用知識創造第一桶金、另一桶金,以及更多更多財富,這是讓五萬元產生更大功效的方法。」勤於閱讀 人生永遠不會寂寞提到「看報紙」的熱情,謝金河回憶,那是他從小學就習慣做的事,「上政大後,我每天都把報紙看很多次,到最後只要撕下報紙的一部分,我都能很快說出那是哪一報。」不過,他也提到,充實投資知識,第一個要先有興趣,然後才談得上熱情,如此,只要你比別人更用功,機會就比別人大。

「我記得剛進《財訊》沒多久,天天看一堆雜誌、報紙,之後每天早上起床,我都充滿希望,因為從閱讀報紙當中,我就可以看到哪些股票可能會漲的線索。靠知識做投資,即使一個人也能在台灣的社會中生存得很好。」謝金河強調,雖然現在台灣的機會沒有過往來得多,但「知識就是力量」的真理從沒改變。

「只要更用心投入,只要比別人多幾把刷子,五萬元很快就能放大、再放大。」謝金河不忘笑著補上一句:「就像我一直到現在,還是很用功。」找出定位 同好益友自然群聚「我以前常講,知識就是財富,但有了財富要怎麼去累積知識?其實兩者相互為用,以我為例,現在我投入更多時間在求知上。」謝金河分享他與兒子最常出現的對話:「養成閱讀的習慣,這一生一定不會寂寞。」因為你在累積或充實知識的過程中,會產生很多的樂趣,而且會有很多的知識陪伴著你。

因此對於五萬元薪水的安排,謝金河提醒大家回歸「本質」,找出自己的熱情所在,「從現在開始就要想清楚,你一生中追求的是什麼?你最大的熱情、興趣在哪裡?這很難,但一定要找出來,在那上面做最大的投資。」「如果想當音樂家,就把最多的錢花在學鋼琴、學小提琴上,方向清楚,把自己定位好,然後把五萬元花在刀口上。」反正在成長過程中,自己最喜歡什麼,去做就對了!

謝金河再次提醒,要讓五萬元發揮最大效益,就是投資在自己充滿熱情的事物上,「當你在有熱情的領域上站起來後,再去經營人脈,人際關係將水到渠成。」老謝告訴你5萬元薪水這樣用Step1找出自己的熱情所在問問自己:一生中追求的是什麼?做什麼事情時會廢寢忘食?

Step2全心投注專門領域若對投資有熱情,薪水扣除生活費後,餘款可花5成用來充實知識,例如買書、買雜誌、上課。

Step3在專門領域經營人脈當在自己最有熱情的領域打出一片天後,也用熱情對待別人,人脈將水到渠成。5萬元不只賺到知識,也能賺到人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0358

謝金河:二O一四年台灣看到希望 喜見台灣企業大翻身(106-109)


2014-05-05  TWM
 
 

 

從兩岸三地排行可以完整看到企業的盛衰,今年的兩岸三地一千大企業排行,

是台灣罕見全面躍升的一年,那是因為台股表現比中港股市好,

未來一年,中國仍繼續調結構,房地產、基建產業的發展仍不利上證指數表現。

持續觀察兩岸三地企業競爭力,今年是台灣企業挺身而出,甚至可以說是「逆轉勝」的一年,為什麼這樣說?過去十年來,中國企業隨著中國GDP︵國內生產毛額︶快速成長,堪稱是飛躍的黃金十年,不過這兩年中國經濟微調結構,原物料產業降溫,金融業又困在過度逾放的惡性循環中,使得中國深滬股市一直在低檔。

台灣企業排名往前挺進

是過去十年來少見

最顯著的是代表中國國企在香港上市的國企股指數,在二○一三年全年下挫五.四二%,而以銀行、壽險及大型企業為主的上證指數去年也下跌六.七二%,今年表現依舊弱勢。反觀香港恆生指數去年仍小漲二.八七%,台股加權指數去年上漲一一.八四%,今年仍表現出色,兩岸三地資本市場不同的表現,也決定了兩岸三地企業不同的排名順位。

