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地方融資平台:哪裡圈錢? 井底望天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1090fd0102e833.html

最近看到中國的經濟數據不太理想,有不少呼喚第二個4萬億的呼聲。

大家可以回去看我在2009年發表的博文,其基本觀點,就是中國在2009年的4萬億打雞血,基本上只有3年有效期(正好2012年到期)。在這之後如何走下去,當時的建議就是靠政府的4萬億打基礎,然後在這個基礎平台上,需要靠民資來唱戲做主角。

週報中曾經呼籲給浙江資本尋找出路,也是出於這種考慮。

打雞血的好處,就是保住了增長,保住了就業,也就保住了來之不易的穩定局面。但是打雞血也有壞處,其中最大的壞處,就是金融系統的壞帳會增加。

當然這些壞帳的增加,不少是因為地方政府的融資平台,靠土地抵押的方式,來解決城市發展的融資問題。

但是這條路子,又因為城市房地產市場的快速瘋漲,而逼迫中央不得不出手來防止出現大泡沫,這個就對地方政府的負債壓力和現在融資的難度,形成了一個難解的結。

從中央目前開始打的小雞血動作,可以明顯看到有向中西部政策傾斜的趨勢。也就是中央的雞血多是在中部和西部的地區的基礎建設。

而作為內需的一個環節,我認為中國和海外的專家們的觀點,都可以說過於偏頗。用美國這樣的超級負債消費的比重,比如說70%的GDP來源於個人消費,顯然文化上與中國這樣的講求節儉的東亞文化格格不入。所以中國如果能夠到4050%的個人消費佔GDP比重,大概就是到了最大的極限,應該謝天謝地了。

而作為外貿的一個環節,本來就是以沿海經濟為主,對中西部來說,不是主業,因此發生在外部的歐洲危機和衰退,以及美國的經濟恢復乏力,都主要對沿海地區的經濟有很大的負面影響。

所以現在的經濟三架馬車,出現的情況是:

內需,基本上發展速度比較合理,繼續快速推高的效果不會出現。

投資,中央的投資基本上是在中西部傾斜,解決發展不平衡問題。

外貿,因為海外因素的影響,情況比較不理想,這個對沿海地區的打擊比較明顯。

這個時候,沿海地區在經濟下滑(潛在的社會不穩)的困境下,必然要自己捧起地方投資的法寶。所以最近我們看到以下的一些動作:

1.    廣東省提出的19條穩增長措施,推進重大項目建設,扭轉投資下滑

2.    浙江寧波的重大工業項目和戰略性新產業項目。

3.    江蘇南京的加快基礎建設。

其他的沿海地區地方政府,估計也有不少動作。

當然這樣的動作,其他中西部的政府也不會閒著,比如湖南長沙的、陝西西安的、整個河南的,整個山西的,都是拍胸脯,吹大牛,動不動就是多少多少萬億投資的計劃。

那麼在目前中央對金融系統看得比較緊的情況下,地方的融資平台從哪裡圈錢?

中西部省市,估計想圈的錢,還是以中央財政轉移支付和國家銀行信貸為主。而東部沿海,民間富得流油,估計如何開放各種政府控制的領域,把民間資本弄進來折騰,是一個法子。

從政府融資的角度來講,估計以前靠土地未來增值收益和房地產開發的法子來融資不容易行得通,現在就必須換個法子,多管齊下。

1. 一個就是政府資產證券化,把政府的產業,以打包的方式,先組合再切割,就可以用證券的方式,賣出去融資。而證券的利息,就靠這些資產的日常收益來支付。

2. 一個就是城市建設之中,將基礎建設和相鄰土地打包開發,靠商業地產增值和未來的特許許可費(比如說機場、地鐵等等中的城市建設收費和商業牌照費等)作為債券發行的保證。

3. 一個就是開徵房產稅,和靠將近郊農業土地改變用途增值收取土地增值稅的方法。

估計象重慶那樣的金融創新和融資方法,在不少地方會偷偷出現。一旦有效,其他地方會一窩蜂的仿而效之。

總之,中國還沒有走到山窮水盡的地步,估計中央不間斷的打幾次雞血,然後對地方政府的新投資衝動,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只要防止一哄而上,不要失控,估計還可以混幾年過去。

反正最後不行,還可以上軍事凱恩斯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321

啟東的啟示 井底望天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1090fd0102e886.html

啟東事件和什邡事件一樣,網絡上一片叫好之聲,但是很少有人考慮到,這些事件的結果,最後是全是輸家。

這兩個事件,大家比較少關注的一點,就是投資人的利益,應該如何保護。在什邡事件上,是民企,在啟東事件上,是外企。

本來對投資的企業來講,人家也是要算一筆賬的。你投資的成本是什麼,你投資後的收益是什麼,整個計劃的可行性是什麼。

一旦投資計劃確定,大家合同一簽,那麼就具有了法律效應,就應該受到法律的保護。一旦有其他勢力來挑戰這個計劃,就應該通過法律的程序,用其他的法律武器來推翻這個計劃的合法性。

如果不是這樣的話,那麼投資計劃的合法權利,就必須得到保護,必要是就必須暴力執法來維護法律權利。

不過這個是比較理想化的描述。現在的政治現實,是兩個地方的老百姓搞了群體事件,把當地政府給砸了,於是當地政府就取消了投資計劃。

網絡上的批評,大概就是針對當地政府的。是不是你的投資計劃沒有公開和廣泛的諮詢當地的老百姓的意見,以至於這個計劃導致當地污染啥的損害了老百姓的利益?

這種思考方法,其實是不對的。

問題的關鍵,不在於你政府的決定,有沒有同當地人民廣泛的諮詢,而是在於投資計劃關你政府啥子事情?

以啟東的投資為例,日本的王子造紙企業,希望能夠建立一條管道,來排泄處理後的號稱無污染的廢水進海,那麼這個企業,是投資計劃的得益者。

而管道出海口附近的漁民,顯然是這個計劃的潛在受害者。

或者在管道建設過程中,經過的當地土地,恐怕也牽涉到農田和房地產啥的也有相應的受益者和受害者。

那麼在這個利益博弈的過程中,是不是應該是王子造紙企業和潛在受害者之間的博弈?比如說,你王子造紙,如何保證排出去的廢水,不會污染和影響人家的漁場?你應該如何保證?有問題如何賠償?這些都是王子企業要出錢解決和擺平的事情。

可是現在大家看到的,都是老百姓(當然也難說,這些老百姓背後代表的是那些勢力)和當地政府在對抗,好像也不關投資企業啥事情。

那麼幹嘛這個當地政府要踩這蹚渾水?

其實這個就是中國前30年發展的一個問題,所謂地方經濟發展由政府主導。

當然主導不是沒有好處的。當地政府在經濟發展中的好處,一個自然是為當地經濟帶來發展,有了更多的企業,地方的稅收增加,或者是為當地解決了多少就業問題,帶動了其他行業的發展。

這個估計是從「公」的角度看地方政府的好處。當然作為地方政府的主管官員,因此得到了政績,對個人前途有好處。不過這個倒是大家可以接受的結果。

那麼從「私」的角度來講,是不是這些投資計劃的經手官員,通過拍胸脯做保證,而不顧投資計劃潛在的受害人群的權益,自己「幫助」投資企業減少的減少成本,從而從中間自己大發一筆?

