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標題當谷歌不再中立 宏達電將轉向微軟陣營? 谷歌購併摩托 打亂智慧手機競合態勢

2011-8-22  TWM




Google(谷歌)收購摩托羅拉了!一顆炸彈從美國加州爆開,餘波蕩漾才正要開始,對周永明而言,前有蘋果專利大戰,後有摩托羅拉收購案,當 Google無法再保持中立,宏達電會重新向微軟靠攏?故事還在發展中,市場等著看。

撰文‧賴筱凡、林宏文

八月十五日美國加州早晨的陽光才剛撒了一地,可是華爾街的科技股分析師們已經忙成一團,一封來自全球網路龍頭Google(谷歌)的通知信,開啟他們忙碌 的一天,標題就這麼寫著:Google收購摩托羅拉(Motorola)。

美國時間八點三十分一到,Google執行長佩吉(Larry Page)、摩托羅拉董事長兼執行長傑哈(Sanjay Jha)、負責Google Android手機平台的行動部門資深副總裁魯賓(Andy Rubin),已經在電話線上的另一頭,等著這些華爾街分析師。

誠如佩吉在電話會議上開宗明義地說:「摩托羅拉擁有強大的專利庫,這將保護Android免於微軟、蘋果等競爭對手的威脅。」當Google與蘋果的專利 大戰打得正熱,收購摩托羅拉,等於一次買進龐大的專利軍火庫。所以,購併消息一出,宏達電執行長周永明、三星移動通訊部門總裁申宗鈞(J.K. Shin)、索尼愛利信執行長諾伯格(Bert Nordberg)的賀詞相繼飛來。

然而,購併之後呢?「關鍵在於Google如何繼續保持中立?他們已經不中立啦,因為他們現在就是摩托羅拉!」一位外資分析師一針見血地點出重點,「這才 是宏達電需要擔心的開始。」宏達電倒戈?

谷歌與Android品牌心理戰自二○○七年第一支iPhone問世至今,蘋果無疑地掌控了整個智慧型手機市場,能與其相抗衡的惟有Google支持的 Android陣營,宏達電、三星、摩托羅拉全都繞著Google的Android平台轉,這一切取決於Google的「中立性」,它提供開放平台,歡迎 所有品牌廠使用Android,大家一起把餅做大。

可是,當Google不再中立呢?「基本上,摩托羅拉就像Google的『兒子』一樣。」一位零組件供應商把話講得直白,用「兒子」來形容摩托羅拉與 Google的關係,雖然略顯過頭,但也相去不遠,「以前Google可以一視同仁,現在難保Google提供給摩托羅拉較多資源。」即使佩吉不斷強調摩 托羅拉專利庫能為Android加分,但始終避免不了外界對於「中立性」的質疑,及未來Android陣營合作關係改變的擔憂。「每年在耶誕節前夕,我們 都會挑出一家主打品牌,與所有供應商一起開發年度的代表機種,以後仍會如此。」魯賓要讓品牌廠知道,他們的合作關係,絕對不會因收購摩托羅拉而改變。

但能否如魯賓所言,答案只有Google自己知道,因為摩托羅拉收購案的威力,才正要發威。

首先,當諾基亞(Nokia)不得不放棄自有平台Symbian,轉向擁抱微軟平台,宏達電、三星則固守Google的Andorid,宏達電與三星兩家 在智慧型手機市占率節節攀升。可是Google收購摩托羅拉打亂一切巧妙平衡,縱使佩吉、魯賓一再宣稱合作關係不會改變,但同樣不變的還有摩托羅拉與宏達 電、三星的競爭關係。

在摩托羅拉收購案後,宏達電、三星能否一如往常敞開心胸與Google繼續合作,還是為了市占率數字的競爭,而築起心防,成了Google與所有 Android陣營品牌廠的最新一場心理戰。

三星原本就有自己開發平台的能力,優劣如何是另一回事,惟獨宏達電自始至終都在平台開發商之間游移,先是微軟Windows平台,接著是Google的 Android平台,然後呢?「回頭向微軟靠攏,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市場人士說,在摩托羅拉成了Google旗下品牌後,宏達電還能像現在力拱 Android嗎?答案不言可喻。

台灣代工廠大樂

訂單受惠效應明年將出現

其次,Google收購摩托羅拉,出價一二五億美元,溢價幅度高達六三%,且全用現金支付,樂歪的不只摩托羅拉,還有同在智慧型手機市場失勢的諾基亞與黑 莓機製造商RIM。當天諾基亞股價大漲九%、RIM股價上漲三%,原因無他,看到摩托羅拉能賣得如此高價,潛在被收購者的諾基亞與RIM,自然也對收購價 有所期待,因為這場巨人間的專利戰一開打,就注定是資源爭奪的開始。

另一方面,對台灣手機代工廠來說,收購案後,未來台廠有機會取得更多外包訂單,摩托羅拉供應商直呼:「根本就是賺到了!」因為他們預期Google入主 後,將會把更多資源放在Android平台,並全力整合摩托羅拉的專利。

這從收購消息宣布後、台股第一個交易日就看出端倪,華寶、華冠、美律、及成、毅嘉及飛宏等摩托羅拉概念股,股價全以漲停收市,甚至近兩年股價不振的富士 康,在香港的股價都以大漲一二.五%作收,因為市場已開始預期,過去蘋果iPhone為鴻海帶來的受益效應,未來摩托羅拉經Google加持後,也有機會 把同樣的魔法施展在富士康身上。

原本就是摩托羅拉重點代工廠的華冠不諱言,樂見這項收購案,對接單應該會有幫助,不過,受惠效應可能要到明年才會出現。

長期來看,手機產業正發生劇烈變動,台灣手機業者能否得利,取決本身在每個專業領域的競爭力,因為手機未來的決戰點已非硬體,真正的關鍵在專利、作業系 統、軟體與應用服務等,誰能在這些領域取得領先,才有機會在這一波淘汰賽中占到更好的位置。

智慧型手機陣營競合關係大洗牌谷歌買下摩托羅拉後,中立角色不再。繼續力挺Android,或向微軟靠攏,將是宏達電、三星未來要面對的課題。

微軟(Microsoft)+諾基亞(Nokia)宏達電(hTC) 三星(Samsung)谷歌(Google)+摩托羅拉(Motorola)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128

蘋果三星競爭態勢扭轉:兩大模式之爭

http://news.imeigu.com/a/1354928764566.html

導語:國外媒體週五刊文稱,過去幾個月中,蘋果股價持續下跌,並遭遇了許多負面消息,而三星在智能手機市場的發展則非常順利。業內人士認為,三星的硬件垂直整合模式相對於蘋果的硬件/軟件生態系統模式有一定優勢。

以下為文章全文:

今年8月底,蘋果似乎處於世界之巔。在美國的專利權訴訟中,三星被判應向蘋果賠償10.5億美元,而當時蘋果正計劃推出第五代iPhone。一週之前,蘋果的市值超過歷史上的微軟,成為有史以來市值最高的科技公司。

然而情況隨後發生了改變。在贏得對三星的專利權訴訟之後,蘋果股價下跌了18%,市值下降了1080億美元。而敗訴的一方三星股價卻上漲16%。

這樣的此消彼長引起了市場猜測。一些人認為,這是由於谷歌Android系統的快速發展,而三星是領先的Android手機廠商。另一些人則認為,由於擔心的更高的資本所得稅,投資者開始拋售蘋果股票變現。

蘋果和三星的競爭定義了當前的全球移動設備市場。兩家公司合計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佔到一半的份額。分析師表示,三星正在擺脫「快速跟隨者」的身份,成為一家真正的創新者,而蘋果已在幾年內都沒有推出真正創新的產品。有關蘋果電視機的消息一直停留在傳聞中。