第一個結論要向大家報告的,是台灣企業排名都顯著往前推進,這是過去十年來很少發生的事。例如,台灣市值第一的台積電,市值成長一四.一五%,以新台幣三.一三兆元居第九名,略遜於騰訊及中國銀行;台灣市值第二大的鴻海以一.一六兆元,市值成長二五.八四%,從去年的三十二名跳升到第二十五名,名次顯著向前,鴻海的市值與銀河娛樂、長江實業、招商銀行在伯仲之間。在前四十名的榜上還有一家台資企業聯發科,以新台幣七四二三億元,市值成長五○.七一%,列在第四十位。聯發科併了晨星,讓市值躍升,排名也從六十六名跳升到四十名,過去在兩岸三地前四十大榜上,經常只有台積電及鴻海,如今多增一家聯發科。

再往後看,台灣的大企業市值增加,排名都往前挪動,像中華電信從四十五名晉陞至四十一名,台塑化從四十三名來到四十二名,算是挪動一小步。國泰金控則從七十九名跳升到六十一名。郭台銘的競爭對手比亞迪去年股價大漲,市值累積到新台幣四九九九億元,排名從一三四名跳升到六十六名,算是進步很大的企業。在這個排名區間,台資有兩家重量級食品企業也在榜上,其中旺旺以新台幣六四三四億元,市值成長五.三一%,搶到第五十名的席次;康師傅則以四八三四億元,市值成長一二.三四%,由七十七名晉陞到七十一名。排在康師傅後面的是台塑,市值是四八二五億元。

再往下看,台達電躍升力量很大,台達電在台股市值排行榜已上升到第九,市值四四九七億元,成長三六.八一%,排名從一○六名晉陞到七十五名;其他如台化從八十九名來到八十一名。但真正值得肯定的是大立光,大立光排名從三五八名跳升到一五一名,市值成長一三九.三八%,這才是真正的台灣之光。

我們年年在比較兩岸三地一千大企業,看了十一年,赫然發現企業的競爭是殘酷的,兩岸三地也是一個平台,企業彼此都在競爭,最後只有贏家才能勝出,大立光就是在相機鏡頭模組中,不斷創新,領先勝出的贏家。去年,大立光全年營收達二七四億元,成長三六.六七%,稅前賺了一一五億元,稅後淨利達九十六億元,EPS︵每股純益︶高達七十一.六四元,這是僅次於一一年宏達電股價漲到一三○○元那一回,年度創下七十二.七四元EPS的歷史次高紀錄。最近大立光召開法說會,公佈一四年首季EPS高達二十二.三六元,毛利率提升到五五.六一%,照這樣的獲利領先態勢,大立光今年EPS很有機會挑戰前無古人的EPS一百元的新紀錄,怪不得眾家外資都把大立光股價調升到二千元以上,高盛更是上看二三○○元。

在競爭下創造新贏家

最壞的情況已過去

從大立光的例子可以發現,兩岸三地的產業是在競爭下創造新贏家,像是大立光有台灣玉晶光、先進光競爭,中國也有舜宇光學、水晶光電,甚至韓國三星也加入,但是大立光永保領先,才能把毛利與EPS愈拉愈高。去年一年,台灣的美律也面臨瑞聲科技與歌爾聲學的挑戰,一度無招架之力,但也逐漸逆轉勝,最慘的是TPK宸鴻也在歐菲光電夾擊下,一度出現虧損,但現在看起來最壞的情況已過去,這是台灣電子零組件產業必然的宿命。