這個估計就是導致地方受害人群強烈反彈的主要原因了。

所以我一直強調地方政府要做功能轉變,從經濟主導型向服務型轉變,就是你地方政府要退出投資計劃的參與者的角色。

誰要來投資,你作為政府可以根據優惠政策,減免幾年稅收啥的,給人家一點優惠。但是投資的企業,必須自己在地方上尋找投資得益團體作為自己的同盟軍,靠談判、協商和博弈的方法,從金錢上補償和擺平投資受損團體,這樣靠一個公開的博弈,來達到共識。

那麼整體利益的保護,比如說環境評估這些,就可以靠公眾參與來保證整體利益。

如果各方都達到共識了,那麼你政府可以做的就是去蓋一個章而已。

然後該收費就收費。投資企業補償當地團體的錢,你也可以通過你的所得稅去分一把。

如果不做這種改變的話,你只會增加在當地做生意的不確定性。因為人家和你酒也喝了,錢也給了,然後老百姓把政府砸了,你的官也被撤了和雙規了,人家的錢也打水泡了。

當地老百姓也沒有得到好處。因為畢竟要是你按照程序做到環保要求,人家老百姓也會得益。

對投資企業來說,你如果程序明白,人家按程序計算,該花的錢照樣花,只要商業模式得當,就一樣賺錢。

企業最怕的就是,不確定性。而目前啟東和什邡表現出來的,就是中國縣級地方投資的不確定性。這個問題不解決,將來這些地方的經濟發展,就會面臨困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498

井底望天讀書筆記:江浙財團(一) 井底望天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1090fd0102ea4o.html

 

 

本來有這個討論中國資本的江浙財團的想法,是出於當時討論香港資本的前世今生,其實就是江浙財團的轉型。

然後有一天,一個資本頗為雄厚的朋友,和我聊天,詢問中國歷史上資本的命運,並問我,如何看待目前中國資本的政治待遇。

我的回答,現在中國的資本所享受的待遇,應該是歷史上最好的時候,對這個結論,也許很多人不信。

而這一陣子,看到《環球時報》的胡同學,和人家打嘴仗,關於國粉們眼中的「黃金十年」(就是1927年-1937年)的故事,覺得也許可以和大家討論一下這個時候的江浙財團的命運,從而對今天的江浙財團的情景,可以有一個比較清晰的瞭解。

首先說一下,偽命題「黃金十年」,其實出於現在的人們對那個時候的歷史缺乏基本的瞭解,而被所謂「有良心的」歷史小說學家,搞出來的騙局而已。

黃金十年,更準確地說,應該叫做黃金榮十年,才比較確切,呵呵。

言歸正傳,我就開始先討論一下中國近代資本的起源。

在清朝的時候,其實中國是有傳統的資本。如果叫他們民間資本,也不是完全正確,如果叫官府資本,也不完全妥當。

在明朝的時候,為了邊疆的安穩,朝廷曾經以私鹽的專賣權為條件,引導民間資本向邊疆提供糧食等各種補給。

在這之後,慢慢興起的山西的票號和江南的錢莊,不光參與遠途海外貿易,也參與朝廷的各種融資活動,其實某種程度上,是紅頂資本,在某種程度上,有官府的部分參與和認可。

這種半官方半民間資本,其實也包括在廣州官批的外貿十三行。

在清康熙二十三年,就是1684年,出於外國要求經商的呼聲,康熙皇帝批准了在粵、閩、浙和江四個口岸城市,就是廣州、廈門、寧波和松江(上海前身)經商。

當時各種貨物,從海外和國內到這裡比較多,但是商貿企業比較少,到了1686年,廣州才開始有了外商經營。

其實廣州的外商,嚴格來講,在唐朝的時候,就有來自阿拉伯、波斯和印度的商人,慢慢在番禺(就是老外的居住地的意思)定居。

這個基本上和陸地來的外商,定居長安是同樣的道理。

當然這些定居的老外們,最後就同化成漢族的一分子,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後來在唐代的黃巢之亂,以及從遼、金到蒙古的南下,引發了不少南方的長於海上貿易的漢族和其他各族,遠避於東南亞,慢慢就形成東南亞有權勢的政治和經濟領袖人物。

那麼在明朝建立之後,出於漢族復國的喜悅,這些在東南亞的權勢人物,就派人回來和明朝朝廷聯繫,希望以海外華裔的身份,來向皇帝進貢各種海外奇珍異寶。

其實就是如果你發了一個10只大船的船隊,一艘船是用來進貢皇帝、打點皇帝他媽、他老婆們和他妹的,其他就是用來在其他地方做貿易的。

當然做貿易的利潤,各地有力官員都可以均霑一些,然後把東南亞的好東西進口之後,再把中華的好東西買走。

這些中華的東西,然後就在東南亞轉手給來自西方的葡萄牙、荷蘭、西班牙等等商業船隊。

那時候的商業船隊,是亦商亦盜,就是自己有武裝,可以貿易就貿易,不可以貿易就海盜你。

這些人,包括來自西班牙、葡萄牙、荷蘭和英國這些後來被稱為皇家啥啥海軍的海盜貿易船隊,當然也包括來自日本的大名們的海盜貿易船隊,和來自中國的浙江、福建和廣東的海盜貿易船隊。

中國的海盜貿易船隊,就包括著名的顏思齊和鄭芝龍。

有種說法,講顏思齊等人,企圖在日本推翻德川幕府,並且打翻日本天皇自己做皇帝,不知是真是假。

不過鄭芝龍,這個會說多種內語(閩南語、粵語、官話)和外語(日語、葡萄牙語、西班牙語、荷蘭語)的牛人,娶了日本田川氏,生了一個比他還牛的兒子,叫做鄭成功,倒是真事。

不過中國的貿易海盜船隊,和日本和西歐的貿易海盜船隊相比,人家日本的是藩鎮的人馬,歐洲的是皇帝和國王的人馬,而中國的就是民間被朝廷圍剿的人馬。

到了清朝的時候,中國的海外貿易,基本上就是有商無盜。

然後在嘉慶年間,最後一個大海盜張保仔在清廷的恩威並施之下,最後被招安。結果就是海上版本的宋江招安打方臘,去掃平其他海盜。

張保仔在1822年去世,結果18年後,當英國皇家海盜殺過來的時候,清廷居然沒有海軍可以對抗了。

雖然說張保仔最強盛的時候,有1千多條船,各種大砲和小炮都俱備,也許沒有英國皇家海盜的那麼先進,但是因為成天打劫西方海盜的船隊,自然在炮火中成長,知道人家的傢伙有多厲害,自己的東東也越搞越先進。

這樣的實戰經驗,那是李中堂的北洋海軍可以對比。

中國的海盜們沒有成功化身為皇家海軍,也許是中國近代毫無能力保衛自己的海防線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不過考慮到從康熙、雍正到乾隆,北部的俄羅斯侵襲和西北的準噶爾都是主要的威脅,所以在收復台灣之後,沒有好好思考過東南沿海的經營。