市場研究公司IHS董事總經理托尼·納什(Tony Nash)表示:「蘋果的舉措似乎表明,該公司的創新速度正在放慢。他們正在一個零和市場中保衛自己的領土,而沒有繼續成為全球領先的創新者。」

蘋果和三星的競爭實際上是蘋果iOS和谷歌Android兩大移動平台的競爭。目前,全球2/3的智能手機都採用Android系統。不過亞洲一些分析師指出,三星採用了不同的業務模式,幫助該公司挑戰蘋果。

蘋果的元件採購和產品組裝大部分已經外包。這給該公司帶來了較高的利潤率,但蘋果也無法對供應商進行很好的控制。三星的大部分元件和產品都由該公司自行生產。此外蘋果主要關注高端移動設備市場,而三星則瞄準了預算不充足的新用戶,這些用戶未來有可能升級至利潤率更高的產品,例如三星Galaxy Note。

IDC駐新加坡分析師梅麗莎·周(Melissa Chau)表示:「在亞洲,三星智能手機業務的增長仍然更強勁。三星將大屏幕手機推向大眾市場,並通過Galaxy Note重新推出了觸摸筆。而在低端設備方面,三星的Galaxy Y系列入門級產品吸引了印尼和印度用戶。」

三星的發展

蘋果目前仍是全球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2013年營收預計將同比增長27%,接近2000億美元,與三星的水平相當。

諮詢公司Canalys駐新加坡董事總經理蕾切爾·拉什福德(Rachel Lashford)表示:「毫無疑問蘋果犯了一些錯,但如果我們看看自喬布斯去世以來的一年內發生了什麼,那麼仍有一些東西能阻止競爭對手。」

她表示,蘋果新發佈的產品吸引了空前的需求,iTunes和App Store中的內容正不斷增加,產品升級週期加快至1年兩次,供應鏈和生產的問題正得到改進,在與三星的專利權訴訟中佔優,而現金儲備也已超過1200億美元。此外,蘋果的毛利率超過40%,幾乎達到三星的兩倍。

不過,三星產品線的改進近期正受到關注。本週有消息稱,三星很可能將加速推出下一代旗艦級Galaxy智能手機,加強屏幕的堅固性。根據分析師的說法和科技博客的報導,三星新的Galaxy S IV手機目前代號為「項目J」,預計最早將於明年3月至4月發佈。隨著智能手機的外觀越來越同質化,堅固的屏幕將成為Galaxy手機相對於iPhone的一大賣點。

首爾新韓投資分析師金英燦表示:「三星豐富的產品線,以及垂直整合的供應結構是相對於蘋果的重要優勢,而蘋果的優勢在於簡潔的產品線和強大的軟件。」

在今年7月至9月的這一季度中,三星可能售出了近5600萬部智能手機,為iPhone銷量的兩倍。分析師預計,當前這一季度,三星智能手機的銷量將比蘋果高3000萬部。

蘋果推出iPhone 5時遭遇了一系列問題,包括地圖定位不準確,產品供應不足導致發貨延期,以及中國工廠工人勞動條件不佳等。

諮詢公司Informa Telecoms & Media駐新加坡分析師查爾斯·穆恩(Charles Moon)認為,這是蘋果針對一個成熟市場做出的調整。他表示:「通過積極進攻的戰略實現無可爭議的增長,這樣的情況已經過去。在連續幾個季度業績令人失望,負面新聞持續出現的情況下,蘋果狀況不佳。」

他同時表示:「無論在法庭判決中發生什麼,三星和Android都在真正重要的地方,即法庭之外獲得勝利。除非蘋果能繼續創新,否則這一狀況將會持續。考慮到蘋果已經走過的道路,該公司實現創新很難,但並非不可能。他們此前曾經做到。」

蘋果的失誤

在關鍵的中國市場,相對於蘋果價格高昂的產品,三星和Android正獲得更有利的位置。IDC的第三季度數據顯示,蘋果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排名已下滑至第6,而三星仍是中國領先的智能手機廠商。IDC估計,在7月至9月這一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出貨量已達創紀錄的6000多萬部。

IDC預計,隨著iPhone 5在中國的開售,蘋果在中國市場將出現反彈。不過,蘋果仍未能與中國移動達成合作。IHS的納什表示:「蘋果市場份額的下降,以及未能與中國移動達成合作協議值得關注,同時也表明,三星以硬件整合為導向的模式相對於蘋果基於硬件/軟件生態系統的模式有優勢。」

不過他指出:「這一競爭遠遠沒有結束,我希望這將推動蘋果、三星和其他廠商持續、強有力的創新。」(維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750

結緣百業做同盟----新大陸,初具隘口態勢,待壟斷基因成長 二月立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cba21780101mxqr.html

去年有朋友問我二維碼產業的商機到底在哪裡?看上去二維碼早已遍地開花,手機掃碼也很普遍,O2O從一個相對冷僻的詞變得普及起來,但看不出哪家企業能有脫穎而出的跡象,新大陸就更看不懂,他們到底算是怎樣的二維碼產業?

 

我的回答是:新大陸的二維碼產業要發力,需要三個條件,一是二維碼儘可能的普及普及再普及;二是國家隊的碼制地位確定後,在應用推廣上逐步進入發力期;三是新大陸是國家隊碼制芯片化、標準化和產業化的核心合作方。

 

很多人研究新大陸,以為它的下屬子公司上海翼碼就是二維碼應用的代表,並為新大陸不斷退讓上海翼碼的持股而不解,包括我本人在《隘口企業*新大陸》一文裡也有這樣的誤解,實際上上海翼碼的O2O屬於服務型應用,業務門檻是不高的,而且運作成本不低,時間積累成本更高,現代企業發展背景下,一種商業模式運作六七年才有過億的營收規模,發展速度是慢的,當然翼碼的不容易在於它是先行者,在無人穿鞋的地界吆喝鞋子,累計效率肯定是低的,這個很無奈,等到騰訊、阿里這些巨頭也開始行動的時候,輻射推廣的效率立即就發生裂變了。

 

O2O全稱是ONLINE TO OFFLINE, ONLINE就是線上,是虛擬的部分,網絡、移動、通訊等等,絕對是高效率的,OFFLINE是線下,就是各種商業實體的簡稱,線下希望通過線上的高效率信息傳遞來打破現有瓶頸,擴大時間和空間的充實率,讓線下實體在時空上的業務規模放大擴張,如果它僅僅是一種實體業務的延伸和補充,產生的價值溢價有限;人們熟悉的團購就是一種O2O商業模式,只是它的媒介不是二維碼,國際上最著名的團購網站是GROUPON,在納斯達克上市後表現不如預期,一度跌的很慘,在這兩年互聯網股票如此大熱的背景下,這個表現是非常糟糕的,可見O2O模式對目前的運營商來說不算是一個很好的商業模式;好在O2O絕不僅僅只是實體業務的延伸那麼簡單,系統的看,多個新的網絡技術聯合應用之下,比如雲技術,移動支付,O2O就成為一種改變人們生活消費方式的技術變革,這個意義就大了,它所能惠及的人群和商家就不是現在規模所能概括的了,所以O2O將來會怎樣,將會在發展中逐步清晰。

未來不論O2O如何發展,二維碼都將會是一個重要的參與角色,這是它的安全性,信息全面性,兼具軟件和硬件應用等特性所決定的,而且比較確定的是,硬件識讀機具設備商受益程度最大,佔位相當於淘金熱時期的賣鏟人。

 

不過市場上很多人把有二維碼參與的O2O模式,認為是二維碼的主要商業模式,還是比較片面的理解,低估了二維碼的商業應用範疇,當然,市場當下認識的不夠全面,還是和二維碼產業的核心發展沒有完全到位有關。