二是中國金融業市值都普遍下滑,像是最大的工商銀行減少一三.○一%,已第二年退至第二位,建設銀行少了一二.二五%,排名從第四名變成第五名,農業銀行減少一○.四五%,中國銀行減少六.五九%,中國人壽減少一一.九三%,交通銀行減少一六.九九%,民生銀行減少一九.九三%,中國太保減少一二.○八%。儘管資產品質遭到質疑,中國的銀行業在一三年獲利仍很搶眼,像工商銀行去年淨利二十六.二六億元人民幣,EPS○.七五元人民幣,但是股價只有三.四五元人民幣,本益比只有四.六倍,中國的銀行、壽險股本益比都很低,壓抑了市值表現空間,也暗示了中國資產泡沫危機山雨欲來。

三是中國的基建產業,也因為調結構而失速墜落,最具代表性的是市值最大的中國石油。今年中國石油以新台幣六.七兆元市值穩居榜首地位,但比起去年市值減少九.六七%,中國石油原來是在香港掛牌,○七年回到中國掛A股,一上市股價曾衝到四十八.六二元人民幣,股價最慘跌到七.○八元人民幣,這家中國龍頭企業讓中國股民荷包大失血,不過中國石油的「大」顯現在財報上仍很驚人,一三年中國石油營收二.二五八兆元人民幣,營業利益是一五一七億元人民幣,稅後淨利是一四二二.二九億元人民幣,EPS○.七一元人民幣,比一二年的○.六三元人民幣仍有顯著成長,但是目前股價只有七.五四元人民幣,本益比停留在十倍上下。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中國石化與中國海洋石油身上,這兩家公司排名退到第十名及第十一名,原來中國石化是領先台積電的,如今卻淪落在後。除了石化產業外,中國的有色金屬排名都大幅滑落,像是中國鋁業在香港從一○.六六港幣跌到二.二二港幣;洛陽鉬業從八.六九港幣跌到二.五八港幣;江西銅業從二十七.四港幣跌到一一.五二港幣,排名從一二○名變成一七八名;五礦資源從七.○七港幣跌到一.二二港幣,只有一個慘字可形容。

鋼鐵、煤礦、白酒產業

順位皆往下滑

但最慘的仍是煤礦股不斷下跌的將來,像是南戈壁股價從一三○.九港幣跌到四.六三一港幣;中煤能源從一六.四港幣跌到三.六六港幣,排名從八十五名退到一三五名;恆鼎從一三.八八港幣跌到○.八四港幣;市值最大的煤業公司中國神華市值減少二八.九九%,排名從十二名退居二十名,看起來順位仍在往下滑。

另一個有趣的現象是中國最大的鋼鐵公司寶鋼,市值減少二一.○七%,剩下大約新台幣三一二一億元,排名從九十名退居一○九名。台灣的中鋼原本與寶鋼實力在伯仲之間,中鋼是八十八名,寶鋼是九十名,但今年中鋼市值持平,只小幅下挫○.三六%,中鋼市值三九四九億元,排名小退一名,明顯拉大與寶鋼的差距。

另一個是受到中國打貪腐影響的白酒產業,貴州茅台股價一度從二六六.○八元人民幣跌到一一八.○一元人民幣,最近拉升到一七九元人民幣,全年市值小增一.四五%,排名只從三十六名小退到三十七名;其他如五糧液從三十九.五五元人民幣跌到一四.三三元人民幣,市值減損一九.五二%,排名從八十三名變成一○四名;還有洋河股份,股價從一七二.七七元人民幣重挫到三十六.八一元人民幣,最近才回到五十三.八元人民幣,經過去年的市值大跌後,今年又少了七.九七%,排名從一○七名退到一一二名;最慘烈的仍是酒鬼酒,股價從六十一.四五元人民幣慘跌到一○.八元人民幣,目前仍陷在谷底不能翻身。

從這些現象可以看出習李當家之後,調結構用力很深,受到影響的行業十分深廣,怪不得中國媒體報導前國家主席江澤民與胡錦濤等大老都出面勸告習李打貪腐速度要慢一點,從這一千大排名,已經很清楚看到這個端倪。