而整個朝廷缺乏見識,是主要的原因。不過朝廷後來在海防和陸防上起了爭執,主張海防的,居然要求的是放棄收復阿古柏佔領的南疆,簡直是不知所以。

不過海軍建設沒有觀念,並不妨礙外貿上資本的大力發展。

在乾隆二十二年,就是1757年的時候,朝廷下令鎖國,僅留了廣州一地允許對外通商。於是紅毛國英吉利、雙鷹國奧地利、單鷹國普魯士、黃旗國丹麥等等,都搬到這裡混飯吃。

有一天,來了一艘運送人參的新船到港口,最熟悉洋務的十三行都看不出道道,於是按照該國的旗幟,稱其為花旗國,其人參稱為花旗參。

廣州的十三行,和當時的山西票號行、兩淮鹽商行,都是中國當時財富最集中的傳統資本。

那時候的十三行財大氣粗,也是清廷的主要財政收入之一。當時最大的怡和行的伍家,絕對是可以和天主教教廷相比的世界首富之一。

因此在1840年鴉片戰爭戰敗,清廷必須在《南京條約》裡面賠償3百萬兩白銀之中,伍同學自己就出了100萬兩。

這個就是中國近代的故事,有錢不做軍備,用來戰敗賠款倒是比較爽。

這一段故事,估計在1978年中國再次開放的時候,好多的領導人還是沒有搞明白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006

井底望天讀書筆記:江浙財團(三) 井底望天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1090fd0102earx.html

3

 

雖然中國政府沒有讓渡自己的領土主權,但是由於不平等條約的出現導致了治外法權的產生,使得在中國領土上的外國領地成了非中國政府的管轄地。

因此在這些地方產生的中國企業和資本,就不再像以前的資本一樣,和中國的政府有千絲萬縷的聯繫。

那麼來到上海的外國商人,自然不願意去擁擠雜亂的上海舊城市,就在其西面和北面開闢了兩個新的城區——法國人不喜歡和人和群,就在老城區的西面搞了自己的法租界,而其他的洋人就抱成團,先是英國人在老城區的北面搞了自己的租界,後來美國人加入了,就形成了一個公共租界。

因此上海就是由這樣截然不同的三個地區組成。

法租界,自然就是由法國駐上海的總領事管理,而公共租界,就是外國商人和各條約國領事中間產生的上海工部局管理。

這些租界,本來只是給外國人居住的,但是當之後的上海舊城的小刀會起兵,到後來太平軍的李秀成攻打上海,導致了無數逃避戰亂的難民,逃進了外國人控制的租界區。

結果在1864年的時候,租界裡面的老外只有1千人,但是老中已經超過了50萬人。

但是租界是外國人的天下,中國人只有幹活和交錢的份,卻享受不了其他的任何服務。

當然因為租界有外國軍隊保護,最起碼大家不會在太平軍和清軍的拉鋸戰中,家破人亡,就像中國近代的藝術大師吳昌碩的身世那樣。

這個時候的上海,還是以貿易和商業為基礎,靠的是中國一半人口都在長江中下游,主要的產品茶葉和絲綢都在這裡集散。

但是在1895年甲午戰敗之後簽訂了《馬關條約》裡面,在通商口岸開始允許外國人辦工業。

這樣的話,來自長江中下游,尤其是江蘇北部的農村地區的人民,就加入了新出現的無產階級大軍,形成了公共租界北邊的閘北區這個專門給勞工階層的居住地。

其實自從上海開埠以來,移民就是上海的最主要的人口來源。在1885年的時候,外地移民佔上海總人口比重的85%,而在1950年的時候,這個比例還是84.9%。

而最早到上海的移民,是來自於廣州地區。

這個就要理解,當年中國對外貿易的形式,是外國商人獲得貿易權利之後,並沒有在中國市場直銷的權力。他們基本上就是把自己的貨物,運到廣州,然後和清政府指定的十三行交易。

然後十三行運用政府給予的專賣權力,就把各種洋人的貨物,分銷到全國其他地方。

所以說,十三行的利潤是非常豐厚的,而十三行的幾個大老闆,估價就是世界的前幾名首富。

十三行在今天的地位,我們叫做國有企業。雖然外國企業,現在不少是可以在中國開辦,但不少還是找到國企,開辦合資企業。

所以,今天你聽到的,就是要把國企給幹掉,就是國企太大,壟斷了關鍵行業的肥厚的利潤,不干掉這些國企,別人就沒有好的機會。

那麼當時英國人的貨物,從英國的製造商上船出海(或者從印度裝鴉片),通過東印度公司的運輸船隊到了廣州港口,就需要把貨物交給十三行。

因此你要是把十三行給幹掉了,那麼就可以直接把中國的市場拿到手。這個就是靠的是鴉片戰爭的功勞。

那麼今天當然,就要靠把你的領導人給忽悠了,你自己就把大國企給咔嚓了。

雖然當時廣州的國內總分銷貿易靠的十三行,但是畢竟外國商船的各種維修服務、從海上經過珠江口進廣州港等等,都需要不少造船和修理船隻的工人和本地海員。因此廣州已經有了這樣的相關產業。

當《南京條約》之後,上海變成了通商口岸,很快因為地緣的優勢,就超過了廣州而成為中國最主要的國際貿易口岸。那麼這批服務外國商船的廣州相關產業人士,就直接北上,到了上海,成為上海的最早一批移民。

當然這些來上海的廣東人,雖然是來源於廣州地區,但是主要組成是粵東的潮汕人士。後來來自潮州的吳健彰在1843年出任蘇松太(蘇州、松江、太倉,後來的上海道)知府,更加加速了這種移民的過程。而且除了來自廣東的同學,和潮汕人文化接近了福建閩南人,也過來上海撈世界了。

這些來到上海的潮閩人,當然就像現在遍佈世界各地的唐人街一樣,建立了自己的會所,可以拜自己的神仙、看本地的大戲、教育自己的孩子、有自己的失業救助組織和職業再培訓,當然還有信用合作社、殯儀館和墓地啥的。

其中最主要的,還有自己會所的軍隊。

但是很多廣東移民從事的這些職業的地位,並不高貴。而且有不少人是靠幫派合作,用小舢舨販賣鴉片,就是替英國人分銷啥的。

因為外國人雖然打垮了中國的半國企十三行,但是面對中國市場,語言不熟悉,文化很陌生,就必須尋找當地的人來幫助。

那麼對當地情況熟悉的人,就是當地的浙江和江蘇的本地人,就開始變成了買辦,替這些外國老闆打工。

而由於外國勢力的不斷擴大,以及依附外國勢力的買辦人士、各種被基督教傳教士忽悠的中國教徒、各種對西方的技術、知識和文化感興趣的知識分子,等等,就在上海形成了一個大的集團勢力。