 

我跟蹤新大陸多年,這家企業的創新意識不錯,可以打高分,堅守核心技術的信心也很強,二維碼業務推進的不如預期,主要還是受限於整體產業規模的發展不到位,有力發不出來;另一點特別之處在於這個企業有較多的高層人脈資源,也比較能揣度政策的發展走向,並為此早作鋪墊,二維碼立項以來,公司對之理解深透,各層面的鋪墊工作已經做了好多年,方案準備,技術保護,人才隊伍的搭建和培養,技術研發和各項應用的廣泛涉獵等等,都做足了功課。

 

二維碼應用可以進入的產業巨多甚至無限,在未來二維碼的商機大潮中,具體商業應用可以分作三類:

 

第一就是O2O;除了上面提到的上海翼碼為代表的服務類,更大的機會,對於新大陸而言最受益的部分是硬件機具的提供,O2O產業,服務方面的門檻並不高,競爭也較激烈,但是一旦上量並且規模化,軟件識讀在很多情況下是不足以應付的,那麼快速準確的高效率硬件識讀需求必然大增,比如移動支付裡需要用到二維碼技術的部分,騰訊也好,百度、阿里也好,爭來爭去的結果只會讓市場規模和使用人群不斷升級,不管他們誰勝出,硬件識讀機具方面,目前在二維碼芯片產業裡,國內也只有新大陸一家企業具備全產業鏈和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優勢,這個賣鏟人將會長期因此受益,壁壘很高,時間累計成本很長,由於目前二維碼識讀要求不高,因此軟件解碼還佔據主流,隨著二維碼更大範圍的普及,識讀速度,效率、安全性和精確性要求不斷增長,一旦硬件機具需求放量比如智能手機等移動設備也有此芯片要求,那個爆發則不可估量,而且這基本上屬於壟斷性的業務,目前市場上對新大陸的炒作就是基於這一層面的認識。

 

第二類屬於增進企業運作效率的各種應用,如物流管理、零售企業庫存與銷售管理等等,這些商業應用屬於充分市場化競爭的部分,整個產業鏈裡有云計算,有軟件服務,有硬件設備,還有大數據分析等等,技術門檻很高,真正可全面實施運作的企業寥寥數幾,屬於國際化競爭範疇;在這種技術壁壘之下,國內能走到這個領域的企業極少,這不是賣一個單一的產品如掃碼槍那麼簡單,是需要軟硬件結合的系統化服務,才能為客戶帶來高效率的收益,這塊業務的商業價值很高,要漸入佳境,還需時間磨合,從近半年的新大陸公告可以看出,他們也確實正在逐步進入到各行業的具體應用中,比如和蘇寧云商的合作,對彩票營運商的機具供應,而這僅僅是開始,未來會有更多的產業延伸,而且越是合作深入,那麼與客戶的共生關係就越強,幾乎不可能被替代,從這個角度上來看,二維碼的這類商業模式具備很高的商業潛力,是最具持久生命力的部分,一旦全面發力,其在資本市場的市值是完全有資格獲得高溢價支撐的;

 

二維碼的第三類商業應用是安全管理,在中國,一定程度上這可能就是新大陸的獨家生意了,也是中期新大陸最重要的看點,因為它具備了唯一性,這在今天的各類企業中是稀缺的,有獲得壟斷性的極大可能,不僅不會被法律找麻煩,還會受到一定程度上的政策性保護,這樣的商業應用和企業,涉及面又如此之廣,或許A股市場只有這一家。

 

有朋友曾和我討論新大陸的稅控發票,說這個領域公司好好做,多爭取客戶,必定會有很大的潛力,我反問他自己開公司的話願不願意主動接受新大陸這樣的稅控發票,這種意味著你很難有什麼靈活與發揮餘地的稅控業務,如果沒有國家強制的推行和管理,靠一般商業化原則,難道是可以推廣起來的嗎?

 

同理,不管是食品安全管理,藥品流通管理,還是金融品的安全管理上,一旦用了二維碼體系,難道會讓它充分市場化?會有多個標準同時共存?多套執行方策並行?多個碼制混用嗎?如果是這樣,那麼安全管理就成無稽之談了,一個標準,一個碼制,一個控制下執行的主流技術,沒有多元化,也沒有競爭,唯一要求是技術體系的安全性和自我糾正與升級能力足夠高,足夠安全,這實際上是政府公權力的一種技術化手段,作為觀察者,我不能確定這種安全體系的管理一定會這麼操作,但我看不出市場化機制在這個領域上的可行性,所以倒推出這種相對壟斷性操作的模式,即便要引入共存的運作方,那也一定屈指可數,服從高度的可掌控性,而實際上,在國家標準的漢信碼可識讀芯片的產業化層面,至今我未見有第三方企業的加入。

參見以下報導:

2013年12月16日,國家質檢總局下屬的中國物品編碼中心在北京召開「漢信碼應用推廣新聞發佈會」,中國第一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二維碼----漢信碼生成和識讀軟件研製成功並上市使用。新大陸電腦公司作為其戰略合作夥伴應邀參會。

早在2012年10月,新大陸與中國物品編碼中心簽訂了「漢信碼解碼芯片研發及其產業化推進戰略合作協議」,根據當時的協議,目前新大陸漢信碼解碼芯片的研發已經進入到了最後階段,有望在2014年完成流片投入應用,該芯片一旦投入應用,將大大降低成本、提高性能,極大促進漢信碼在全國乃至在國際上的應用;

報導稱,在中國物品編碼中心的漢信碼市場應用推廣方面,新大陸在產品配套方面給予了全面的配合與支持,同時在多項重大的全國性應用中積極推薦漢信碼;例如,新大陸中標的國家稅務總局「涉稅文書票證二維碼應用標準諮詢項目」中,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二維碼碼制在國稅涉稅文書和票證中得以應用,二維碼在涉稅票證領域的市場空間達160億元,而且國外競爭者還無法參與其中,隨著中國版二維碼橫空出世將會掀起自主知識產權二維碼國產化和產業化的浪潮,加快我國物聯網感知識別技術領域民族產業的發展。

 

這些報導透露出了非常重磅的信息,主要看點是:

雙方的合作,立足於兩個「完全自主知識產權」,一個是中國物品編碼中心在碼制標準、應用等方面的完全自主知識產權;一個是在這一碼制基礎上的二維碼解碼芯片化、產業化的一系列自主知識產權,這兩個完全自主知識產權意味著權威性,唯一性和標準制定者的高度,除了北京意銳科技參與漢信碼的生成研製和軟件識讀之外,在芯片化產業化上我們沒有看到有第三方的介入和參與,而且,這種合作已經開始過渡到應用推廣層面。

漢信碼是2007年被確定成為二維碼國家標準的,只是產業化推進進展因為謹慎和試點步驟多而緩慢,二維碼的爆發,新大陸公司的爆發,必定是以漢信碼的一系列市場化推進為前提,而這一點,今天終於曙光初現。

 

上述種種歸結成為兩個字,那就是「壟斷」,這是國家安全所要求的,必須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必須排他性,國外競爭者亦不得參與的這麼一種管理型業務,如此,應該不難理解自2010年新大陸高調宣佈二維碼解碼芯片化技術取得重要突破和進展後,企業在隨後的兩年內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聘請國際上最資深的專利保護專家來為其二維碼芯片在全球範圍內(美國、歐盟等技術重鎮)申請了共約近200項專利,如果沒有對這項技術未來巨大應用的預見與把握,是不會耗費如此大的精力財力,全方位的長期的去做這件事情的,而這麼做的目的也很明確,實際也是一個目的:拓展足夠安全的護城河,在斯諾登事件後,國家層面的安全要求更加迫切。

 