第四個角度可以發現,有一些產業今年正快速崛起,像是DRAM景氣大好,華亞科去年每股純益達三.六六元,全年淨利二一二億元,股價從最慘的一.九七元大漲到三十二.三五元,是標準的從醜小鴨變天鵝的例子;華亞科近一年來市值成長二四五.六五%,排名也從五七四名躍升到一八三名,這是今年躍升最驚人的企業。

中國LED快速崛起

對台廠造成壓力

而在中國崛起最快速的,則是LED產業,例如台灣熟悉入股璨圓的三安光電,一年來市值成長八六.八一%,排名從三四四名跳升到一九○名。目前中國LED產業正在加速追趕,包括國星光電、長方照明、聚飛光電、陽光照明、華燦光電、鴻利光電等,都在力爭上游中,也逐漸對台廠造成壓力。

第五是從兩岸三地一千大企業,可以看出台灣企業的興衰,如果回到○六年的排名,這是金融海嘯來臨前,很具代表性的一年。當時台積電市值一.六八兆元,排行第六,鴻海八八七六億元,排行第十六,國泰金控以六○九六億元,排名二十一,如今退到六十一。

但掉得最凶的有幾家知名企業,香港滑落最多的是思捷環球,在全球競爭中節節敗退,○六年市值五九○九億港幣,兩岸三地排名第二十三,如今市值只剩二七○億港幣,鴻海的子公司富智康(富士康)○六年市值新台幣四七八三億元,兩岸三地排名二十六,如今市值剩下三三七.八億港幣,兩岸三地已排不進五十名。

台灣企業消退最快的一家是聯電,在○六年胡國強當董事長時,市值達四四○六億元,兩岸三地排行二十九名,那是晶圓雙雄的末段,聯電市值還有台積電的四分之一,如今市值只剩一六七六億元,兩岸三地企業排名二一一名,排名與中國宏源證券不相上下,市值只剩下台積電的五.三五%,兩家晶圓代工廠市值差距愈拉愈大。

另一個隕落的巨星是宏達電,○六年還不是宏達電的顛峰,不過○六年宏達電已把市值拚到三六四二億元,兩岸三地排行三十二名,如今快速下滑到一三三六億元,也退出到兩岸三地一○○大排行榜外。另一個落難的是面板業的友達,○六年友達市值一度達三○四九億元,兩岸三地排行四十二名,如今剩下一一四五億元;那時奇美電市值二三三三億元,兩岸排名五十七名,如今與宏達電、群創都算是難兄難弟。

從兩岸三地排行可以完整看到企業的盛與衰,一四年的兩岸三地企業一千大排行,是台灣罕見全面躍升的一年,是因為台股表現比中港股市好。未來一年,中國仍繼續調結構,房地產、基建產業的發展,仍不利上證指數的表現,台灣企業仍有向前挺升的機會。另一個值得留意的是兩岸三地已是一個完全競爭的平台,今年台灣有服貿的爭議,但兩岸已沒有所謂讓利不讓利的問題,台灣的企業要能勝出,只有技術本位、技術創新及技術領先,才有機會在兩岸三地的競爭中勝出,這是企業不敗法則的唯一憑藉。

撰文?謝金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8303

大量閱讀背誦 謝金河掌握國際趨勢 每天抄關鍵5數字 數學中段班變財經大師(118-119)

2014-11-10  TWM
 
 

 

《今周刊》發行人謝金河透過閱報、抄筆記,以及每天看五個關鍵數字的習慣,讓他從一個數學不好的學生,蛻變成能抓住國際市場脈動的財經趨勢大師。

撰文‧鄧麗萍

無論是寫文章、演講或主持節目,謝金河對於各種總體經濟、股市重大事件、企業營運等關鍵數據如數家珍,對「數字」有超強記憶力。

但讓人跌破眼鏡的是,其實謝金河並非天生的數學高手。

「我數學從來沒有好過!」謝金河回想起在政大企管系修會計學時,從初會到管理會計、成本會計,每個學期考試都僅六十五分,低空飛過。熱中於政治和社會批判的他,在《財訊》雜誌工作的初期,對股市也是興趣缺缺。