在這種商業競爭下,來自廣東和福建的移民生存空間受到壓縮,就出現了不少失業人士,結果就導致了1853年以廣東人為主的小刀會起義,奪取了上海舊城市的主導權。

在小刀會控制了上海之後,裡面的潮汕幫和閩南幫發生了意見分歧。閩南幫認為,俺們把控制的財寶裝滿船,直接回家就得了。

可是潮汕幫認為,應該在上海建立自己的王朝,並試圖和在南京建立太平天國的廣東人洪秀全拉上關係。

當然最後小刀會就被清兵給鎮壓下去了,但是後來在太平軍的東征中間的1861年,上海南部的海上貿易重鎮寧波,被太平軍給打了下來。

這個事件,就導致了寧波的有錢人,尤其是寧波的商人,大規模逃亡進了上海。這個時候,就是寧波人勢力開始在上海坐大。

而因為這種寧波資本在上海的運作,一開始就比廣東人要高端,也導致了慢慢地以寧波人為主的浙江人,開始成了上海外地移民的主流。

在1885年,上海的中國人口組合中,浙江人佔據了40%,臨近的江蘇人佔據了27%,原先的大頭廣東人下降到了20%。

而寧波人在上海的崛起,很大原因靠的是錢莊。

與山西票號主要集中在匯兌和存款不同,江南的錢莊,有很多是參與外貿行業的貸款服務。比如說江南的養蟬抽絲的農民,都會到錢莊貸款,然後到產品銷售之後在還款。

記得很多年一前,聽一位經濟學家講座,將中國農民說得一塌糊塗,啥沒有冒險精神啥的。我就說,根據江南錢莊在絲農貸款的歷史情況來看,認為中國農民愚昧、保守、沒有冒險精神和不思進取,是不符合歷史事實的。

當寧波的錢莊在上海經營的時候,基本上就是依靠鄉誼的關係來維繫貸款的關係。如果你看一下今天,寧波和溫州一帶的不合法的民間貸款,還是維繫了這樣的特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398

井底望天讀書筆記:江浙財團(四) 井底望天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1090fd0102ebf7.html
當時上海的法租界,就是圖中灰色的部分,大概就是今天的盧灣區和徐匯區。法租界的南部,和原來的中國人居住區隔離的邊界,是一條去黃浦江的小河,叫做肇嘉濱。

 

法租界的北部,則是另一條小河,叫做洋涇濱。這條河,是用來分開英國人的租界和法國人的租界。

 

這兩條小河的交接處,就是位於法租界外面的徐家匯。所謂「匯」,就是兩條河交匯。徐家,這個名字的由來,是因為明末的大學問家徐光啟在這裡定居生活,而且死後安葬在這裡。他的家族也在這裡繁衍。

 

因為徐光啟是中國早期的天主教徒,在廣東做官的時候,和澳門的葡萄牙人關係非常好,因此可以將葡萄牙人打沉的英國皇家海(盜)軍的大砲,用來送給他作為禮物,然後被轉運到東北前線。

 

為明朝立下汗馬功勞,轟死一代梟雄的努爾哈赤,就是靠的這些紅衣大砲。

 

也因為徐光啟的關係,徐家匯就成了中國天主教的中心地,聚集了很多中國的教眾。這樣的結果,就是來自法國天主教會的神父們,大興土木,興建了教堂、醫院和學校等設施,造成了這個不是法國租界的地盤,但是也實際上被法國人控制的局面。

 

法租界最主要和最有名的一條大道,叫做霞飛路,就是今天的淮海中路。在淮海中路的兩旁,法國人引進了倫敦梧桐,就成了後來中國人說的法國梧桐樹。

 

那麼在法國租界,法國人也引進了新開發的殖民地中南半島(或者叫做印度支那,不過中國人反感日本人叫我們支那,但是又不反感印度支那)的安南省(今天的越南北部河內附近地區)的人士來做警察。

 

當然靠京族的人士來管理上海治安,肯定不靠譜。事實上,法國人是把治安外包給了上海的青紅幫人物黃金榮。

 

雖然說,這裡是法租界,但是住在這裡的美國人,其實比法國人還要多。這些洋鬼子們就在淮海路的西段,建了不少小洋房,大概今天還可以看到。

 

在到後來,因為俄國的十月革命,就逃到了上海不少俄羅斯貴族和富裕人家。

 

而在918事變日本人控制了東北之後,從東北逃過來的俄羅斯人就更多了。

 

那麼在1943年的時候,法國人在法奸維希政府的時候,就出賣了法國利益,把在中國的所有法租界,全部歸還給漢奸汪精衛同學的政府。

 

雖然汪同學,名聲比較差,但是還算是爭取回來的國家利益。

 

而名聲比較好的蔣介石同學,這個如今在中國大陸果粉千萬,一隊隊號稱有良心的歷史學家們不斷地幫他塗脂抹粉,卻不知道如何捍衛中國的利益。

 

因為1946年,德國和日本都投降之後,法國愛國的戴高樂政府,向愛國的蔣介石政府提出建議,就是會遵循交回法租界的條約,但是要中國交換條件。

 

這個條件,就是中國軍隊從原法國的中南半島的殖民地撤軍。

 

這樣的條件,蔣同學這樣的傻冒,當然馬上就樂呵呵的接受了。

 

如果看一下俄羅斯人,人家把德國人給打跑了,會把佔領的東歐交出去嗎?

 

或者看一下美國人,人家把日本人給打跑了,會把關島這些島嶼交出去嗎?

 

在今天越南的南方,就是胡志明市/西貢市附近的地方,法國人的名字叫做Cochinchina,翻譯成中文,就是中國交趾。

 

當然歷史上的交趾郡,就是蔣介石同學撤走軍隊的地方,今天的越南北部。

 

這個歷史上的中國領土,後來因為治理無方,沒有拿住,就被本地的越南同學的反抗,而變成了屬國。

 

而當時在唐朝的時候,之所以當地同學可以反抗成功,還是靠了南詔的外援。但是這個屬國,後來被人家法國用武力給搶走了。然後又被日本同學從法國同學那裡用武力搶走了。

 

然後又被中國人用武力給搶了回來,算是物歸原主。

 

就算是當地同學希望獨立,你也可以在中國人的控制和主持之下,讓它獨立哈。這樣的話,最起碼可以簽訂不少的交換條件啊。

 

比如南海的島嶼,小老弟,你就沒有份啥的。

 

回到上海的法租界,在北邊的邊界,就是洋涇濱。

 

後來兩條河都給平掉成為馬路。肇嘉濱就變成了肇嘉濱路,而洋涇濱就變成了延安路。

 

當時在洋涇濱的附近,就是法租界和英租界(後來和美租界合併為公共租界)的地方,住了不少來自於寧波的同學。

 

以前廣東來的同學,是帶著手藝來的,而寧波的同學,是帶著錢來的。

 

其實以前也有一些寧波商人,跑到開放口岸廣州去做生意,那麼隨著上海的崛起,這些商人,和後來逃避太平軍的寧波商人,就聚集到上海。

 

因為財大氣粗,這些寧波同學,自然也受到了上海的洋鬼子幫和廣東幫的重視。

 