縱觀全球,企業獲得壟斷地位絕不是單純因為技術,相反技術的可靠性很低,而且壟斷多數情況下並不是好事情,因為它會折損效率,所以才會有反托拉斯法,但是壟斷會在一些特殊的行業和具體應用中出現,並且具有相當的合理性,而恰恰,這一合理性來自於對效率的增益,比如互聯網行業,一項應用和商機就基本只能成就一家企業,符合效率最大化原則;同樣在安全管理上,比如食品、藥品溯源,金融管理如稅控等等,需要壟斷的理由主要來自國家安全因素、管理一致性的要求和權威性。

 

這些要求是市場化的商業競爭所不能給予的,其推進方式也正好相反,市場化講究的是從下到上,從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裡歷練成長,競爭淘汰,最後成為業內楚翹;安全管理則是強制推行的,推進方式則是從上到下,制定標準,嚴格執行,過去的十多年,整個中國社會,在食品安全、藥品管理和金融安全方面,積累的問題多多乃至民憤都很大,政府在這些問題上亟需重磅的解決方案,挽回公信力和權威性,也給民眾一個放心的交代,所以二維碼體系在這個方面的迅速推進,必定成為新政的迫切選擇。

 

從2010年的概念性炒作,到今天二維碼產業的逐漸上位,其廬山真面目正日趨清晰,我們看到二維碼的三大商業應用涉獵之廣,之深,對各行業產業的滲透之全之細,實在不能按一般意義上的產業來劃分歸類,因此,判斷它的投資屬性也就不那麼簡單,週期的還是非週期的,硬件的還是軟件的,B2C的還是B2B的,充分市場化的還是帶有政府合作性質的壟斷的,很少有哪個企業的產品是可以多個行業和產業通吃的,而且軟件硬件與服務兼具,客戶即面向企業又面向普羅大眾,這樣的維度和廣度,一時間要給企業的商業模式做個明確的定義還真是不易,所以把這一點交給時間,時間會給我們一一呈現,資本市場也會在每一次進深一步的解讀中去刷新估值。

 

從現在開始,整個二維碼產業爆發的基本條件都已經具備,國家隊的標準制定,產業化的可操作性,二維碼應用的程度不斷深廣;在前文分析的二維碼三大商業應用中,今後每一塊的發展都可能會有突破,每一個突破都將是重量級的,當前市場的熱度還只是來自移動支付,未來會有更多的發現;對於默默耕耘十多年的新大陸來說,收穫期已近在眼前,儘管本文著重分析了它極有可能獲得壟斷性的業務空間,但是最終要成長為一個偉大的企業,成為一個真正靠創新、服務和口碑而成就的隘口企業,絕不可僅滿足一些壟斷性業務,還是要把參與充分的市場競爭作為企業發展的首選,那樣鍛造出來的企業,是有能力面向全世界的,以二維碼產業涉獵的廣度和深度,打造一個千億市值的領導型企業完全是可以期待的。

 

(請看這篇作文的同學別放下文章就去追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906

長城汽車:三月銷量如期恢複H1 銷量會保持較好態勢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1923

長城汽車(2333.HK):三月銷量如期恢複H1 銷量會保持較好態勢
作者:李明

事件:
長城汽車公布2015 年3 月產銷快報,3 月錄得銷量8.1 萬臺,較上年同期增長19.0%;生產汽車8.4 萬臺,同比增長21.1%。

評論:
1、3 月銷量同比小幅增長:2015 年3 月公司汽車銷量為80978 臺,同比增長19.0%;其中出口1758 臺,較去年同期的6044 臺有較大幅度下降,主要因為出口市場仍然萎靡。

2、SUV 銷量同比增長52%:3 月份,公司SUV 銷量為64202 臺,同比增長51.7%,主要因為今年哈弗H1 及H2、H9 於去年底上市。從細分車型來看,H6 在今年1月的銷量達到高峰36117 臺,本月銷量為31446 臺。此外,H5 及長城M 系列的銷量分別為2421 輛和4808 輛,較上年同期的5500 輛和11742 輛分別下滑較多。新車型方面,3 月,H1、H2、H9 的銷量分別為7703 臺、15975 臺及1849臺。

3、皮卡銷量小幅下滑,轎車下滑幅度較大:今年3 月份,長城轎車銷量為5924臺,同比去年同期的14036 輛大幅下滑,主要是因為公司在2014 年二季度開始將重點轉移至SUV 產品,導致轎車銷量在二季度開始大幅下滑,僅一季度銷量仍然較高,這與公司的長期策略有關。3 月,皮卡銷量為10852 臺,同比下降7.1%。未來,公司的發展重點仍然放在SUV 上,轎車和皮卡不會有太好表現。

4、銷量回升符合預期,上半年銷量都會較好:正如我們之前預期,三月份銷量開始恢複。由於公司去年下半年有多款新車上市,今年上半年H8 也將正式投入市場,預計上半年月銷量會比較好。我們預測公司2015-2017 年的EPS 將分別為3.88、4.33 和5.25 元,給予公司2015 年13 倍PE,相當於目標價63港元,最近一次跟蹤報告維持強烈推薦評級。

(來自國元證券香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8836

新能源行業:中國光伏產品出口保持良好態勢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066

新能源行業:中國光伏產品出口保持良好態勢
作者:孫勝權


3月全社會發電量下降3.7%

事件:國家統計局本周三發布的經濟資料顯示,2015年3月份全社會完成發電量4511億千瓦時,下降3.7%。這是自去年8月份同比增速為-2.2%之後,發電量資料再次出現負增長,也同時為五年余以來發電量同比增速的新低值。

評論:今年1-2月發電量同比增速為1.9%,而3月份資料下降幅度之大超出普遍預期。發電量負增長反映出中國經濟形勢不佳,而對可再生能源的發展亦構成不利影響。中國對新能源發電的電價補貼資金主要來自於傳統能源的附加收費,而新能源發電近年來發展非常迅速,需要補貼的金額也快速增加,僅2014年新增裝機可能就需要130億元/年的補貼,同時近期火電上網電價下調亦增加了需要補貼的額度。電力需求長期疲軟將影響補貼資金來源。

中國光伏產品出口保持良好態勢

事件: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CCCME)公布報告顯示,2014年,中國晶體矽太陽能電池與光伏元件出口總價值高達144億美元,較2013年增長17.3%。在出口總價值中,亞洲占比鄦高,達54.5%,價值為78.6億美元,較2013年激增42.7%;歐洲占比僅為18.8%,價值27.1億美元,下降15.9%。2015年1-2月,中國太陽能電池與元件總出口額增長15個百分點至26.0億美元。

評論:中國是光伏制造和應用大國,每年生產的光伏產品大約有三分之二用於出口。雖然近年來飽受貿易爭端的不利影響,但中國光伏產業仍然保持了較快的發展,而今年前兩個月的出口資料也顯示出行業較好的發展態勢。

本周多晶矽原料跌幅縮小

自去年12月份以來,光伏產品出現連續下跌,本周多晶矽原料/多晶矽片/電池片/電池模組價格變化幅度分別為-0.42%/-0.24%/-0.34%/-0.68%,自上年12月初價格高點以來,各種產品累計變化幅度-19.0%/-6.8%/-9.2%/-6.6%。本周多晶矽價格本周下跌幅繼續減小,而下遊產品價格仍小幅下跌,預計光伏產品價格自5月份開始複蘇。


光伏發電行業

光伏級多晶矽原料在4月15日的現貨價格16.68美元,周環比下跌7美分,環比下跌已經連續21周,近兩周跌幅縮小
6英寸多晶矽片現貨價格為0.82美元,周環比下跌0.2美分;每瓦多晶矽電池片價格為0.295美元,周環比下跌0.1美分;模組價格0.58美元,周環比下跌0.4美分,自去年12月份以來,光伏產品價格維持弱勢