由於工作所需,謝金河必須接觸股票,加上當時正撰寫碩士論文,靈機一動,以「台灣證券發展史」為題,到圖書館把《經濟日報》、《工商時報》舊報紙翻出來,從台股一九六二年開市看起,讀完之後,不僅嫻熟台灣證券發展史,也打通投資的任督二脈。

寫出夠力文章

台股收盤就動筆,累積十多年功力「對數字精準,能讓你更有效率。」二十多年來,謝金河投資眼光精準,累積高額資產,靠的就是閱讀各種數據,培養出對數字的超強記憶力和詮釋力。

每天早上起床,謝金河會先花半小時看美國CNBC(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新聞,再把彭博的資料看一遍,掌握所有重要的財經數據、做好筆記。其中必看五個關鍵數字,包括美元指數、道瓊指數、美國公債殖利率、油價、金價。

「有了這些背景資料,看新聞就知道怎麼回事了。」謝金河舉例,最近看到新加坡海峽時報指數收在三一六七點,他覺得似曾相識,去查資料發現,二○一三年最後一個交易日收在三一六七.○八點,再看一二年最後一天收盤,竟也是同樣的數字,「三一六七是新加坡的魔術數字」,這意味著新加坡股市連續三年都停在原地。

謝金河表示,每天持續觀察,心中就會有個基準數字,當它出現變化時,就能注意到。他打個比方說,過去上海交易所每日成交量僅五百多億元人民幣,但七月起交易量卻驟增至二千多億元人民幣。

「從量的變化,可以看出很多趨勢。」謝金河當時判斷,中國股市因「滬港通」的政策利多而熱絡起來,成交量是先行指標。果不其然,陸股在三個月內上漲逾一六%,讓他抓住中國股市上漲的契機。

剪報蒐集資訊

挖掘股票飆漲線索,培養數字詮釋力由此可見,單靠數字的記憶力,還不是投資的致勝關鍵,更重要的是,詮釋數字的能力。

如今,謝金河能夠背誦的台股代號有一千家以上,港股至少三百多家,陸股也記得二百多家。他說,今天若要查一家上市公司的財務數字,個股代號一輸入,資料就出來了。相反的,如果代號記不住,需要搜尋,就會增加一次在谷歌(Google)首頁上的時間。當資料數量很大時,浪費的時間就很可觀。

三十五歲那年,謝金河已是《財訊》月刊總編輯,同時在《財訊快報》撰寫主筆室專欄,每天寫約三千字。打從大學時代就和謝金河在社團並肩作戰的《今周刊》社長梁永煌形容,「到現在為止,台灣寫稿比老謝(謝金河)多的人,應該不多了。」謝金河勤於寫稿,中午沒吃飯,台股收盤就開始寫,一寫就十多年,在當年就已經是「喊水會結凍」的文章。

被問到三十五歲前,應該要養成哪些習慣時,謝金河認為,「起碼要喜歡閱讀。」為了做投資功課,他天天看雜誌、報紙,挖掘出哪些股票可能會漲的線索。此外,他還習慣剪報,蒐集重要資訊,坐在他辦公室旁的祕書林欣慧說,經常聽到剪報的「咔嚓」聲。

不僅如此,謝金河一邊看報,一邊在筆記本或A4紙,寫下滿滿的數字。他說,數字一定要常寫、常用,才會記得牢。「當我們把數字寫下來,透過腦袋組織解讀,數字就變得有意義。」對謝金河而言,投資的最大樂趣在於研究公司,因此,他不做金融操作如期貨或選擇權。他認為,「投資最忌卯足全力。」當槓桿控制得宜,股票下跌就下跌,只是多賺少賺,但如果連老本都押下去,風險會變得非常高。

謝金河表示,沒有人是天生的投資好手,能掌握股市脈動、趨吉避凶,祕訣在於反覆練習。他分享,以前他看到群眾都會兩腿發軟,現在演講成家常便飯。一路走來,靠的是日復一日的練習。「沒有人一開始就很棒的,都是慢慢養地成習慣。」