但是要成功的成為洋鬼子們的翻譯兼任買辦,就必須解決不會說英語的問題。

 

而當年隨著英國商人來的第一個買辦,就是寧波人穆炳元。於是一些會說英文的寧波精英,就自己編寫了英文教材,用寧波話,來教其他同鄉學習英文。

 

下面就是兩句寧波英文:

早上見面谷貓迎 (goodmoring),好度由途(how do you do)敘別情。

 

於是後來名震天下的寧波英文——洋涇濱語橫空出世。

 

這種洋涇濱人士講的特色英文,不講語法,不介修辭,簡單明快,乾淨利索,被稱為pidginEnglish 的洋涇濱語,也可以比美今天的牛語言Chinglish。

 

後來在上海,你要是說不地道的上海話,就叫做洋涇濱上海話。

 

當時的寧波同學要做洋鬼子的買辦,就必須考慮到自己的競爭對手,那就是也想做洋鬼子買辦的廣東同學,於是一場文化之爭,爭奪話語權的明爭暗鬥,就如火如荼的展開了。

 

爭奪話語權的招數,古今中外,都是一招,就是抹黑對方,抬高自己。

 

比如你今天傻冒地看韓劇,就會發現韓國真是美如天堂。一激動買了機票過去,絕對有被騙了,想退款的感覺。

 

那麼這樣低賤的事情,只有自命清高的文人去做了。

 

在1870年,有寧波籍的文人,開始在上海的報刊上刊登系列小說。裡面的寧波人,都是財富多、修養好、有同情心的偉光正。

 

而裡面的廣東人的形象,就是一個很賤的妓女。

 

這套抹黑小說一出來,就受到寧波人的大聲叫好,當然就被廣東人強烈抗議了。

 

其實這個廣東潮幫和浙江甬幫的鬥爭,就是上海和廣州爭奪中國商業領導權的鬥爭,也是今天的長三角和珠三角的鬥爭。

 

後來在國民黨入主了上海之後,國民黨內部的浙江派和廣東派的爭鬥一直就沒有平息。

 

不過不要以為買辦,就是哈巴狗,聽洋主人的話。

 

如果你洋主人,不考慮買辦的利益,那麼哈巴狗,也會搖身一變為大狼狗的,來咬你洋老闆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953

封面故事——貨幣戰爭 井底望天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1090fd0102ebzy.html

 

  貨幣戰爭,英文叫做「currency wars」,是比較讓群眾喜聞樂見的一個詞彙。

更專業的說法,叫做「competitivedevaluation」,就是競爭性貶值。所謂競爭性貶值,是你通過貶值你的貨幣,來提高你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而最近這個行為開始火起來,是因為從去年底開始,日本安倍新政府,開始積極地實施日元貶值政策。正好群裡面的大路同學,發了一個關於日本貨幣貶值的ppt文件給我,這裡就用他的圖片,和大家分享。

封面故事鈥斺敾醣艺秸

這張圖,就是日元在日本政府官員的嘴巴戰爭之下,如何從77 的價位,跌到93 的。

封面故事鈥斺敾醣艺秸

這張圖,就是日本和其他世界經濟體的貿易關係,說明日本的前三大市場,是中國、美國和歐盟。既然中國是日本的第一大市場,那麼日元貶值,而不是釣魚島爭議熄火,哪個對日本產品的影響更大?

下面這張圖,就更有意思了。這裡是世界20大經濟體,就是G20 的貨幣,自從2008年開始,貨幣是升了,還是降了。如果你自己都在搞競爭性貶值,然後轉頭對著日本指著鼻子打罵,就有點不地道了。因此有資格罵日本的只有4家:中國、加拿大、澳洲和沙特阿拉伯。在這4家中間,因為加拿大是賣沙油的、沙特是賣石油的、澳洲是賣鐵礦石的,都不是製造業國家。所以製造業國家,只有中國,是唯一的有資格罵的。

封面故事鈥斺敾醣艺秸

下面這張圖,就是說當然中國的產品集中在中低端,日本的產品集中在高端,沒有直接競爭。而且中國外貿還是綠字為主。因此日本人的競爭性貶值,人家美國人、歐洲人和英國人,都早幹過了哈。

封面故事鈥斺敾醣艺秸

下面這張圖,是通脹(CPI)和放水(貨幣M2投放量)的比例。看了其他幾家,日本人明顯水放得不夠哈。

封面故事鈥斺敾醣艺秸

那麼為啥中國在G20上不批評日本?因為日元貶值對中國經濟影響不大。中日關係現在的問題,是領土之爭,是未來主導東亞和西太平洋地區之爭,也是民族間的意氣之爭。但是不是產品競爭之爭。真正被日元貶值打得雞飛狗跳,撐不下去的,是南棒同學哈。南棒同學,有兩個核心競爭力,一個是重工機械產品,比如造船啊啥的。另一個是消費電子產品,比如三星的東東啊。如果南棒同學垮了,重工機械方面,中國得利。消費電子方面,美國得利。所以美國也不在乎哈。

對美國來講,如果日元貶值,導致美國產品失去競爭力而影響出口,這個是弊。但是如果日本走出通縮,導致經濟恢復增長,以日本人熱愛美國產品的情況,這個是利。尤其是歐洲還在衰退的時候。

那麼美國最怕的,其實還是因為日元貶值,帶來了整個東亞貨幣群跟著貶值,才是美國不願意看到的。但是考慮到大部分東亞貨幣,除了日元之外,都掛靠人民幣,所以擒賊先擒王,人家美國新任財政部長,在國會認證會上說,老子要讓人民幣升值。允許日元貶值,就是逼迫南棒同學去跳樓,那麼南棒同學,如何應對?

想起了一個關於成吉思汗的故事,不一定準確,但是意思大家明白就行了。說的是,成吉思汗要死的時候,叫了一幫兒子,拿一隻羽箭,折斷了。然後拿一把,折不斷。意思就是,兒子們,大家團結就是力量哈。於是成吉思汗的兒子們,就沒有搞分裂,從窩闊台、拖雷,都沒事,最後從蒙哥開始,人家是從孫子開始,才搞分裂的。

忽必烈的弟弟,叫做阿里不哥。這個漢名字,估計是忽必烈的漢人大臣給搞出來的。因為儒家講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你不君不臣,不父不子,真是天殺的。結果忽必烈的弟弟阿里同學,居然「不哥」。

這個故事,換到漢文化裡面,就要把大汗,變成大財主,把羽箭換成筷子。就是筷子們,必須團結才能度過難關。那麼同樣道理,棒子們,也需要團結哈。

所以北棒同學種大蘑菇,就體現了南棒同學的重要性。考慮到最近洩漏出來的命薄同學和金二同學,要寶寶同學安排見面會,看來裡面的道道,並不簡單。

回到貨幣戰爭,歐洲開戰的自然是英國和瑞士。歐元開戰有點難度,因為歐元一貶,就不是貶值問題,而是會不會崩潰的問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273

井底望天讀書筆記——江浙財團(五) 井底望天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1090fd0102ec48.html

