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歌手》落幕:會唱歌的人還在,好作品呢?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4161

獅子合唱團,圖為賽前照片(資料圖/圖)

香港朋友曾追憶1980年代末的少年時代:一年中讓人期待的節日除了聖誕與春節,就屬十一月TVB電視臺的臺慶。

將時地稍微轉換一下,這幾年來,衛視們主打的幾檔熱門音樂節目每逢決賽,大概也算得上這個年代的觀眾翹首企盼的節日。湖南衛視的《歌手》自然屬於此列。

在長沙,節日的氣氛分外熱烈一些。總決賽在周六唱響,但周五晚上,舉著燈牌的歌迷已經從四面八方匯聚到馬欄坡。這天晚上的紅毯,是幾位決賽選手和他們的幫唱嘉賓首度聯袂露面。為李健跨刀而來的嶽雲鵬在人海中發現了寫著自己名字的燈牌,激動地當場叫出來:“哎呀還有我的歌迷啊!我不是個歌手,還讓你們還大老遠跑到這兒。”

並不出人意料,在4月15日晚上進行直播的決賽中,這位非專業歌手奉獻了並不專業的演唱和專業級的喜劇效果,並一度霸占了朋友圈和微博熱搜。比起林憶蓮和張惠妹兩大歌後教科書般的演唱,這樣不完美卻充滿噱頭的演出,也許更符合這個娛樂時代觀眾對一檔電視節目的訴求。

就在《歌手》總決賽進行的同時,另一檔音樂真人秀《跨界歌王》第二季開播。同樣的星光璀璨,《歌手》卻承載著娛樂之外更多的希冀:無論以什麽樣的演出結束了一季的征戰,歌手參加這一節目最重大的意義在於被觀眾和音樂圈重新認識和了解。從這種意義上說,《歌手》的決賽,其實是下一段音樂征途的起點。

媽媽,吳建豪到底是誰?

由《我是歌手》改名為《歌手》,這檔2013年面世的音樂類電視節目,走入第五個年頭。面對喜新厭舊的電視觀眾,一檔節目做到第三季已是不易,之後的每一季,對於制作團隊都無異於全新的挑戰。

回想2013年年初,初次登場的《我是歌手》帶來的是現象級的關註和討論。節目的機制是比賽與真人秀結合。與以往音樂選秀類節目明星評點素人的模式截然不同,在《我是歌手》里競演中,成名歌手被推上巔峰對決的舞臺,評判權被交給了觀眾。而在比賽之外,每名歌手都被安排了陪同全程的“經紀人”,無論是在臺上臺下,鏡頭隨時記錄歌手的狀態。

讓業已成名的歌手重新站在競演舞臺上,除了第一次亮相,歌手在競演中不允許唱自己的歌,比賽中不斷有歌手被淘汰也不斷有歌手補位……這些新鮮的嘗試為節目帶來了一批忠實觀眾。

從2013年到2016年,《我是歌手》一直是湖南衛視的王牌節目和收視保證。節目在首季決賽播出時創下過5000萬的冠名紀錄。四年里,這檔音樂真人秀為電視臺帶來超過40億的廣告收入和常年的收視冠軍寶座。

在經濟利益之外,對於一直被唱衰的華語樂壇,這檔節目重新發掘歌手的力量是巨大的。歌手彭佳慧是第一季最後一位補位歌手。在參加節目之前,她有七年時間沒有在大眾面前活躍。當她和林誌炫、齊秦一起受邀時,她覺得這種肯定太重大了。2016年6月,彭佳慧拿到了臺灣金曲獎最佳女歌手獎,她首先感謝的就是《我是歌手》:“謝謝湖南衛視洪濤導演,讓更多人聽到彭佳慧的聲音。”

觀眾的叠代與大眾記憶的更新無疑是快速而殘酷的。一批曝光度本已淡出的歌手,經由《我是歌手》加持,重新回爐升溫,不單喚回了曾經了歌迷,也吸引了更年輕一代的歌迷。總決賽前夜,超過五百名現場觀眾在場內觀看了“歌王”決戰的聯排。當去年決賽中老狼身穿白襯衫演唱《米店》的片段出現在現場屏幕上時,坐在我身邊的七歲小姑娘驚喜地大叫“老狼!”。與之形成對照的是,獅子合唱團與其幫唱嘉賓吳建豪、徐佳瑩一同出場時,小姑娘一直茫然地問媽媽:吳建豪到底是誰?