謝金河

出生:1957年

現職:《今周刊》發行人、財信傳媒董事長經歷:《財訊》月刊總編輯學歷:政大東亞所碩士、政大企管系

謝金河的習慣祕密檔案

好習慣:每天上班前閱讀半小時難關:經常被寫稿、開會等事務纏身養成祕訣:瀏覽關鍵數字,再手抄一遍,增強記憶力帶來最大效益:掌握市場脈動、投資眼光精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9399

謝金河:靠政策作多衝高 陸股調整之路仍漫長 老謝開講》二○一六年中國「熔斷」了多少經濟問題?

2016-01-18  TWM

中國為化解過剩產能壓力,希望壓低匯價,幫助調整產業結構,這個算盤能否撥得通,尚待考驗。但是人民幣這一跌,促發了境內資金外逃,這才是中國經濟最嚴厲的挑戰。

二○一六年開紅盤首日,中國滬深股市在午盤過後下跌逾五%,立刻啟動熔斷機制,不到十五分鐘跌幅逾七%,停止交易到終場,滬深股市大跌引來全球股災,我以在《今周刊》九九四期專欄「惡兆!盯住中國」為題,說明中國是牽動一六年投資大局的最重要關鍵。

慘跌!

中國股災 全球都在風暴核心果不其然,一六年中國啟動了「熔斷」機制,只上路四個交易日,元月七日,滬深股市開盤只有十五分鐘,立刻又觸及熔斷機制,不到半小時即暫停交易到終場,證監會趕緊叫停匆匆實施的熔斷機制。一六年開盤後四個交易日,滬深股市只開市一五五分鐘,A股因暴跌,市值蒸發了六.七兆元人民幣,平均每位股民損失十.五萬元人民幣,股民陷入極度恐慌,即使是停止熔斷機制,也喚不回多頭信心。進入一六年第二周,第一個交易日,上證又大跌一六九.七一點,跌幅達五.三%,上證再度面臨三○○○點關卡保衛戰。

中國股災也衝擊到全世界,全球股市在一六年開年第一周,只能以慘字形容,中國滬深股市處在震央的中心,上海股市重挫九.九七%,市值蒸發了四五三二億美元,深市更是重挫一四%,市值少掉五二二七億美元,兩市加總,市值減少九七五九億美元,大約是一.三個台股市值。跟在中國周邊的香港國企股大跌八.四四%,香港恆生股市也大跌一四六○.六三點,跌幅達六.六七%;台股下挫四四四.○九點,跌幅是五.三三%。

全球股市都處在風暴核心,日本股市大跌七.○二%,歐洲的德國跌八.三二%,法國跌六.五四%,英國跌五.二八%。

經濟基本面最強大的美國也難攖其鋒,道瓊指數大跌六.一九%,那斯達克跌七.二六%,標普五○○也下挫五.九六%。一六年開年第一周,追蹤全球股市表現的富時全球指數(FTSE)大跌六.一%,是該指數九四年成立以來,單周最大跌幅,市值蒸發二.三兆美元,MSCI全球指數也下挫逾六%。除了滬深股市市值蒸發近一兆美元,美國股市市值也減少一.三六兆美元,全球股市市值減少約四兆美元。

怪不得在斯里蘭卡參加論壇的投機大鱷索羅斯稱:中國正面臨一次大調整,中國正在苦尋新的成長模式;但中國存在一些調整問題,危機正在聚積,人民幣貶值進一步將危機傳染到全球各地。他認為,這次全球金融市場的危機,與○八年金融海嘯會十分神似。

過剩!