在太平軍沒有打下寧波之前,其實甬幫在上海的財力已經比較可觀了。新來的寧波人,主要投資在工業方面,和某些高檔消費品的手工業上,來滿足這幫有錢階層的生活享樂需要。

寧波人的對外貿易經驗,在這個時候,其實已經有800多年了,基本上和廣東同學的經商水平不相上下,那麼在上海出頭,明顯佔了地利和文化的優勢。

前面談到廣東幫的時候說過,先來上海的廣東幫,主要是為外國商船服務的水手和船隻建造/修理工匠。又因為松江府知府廣東吳同學會講廣東英語,所以他當時的知府就呆在了上海虹口區,可以受到他的美國和英國的朋友們的武裝保護,畢竟人家太平軍隨時會衝過來哈。那麼其他的潮幫同學們,也就聚集在虹口區一帶,或者是廣東路一帶靠近船廠的地方。上海的各類廣東餐館,就在這些地方興起了。

而寧波幫是以外貿和商業為主,因此居住的地方,就是以前南市區一帶,靠近黃浦江的寧紹碼頭,因為這裡是和自己老家通商的咽喉要道。這一帶地方,我們都知道,在上海叫做外灘。為啥叫外灘?其實這個是一個英文的外來詞彙。因為處於兩個水道黃浦江和蘇州河的交匯處,就是英文字母的Y的形狀。那麼這個地方的城市,當然就叫做Y town,最後就翻譯成了中文的外灘。

和廣東路的餐館,你去喝早茶,點心被服務生推出來,裡面的人聲鼎沸,大口喝紅茶不同,寧波同學的茶館裡面,你就可以坐下來,安靜地喝一壺西湖龍井,然後聽台上的要麼是來自於蘇州的評彈,要麼是來自於紹興劇(後來稱為越劇)的小品。

不過廣東早茶和寧波喝茶,都有一個相同的功能,就是這裡不光是大家社交和談生意的地方,也是有衝突的各同學們在這裡談判和解決分歧的地方。其實這個「講茶」,就和人家西方的法院的功能差不多了。你請些德高望重的人物出來做調解和中介的權威角色,有爭論的各方把自己的理據拿出來,最後各讓一步,解決糾紛。

比較有意思的是,當雙方在中介權威的監督下,達成了雙方都接受的結果,大家就要喝杯茶,來表示事情得到圓滿的解決。而這一杯茶,必須是紅茶和綠茶的混合,意思是說,你是青幫我是紅幫啥的,大家是不同的。但是混在一起,就是和而不同,可以和平共處哈。

和廣東人一樣,寧波同學們,也搞了自己的同鄉會,稱為四明公所,或者叫做寧波會館。這裡就是寧波同學聚集和討論大家關注的社會和經濟問題的主要會場。當然這種地方,也是解決僱主招工和僱員找工的職業交易所。按照當時流行的規矩,你先找自己的親戚,然後是同村,然後同縣,然後是寧波的其他縣城的同鄉。

四明公所是早在1797年,上海變成工商口岸之前就建立了,地點是上海舊城城門外北邊的地方。後來隨著寧波人口的增長,這個公所的勢力越來越大。那麼在1844年的時候,上海縣的縣官正好就是寧波人,於是很牛的授予了四明公所免稅的特權待遇。

當然10年後,在廣東人的小刀會和清兵的戰火之中,會館受到了破壞,但是後來的修復,讓這個公所更加堂皇。裡面有旅館、會議廳、銀行,當然也有廟宇,用來拜祭關二哥和土地爺。最主要的,這裡還是寧波同學辦喪事的殯儀館和墓地。

但是勢力很大,平時沒人敢惹的寧波幫,後來也碰到了麻煩。因為臨近公館的土地,變成了法租界。而法國人看中了寧波人的地,是因為為了更好地控制和擴張法國人的領地,需要從墓地中間,開一條公路過去。於是在1874年,法國人以寧波會館的停棺材房和墓地危害公眾健康為由,要動寧波人的墳墓,引發了1500 個寧波同學出來阻止。在衝突中,7個寧波同學被法軍開槍殺害。

在生意上寧波同學比廣東同學要強,但是在暴力反抗上,人家廣東同學早就有三元裡的故事可以借鑑,後來又有小刀會的行動。但是被人逼到牆角,連先人的墳墓都不能保護,寧波人也要以暴抗暴了。結果就是法國人的商業和住房被大規模地放火,逼迫法國人放棄了這個計劃。為此法國領事不得不勒石為證,表明不會在對寧波公所的墓地動手。

不過很快法國佬又背信棄義,20年後捲土重來,派出軍隊到墓地強行拆遷。這次來阻止的寧波同學,又犧牲了17個。於是以寧波人為主,得到其他地方的同學響應的上海全市範圍的罷工罷市、抵制西方貨物的反帝國主義愛國運動,就轟轟烈烈地爆發了6個月,直到法國人在其他西方國家的壓力之下,不得不作罷。

這個也算是上海第一次的群眾反帝運動的開端。也可以說,是上海本地的資本,開始從依附西方勢力作為買辦的角色,到自己獨立,成為反帝運動急先鋒的轉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615

