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技術分析整理(2) CUP

 http://nodeadcow.blogspot.com/2011/04/2_25.html


續上文:http://nodeadcow.blogspot.com/2011/04/1.html

輔助指標種類繁多,個人認為主要認清兩類就可以了:(1)Trend-following indicators;(2) Oscillators。

Trend-following indicators 代表指標的升跌是跟隨股價的趨勢來進行,例如指標不斷上升,表示著趨勢向上的推展。例子是 Moving Averages、MACD等。

Oscillators 代表指標升到頂處股價就會有反方向運行的壓力,例子是 RSI、William%R、Stochastics 等。例如 RSI 超過 80,表示股價在那個時段內呈超買,可能會有獲利回吐的壓力;RSI 低於 20,表示股價在那個時段內超賣,可能有反彈的壓力。

Trend-following indicators 幫助我們循形態以外判斷趨勢的發展或者轉勢;Oscillators 幫助我個判斷在某時段內股價呈超買還時超賣,從而協助我們判斷入市的時機。明白這個概念是學習指標最重要的基礎,連自己使用的指標屬什麼類別也不知道,那會造成很多分析和操作上的失誤。

Moving Averages 有分 Simple Moving Averages (SMA)、Exponential Moving Averages (EMA),它們的計法和定義請各位自行查考,一般技術分析的入門書藉或者維基百科之類的網頁已有詳盡解釋,不贅。我個人主要用EMA,因為 EMA 較少受計算時段中最舊的日子股價轉移的影響,主要考慮新的股價變動影響,在近期的使用也察覺它的優越性。當然這涉及不少個人喜好的問題,沒有絕對的對錯,各位自己使用時可以留意一下。

短時段的 Moving Average,例如 20天線,主要是看短線的趨勢,短線是上升的,短的 Moving Average 就趨升;中線的 Moving Average 例如 50天、150天線等,是看中線的趨勢;而長線例如250天的 Moving Average 就是看長線的趨勢。大家在談趨勢時,最重要是搞清楚自己在講什麼時段的趨勢。因為股價是可以同時發生短線趨跌、中線長線趨升;或者中線趨跌長線趨升的格局。不先定義自己所講的趨勢為什麼時段,於大部份時間都是等同廢話。

短線在中線之上,而同時中線又是在長線之上,那就是牛勢;倒轉(短線在中線之上,中線在長線之下)就是熊勢。當短線在中線之上兼兩者趨升:如 (A)短線升得急於中線令兩者愈分愈遠,那代表中短線的 Strong Bull Trend;如 (B)短線起伏交錯於中線,表示那是中短線的 Weak Bull Trend。假如中線是平或者有起伏,而短線交錯於中線,那表示那是沒有 Trend,是Range-bound Market。基本原理就是這樣,如此類推。

MACD 是最廣泛使用的指標之一(其計法和原理請自行參看基礎技術分析書藉,或者維基百科之類的網站,不贅),為了化繁從簡,我現在只喜歡使用 MACD Histogram。MACD Histogram 即是 MACD減 EMA 得出來的數值,在一般的免費報價圖表網站,例如 AAstocks 是有顯示的。

當上升趨勢愈強,MACD Histogram 的正數值就會愈大;而下降趨勢愈強, MACD Histogram 的負值就會愈負得勁,如此類推。這指標除了協助辦認趨勢強弱外,最重要是幫助我們判斷轉勢的時機。而最重要的訊號就是我們時常講的 Bull-divergence 和 Bear-divergence。

Bull-divergence 的意思是,當股價一浪低於一浪時,MACD histogram 反而一浪高於一浪,表示下降的動力不斷減弱。Bear-divergence 的意思是,當股價一浪高於一浪,而 MACD histogram 卻一浪低於一浪,表示上升的動力不斷減弱。

下圖是利邦(0891.hk) 最近的 Bull-divergence:



下圖是阿里巴巴(1688.hk) 的 bear-divergence:



然後是 Oscillators,種類繁多。我個人只愛用 Stochastics 和 William %R,RSI 有時用。用哪幾種視乎自己喜好,有效性也要靠自己用不同 setting 於不同市況中測試,以達致最理想的效果。基礎原理也是在一般技術分析的書藉以及網站有記載,不贅。重點是,在單邊上升的市況,指標是可以超買再超買;而單邊下跌的市況,指標可以超賣再超賣。懂得運用的技巧,才是致勝的關鍵。

以上只是對這些技術分析的方法和概念作約略介紹,分析和實戰運用是兩件事。至於如何運用,那就下回分解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48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