調整產能 是未來艱苦挑戰索羅斯點出兩個重點,一是中國成長模式正面臨巨大調整,二是人民幣貶值會進一步將危機傳染到全球,前者指的是中國經濟結構的轉變與調整。一五年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將經濟發展目標鎖定「互聯網+」及「中國製造二○二五」,很明顯是要向新經濟之路挺進,但是中國舊經濟卻面臨轉型的困難。

中國在元月初公布的一五年十二月財新製造業PMI為四八.二,低於十一月的四八.六,十二月的財新服務業指數五○.二,也創下十年來第二低的紀錄,克強指數更是每況愈下,反映了經濟的疲態。《二十一世紀經濟導報》更指出,到一五年十一月底止,鋼鐵、水泥、平板玻璃、汽車、筆電、粗鋼、發電機組、金屬切割機床都出現負成長,其中還包括二十個產業面臨產能過剩的問題。

開年第一周,李克強到山西太原召開鋼鐵、煤炭行業化解產能過剩的工作座談會時堅定表示,要繼續堅持以壯士斷腕的精神,化解產能過剩的問題,要求市場設定鋼鐵和煤炭全國總量「天花板」,並依法關閉全國十三類小煤礦場,這個過剩產能的調整是艱苦挑戰。

索羅斯點出的另一個大問題是,人民幣貶值可能為全球帶來新危機。九四年朱鎔基在總理任內發動匯改,將人民幣與外匯券併軌,人民幣從五.七六狂貶到八.七兌一美元,黑市價更一度跌到十一至十二元。人民幣大力貶值造成原先南進的資金改成西進,東南亞國家面臨資金外逃壓力,到了九七年就爆發了亞洲金融風暴危機。這次人民幣貶值風潮再起,會不會帶給亞洲周邊國家更進一步傷害,值得關注。

一五年八月十一日,人行調整人民幣中間匯價,人民幣從六.二左右連貶三個交易日到六.四四八九,後來人民幣加入SDR[特別提款權],大家以為全球必須布建人民幣部位,人民幣易升難貶;沒想到一五年十二月起,人民幣快速貶值,成了亞洲最弱勢貨幣。

弱勢!

人民幣急貶 造成金融市場恐慌一五年人民幣全年貶值約四.六%,相對於新台幣貶值四.○八%,這是歷史上罕見新台幣強過人民幣的現象。到了一六年離岸人民幣(CNH)跌幅大過在岸人民幣(CNY),人民幣在元月三日進一步寫下六.六三四八的新低價。人民幣跌不停,這是全球金融市場恐慌的源頭之一。

北京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直指,人民幣貶值最大問題是資金外流速度驚人,他推算,一五年中國約有六五○○億美元透過資本帳戶流出去,扣除約一五○○億美元是正當對外投資,剩下來的五○○○億美元是不能完全統計出來的。

這顯示,單是一五年第四季,外匯存底就流失約一五○○億美元,八月流出九三九億美元,十一月八七二億美元,十二月進一步增加到一○七九億美元。中國的外匯存底最高一度超過四兆美元,如今剩下三.三三兆美元,一五年全年外匯存底流失五一二七億美元。

李稻葵認為,中國外匯存底應設定一個目標值,即一六年目標不能低於三兆美元,他說,三兆美元是一個「坎」,一旦跌破三兆美元,人民幣恐將出現「自我循環的預期」。人民幣趨跌,各大金融機構紛紛下調人民幣目標價,高盛預測一六年底CNY目標價由六.六下調至七,明年底由六.八下調至七.三,彭博對五十九家金融機構預測的CNY中間值是六.七。

中國為化解過剩產能壓力,希望壓低匯價,幫助調整產業結構,這個算盤能否撥得通,尚待考驗。但是人民幣這一跌,促發了中國資金外逃,這才是中國經濟最嚴厲的挑戰,尤其是中國追求穩定壓倒一切,一五年習近平的「中國夢」才響徹雲霄,中國不但希望是政治強權,也希望是經濟大國,一六年卻出現股匯市雙跌,且雙雙煞不住車的「失控」局面,這是中國「治理」的一大危機。

一直以來,中國人民相信政府是萬能的,大家都相信政策可以主導一切;如今,股市、匯市都不聽使喚。這次中國證監會的「熔斷」機制,就成了眾矢之的,市場對中國證監會主席肖鋼的去留有很多不同版本的說法。