封面故事——中美軍備競賽 井底望天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1090fd0102eca5.html
剛剛開的兩會,關於中國軍費增長的話題,又變成了西方媒體炒作的話題。而且看了前新加坡獨裁者李光耀老哥,在一本新書裡面,大發謬論,說啥中國如果和美國軍備競賽,就會崩潰啥的。
李光耀老哥,用孔聖人的話來說,就是「老而不死是為賊」。尤其是李老哥,關於中國不能實行民主的說法,更是為自己所謂的新加坡獨裁模式,塗脂抹粉。
因為現在的問題是,一提到民主,大家就理所當然地等同於美國那種依靠控制選舉門檻來控制選舉結果的資本精英假民主。所以就搞得好像,要麼就是美國式樣假民主,要麼就搞獨裁。中國當然不能走美國的假民主之路,但是也不能走新加坡李老哥的真獨裁之路,至於如何能夠真正的擴大和實行人民民主,又可以充分發揮專業精英的能力,這個是需要在實踐中找到符合自己國情和民情的配置和平衡。
但是目前還沒有出現這樣的一種調和的體制,並不應該斷絕大家探討的空間。
其實其他很多的運作機制,都可以好好才研究一下,比如說現在天主教們忙著選教皇,也不失為一種可行的方法。
現在回頭來談一下關於李老哥說的中美軍備競賽。
其實關於這個話題,我在2010 年的新年展望系列裡面,已經比較系統地闡述過了。
這裡就在這個論述的基礎上,繼續發揮一下。
首先,中國人永遠不能忘記的一件事情,就是1840 年的鴉片戰爭。
鴉片戰爭的真諦,就說明了一個顛撲不滅的道理,楚人無罪,懷璧有罪。
當你懷裡有寶貝,但沒有能力保護自己,在一個弱肉強食,而且遊戲規則,是人家制定,並可以隨時修改的局面下,鴉片戰爭,到燒燬的圓明園,就是你的結局。
那麼看一下中國今天的情況,30 年改革,雖然造成了令人難以原諒的環境破壞,也確實創造了大量的財富。
而看一下中國的軍事力量,在歷史上的欠帳確實很多。
這幾十年的和平,靠的是政治和外交上的縱橫捭闔,也有向美國老大交投名狀的「教訓小老弟「戰爭。
你說韜光養晦也罷,你說臥薪嘗膽也罷,反正不是靠自己實打實的軍事能力保證的。
當然老一代人,獨立抗衡啥聯合國部隊,不要褲子也要原子,算是為我們這一代人留下了一張大虎皮。
但是靠這張大虎皮來撐場面,不好好搞自己的建設,遲早會被人戳穿你的假面具。
從這個角度來講,現在中國的軍費增長,主要還是要還欠債。要解決多年來,中國的軍隊建設和裝備水平,已經被人家美國再次拋離的局面。
畢竟人家美國投入在軍費裡面的錢,是比全世界其他國家所有的軍費加在一起還要多的。而且人家美軍,不光是訓練頻繁,比如馬上又在黃海訓練了,還是戰爭要年年打,月月打,日日打的。
這種情況下,中國哪有啥資格,和美國搞軍備競賽哈。
中國的軍隊建設,就說裝備技術水平,不要被人家象長跑那樣,給拋離一個圈,而是最好只是50 米的差距而已。
中國的軍隊建設的目標,也不是美國那樣,要到全世界任何一個地方,看到哪一家不順眼,就立即去踢破人家的大門,毀掉人家的房子,讓人家的人民全世界流離失所,無家可歸。
中國的目的,就是所謂deny-access。就是說你美軍在全世界踢門的時候,別踢我的門就行了。
而中國的門,不光是以前那樣,必須拒敵人於國土之外,還要慢慢開始保護中國的海洋權益,比如說釣魚島、南沙群島這些海外領土。
也慢慢要有一定的實力,來保護印度洋海域上的中國商船的安全。
因此中國是沒有興趣,搞啥加勒比海巡遊這樣的全球霸權的東東的。
基於這樣的考慮,中國是不會和美國軍備競賽的,中國只不過讓自己保護自我的能力不斷提高。
而美國可能必須要進行軍備競賽,因為美國的目的,是要繼續保持軍事技術和裝備上的領先,從而保持自己可以為所欲為的能力。
我認為,在這樣的有限目標和無限目標的競爭之下,中國這個追求有限目標的遊戲者,絕對不會出現李老哥(或者應該叫李老賊?)說的啥崩潰局面。
而且中國依賴自己的成本低廉的優勢,不搞燒錢的軍事技術創新,而是搞省錢的山寨技術跟跑,那麼就會在遊戲中,保持低成本支出。
而中國目前的工業技術需要升級換代,正好可以靠軍事技術的突破,在材料技術和工藝能力上,可以帶動民用工業的升級,反而對中國的發展大為有利。
反而倒是美國,在軍費已經達到高峰的時候,在民生目前困境重重的時候,還要在亞洲搞軍備,才是遊戲的輸家呢。
其實想一下,人家李老哥也不是傻瓜,可能是揣著聰明裝糊塗,做的是戰略忽悠局的角色呢。
下面這張照片,是我寫了「習哥帶領大家繼續挖坑」之後,才看到的。倒是很符合這篇文章的內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044

搞懂經濟的基本功 井底望天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1090fd0102ecey.html

 

因為這個星期特別忙,就把讀書筆記先停一下,談一些和大家關係比較貼切的事情。先上一首小詩,和大家分享一下:

春來乍寒疑似秋

輕衣北上車勝舟

野陌油菜黃一片

過得揚州過泰州

 

前兩天在一個群裡,看到大家討論有個叫做劉軍洛的,寫啥美國退休制度是全球最好的。

這種說法,和事實是絕對不符合的。

這個也是我一直對群裡的同學的要求,就是你可以有不同的觀點,但是不能有不同的事實。

這裡就貼張圖給大家看一下,是墨爾本墨塞爾退休指數在2011年出的數據。

搞懂经济的基本功

 

在這裡美國是排名第10。

不過我前幾天聽到廣播裡面說,最新的研究,美國應該排第19名。前三名分別是挪威、瑞典和盧森堡。

如果你真的要研究全世界的退休保障系統,那麼下面這本書是可以在網上下載的。

搞懂经济的基本功

 

其實就是說明,現在國內某些人沒有根本做學問的態度,經常是罔顧事實,大嘴巴亂說出來妖言惑眾,所以大家千萬不要學這種東西。

因為最近看粉絲群的一些同學,似乎有這種趨勢。

好了,我們回頭來談今天的正題,就是搞懂經濟的基本功。

這個星期,做投資的同學都比較忙,尤其是做債券和外匯的同學,因為要消化各國中央銀行,從澳洲央行、加拿大央行、英國央行,到歐洲央行,所作的貨幣政策決定。

因為當央行的貨幣政策寬鬆了,導致的情況,一個是利率比較低,另一個是資本流動性氾濫。

一句話就是錢毛了。

錢毛了的話,導致的結果,就是你如果是喜歡存錢的,那麼就對你不利。當然如果你是喜歡花錢的,尤其是借錢去花的,就比較有利。

所以從文化的背景來講,如果你的人民是有錢就花的,你把錢發毛了,那麼大家就花得海天胡地了。這個是美國以前的情況。

但是要是你的人民是傾向於存錢的,那麼你就是利率再低,人家拿了錢去投資賺錢,也不去花。這個就是日本以前的情況。

導致存錢而不花錢的因素很多,其中一個就是老年化社會。

因為人生就和季節一樣,講的是春種、夏耘、秋收和冬藏。

人家年輕的時候,努力工作,老了就開始享受自己的儲蓄,然後就靠比較安全的投資,中文叫做吃利息,英文叫做fixincome,然後就省一點,湊合著享受天年了。

最近美國的電台有一個討論美聯儲貨幣政策的節目,就有不少老人家打電話上來問,說我們的存款利息和債券利率,現在啥都收不到,不夠吃飯啊。

有專家說,可以把一部分投資到股市上嘛。

老人家說,要是股市跌了咋辦?專家就無語了。

因為老人家是經不起股市下跌,錢不見的風險的。

所以對一個老人家比較多的國家,搞寬鬆貨幣政策,把利率給搞沒了,是對社會有相當大的殺傷力的。

那麼從理論上來講,這種貨幣政策是殺老托幼。那麼幼兒們,會不會拚命跑出去,借錢去花呢?

比如說,美國的年輕人,在美聯儲的超級印票子政策下,有沒有大規模去借錢花?