多晶矽原料2015年2月進口7558噸,月環比下降18.8%和年同比增長34.9%,環比降幅較大的原因是2月僅有28天,且為中國農歷新年,工作天數減少;2015年以來,自韓國進口的多晶矽占比大幅增加,目前已接近美國、德國兩國的總和


風力發電行業

1-2月風電設鄠累計發電285億千瓦小時,年同比增長22.0%,增幅比上年同期增加5.3個百分點;風力發電量占社會發電量的比例為3.3%,比去年同期增加0.4個百分點

1-2月全國風電設鄠平均利用小時629小時,同比下降39小時;1-2月份風電設鄠平均利用小時302小時,比上年同期增加2小時,反映出在電力總體需求不足的情況下,風電獲得了優先上網的權利

根據中國風能協會統計,2014年中國風電整機出貨量23.2GW,同比增長44.2%,累計裝機容量114.6GW,同比增長25.4%。其中,行業龍頭金風科技雖然出貨量也有所增長,但市場份額有明顯下降,市占率由2013年的23.31%下降到2014年的18.99%,而其他前十名廠商除了華銳風電外,市場份額都有所增長。前十名的市場份額總和有所提高,由2013年的77.77%上升到2014年的80.13%。

新增裝機排名前十位的都是央企級能源企業,前十總占比72.2%。華電集團取代國電集團,成為新增裝機鄦多的企業。Top10的市場份額從2011至2014年分別為75.7%、75.0%、73.7%和72.2%


來源:交易國際證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0213

生物醫藥行業“業績增長態勢良好,持續關註改革和創新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487

本帖最後由 jiaweny 於 2015-5-12 11:18 編輯

生物醫藥行業:業績增長態勢良好,持續關註改革和創新
作者:劉生平
摘要:

行業營收增速下滑,盈利水平提升,醫療服務、醫療器械等細分。行業業績良好。2014醫藥行業營收同比增長13.57%,營業利潤同比增長17.71%,增速有所放緩,今年一季度營收增速放緩至12.87%,利潤增速提升至20.7%。細分行業運行數據來看:醫療服務、醫療器械、生物制品增速持續高於行業平均增速;中藥板塊增速放緩;化學原料藥板塊增速回落,化學制劑板塊增速回升。

醫藥上市公司業績增長態勢良好,盈利能力提升。從成長性、盈利能力、資產質量和費用控制等方面分析醫藥行業上市公司2014年度運行情況。從成長性來看,上市公司整體的營收增速保持在15%左右,受益於行業政策、產業布局以及醫療體制改革推進,各子行業表現出較好的業績增長態勢。從盈利能力來看,前幾年盈利能力下滑的趨勢有望繼續反轉,其中醫療服務子行業盈利能力表現突出。從資產質量方面來看,2014年流動比例和速動比例延續了小幅回落的態勢,而資產負債率小幅下降但仍在歷史高位,這與13年以來醫藥板塊並購重組事件頻繁有關。從費用控制來看,由於招標延後,除化學制劑外各細分行業的銷售費用率均在2014年有一定的回落。總體來說,醫藥上市公司2014年運行數據良好,今年藥品招標提速將推動各子行業業績持續向好。

行業估值企穩回升,建議布局改革創新和跨界轉型個股。醫藥行業估值在上半年呈現企穩回升態勢。我們認為隨著下半年醫藥招標的推進和行業政策的利好,醫藥行業指數有望持續震蕩上行。從投資標的選擇來看,我們建議布局兩類個股:一類是以改革創新為主題的個股;另一類是跨界轉型類的上市公司。

第一部分:醫藥制造業行業簡析

一、全行業分析

2014年全年醫藥行業實現營業收入6846.36億元,同比增長13.57%;實現營業利潤633.86億,同比增長17.71%,行業處在低速增長區間,但利潤增速繼續高於營收增速,表明行業盈利能力得到提升。2015年一季度醫藥行業實現營業收入1836.74億元,同比增長12.87%;實現利潤總額183.40億,同比增長20.7%。環比來看,今年一季度較去年四季度相比,季度營業收入增幅繼續回落,但營業利潤的增幅大幅上升,進一步表明行業的盈利能力持續改善。

2014年全年銷售毛利率為29.81%,為三年來最高,同比提升0.07個百分點,銷售凈利率為8.18%,同比提升0.13個百分點。2015年一季度銷售毛利率為29.42%,銷售凈利率為8.66%,均為2012年以來的最高水平。2014年全年銷售費用率、管理費用率和財務費用率分別為12.98%、6.73%、0.92%,銷售費用率降低0.3個百分點,財務費用率提升0.11個百分點,管理費用率基本持平。2015年一季度銷售費用率同比繼續下降至12.14%,管理費用率和財務費用率分別為6.46%和0.97%,同比均略有提升。

隨著目前中國醫藥行業已經進入整體轉型升級時期,加上新版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範(GMP)和新版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範(GSP)的推行,在政策推動下整個生物醫藥行業並購重組不斷升溫。2014年全年生物醫藥行業共發生重組並購244起,交易金額達727億。

二、子行業分析:
從子行業2009年以來的銷售收入增速數據來看,醫藥各子行業分別呈現出不同的增長速度。首先醫療服務行業近年來一直維持高於行業增速的態勢發展,除2012年增速低於整個行業的平均增速,僅有個位數的增長,不過增速一路提升,截止到今年上半年增速為35.42%,其中在2010年還出現了高達50.51%的同比增長。其次中藥行業自2010年以來一直保持高於行業平均增速的增長態勢,截止到今年上半年增速為18.87%。化學制劑子行業增速一直是在以略低於行業平均水平前行,這主要與該子行業發展相對成熟,競爭比較激烈有關。而化學原料藥這個子行業則表現出明顯的周期性,增速相對於全行業平均水平來說極不穩定,不過經歷了2009年低谷之後,目前收入增速也已經回複至14.88%。

第二部分:醫藥行業上市公司年報及一季報簡析

一、醫藥行業上市公司成長性分析
從2010年-2015年一季度醫藥上市公司營收增速圖來看,整體醫藥行業營業收入增速保持在15%左右,近年來增速中樞不斷下行到13%左右。細分行業中,以化學原料藥周期性最強。化學制劑行業由於近年來的醫藥招標價格連續下降和仿制藥激烈的競爭而使得行業增速低於整體行業平均增速。除原料藥和化學制劑兩個細分行業外,醫藥商業、中藥、醫療器械、生物制品以及醫療服務均表現出較好的業績增長勢頭。尤其是醫療服務和醫療器械領域保持了20%以上的營收行業增速,遠高於整體醫藥生物上市公司的營收增速。這樣的趨勢是與行業政策、產業布局以及醫療體制改革推進等分不開的。

我們結合各子行業2010年-2015年一季度營業利潤增速圖來看,化學原料藥由於原料藥價格的每年均價下降而造成毛利率降低,從而使得其子行業營業利潤一直較低。而以中藥和醫療服務兩個子板塊的營業利潤增速表現最為穩健,且一直保持在20%左右,高於醫藥生物整體營業利潤增速。醫療器械則由於有出口器械占比較多而造成營業利潤和收入增速趨勢不同步。

從下圖中可以看到醫藥行業存在較為明顯的季節性。一般說來,三、四季度均屬於醫藥公司旺季。尤其是四季度屬於醫藥公司結算季度,沖業績的現象較為普遍,因此環比增速也體現得較為明顯。但是2013年三季度業績環比出現下滑,這是由於2013年下半年反商業賄賂而使得醫藥行業業績受到影響。