元月七日深夜,中國證監會宣布暫停熔斷機制後不久,《人民日報》即在官方微博發表微評:「中證監剛暫停運行僅四天的股市熔斷機制,讓幾日來屢嘗熔斷滋味的股民和機構頓感驚訝。

這也提醒,當我們脫離社會運行,去談論一種看起來很差的制度時,都必須意識到理論與實際之間的距離。」顯然《人民日報》對一六年開市四天熔斷了七兆元人民幣,也很有不平之鳴。

證監會本來是希望透過「熔斷」維持股市穩定運作,卻沒想到中國股市散戶比率高,一旦跌幅達五%,很多擔心賣不掉的會持續加入追殺行列,很快會將跌幅推到七%;一旦到了七%就停止交易到收市,政府即使想護盤反攻也沒有機會。所以,熔斷不但沒有穩定市場機制,反而加大市場恐慌。

曾任證監會副主席的李劍閣,九日就公開批評熔斷措施是倉卒的、粗糙的,他認為,證監會監管部門的人才危機不解決,A股的危機還會一波波到來。他透露,一四年證監會有不少處級人員投入企業,而一四年迄今,證監會也有六名官員落馬,造成了人才內部的損耗。他並批評,證監會沒有在元月八日「減持大限」前做出政策預警。

所謂的減持大限,是一五年六月底爆發股災時,中證監在七月八日發布《十八號文》,規定公告之月起六個月內,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和持股五%以上股東、董事、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不得通過二級市場減持股份。元月八日正好是禁制半年到期日,市場擔心大股東拋股加重市場壓力,這也是這次股市下跌很大的心理因素。為減輕壓力,證監會再頒布緊急規定,規定大股東減持,三個月內不得超過總發行股數一%。

補強!

雖頒布緊急規定 仍挽不回信心但是,所有補強機制已喚不回市場信心,上證在元月十一日再跌五.三三%,指數最低收在三○一六.七點,若回探一五年股災新低點二八五○.七一點,態勢就會更加嚴重。

也就是說,一五年股災上證從五一七八.一九一點跌到三三七三.五四點,市場正待築底卻遇上歐美新股災,股市又多跌一段。

這次卻由滬深股市引爆全球新股災,跌幅重的都是新經濟股,像創業板一六年第一周大跌一七.一四%,中小板更是下跌一四.二二%,很多台灣股民耳熟能詳的公司股價都重挫,如紫光股份一六年開年即從九十八.五跌到六十六.○一元人民幣,市值縮水一半到一四○億元人民幣,本益比也從一六○倍縮水到九十二.八九倍。

曾經漲到一三八元人民幣的四方精創跌到五十六.五元,鼎捷軟件從一三八.五跌到三十九元,曾經漲到五十四.一八人民幣的環旭電子跌到十.一七元,市值剩下二三○.三六億人民幣,本益比降到三十四.六五倍;很多大家熟悉的企業如京東方、三安光電、歌爾聲學、歐菲光電、德賽電池、立訊精密等,這一波股價跌幅都十分驚人。

這兩年,中國滬深股市大漲,衝高了市值,也拉大了本益比空間,很多陸企像紫光股份頻頻來台喊話,購併之聲不絕於耳。但是這一波股災,紫光股份市值縮水一半,本益比大幅下滑,也許會減弱購併的聲勢,減輕對台灣電子產業的壓力。不過,兩岸產業競合,最後仍要回歸基本面。

這次滬深股市因熔斷機制造成市場的恐慌賣壓,但追本溯源仍是中國股市過高的本益比,中國股市靠政策作多衝高,如今留下很大後遺症,未來調整之路恐怕會很漫長。股市下挫,挫傷的是心理,但人民幣貶值則影響大家對中國經濟長期的信心,未來中國經濟的考驗,似乎才正要開始。

撰文 / 謝金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250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