市場的反饋是最為直接的溫度計。“巨肺小天後”鄧紫棋在參加完第二季節目後,演唱會門票就被一搶而空。在第三季登場的新加坡歌手陳潔儀,雖然在第一階段就被淘汰,但經過此次亮相,也擺脫了此前“歌比人紅”的局面,重新打響知名度。從第一季開始,《我是歌手》不斷推出所謂的“爆款”歌手。第一季的黃綺珊、林誌炫,第二季的鄧紫棋,第三季的李健,無不在此之列。在第三季增加了踢館機制之後,李榮浩也一“踢”成名。本季前來挑戰的民謠歌手趙雷迅速帶起一波自媒體的“10萬+”,再一次應證了這檔節目的影響力。不被大眾熟知的樂壇老將、一鳴驚人的新人後輩、獨具氣質的小眾歌手……經由《我是歌手》的舞臺,不同資歷、不同特質的歌手得以重新出發。

與其說《我是歌手》的“音樂真人秀”定位精準,不如說這檔節目填補了音樂類節目的空白。十年前以“超女快男”和《超級星光大道》為代表的選秀類節目推出了一批新人,五年前《中國好聲音》等節目以另一種形式續寫了“素人成星”的故事。但在漫長的時間里,五花八門的音樂類綜藝節目聚焦的大多只是夢想成真的那一刻,著眼於歌手事業不同階段、提供二度展示機會的《我是歌手》因而成功突圍。

李健成了僅有的法外之地

電視綜藝圈有“事不過三”的說法,《我是歌手》做到第五季,著實已經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在《我是歌手》第四季,審美疲勞已經顯現。雖然匯聚了李玟、徐佳瑩、李克勤、蘇見信等不同生代、不同音樂類型的歌手,但這一季既沒有奉獻出爆款歌手,在歌曲、話題甚至歌手人格形象塑造等多個方面都頗為疲軟。

“歌神”張學友參加電臺節目的一段視頻曾經廣泛流傳。在被問及是否會參加《我是歌手》節目時,張學友明確給了否定的回答。他說:“如果要參加比賽,就要會算計。我其實很佩服那些參加《我是歌手》的選手的,被那樣評判,老實說這些評判都不知道懂不懂得。”

對《我是歌手》大眾評審審美的質疑從來沒有停止:飈高音、炫技的歌手往往能收獲好名次,對音樂風格的追求大概可以簡單粗暴地概括為“把快歌慢歌都唱一遍”。在以往的節目中,“高音崇拜”的選擇趨勢主導了絕大多數競演,李健成為了僅有的法外之地。

進入第五季,這一趨勢並非改變,反而捧出了一個極致的高音天才。在節目進行過程中,來自哈薩克斯坦的迪瑪希成為了節目的最大驚喜。長腿、高顏值加上觀眾評審最青睞的高音,迪瑪希一路競演一路占領微博熱搜,甚至包辦了決賽直播中的插播廣告。

在迷戀”鮮肉“的娛樂氛圍下,迪瑪希的火爆並不讓人意外。“歌王”爭奪中,他與簽下自己的老板尚雯婕合作了邁克爾•傑克遜的歌曲串燒,拿下了第二名。而在決賽前的聯排中,他所就讀的哈薩克斯坦國立藝術大學的校長中途進入現場,立刻被場內歌迷瘋狂的尖叫所震撼。

第五季的選手配備集前幾季成功模式之大成。杜麗莎對應的是第一季黃綺珊所代表的歌壇老將——不廣為人知,卻實力非凡。迪瑪希對應第二季的茜拉和第四季的黃致列。而林憶蓮是地位、實力、曝光度都毋庸置疑的歌後級人物,也正是她的存在讓節目在大年初一播出也無需擔憂收視。

“找人難”是第四季時洪濤就提出的問題。如果以產品類型的眼光來看,在華語樂壇,符合節目要求、能夠打動觀眾、同時也具有代表性的歌手儲備日漸枯竭。

節目因而在這一季加入“逆戰歌手”和“挑戰歌手”的概念。逆戰歌手邀請往屆選手回歸,張傑、李健、林誌炫因而重新回到節目。三名逆戰歌手最終都闖入決賽,似乎更證明了華語樂壇人才枯竭的悲哀論調。

比起歌手人選的枯竭,更讓人擔憂的也許是歌曲的短缺。從《平凡之路》到《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插曲《涼涼》,在剛剛結束的總決賽中,除了三首非華語歌曲和林憶蓮、張惠妹合唱的《也許明天》,其他四首曲目無不是影視作品的主題曲。離開了影視作品的捆綁,高質量、有傳唱度的音樂作品似乎越來越難以出現。這也許是華語樂壇更讓人焦慮的現狀,會唱歌的人還在,好作品卻越來越少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585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