根據最新的數據,美國年輕人已經不再跟隨Baby Boomers的理財習慣,開始儘量不靠信用卡借錢來花了。

我看到的一個例子,是一個20歲的小夥子,本來可以從銀行拿到75000美元的貸款,但是選擇了找一個賣鞋子的半工來賺錢補貼費用,最後只借了7000美元。

因為對未來的工作機會和工資收入的前景不看好,現在的年輕人,頗有點二戰之前的人們的風氣。

年輕人不少大學畢業後和父母住在一起,然後儘量不出去吃飯和喝酒,而是和同伴們從超級市場買了東西,回家自己玩。

我自己也曾經介紹過美國的學生貸款已經成了年輕家庭的很大的包袱,但是現在看來美國的年輕人負擔的債務,已經下降到了15年的最低水平。

通常按照定義,一個年輕家庭,是指一家之主是35歲以下。

這樣的家庭,在2010年,平均負債是15000美元,對比2001年,負債是18000美元,是1995年以來的最低數字。

那麼他們的負債都是些啥債呢?基本上就是房地產貸款、學生貸款、汽車貸款、信用卡債務,以及其他的分期付款的大件產品。

而且現在的年輕人,有22%的人在2010年完全沒有信用卡債務,也是1983年美國政府開始統計這個數據之後的最低點。

造成這個情況,主要是這些年輕人親眼目睹了2008年開始的金融危機,在自己的父母和家人身上發生的痛苦經歷。這種經歷,也讓他們對未來沒有那麼多盲目樂觀,在花錢上,更變得量入為出,變得精打細算。

結果就是56%的年輕家庭,在2010年將家庭債務控制了下來。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省錢選擇,都是自願的。房屋斷供了,破產了,也將他們的債務水平降低下來。而且現在銀行採取的貸款高標準,也讓不少年輕人沒有資格去借錢買房。

不過更多的年輕人,則是選擇了推遲結婚和生孩子的計劃,這樣就避免了立即要買房子和背上房地產貸款。

 搞懂经济的基本功

那麼在這樣的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出現之後,美聯儲的放水,最終達到的結果,估計就是讓金融行業的同學更加富裕。因為這些年輕人不肯花錢的結果,對依靠消費帶動的美國經濟,確實是一個阻礙。

因此任何經濟體,選擇信用擴張,還是選擇積累擴張(德國那種),還是要根據自己的國情和文化來制訂,才會有實際效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045

封面故事——中美的網絡戰 井底望天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1090fd0102ecmu.html

但是要敲打你,不能純粹用經濟理由。當然你可以說啥,你不按規矩出牌啥的,所謂play unfairgame。但是考慮到遊戲規則是你制定的,而且WTO這些是判斷你有沒有違規的中介組織嘛。

比如歐洲告美國波音,美國告歐洲空中巴士,最後WTO判決,兩邊都沒有按照規則行事。

不過按照西方人,當了婊子,還覺得自己是貴族小姐的德性,最好還是要找一個非經濟的政治正確的招牌來用一下的。

這個招牌,就是人權啥的。具體的人,就是劉曉波同學、胡佳同學和艾未未同學等等。

但是光是關心曉波同學用的牙膏好不好,是不會帶來美國利益的。

政治為經濟服務,用這些政治牌來敲打中國,沒有經濟牌,你是沒地方接受好處的。

所以經濟牌本來就是人民幣匯率。

你敲打中國了,在政治牌上不出牌的交換條件,就是經濟上要中國輸送利益。

當然吃水不忘挖井人,從得到的利益裡面,分一個小零頭出來,就要給上面幾個同學哈。發一個啥獎金之類的,或者批一個項目基金之類的都是法子。

養條狗,還要給人家點骨頭吃嘛。

不過這裡要澄清一下,說美國用政治牌敲打中國來獲取經濟利益,並不是說中國在某些方面沒有問題,或者不需要改善。比如說,公民的權益保護、新聞言論出版的權利落實,中國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有時候政府的某些部門確實很操蛋。

另外這裡說得好像上面的幾位就是甘心成為別人的工具,也不完全正確。

和政府對著干的,也有理想主義者,也有帶有自己的目的想利用一把美國啥的。

不過一盤棋局裡面,誰可以成為棋手,誰只能是棋子,那就看你的實力了。

對這樣的多方博弈的局面,我的看法,就是大家保持旁觀的角色,只要博弈出來的結果,不損害大家的利益,來就當看馬戲了。

當然美國這套把戲可不可以大成功,主要在於中國人,尤其是中國的主流民意,和中國的國家領導人群體,是不是接受美國制定下的全球話語權規則。

如果你對美國制定的規則全盤接受,還猴急猴急地想向人家接軌,苦於國情的限制,暫時沒辦法和人家看齊,那麼每次政治牌一祭出來,馬上就去消氣外交,送錢過去,那就是予取予求。

要是你的主流民意和國家領導人不吃這一套,那麼這些牌就沒屁用了。

比如朝鮮戰爭的時候,美國大喊,我是聯合國軍,是正義之師。

中國說,打的就是你丫聯合國軍。

所以孔子云,名不正則言不順。你自己不把自己的價值體系拿出來作為行動準則,每天去背誦人家的價值體系,就是這個被敲打和勒索的下場。

可是現在出現的一個問題,就是中國的人民幣在國際化過程中,從2005年到現在,已經升值到沒有啥低估的空間。

就是美國人自己也說,還有點點低估哈。

那麼美國需要開發出一個新的政治正確的敲打工具,也要開發出一個新的可以接收好處的經濟工具。

現在看來,這個工具,就是解放軍的網絡部隊。

談起網絡戰爭,其實現在真正在動手的國家,只有一個——美國。或者算上以色列,是兩個。

美國的網絡戰,大家知道,就是稱為奧運會,用來攻擊了伊朗核實驗室的離心器。

這個和其他的大家認為的網絡戰是不同的。因為通常認為的網絡戰,就是從你的電腦裡面偷信息啥的。

美國這次的網絡戰,是在摧毀伊朗的離心器的時候,連旁邊的工作人員都喪命的。

這個不是搞得你上不了網,而是你的控制失靈,飛機掉下來,火車出軌,這種重大人員傷亡的。

但是美國覺得還不夠哈,需要把自己武裝到牙齒。

而且做賊還怕被賊偷,所以需要大筆投資給美軍的49個網絡部隊。

所以需要一個惡魔的角色,來獲取民意的支持。那麼中國,尤其是中國的解放軍,就被選中了擔任這個角色。

要是說商業上的獲取機密啥的,不光是中國有,美國有,日本有,歐洲也有。

中國出現一些為錢而忙的黑客,受某些企業的委託,去搞點對手的機密回來換錢花,也不足為奇。

但是在商言商,這種違法行為,你沒法找人家政府的麻煩,頂多怪罪人家政府抓的不給力。

但是把解放軍扯上,就不是商業行為,而是國家安全問題了。

那麼解放軍要撇清,就必須加強解放軍的透明度,這個其實是美國老想達到的目標。當然還要帶路黨們跟著起鬨才好。

但是解放軍的網絡部隊,要針對也應該是美國的軍事和政治目標吧。難道還需要去某某公司偷一個技術出來發財?

這個就是經濟牌的設計,所謂美國知識產權的保護啥的。

因為你中國研發的啥新技術,尤其是中國軍工的井噴(其實有俄羅斯科學家的部分貢獻哈),都是偷美國的技術的。

你偷了,我就損失了,你要賠點啥東西吧。

所以美國新財政部長到中國,其實就是一個目標,中國未來的市場,多分點給我們美國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04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