從2014年的營收增速數據來看,各細分行業中化學原料藥和化學制劑大幅低於行業平均增速,中藥行業增速略低於行業增速。其他子行業營收同比增速均高於行業增速。其中以醫療服務、醫療器械和生物制品三個子板塊表現較好,均在20%以上的營收同比增速。

二、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

從近五年(2010-2014年)的數據來看,醫藥行業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有所下滑,凈資產收益率從2010年的13.62%逐年下滑到2014年的10.95%。營業利潤率也從2010年的10.71%逐年下降到了2013年的9.06%,2014年有所企穩,為9.29%。分行業看,醫療服務的凈資產收益率和營業利潤率在2012年以來持續提升,中藥行業波動不大,維持相對穩定,而其他子行業均呈現下滑趨勢,造成了整體醫藥行業的盈利能力下滑。銷售毛利率基本穩定維持在29%上下。

其中,我們註意到化學制藥行業的凈資產收益率降幅最大。這和2011年開始的抗生素限用以及盲目擴張造成的產能過剩有直接聯系。

從近兩年(2013-2015Q1)單季度的數據,盈利能力代表性最強的凈資產收益率數據來看,2015年一季度的凈資產收益率2.91%,同比下滑0.03個百分點,表現依然乏力,而營業利潤率提升顯著,以生物制品最為突出。

從各子行業的角度來看,生物制品和中藥依然是毛利率較高的子行業。醫療服務的毛利率從2012年一季度的高位逐季回落,2015年一季度已降至31.55%。化學制藥的毛利率從2013年突破40%以後,2015年一季度小幅回落至39.32%。毛利率最低的醫藥商業已緩升至12.34%。

在營業利潤率方面,除了生物制品波動較大,各個子行業的營業利潤率基本都在一季度明顯反轉提升,其後逐個季度下滑,具有明顯的季節性特征。

三、上市公司資產質量分析

從上市公司流動比例和速動比例來看,2011年是近三年的高點,2014年繼續回落。而資產負債率呈現相反的走勢,經歷了2011年的低點之後,2013年上升到43%,已接近了2009年的45%,2014年仍處在42.4%的高位。這與2013年以來醫藥板塊並購重組事件愈發頻繁有關。

而我們對流動負債和非流動負債的分析可以發現,2010以來年醫藥行業上市公司的流動負債占總債務比例持續下降,而非流動的負債率持續上升,長債可以克服短期的現金流壓力,在經濟運行不好時,少借短債換成長債可以減輕企業的財務支付壓力。

四、上市公司銷售分析

對於醫藥類企業來說,我們認為最重要的莫過於銷售及研發,而在中國目前的市場環境里,銷售甚至更重於研發,因此我們重點將銷售相關數據提出來做一簡單的分析,通過五年的數據分析,我們可以從下圖中看到,醫藥行業上市公司的銷售費用率從2011年的低點開始迅速上升,2014年有所回落。其中,醫療服務的降幅最大,主要是標的公司的大部分新建醫院已渡過市場培育期,其次是醫療器械、中藥、生物制品,只有化學制藥依然在上升,受新基藥目錄出臺的影響,大量藥企把銷售網絡覆蓋到基層市場,以應對招標,在2011年以來,銷售費用率提升顯著,2014年應該已達到高點,2015年有望企穩回落。相比之下,其他幾個行業的銷售費用率水平比較穩定,大部分控制在合理水平。

存貨周轉天數與應收賬款周轉天數

從下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存貨周轉天數和應收帳款周轉天數自2010年以來都一直呈現上升的趨勢,說明醫藥行業的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從單季度的數值來看,考慮到醫藥行業的銷售有一定季節性,年報的應收帳款周轉天數是全年的低點,但是一季度同比上升的趨勢還是非常明顯,尤其是2015年一季度大幅提升,這讓我們愈發關註醫藥企業的風險控制,從存貨和應收賬款的變化情況能夠幫助我們評估醫藥企業的生產銷售管控能力。

從細分子行業來看,中藥行業的存貨周轉天數快速增長,在2015年一季度達到了217天。相反,醫療服務的存貨周轉天數從2014年一季度開始持續下降,2015年一季度僅為57天,存貨周轉效率較高。

從應收賬款周轉天數的數據來看,醫藥行業各主要子行業2015年一季度相較於2013年和2014年同期都有明顯的上升,但是值得關註的是中藥行業仍處在最低的水平。

綜上所述,從營運質量來分析,中藥和醫療服務表現最佳,仍然是我們看好的投資板塊。

估值與漲跌幅分析

從醫藥行業歷史估值的比較中,我們可以看出醫藥行業的估值在11年末隨著大盤的下跌到最低點到達最低點後,並沒有繼續跟隨大盤持續低迷而下跌,反而背離大盤在長達兩年時間里逐漸提高估值,截至5月5日預測市盈率已經為52.41倍,接近5年來最高。自2011年起醫藥/滬深300的比例在一路提升,進入2014年四季度醫藥行業估值略有回調,2015年一季度後又迅速提升並在一季度末有所回落。短期內雖然大盤無法反彈並持續低迷,醫藥行業可能有逐漸走低的趨勢但有望在年中有所表現。

從半年周期的漲跌幅榜來看,漲幅居前的既有以中小企業為主的各種題材概念股也包含醫療服務/器械相關的白馬股,而跌幅居前的同樣包含一些業績不達預期的中小個股,這可能因為在整個經濟低迷的條件下醫藥行業有下行的趨勢有關。很多中小企業經營業績一般,卻依靠不同的概念炒作下獲得社會資金的青睞,因此漲幅較大。

五、行業推薦綜

上分析,我們列表如下,從全行業的角度來分看,各領域均保持穩定增長,但是在盈利能力方面,生物制品還是最強的。而從上市公司的角度來說,一季度化學原料藥、化學制劑和中藥板塊銷售毛利率和凈利率保持平穩;而醫療服務由於投資趨於理性而使得毛利率營業利潤率有所下降。而醫療服務和醫療器械雖然銷售毛利率和利潤率有所下降,但都是擴張初期市場鋪開的必然結果,其代表的是未來產業布局和投資的方向。另外,中藥和生物制品在一季度表現較為平穩,而且在低價藥目錄以及生物仿制藥鼓勵政策的不斷出臺,我們預計這兩個板塊的關註熱度將逐步提升。隨著近期藥價改革落地,有望帶來血制品行業的業績彈性。因此,我們推薦中藥、生物制品、醫療服務和醫療器械等板塊。




來源:國聯證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4684

珠海首個女政協主席錢芳莉被查 廣東反腐繼續高壓態勢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5191.html

據廣東省紀委消息:廣東省珠海市政協主席錢芳莉涉嫌嚴重違紀問題,正在接受組織調查。

簡歷顯示,1954年10月生錢芳莉是安徽安慶人,她20歲參加工作,由安慶市郊新洲公社知青、公社幹部起步,於22歲入黨,其後進入商業、政法系統工作。

1987年5月,時任安徽省安慶市委政法委副科級秘書的錢芳莉迎來人生仕途的重大轉變,33歲的她南下廣州,進入華南師範大學工作,歷任華南師範大學紀委正科級秘書、黨委組織部幹部科科長,黨委組織部副部長等職務。1999年11月至2004年2月,錢芳莉任華南師範大學黨委組織部部長。

2004年2月,50歲的錢芳莉離開學校,轉赴經濟特區珠海,任珠海市委常委,並於同年3月任市委組織部部長。由2008年7月起,曾任市委副書記、組織部部長、市委黨校校長等職。

2012年1月,錢芳莉當選為政協珠海市第八屆委員會主席,成為珠海特區史上第一名女政協主席。在談及今後的工作思路時,錢芳莉表示,將加強與新聞媒體的合作,增強協商議政的時效性。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註意到,包括錢芳莉在內,近年來經濟特區珠海已有多名高官落馬被查。今年3月23日晚間,中紀委網站發布消息,廣東省委常委、珠海市委書記李嘉涉嫌嚴重違紀,正接受組織調查。

近年來,第一經濟大省廣東反腐一直保持高壓態勢。這其中,廣東的茂名、揭陽、梅州、清遠等地更是接連出現多名廳官落馬局面。近日,廣東省紀委監察廳通報,今年1至4月,廣東全省紀檢監察機關深入貫徹中央紀委六次全會、省紀委五次全會精神,認真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繼續加大執紀審查力度,保持了懲治腐敗的高壓態勢。

前4月,廣東全省紀檢監察機關共受理群眾舉報16170件,同比增長0.3%。立案5948件,同比增長37.1%,其中,廳級幹部35人,涉及在職現任黨政一把手11人,占31.4%。結案3805件,同比增長58.9%,給予黨政紀處分3744人,同比增長59.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988

人大國發院:宏觀經濟難持續上半年企穩態勢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9580.html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等機構6月18日公布了今年中國經濟預測主要數據,其中,GDP實際增速6.6%。2016下半年,中國宏觀經濟難以持續上半年企穩的態勢。

12個值得關註的新現象

在當日召開的“中國宏觀經濟論壇(2016年中期)”報告會上,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劉元春教授代表課題組發布了論壇主報告《中國宏觀經濟分析與預測(2016年中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下的中國宏觀經濟》。

報告稱,2016上半年在積極的財政政策、寬松的貨幣政策以及房地產新政的作用下,中國宏觀經濟在持續探底中開始呈現企穩的跡象,CPI重返“2時代”、PPI負增長大幅度收窄、企業利潤增速的轉正以及房地產類數據的反彈都表明中國宏觀經濟並不存在“硬著陸”的可能。

劉元春說,近期出現了一系列值得關註的新現象:

“去產能”還在布局階段,過剩行業產品價格卻開始出現大幅度波動;三四線房地產“去庫存”還沒有開始,一二線房地產價格卻出現全面上揚;對“僵屍企業”和高債務企業的整治還沒有實質性展開,大量高負債國有企業卻已經大規模進軍土地市場、海外並購市場和金融投資市場;

此外,“去杠桿”各類舉措剛開始布局,但宏觀債務率卻持續上揚,部分指標已經大大超過警戒線;“降成本”如火如荼地展開,但各類宏觀稅負指標卻在持續加重,企業總體盈利能力持續下滑;房地產投資增速超預期反彈,各類新開工項目大幅度上揚,但民間投資增速卻直線回落;M2增速保持穩定,但M1增速卻出現持續上揚,M1-M2缺口持續擴大;

劉元春說,另外,居民收入增速持續超過GDP增速,但勞動力生產率以及企業盈利能力卻出現持續下滑;對外投資增速急劇上揚,但出口增速卻持續低迷;各類技術指標進步神速,新經濟增長動力開始顯現,但總體勞動生產效率卻依然處於持續下滑的區間;工業等傳統行業有所企穩,但服務業和新興行業卻開始呈現疲態;政策類投資增速回升,但消費卻出現持續回落。

“這12大現象充分說明了中國宏觀經濟運行依然面臨問題。”劉元春說。

課題組認為,2016下半年,中國宏觀經濟難以持續上半年企穩的態勢。外部經濟波動的重現、內部扭曲的強化、金融風險的不斷累計與間斷性釋放、結構性改革的全面實施等方面的因素決定了中國宏觀經濟下行壓力的進一步擡頭。與此同時,政策刺激效率的遞減和房地產泡沫的管控決定了經濟政策的對沖效應將大幅度下降。

預計全年GDP實際增速為6.6%

課題組預測,本輪經濟“不對稱W型調整”的第二個底部將於2016年底至2017年初出現,並呈現出強勁的底部波動的特征。

課題組利用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宏觀經濟分析與預測模型—CMAFM模型,設定主要宏觀經濟政策假設為:2016年為21800億元;2016年人民幣與美元平均兌換率分別為6.60:1。分年度預測2016年中國宏觀經濟形勢,預測結果顯示:

在外需持續疲軟和消費下滑的作用下,2016年上半年GDP實際增速較去年回落了0.2個百分點。但值得註意的是,由於PPI和CPI持續改善,GDP平減指數由去年上半年的-0.12%上升到2016年上半年的0.6%,導致2016年上半年GDP名義增速達到7.4%,較去年同期提高了0.5個百分點,較去年全年提高了1個百分點。這種價格效應大大緩解各類經濟主體的壓力。

下半年,由於投資增速的回落和消費疲態的進一步延續,GDP增速將出現明顯回落,預計全年GDP實際增速為6.6%,較去年全年下降了0.3個百分點,但由於價格效應,2016年GDP名義增速為7.5%,較去年全年提高了1.1個百分點。因此,從經濟運行角度來看,2016年雖然延續了新常態艱難期不斷探底的特征,但價格水平擺脫生產領域的“蕭條”和消費領域的“低迷”,將有利於內生經濟增長動力的啟動。

從供給角度來看,除第一產業保持相對穩定之外,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基本上保持了持續回落的態勢,特別是第二產業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作用下,去產能和化解僵屍企業直接導致短期工業產出出現明顯下滑,預計2016年上半年工業增加值增速為5.9%,全年為5.5%,較2015年下滑了0.5個百分點,較2016年上半年下滑了0.4個百分點。

課題組稱,值得註意的是,經濟轉型寄予厚望的第三產業改變了2015年增速回升的態勢,預計2016年上半年增速僅為7.7%,較去年同期下滑了0.6個百分點,2016年全年增速為7.9%,較去年全年增速回落了0.4個百分點。

2016年宏觀經濟指標預測

從總需求角度來看,三大需求總體疲軟,但回落幅度在短期需求擴張政策的作用下小於總供給,這導致2016年總產出實際增速回落的過程中價格水平出現改善,GDP平減指數得到較大幅度回升。

基礎建設投資和房地產投資的持續改善難以填補民間投資增速下滑和制造業投資增速下滑所帶來的缺口,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在1季度快速擡頭之後出現持續回緩,預計上半年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為9.9%,比去年同期下降1.6個百分點,比去年全年增速下降了0.1個百分點。預計全年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為9.8%,比去年下降了0.2個百分點,如果考慮下半年固定資產投資價格指數的回升,實際投資增速回落更為明顯。

在高端消費外流、收入增速疲軟以及預期惡化等因素的作用下,2016年消費總體疲軟的現象比較明顯。預計2016年上半年全社會零售名義增速為10.1%,實際增速為8.0%,比去年同期分別下降了0.3個百分點和1個百分點。預計2016年全年名義增速為10.1%,實際增速為7.8%,比去年全年增速分別下降了0.6個百分點和1.5個百分點。

在世界經濟持續疲軟和人民幣貶值等因素的作用下,進出口在2016年呈現“前低後穩”的走勢,預計2016年上半年以美元計價的出口增速為-7.0%,全年增速為-2.3%左右,而以美元計價的2016年上半年進口增速為-4.6%,全年為-1.2%。上半年貿易順差為2196億美元,全年順差預計達到5616億美元,占GDP的比重為5%左右,略低於去年的水平。

課題組表示,在經濟低迷的2016年中最為顯眼的指標就是明顯回升的價格數據。從表象來看,各類價格指標回升是蔬菜、豬肉以及大宗商品的輪番驅動的產物,但從深層次來看,貨幣的寬松、供給增速更快的回落以及持續的成本推動才是本輪價格回升的關鍵。 課題組預計,2016全年CPI增速為2.3%,比2015年上漲了0.9個百分點。與此同時,工業領域通貨緊縮的現象將在“去產能”全球大宗商品價格反彈、房地產反彈和價格基數等因素的作用下得到全面緩解,預計2016年全年PPI跌幅為1.2%,比2015年縮小了4.8個百分點,年末單月同比由負轉正;2016年GDP平減指數由負轉正,全年同比增速0.85%,較2015年回升了1.3個百分點。

預測顯示,2016年貨幣政策繼續持續總體寬松的基調,但受到物價上漲、房地產市場泡沫以及杠桿率持續攀升等因素的掣肘,貨幣政策將由上半年較為寬松的定位轉向適度穩健;同時,受到資金內生性收縮的壓力,廣義貨幣供應量(M2)與狹義貨幣供應量(M1)、全社會融資增速之間的差額擴大,流動性向實體經濟的滲透力進一步下滑。預計M2增速保持在13%,社會融資總額增速為13.4%。

“大破大立”的大改革時機

課題組認為,2016年下半年各類改革方案和政策措施必須做出新的調整。報告稱,2016-2017年是中國實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關鍵期,“大改革”+“更為積極的財政政策”+“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強監管”必須要有可操作的抓手和可實施的方案,各類改革方案和政策措施必須做出新的調整。

劉元春認為,應把握目前中國經濟持續回落的邏輯,高度重視當前總體經濟增長動力持續下滑的現實,要密切關註目前勞動生產率下滑、企業投資預期收益下滑、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收益的缺口不斷擴大、消費與投資等內需持續同步回落等現象,把改革與調控的落腳點切實放到投資收益預期逆轉、勞動力生產率回升之上,積極構建短期擴大需求與中期提升潛在增速相契合的政策包。

“12大類扭曲現象證實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實施的迫切性。”劉元春說,一方面必須抓住當前經濟不斷探底所帶來的“大破大立”的大改革時機;另一方面必須梳理目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展不順的關鍵,重新尋找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著力點和實施的抓手。

報告認為,需要進一步強化從世界經濟運行的角度來深入認識需求管理政策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作用,明確供給側改革在增量調整和存量調整中的主導作用。

在增量改革的基礎上,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強化存量調整的力度,盤活存量、清除宏觀經濟運行的各種毒瘤是中國經濟轉型和複蘇的關鍵。利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需求管理政策阻斷內生性下滑的各種強化機制,防止微觀主體行為出現整體性變異,在強化監管的基礎上,關註可能出現的各種“衰退式泡沫”。

“要從戰略層面認識到,調動各級精英階層的積極性是當前以及未來經濟成功轉型升級的核心。”報告稱,要認識到過度下滑甚至出現持續的蕭條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政治社會風險,因此在反腐倡廉取得重大戰略性勝利之後,應當在穩增長的基礎上,積極構建新一輪大改革、大調整的激勵相容的新動力機制。

同時,充分利用中國政府在體制和財政空間的優勢,強化積極財政政策的定向寬松,全力配合更為主動、更為全面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貨幣政策應當根據新時期的要求全面重構。持續關註房地產市場複蘇態勢,及時調整當前的房地產調控政策。持續關註去產能過程中的就業市場壓力,防範和化解勞動力市場風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967

國資委:二季度央企效益水平呈現回升態勢 利潤降幅收窄

隨著增收節支各項措施逐步落地,國資委14日對外公布,中央企業效益水平明顯回升。

其中,二季度實現利潤總額3702.2億元,月度利潤平均1234.1億元,比一季度月均利潤增加389.9億元。

6月份中央企業當月實現利潤1419億元,是上半年的最好水平。有38家企業上半年效益同比增幅超過10%, 16家企業效益增幅超過30%。

同時,虧損企業實現扭虧減虧。

今年一季度,有18家中央企業整體虧損,虧損額137.8億元。為此,國資委組織開展困難企業改革脫困專項治理工作,逐戶確定扭虧目標和落實工作責任,各項工作措施逐步到位,經過二季度的積極努力,有6家中央企業扭虧為盈,其他12家企業實現大幅減虧,比一季度減虧70. 6億元。

企業收入降幅逐月收窄。受石油、煤炭、鋼鐵、有色、電力等大宗商品價格下躍或政策性下調影響,1-6月中央企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10. 8萬億元,同比減少1981億元,下降1.8%, 但降幅逐月收窄。

6月份當月實現營業收入2.2萬億元,高於近兩年中央企業月均收入(2萬億元)水平。營業收入仍處於小幅下滑狀態,同時,國資委組織中央企業開展融資性貿易業務清理,低毛利、高風險的貿易業務大幅削減,收入質量得到進一步夯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4980

PMI回暖難改股指頹勢 A股短期調整態勢確立

盡管有8月官方PMI重回50以上的利好消息,但9月第一個交易日A股還是未能實現“開門紅”,反而出現了破位下跌的征兆,這也再度印證了市場大趨勢不會被政策面所影響的規律,而投資者則應該放棄幻想,做好股指短期可能下行的準備。

從市場全天的走勢來看,滬深兩市股指早盤尚能維持周三收盤點位震蕩,但市場熱點不足未能調動人氣回升,使得尾盤時股指開始加速下行,上證指數最後報收3063.31點,下跌22.18點,跌幅0.72%,成交1771億元;深成指報收10669.51點,下跌88.37點,跌幅0.82%,成交2778億元;創業板指數報收2181.33點,下跌10.43點,跌幅0.48%,成交803億元。兩市全天合計成交4549億元,較上一交易日小幅增加。

市場成交量的不斷萎縮,指數震幅的日益收窄,預示著股指變盤的時點將至,而9月1日的股指走勢則進一步指明了股指後市的方向大概率是下行。

其實,早在8月時股指走勢就已經出現了頹勢,只是當時監管層推出了“深港通”的利好消息,使得股指出現短期沖高走勢,但由於量能未能持續放大,這一政策利好最後演變成了股指的脈沖走勢,持續了兩周多的回調整理在最後仍將按股指原有的既定軌道運行。

與此同時,中報披露的結束,也使得市場人士對於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前景開始擔心起來。

東方證券策略分析師鄒慧通過研究發現,整體來看,上市公司2016年中報業績同比增長繼續下滑,增速為-3.59%;環比方面,二季度單季整體業績相對於一季度已經回暖,環比上升15.8%。其中主板2016年中報業績同比增速繼續為負,降幅擴大至-5.88%,而創業板、中小板繼續保持相對高增長。其中創業板2016年中報業績同比增速為48.85%,如果剔除溫氏股份等市值較大的三家上市公司,則創業板同比增速為34.03%,中小板同比增速為17.3%。

中小創中報業績增速基本符合預期,整體上延續了業績增長的好勢頭。以業績漲幅在90%的創業板通信行業為例,在業績增長為正的上市公司中,內生性業務增長驅動與外延並購式收入增長的上市公司比例大概為1:1,也就是說,創業板的通信板塊業績大約有一半是由並購式擴張驅動的。

東方證券認為,隨著監管層對於並購重組政策的縮緊,未來的好消息是更多的企業將走內生性增長的道路,但壞消息是可能之後創業板一些新興行業的業績增速會隨著外延式並購熱潮的褪去而出現明顯下降。隨著下半年經濟下行壓力的進一步增加,傳統產業的經營壓力會進一步加大,依舊處於去產能以及結構調整的周期之中。從業績上來看,這些行業在三、四季度仍會承壓。

不過,東海證券分析師應曉明認為,從A股來看,基金發行、融資凈買入以及滬港通累計額度均大幅增加,定向增發、IPO融資以及減持金額顯著下降,資金供需指標進一步轉好。目前國內市場流動性充分,目前位置市場下跌空間不大,如果市場持續向上,形成賺錢效應,將會吸引增量資金進場,維持之前中長期溫和看多觀點。但在目前增量資金前景不明的情況,市場繼續以存量博弈和結構化行情為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291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